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选自《金楼子·志怪篇》。《金楼子》为南朝梁·萧绎所撰,原书十卷。元明时此书已经罕见流传,清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佚文编为六卷,共十四篇:《兴王》、《箴戒》、《后妃》、《终制》、《戒子》、《聚书》、《二南五霸》、《说蕃》、《立言》、《著书》、《捷对》、《志怪》、《杂记》、《自序》。《志怪篇》共五十四条,多记动植物产之异,接近博物体志怪。常取材于古书,如“优师木人”即取自《列子》卷五《汤问》。作者萧绎(508—554),为梁武帝第七子,后继承帝位,史称梁元帝,博学好著述,著有《金楼子》、《梁元帝集》等。
有人以优师献周穆王[1],甚巧,能做木人,趋走俯仰如人[2]。颔其颐则可语[3],捧其手则可舞。王与盛姬共观[4],木人瞚其目[5],招王左右侍者[6],王大怒,欲诛优师,优师大怖,乃剖木以示王,皆附会革所为[7],五脏完具,王大悦,乃废其肝,则目不能瞚;废其心,则口不能语;废其脾,则手不能运。王厚赐之。
[1]优师:优,扮演杂戏的人。师,指有专门知识技艺的人。此处“优师”即是指表演杂戏的艺人。周穆王:名满。西击犬戎,南征徐戎。《尚书》中《君牙》、《同命》、《吊刑》三篇,相传为穆王的诰谕。有《穆天子传》演述穆王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
[2]趋走:疾走。趋,跑,疾走。
[3]颔(hàn):本意是指下巴,这里用作动词,指摇动下巴。颐(yí):下巴,面颊。这里指下巴。
[4]盛姬:周穆王的美姬。
[5]瞚(shùn):同“瞬”。眼珠转动,眨眼。
[6]招王左右侍者:此句在《列子·汤问》中作“招王左右侍妾”,故“王大怒”。
[7]附会:附着黏合在一起。革:是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此句意思即说木人仅由兽皮和木头块黏合而制成。
这篇小说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叙述了周穆王时代一位优师在国君面前表演木偶戏的故事。优师在古代地位低下,只是一个伶人角色。王公大臣因他有一技之长而将其敬献给穆王,意在讨好穆王,博取君主一笑。意外的是,在表演中那个木人居然像真人一样,扮演大王,召唤左右侍者,这种情形让穆王大光其火,要取优师的性命。优师为解王的怒气,更为了自己的性命,将木人剖心挖肺,穆王方才为之气消,重奖优师。
这个故事揭示了统治阶级的残暴狠毒。对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一个皮革木块制成的小小木偶居然能对侍者做出召唤的动作,这该是多么可爱而又逗人发笑的一个戏剧场景啊!但是高高在上的周穆王,却由此敏锐地感觉到对其不可亵渎的王者至尊的侵犯,并为此恼羞成怒。另一方面,也是对优师高超技艺的侧面描写。穆王有多恐慌生气,就说明优师制作木人的技术有多高明。
在南北朝时期,手工业者、杂耍艺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萧绎虽贵为皇族,却能对优师技艺大加赞赏,将本文录入,确实难能可贵。
(尚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