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张良谏阻复六国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殿,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徙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脯,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
汉三年,项羽紧紧地将汉王(指刘邦)包围在荥阳,汉王极度恐惧忧虑,和郦食其商议如何削弱楚国的力量。郦食其说:“以前商汤讨伐夏桀,封夏的后人于杞。武王讨伐商纣,封商的后人于宋。现在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各国,诛灭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安身之地。陛下如果真能重新封立六国的后代,让他们都接受印玺,那么,六国的君臣百姓必定都对陛下感恩戴德,无不向往陛下的威望而敬慕陛下的德义,甘愿为臣仆。德行恩义既已推行,陛下再南面称霸,楚王一定会恭敬地整敛衣襟来朝见你。”汉王说:“很好。马上刻印,先生好把印玺带上起程。”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拜见。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你过来!有位客人为我谋划了削弱楚国力量的方法。”就将郦生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良,问:“子房你看来如何?”张良说:“谁为陛下出的这个计策?陛下的大事坏了。”汉王问:“为什么?”张良回答说:“请让我借大王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算一算这条计谋的失误之处。”张良接着说:“以前商汤伐灭夏桀,却封夏的后代于杞,是估计到能置桀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籍于死地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其计不可取的第一点理由”。“周武王伐灭商纣,而封商的后代于宋,是估计到能取纣的头颅。现在陛下能取到项籍的头颅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其计不可取的第二点理由。武王攻入商都后,旌表商容的里门,释放被囚的箕子,在比干墓上培土致敬。现在陛下能在圣人墓上培土,在贤士门前旌表,在智者门前致敬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三个理由。武王发放钜桥的储粮,散去鹿台的钱财,以之赐给贫穷的百姓。现在陛下能散发府库的钱粮赐给贫穷百姓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四个理由。武王在灭商的战争结束后,将战车改为平时乘用的车,倒放兵器并蒙上虎皮,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现在陛下能偃息武事施行文治,不再用兵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五个理由。武王放马于华山南麓,表示马匹不再用于战场。现在陛下能放养骏马不用于战场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六个理由。武王放牛于桃林山北麓,表示不再需要牛来运输粮草。现在陛下能放牛而不再运输粮草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七个理由。况且如今天下游士告别他们的亲人,舍弃祖先的坟墓,离开故交旧友,追随陛下南征北战,只是常常希望有尺土寸地的封赐。如果现在复立六国,册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为王,那末天下游士各自回国奉事他们的君王,跟从他们的亲人,返回故乡去供奉祖先的坟墓,重新结交旧时的朋友,那么陛下依靠谁来夺取天下呢?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八个理由。而且现在没有比楚国更强大的,六国复立的君主又会因国势削弱而顺从它,陛下又怎能控制大局,使他们俯首称臣?如果真采纳那位客人的计谋的话,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停止进食,吐出口中肉脯,骂道:“这儒生小子,几乎败坏了老子的大事!”下令赶快销毁印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