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生命中有过无数女人,但令他记忆深刻的只有两位,那就是大周后和小周后。
大周后和小周后是亲姐妹,都是大司徒周宗的女儿,大周后名蔷,小字娥皇,小周后名薇。姐妹俩人都是有名的钱塘美女,周宗更是南唐割据政权的重要幕僚,娥皇是五代时期的大才女,她容貌美丽,善歌舞、精音律、通书史,采戏弈棋,多才多艺,无所不通。因为父亲的缘故,他经常出入宫廷,中主李璟很喜爱她,就让她嫁给了李煜。李煜即位后,娥皇被立为皇后。李煜和娥皇也是包办婚姻,但却是非常成功的包办婚姻,首先这是因为娥皇的素质高,然后是因为李璟的眼光好,最后才是李煜这小子有福气。如果不是李煜当了皇帝,如果不是娥皇身体有恙,他们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才子才女型夫妻了。
娥皇是才女,更是倾国倾城的美女,据说这位绝代佳人深谙养颜润姿之道,独创了“首翘鬓朶”、“高髻纤裳”等妆容,以突显自己的羞月美色与曼妙身姿,上面列举的两种妆容的核心部分是发型,可惜都已经失传了,若她生活在今日,开个美发馆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娥皇擅长弹琵琶,音乐才华出众,尤其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她曾经修复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实在可以称得上是音乐大家。《霓裳羽衣曲》因唐玄宗李隆基而留名,该曲子原是从西凉传入,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改造,成为规模盛大、气势宏伟的大型歌舞曲。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受到极大削弱,再也搞不起这种巨型歌舞剧了,赫赫有名的《霓裳羽衣曲》便失传了,到五代十国时,该曲子只留下残破不全的曲谱。当时很多宫廷乐人和民间乐人都想修复它,均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未获成功。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李煜辗转得到《霓裳羽衣曲》残谱,娥皇便和他协作,修复了乐谱,然后,二人又按乐编舞,创新了《霓裳羽衣曲》,然后由娥皇亲自出马,调集教坊宫娥的善舞者学习,从此以后,娥皇便经常在宫中举行大型《霓裳羽衣曲》歌舞盛会了。
李煜在位四年,娥皇得了重病,整日卧倒在床上。病就病吧,如果医治得当,会逐渐康复的,凭借他们的家庭条件,这点是不成问题的。然而,祸不单行的道理应验了,且说他们生养有一个儿子,儿子看母亲生病了,便偷偷学着大人,去佛堂前为母亲祈祷,祝愿母亲早日康复,这时候年幼的他才四岁,想必日后肯定是个孝子,但命运没有给他长大的机会,他在为母亲去佛堂祈祷的过程中,不小心从高高的椅子上跌落下来,摔死了。
娥皇哪能抗住这样的打击。病情更加严重了。
娥皇生病期间,小妹周薇来照顾她。
娥皇卧倒在床,李煜和她妹妹相爱了。
那个时候娥皇身患重病,经历过丧子之痛后,她再也受不了任何刺激了。李煜和小周后的爱情偷偷的进行着,却瞒不过明察秋毫的娥皇,当他看到丈夫背叛自己,妹妹也背叛自己,感触到亲情的冷淡,以及人心的复杂。娥皇很伤心、很失望。
有一天,她问床前妹妹说:“这几天你到哪里去了?怎么没见你人影呢?”其实,这时候的小周后还未成年呢,不会说谎话掩饰,他没有仔细考虑姐姐的话,便想都没想回答说:“那几天我在宫中,陪侍君主去了。”娥皇马上明白了,正如她早就觉察到的,于是翻身向内,不再说话,至死都没再翻转身,也没有再看李煜和妹妹一眼。
红颜薄命,娥皇很快就去世了。李煜悲痛欲绝。看来李煜是个风流的人,也是个有感情的人,虽然他在娥皇死前就找到新欢,而且该新欢就是前者的亲妹妹,有违于伦理。但他的挚爱还是娥皇,他最喜欢的人已经逝去,再有那么段时间内,他对别的美女没有兴趣了,无论是对后宫三千佳丽,还是面对新宠小周后,他整日里茶不思饭不想,以至于形如枯槁、面容消瘦,走路都要拄着拐杖,否则就有跌倒的危险。李煜的心情很沉重,他陷入在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里。这时候,他的灵感也来了。李煜为爱妻写下了多篇诗词,大都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如“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栏惆怅人谁会,不觉然泪眼低。层城亡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池上哭蛾眉。”
李煜模仿“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周娥皇,以至于经常产生幻觉,他似乎看到周娥皇的身影,在天空中漫天飞舞,直到他意识到这点,嘲笑自己的痴妄。他见到周娥皇用过的手巾,顿时唏嘘不已,这可是爱妃用过的手巾啊,曾经擦拭过爱妃手中的香汗,于是便写下“浮生苦憔悴,壮岁失婢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的诗句,看到周娥皇弹奏过的琵琶,李煜又找到抒发情感的实物载体:“自肩如削,难胜数缕。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点评:
其实,李煜算不上痴情之人,他之所以怀念周娥皇,是因为后者曾经给他带来最美好的体验,而这种美好体验是其他人无法给予的,即暂时找不到替代品。话说过来,假如找到了替代品,周娥皇的影响就随之消失,事实正是这样残酷。且说李煜和小周后逐渐进入状态,小周后顶替了原来姐姐的位置,李煜也从丧妻之痛解脱出来,直至这种创痛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快,他又回复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