登陆注册
6600600000001

第1章 序

首先应该向读者表明,我从来就不是一个佛教徒,甚至连佛教的爱好者都不算。所以,如果您仅仅根据书名便买了它并试图以它作为敲开佛门的敲门砖,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我也从来不是任何一门宗教的信仰者,也许我始终是个不太标准的唯物主义者,也或许是个同样不太标准的学者。

我想没有人会否认,及早推出一些新式的、有时代感的、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能够满足一般大众心理的、有利于文化发展需要的佛学著作,是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这个工作固然需要有人承担,但是恐怕不该由我来做,我毕竟是个佛教门外汉,尽管我与儒释道德有些不深不浅的渊源。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北京一所学校里工作期间,有幸结识了为数不多的、拥有佛学造诣的朋友—如中央党校的于晓非先生—他对佛学中的精神世界颇多超越性的领悟,而其向佛之心又是极其的迫切虔诚,每每令我心仪不已。近十年来,我隐居于海外一些荒僻去处,做着一些表面看上去是清心寡欲而实际上却热血沸腾的事情,所以不大了解晓非先生的近况。以他的聪明、睿智和弘法热情,早该是蜚声海内外的佛学宗师了吧?另一位数十年来持之以恒地“以身试法”的朋友,就是中央党校的张铭泉先生了。他由佛入道,又援道入佛,内外兼修且旁及阴阳术数,走了一条相当曲折迂回的修行之路。在这样一个人心浮动的时代,这份毅力、这份恒心、这份真诚,实在难能可贵,令人叹服!我想,以铭泉先生的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追求精神,现在应该已接近禅境了吧?

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朋友,虽然彼此道不同却时常相为谋,其乐也融融,使我获益良多。8年多岁月的日熏月濡,在我杂乱无章的认识领域里,便也滋长出一些粗浅的佛学知识。但著述一部佛书,是我所不敢企求的奢望,这样的事业对我的朋友们,可能更合适。那么,我为什么居然着手进行了这样一项对我来说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按佛家说,凡事都有“缘起”,我的这个“缘”是怎么“起”的呢?

草毕《〈道德经〉旁说》一书后,按照我的写作计划,接下来要写的是一部关于生命哲理的书。我之所以在我的另一本拙著《伴孔子周游》中完全避开儒家的生命哲理,是因为感到那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很庞大的独立体系。其内容繁多而理论精深,充满了抽象的人生哲理和晦涩的人生意义。如果与伦理道德在一部书中交叉完成,则没有百万字数就无法叙述清楚。但大部头著述在今天很难出版,所以,须别撰一书进行专门探讨。

2002年年底,在一次越洋电话中,有幸与海天出版社方映灵博士进行了一次交谈,她热心地询问我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因为方博士对古典哲学有相当的造诣,我总算是还多少有些自知之明,就不大好意思明说像我这样一个愚鲁笨拙的人居然会萌生出探讨生命哲理的痴念,便期期艾艾地无法作答。方博士犹如指点迷津一般地指教我,说我既已连续写出了儒、道两家的三部书,不但听了道家鼻祖老子的“大道”,还追随儒家宗师孔子去四处周游,如果不能与佛祖释迦牟尼也结下一点因缘,似乎就有些不大尊重。而且,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三位一体的组合,学者治学岂有厚此薄彼之理?实应该再接再厉地写出一部佛书,这样儒、释、道三家各自成书,蔚然大观,庶几功德完满。

最后,方博士大概在电话里听出了我有些底气不足,为了坚定我的信心,便特意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书名:《听佛陀谈佛》。我很喜欢这个言简意赅的书名,它又恰好与我文化系列丛书中的所有书名都浑然而成一体。现在,拙著即将问世,但为了避免与《听老子讲道》书名词语重复,几经考虑而后定名为《向释尊问佛》,唯其含义仍不出博士所信手指点范围之外。在此,谨致衷心感谢!

本来没有一点影子的事,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就变得有些像《红楼梦》里的禅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了。“缘”这个东西很奇怪,一旦启动了就难以再搁置起来。按照佛教的说法,因为它拥有极其强大的业力,而这种业力连时空都奈何不得,何况区区个人?又何况是与佛学这样一门高深学问之间的结缘?所以,佛教破除人类对生命的痴迷障碍,便以真正理解“缘起缘灭”为突破口,这实在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创见!放下了电话后,心中快快,自我感觉上,自己似乎真的负有了统摄儒释道三家学术的责任。这种感觉是如此之真切,真使我产生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激动,而“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等古老格言的声声入耳,恰到好处地助长了我的这种不正常心理。这时,耳畔也好像响起了寺院里的悠扬钟声,以及南乡北国—西双版纳老林里的庙宇,岭南丛山中的寺院,塞外草原上的喇嘛寺—都形成了一幕幕清晰逼真的画面,撞击着我的灵魂,扣动着我的心弦。我知道,自己的这种热情一出现,就再也不可收拾了。

我虽然恰好到了知命年岁,但“五十而知天命”的崇高境界为圣人所专擅,绝非凡夫俗子所可问津。长期以来,我非但丝毫不能“知天命”,就算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甚是糊涂,对世间的一切亦始终怀着一颗童心。童心中既有着天真幼稚的性情,当然也有强烈的好奇以及猎奇的冲动。于是,我果真受不住劝诱及新鲜知识的吸引,居然真的不自量力地来触摸这座巍峨直入云霄的神圣殿宇了。

接下来的事情,真是一言难尽。我站在北卡罗莱那大学图书馆三楼的藏书室里,仰望着排列整齐的《大藏经》,默默地发呆。三藏十二部,洋洋数千卷(好像是8000多卷),我怎么能一下子消化得下来?而且,都是日本大正年间出版物的影印本,大大的十六开本,每一册都是一两寸的厚度,里面密密麻麻地印满了字迹模糊的铅字。一时间,我只觉得双眼模糊、头脑眩晕、心烦意乱。无情岁月,静悄悄地从身边溜走,我已年逾半百,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勇气再付出早年阅读《二十四史》及《皇清经解》时那样充沛而浩大的精力了!何况,佛经对我来说又是如此的生疏!何况,我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并不甚佳!更何况,我每日还有八个小时的工要做!我一时陷于矛盾、尴尬和进退两难的境地。

也许仍然是童心的作用,好奇心终究战胜了惰心与惰性,我知道,即使我最终写不出一部佛书,但如果不能理解一些佛理,则此生必将寝食难安。于是,我开始从《阿含经》入手,进行浏览式的阅读。

其实,还没有等读毕“四阿含经”,我就已经心中窃喜。原来,释迦牟尼的一切大法虽然贯穿了整个《大藏经》,其根源却不出“四阿含经”之外,而“四阿含经”中又以《杂阿含经》最为真实、平实和扎实。而且,我写的这部《问佛》,正是要向释迦牟尼问佛,问的亦是原始佛学中最普通和最平常的道理,所要追寻的亦是佛教中的根本原理。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置其他经典于不顾。我暂且还不想与大乘菩萨们发生接触,我觉得大乘菩萨们对释迦牟尼佛教的那些发挥阐述,应该属于另外一部著作的范围,向释迦牟尼本人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便依据了《阿含经》进行创作。

意外地闯入到一个陌生的学术思想领域,在我30多年的治学生涯中,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虽然每一次都并不是没有收获,但我可以断然说,当我终于触摸到了佛学世界的边缘,眼界、心界、意界和境界都由此而产生出一派气象森严的新景象。我深深地感到,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有助于人们究天参地并进而理解生命聚集和流转之真理,那就是佛学;如果学术、知识或思想中有一种能够使一名长期困惑焦灼的学人从中产生出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极大的精神欢愉,那也就是佛学。

于是,一年后的今日,便有了这部《向释尊问佛》问世。说老实话,我自己无力对这部书的优劣作出正确判断,而对于一部自己不能进行学术质量鉴定的著述,我当然亦不能抱有多少乐观态度。我诚然希望这部《问佛》能够帮助读者甚至帮助我自己贴近佛学并顺路走进释尊的博大精神世界之中,但我对此却没有任何的自信。但我想,凡事既有缘起复有缘灭,物有聚复有散,书既已付梓,有无因缘终付一灭!无论书写得如何,对佛学的根本大法,又何足增损其毫发?释迦牟尼在一首偈语中指出:

犹如月亮没有尘垢,

循环不已地在天上周行。

在满天闪烁的群星中,

月亮的光辉最盛大明亮。

纯净的信仰也如此,

警惕传闻并远离吝啬。

在充满了吝啬的世间,

吝啬的报应至为明显。

(《杂阿含经》卷四)

纯洁明净而一尘不染的月亮,无一丝杂念地把银白色的清辉洒遍了每一寸土地,整个世界都因此而呈现出一派柔和而圣洁的光明,一切卑下、龌M、肮脏、污浊和尘垢就只能躲藏到阴暗角落里不能见天日。

我当然没有摆脱吝啬,我毕竟存身于一个自私的世道里,但我决心逃离吝啬如逃寇雠!因为我知道,吝啬和自私永远是人类的最大敌人。我愿以我所知,真诚地奉献给世人;至于其他,则非所计。

邹牧仑

2003年11月序于半坡园蛇窝

同类推荐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帅哥非人:萨满隐密记事簿

    帅哥非人:萨满隐密记事簿

    本作品就是以暴笑悬疑恐怖加神秘文化为背景的虐恋故事。
  • 闪婚总裁,娇妻太彪悍

    闪婚总裁,娇妻太彪悍

    一段执着的守护,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却迎来了爱的结晶。三年前,她为了得到他父亲的认可,只身一人到美国深造。三年后,她却得知他和另外一个女人订婚。在他的订婚典礼上,她成为人人唾弃的小三。沐言睁着猩红的双眼看着她面前一派淡定池水墨说:“为何再出现在我面前?”池水墨勾唇一笑:“即使我消失,你也必须是我的。”凭什么?为什么?从七岁相识,十八岁相恋,她等了多久,盼了多久,等到终于能不再去想的时候,他却又出现,老天是在跟她开玩笑吗?
  • 岁月依然

    岁月依然

    一个少年,从小孤苦伶仃,在孤儿院与自己一起陪伴三年的姐姐被人收养了,后来开始在陌生城市里生活,只未寻找这儿时的姐姐,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 血契冥婚:我的鬼夫君

    血契冥婚:我的鬼夫君

    被同一个噩梦缠绕多年,家中惊变过后竟在昏睡中来到了梦中旧宅!他说他是我的命定夫君,还有曾经的冥婚契约作证!你丫是在拍戏吧!我镇定心神以后努力的想要逃离。却发现一切都是枉然。既然你是我夫君,那你以后要宠我爱我保护我。还要将我的父母从鬼门关里拉回来。还有那个失踪的哥哥,缺少一人,这场还未血契的冥婚我不承认!面对如此冷傲却对我独独溺宠的鬼夫君,我终于沦陷。却在此时发现了惊天秘闻。那个爱我的夫君,已经不再了么?
  • 绝美女总裁赖上我

    绝美女总裁赖上我

    获得修真传承,学生巫玄从此走上阳光大道。当清纯校花、美艳女总裁、风流老板娘、火辣女教师、妖媚迷人少妇、火辣的警花环绕时,巫玄懵了。我只是一个学生而已,你们不能啊……
  • 全能厨仙

    全能厨仙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兵家。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炼丹家。...........................一切的一切决定于天赋,但更决定于毅力。看少年如何一步步成为受世人敬仰的厨仙,又如何一步步登上天坛掌握天地。
  • 冰火逆行

    冰火逆行

    一个信仰“一言不发的屌,那才叫酷,那才是真正的痞子”的小痞子,却因为种种离奇的遭遇而变得大惊小怪、狼狈不堪,为自己和他人所看不起。却也机缘所至,一点点走向了转变之路。一个活在“凡界”,却拥有特殊能力,渴望自由、强大、活在天眷者世界的天眷者,同样因为种种离奇的遭遇而历经苦难、失去所有,一点点走向另一条转变之路。友情与爱情、信任与背叛,正路与歧途、相守与永别、生存与灭亡,一个精彩的“冰火逆行”故事,奉献给你们。
  • 极锋之源

    极锋之源

    命运的指引-极锋之源的降临-揭开宿命星辰面纱-打破混沌无极的奥义-尘归尘、土归土。那是-尖刺的萌芽,在悄然发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独家尤物:前夫别套路

    独家尤物:前夫别套路

    那个男人深沉,稳重,有着世界上最完美的容颜。可,那只是表面。唐小婉以为满口敬语的叫他叔叔,应该换来相同的尊重,谁知她的‘夜星’叔却每天都想着怎么把她吃干抹净。“夜星叔叔,能不能不要老是在小婉的面前不穿衣服乱晃。”夜星走近:“那?近一点,我们慢慢晃?”真爱过的人才会懂,深爱两字是刻骨,宠爱两字是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