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8100000010

第10章 科技的存在之谜(1)

科技之谜与奥秘

有人认为:现在世界各地残留下许多迷惑不解的遗物,都是有幸保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当代人类也是那些幸存者的后代。人类真的有轮回吗?

1.真的有诺亚方舟吗

世界各民族的洪水神话和其他灾异传说,总会提到天象的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是多种多样的,这类神话提及的“天变”和伊朗《火教经》描写严冬降临人间,冰雪覆盖大地提到的天空异象如出一辙。其他相似点也值得一提,比如:“火灾经常在洪水来临前后发生,草木枯萎,五谷烧焦,森林被熊熊大火吞没,在烈焰烘烤下,大地崩裂,烧黑的石头化为粉末。”

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神话中保存最鲜明记忆的古老民族,比较来比较去,只有稍稍超出北纬30度,把目光投注于日尔曼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条顿人,他们运用我们刚刚熟悉过的各种场面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民族先祖历经洪水磨难后的艰难生存:

“在东方遥远的森林里,住着一个年老的女巨人,她把一大窝狼崽带入这个世界。狼崽的父亲名叫芬里尔。这群怪兽中有一只试图捕捉太阳,但一直徒劳无功。但它一年一年长大,终于追了上去,它把太阳光线一一扑灭,太阳于是变成死结的一团,然后全部消失。

大地进入隆冬,大雪纷飞,战争四起,兄弟陌路,父子仇杀。人类也如同一群恶狼,撕咬争斗,整个世界疯狂不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长期被神祗禁锢的大狼芬里尔挣脱羁绊,站出来发话,他一抖皮毛,整个世界也颤动不已,随后山崩地裂,人们四散奔逃。

被神祗遗弃的人类流离失所,渐渐从地球上消失。地球变形,星星坠落,巨人苏尔特随即放一把火焚烧地球,整个世界火光冲天,烈焰滚滚,水蒸发的嘶嘶声不绝于耳,大火之下所有生灵及植物全被消灭了。

这时全世界突然又河水暴涨,海面上升,大地又一片汪洋,地球沉陷海底。奇怪的是,这场大灾难中还是有一些人存活下来,他们躲进伊格德雷西尔的林子里,这儿的白杨树是烧不死的。他们就在这个避难所里饮用晨露,维持生命。

一个新世界终于等到了,大地渐渐又露出水面……

这个新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历经劫难,终于盼来了。这个传说再次让我们回忆起了其他民族的传说,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的第五个太阳纪年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还有众多的比如中美洲“第四纪、第四场洪水”的神话,都让我们对洪水传说的同一性和广阔性再次肃然起敬。

各种象征性的语言不断在世界各地的古老神话中交织,这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我们如何去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面对的是某种大规模的、潜意识中跨越文化的“心电感应”,还是远古时代一群充满智慧的人,为了某种目的刻意创造出来的神话体系呢?这两种哪一种更合理?究竟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我们再回到诺亚乘坐的那只方舟上吧!当时洪水整整泛滥了150天,诺亚把方舟停靠在阿拉拉特山顶,随后放出了一只乌鸦。让它去探听一下外边的情况,但这只乌鸦飞走以后就没飞回来,诺亚只好又放飞几只鸽子出去。不久,有一只鸽子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根橄榄枝叶,诺亚知道有些地方的洪水开始退了,于是走出了方舟。

《圣经》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诺亚方舟停靠在阿拉拉特山顶,这样,它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谜:阿拉拉特山上到底有没有诺亚方舟呢?

阿拉拉特山位于土耳其、伊朗和前苏联交界的地方,海拔5千多米,山势陡峭,终年积雪。公元前300年,巴比伦的一个祭司和作家洛贝斯曾在一本书中说,有一些人曾走近过诺亚方舟。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开中国后,曾实地去过阿拉拉特山,他在日记中记道:诺亚方舟依然停泊在某一座高高山峰的极顶之上,那里终年积雪,不仅不会融化,而且随着冬雪增加,积雪越来越厚,将方舟淹没于千年积雪之下。

千百年来,不论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是探险家、信仰宗教的人,都蜂拥而至,历尽艰难,要寻找那与我们命脉息息相关的方舟。

从1792年开始,至1850年、1876年,探险家们屡次登上了阿拉拉特山顶,但不见方舟踪影。

1883年,一次大地震使阿拉拉特山的一个地段裂开了一道大口,突然露出了一条船。当时有个赴地震灾区考察灾情的委员会的所有委员都看到了这条12~15米高的大船,因为一大部分还嵌在冰川里,无法估计它的长度。

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从此,寻找诺亚方舟的热潮再次席卷全球。

1916年,俄国飞行员罗斯克维斯基在执行完侦察任务,正沿着士耳其与伊朗边境飞回基地,飞临阿拉拉特山顶上空时,他突然发现一团青蓝色的东西,立即调转机身去观看,他发现的竟是一艘很大的船体,船的一侧有门,其中一扇已毁坏,他拍了照片,回去立即报告了政府,政府立即组织了两个连的兵力去寻找。1个月后他们找到了方舟,弄清了方舟有几个房间,有的还用交叉的木块做成了大栅栏,房子的面还有一排排的铁栓。

二战后,前苏联马斯科莱茵少校驾驶一架飞机,也在阿拉拉特山上发现一只巨大的木船,船只的一半已没入冰河中,长度大约120米,与《圣经》记载的125米基本吻合。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土耳其飞行员也拍到一张阿拉拉特山上诺亚方舟的照片,由美国照相测量专家蒙登格经过放大处理,测出船长为150米,宽为50米。

寻找方舟的热情继续高涨,法国探险家费尔南·纳斯曾于1952、1955、1969年3次到阿拉拉特山探险。1955年7月5日,他和12岁的儿子拉斐尔在一条山缝的底部,找到一块方形的经过加工的木料,经碳14测定,这块木料已有5000~6000年的历史,即与公元前4000年建造诺亚方舟的年代是吻合的。

1974年,土耳其卫星在阿拉拉特山再次拍到方舟卫星图片。

1989年,美国查克·阿伦驾驶直升机在飞临阿拉拉特山时也发现了被冰川覆盖了一部分的方舟。

人们一定要找到方舟,因为它是人类的摇篮,可是找到方舟到底又有何用?方舟曾经负载着上帝的旨意,为在罪恶的土地上重塑和平、健康的人类而浪迹于滔滔洪魔,可是我们今天的人类又发展到何种地步了呢?战争、饥饿、贫穷、霸权、纷争再次大规模出现,罪恶又在不停地繁衍,这与上帝上一次下令毁灭人类的情形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也许,诺亚方舟还没有找到,但上帝又在密示开始打造下一座方舟了。

2.通天塔真的有人修过吗

通天塔一直以来都是神话中的事物,但是现在有人却提出真的有人修过通天塔,那么到底有没有人修过通天塔呢?

传说古时候,天下的人都是说同一种语言,后来古巴比伦人要修建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以建立自己的声誉。通天塔越建越高,后来惊动了天上的耶和华,他怕通天塔真的修成后,天上的秘密被人间所知晓,便施展法术,使人们的语言互不相通,结果由于修塔的人互相无法沟通,通天塔的工程就没有进展下去。

这似乎是一个荒诞不经的传说,但史学界许多人相信古书中的这段记载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关键是这座通天塔指的是哪座。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通天塔就是古代两河流域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的大寺塔。这座塔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才建成。修建时,国王曾下令,一定要将塔顶提高,以与天公比高。这座高达90米的大塔,确实能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更为有趣的是,考古发掘表明,大寺塔的建筑材料是砖和生漆,而《圣经》所描述通天塔用的材料也是如此。而且,当时巴比伦城内的居民种族很多,确实有语言不通的情况。可惜的是,大寺塔在公元前3世纪就被破坏了。

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说法,认为在大寺塔建成之前,巴比伦城内就曾有两座神庙,一座叫萨哥埃尔,意为通向云中,另一座叫米堤犹拉哥,意为上与天平,这两座神庙才是关于通天塔传说的来源。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通天塔是指位于巴比伦城东南的乌尔大寺塔,因为这座塔在巴比伦的寺塔中,修建时间最早,工程量最大。

通天塔是否真的存在过,至今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证明,而可以证明的关键东西,现在也都不复存在,现在只能做一些猜测罢了。

3.“地下世界”真的存在吗

近年来,“地下世界”这个神奇的地方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据说,那里是由无数纵横交错、弯弯曲曲、彼此相通的地下长廊和隧道连接着一个个神秘的洞穴组成。

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契尔斯基山脉附近地区,人们最早发现了许多联接成网的地下长廊。最初人们还以为那是些天然洞穴,后来,经过多次考察后,发现洞口不少段落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二十世纪初,人们又在阿塞拜疆境内发现了地下长廊。一些科学家经过考察后判定,这些长廊仅仅是整个高加索地区地下长廊的出口部分。

俄国地理学家在1916年写报告说:阿尔泰山区也有一些地下长廊,从蒙古南部一直延伸到戈壁沙漠。

这些发现使“地下世界”变得很现实,这些地下长廊很可能就是“地下世界”的一部分。关注它的人越来越多,英国、美国、西班牙和南美的秘鲁等国家纷纷派出自己的考察队,寻找“地下世界”。没用多长时间,他们相继在尼罗河流域、南美的许多地方发现了大量首尾相接、支岔纵横的地下长廊。而且不约而同地在这些长廊中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这使众多探索者倍受鼓舞,更加确信“地下世界”的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考察队经过考察后推测:“这个‘地下世界’是一个相互联通并且通过大西洋底,贯通欧、亚、美洲和非洲大陆的环球地下洞穴网。它是大西洲人的杰作。”一些人还进一步推测说:“当年大西洲沉没时,一部分大西洲人经过地下长廊逃往美洲和非洲,成了史前文明的传播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位美国科学家德威特·拉姆率领的考察队意外地发现,墨西哥的恰帕斯州是玛雅神殿和地下长廊入口所在地。听到这个消息,有许多国家的考察队立刻拥到墨西哥的恰帕斯。可是,除了又发现了新的地下长廊以外,没有人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和财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人们的一切计划都被战争打破了,可是,寻找“地下世界”的活动反倒随着战争的进程增多了。

法西斯魁首希特勒调集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地下世界”的宝藏。他派往亚洲的考察队找到了一本梵文古书。书中记载了“地下世界”,还提到古代有一种名叫“众神之车”的运输工具,可以在地道里悬空穿行。希特勒曾组织人秘密仿制“众神之车”,意在用它搜索浩瀚的地下长廊,找出宝藏。可惜直到战争失败,也毫无收获。

战争中,罗斯福总统也曾命德威特·拉姆,组织人力寻找“地下世界”中的宝藏。美、德考察队还曾经因此发生激烈的战争,但是,美国人也没能找到它。

4.石柱连线为何指向星座

在本世纪70年代初期,一支由各国学者组成的岩画考古队,在非洲肯尼亚中部发现了一个由石柱组成的丛林。

这片石柱丛林一共由19根石柱组成。石林的东边和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图尔卡纲湖,西边和南边是广泛的大草原。石柱都是由坚硬岩石雕刻成的,粗细不均,长短各异。

科学家们陷入了迷惑之中,石柱为什么竖在不产岩石的草原上呢?

美国密执安大学人类学家罗宾斯认为,石柱的排列有一定的用意。他发现石柱顶部连线均指向公元前300年的一些恒星所处的位置,这可能是古非洲人计算历法的工具。

当地人称呼石柱为“纳莫拉通加”,即“石人”之意。2000年前,当最初的移民到这里居住时,石柱就已存在,当地人相信它们曾经都是有生命的。

美国宇航员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都伊尔宣布:他依靠石林推算出了一种与古代中国、印度及玛雅的历法相似的农历。这种古老农历的计算法,至今还保存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博拉纳人之中。

科学家们用计算机对石柱的排列进行过统计分析,为石林用于观测的精确性而深感惊讶。同时人们又要问,石林的功能仅仅是用于历法吗?

当时并没有磁铁矿,经化验石柱也不含铁,但每根石柱都能使罗盘的指针偏向一边,这磁性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石柱的边线分别指向参宿星、猎户座剑形的中部……

这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困扰着人们,就是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们也无法作出客观的解释。

5.石圈星系模型是谁建造的

从公元前3100年到现在,英格兰神秘的石圈一直就是人类的一个未解之谜。

石圈是一片由巨石组成的建筑。石块是呈圆形分布,形成了一圈一圈越来越大的圆周,圆周与圆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像是一个同心圆。

据研究,在公元前3100年前,建造石圈的人已有了天象的知识,但是,到底是谁建造了这些石圈呢?

还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确定一年中的历法吗?不,肯定不是。为了确定一年四季,根本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采用如此巨大的建筑材料。但毕竟古时代的建筑者们的真实意图是现代人无法猜测和琢磨的。早在20年前,一名英国天文学家格哈德·豪金森,向计算机里输入了7140种不同的可能性解释。他想弄清楚这些解释的共性。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石圈的作用仅仅是作为行星和星际天象的观测台,当然也有其他不同的看法。

在计算机的辅助下,研究者搞清楚了石块的具体方位以及它们的早期放置地点。另外,也弄明白了间隔地带的相对位置和石块的高度。令人欣喜的是,学者还获得了一份清晰的计算机三维图像,所有数据都得到了证明。石圈的原貌应该就是三维图像所显示的那样。从得出的资料显示,石圈并不是在公元前3100年一次性建成的,而是分成了若干不同的建筑时期。这个天文中心的建筑,就说明了当时人们已经用它来观察气象了。

每年6月21日,也就是夏至那天,太阳从那块所谓“脚跟石”——一块独立在石圈之外的巨石上升起,穿过那些巨大的石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亮;12月21日,同样的景观将再次出现,月亮也同样,它照射着地球,虽然光线很微弱。但它也有一定的运行周期,有时运行至夏至点,有时运行至冬至点,有时靠近南回归线,有时靠近北回归线。这些都是可以观察到的。当月亮升起或落下的时候,月光在巨石背面投射的阴影在不断变化。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时已有人了解太阳系的构造:中心是太阳,然后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天文学家万克·桑德斯确信,石圈是一个缩小的太阳系模型。当然,它显示的不是椭圆形轨道,而是平均的轨道距离。最里一圈的中心代表太阳,第二圈环绕的是水星,第三圈是金星,第四圈是地球,再外一圈是火星,接着是火星和土星之间有数十万的石块组成的小行星带。最后,不应忽略的是更外一圈的“脚跟石”,它表明了木星的平均轨道距离。

这些只是现代人单方面的推测。究竟是谁在古老的岁月建造了这个“天文中心”?简直无法想像,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了解太阳系的平均轨道数据。当时的人类被传授了些什么?现代人无从知道,对现代的、未来的人来说,石圈之谜就像一场考试,但到底是谁出的题和出题的原因,我们却不清楚。

6.南极地图是谁绘制的

法国数学家、地理学家阿朗斯·凡在1531年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非常奇妙,美国地理学家吉·维豪普特在研究中发现:在这张400多年前所画的地图上,南极大陆的轮廓线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几乎毫无差别!这真令人吃惊。根据历史的记载,南极大陆最早是由俄国航行家在1820年发现的,而对它的详细测绘和研究则到了近代才开始的。而16世纪的人是如何知道南极大陆情况的呢?有人认为,地图本身的历史久远性是毫无疑问的。阿朗斯·凡在地图上画上了南极,这可能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至于地图上南极的形状与实际的如此相似,也许只是一种巧合。吉·维毫普特却不同意这种解释,他反驳道,如果这地图的南极真是阿朗斯·凡幻想出来的,那么他怎么能幻想那么准确,并且把南极东半球的部分画大点,西半球部分画小点?他又怎么能凭想像把大陆上的山岭沟谷画得像我们今天所探明的一样呢?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这张如此精确详细的南极图上,竟没有罗斯陆缘冰。我们知道,这块大冰覆盖住了半个罗斯海,有些地方厚达700米。这么一大块陆缘冰至少在1531年时就有了。如果阿朗斯·凡在绘制南极地图时还没有这块冰的话,那么今天也不会有,或者规模要小得多。但是这巨大的罗斯陆缘冰确确实实已经存在,因此只能得出两种结论:一种可能是这张地图上的南极的确是凭想像画出来的,另一种可能是依据某些从遥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资料或图样画出来的,不过这又留下了一系列的疑问,在那遥远的青铜器时代,是什么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南极的情况的?我们希望这些疑问早日得释。

7.古地图是怎么一回事

18世纪初,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谱卡比宫,有人从土耳其海军上将彼利·瑞斯所珍藏的物品中,发现了一张奇怪的地图。后来,在柏林国家图书馆里,又发现了两张也是属于彼利·瑞斯的地图册。当时,谁也弄不清它们都是什么地方的地图。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所有这些地图都被送给美国制图员俄林敦·H·麦勒瑞进行研究。经初步研究后发现,这些地图上所有的地理资料都是存在的,只是位置有点不对。为了探个究竟,他又和美国海军水文局制图员俄勒特尔斯共同进行研究。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地图原来是从太空拍摄的古老地图的翻版。

这些地图非常精确,它们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南北美洲的海岸线和南极洲的轮廓,更令人吃惊的是,地图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连接处,竟与1969年美国环境科学管理中测定的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接的地方完全相符。

这些地图不仅再现了陆地的轮廓,而且还表示了这些地区内部的地形情况。山脉、岛屿、河流和高原,都极其准确地在地图上表示出来,甚至人类今天还很少考察过的地方,也在这些地图上被表现出来。例如,南极洲山脉,直到1952年才被发现,因为几千年来,这些山脉一直被冰雪覆盖着。

专家们把彼利·瑞斯的地图同今天从卫星上用现代化照相技术所拍摄影的地球照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它们非常相似。

瑞斯的地图是古老地图的翻版,而并不是原版,要想找到地图的原始作者,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先,这些地图不是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所绘制的;其次,地图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空中拍摄的。这些地图不论是谁绘制的,还是谁拍摄的,都令人迷惑不解。

8.史前壁画之谜

1879年的一天,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9岁的玛丽亚·德·索图勒无意中进入一个洞穴深处。突然,她尖声喊叫起来:“公牛!公牛!爸爸,快来呀!”正在洞口附近干活的父亲马塞利诺丢下铁锨,快步跑入洞穴。只见女儿站在那里,激动地用手指着洞穴顶部。他举起手提灯,灯光下,他看到了在长约60英尺,宽约30英尺的洞穴顶上,用褐、红、黄、黑颜色画的史前野牛的图画。马塞利诺是位考古学爱好者,他初步断定,这是远古时代的艺术品。

穴顶上共画着17头野头,虽姿态不一,但都栩栩如生,有刨地的,躺卧的,吼叫的,还有中了长矛而奄奄一息的,在它们周围,还画着许多野猪、马、羚羊和狼。

当他进一步深入洞穴,又发现了大量其他动物的壁画,其中许多动物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绝迹了。

最初,马塞利诺的发现并不被考古学家们承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样精雕细刻的作品,竟会出自原始人之手。

1902年,考古学家阿贝·亨利·布罗伊尔也来到了那个洞穴,从地下挖掘出不少动物骨头,上面的雕刻画几乎和穴顶上的完全一样。

1940年18岁的马赛尔·雷维达特带着3个朋友,来到了附近的另一个洞口。他们进入洞内,往下挖了18英尺,终于找到了洞穴底层。在这里有着更为瑰丽的壁画,上面整排整排地画着的马、牛、鹿和其他动物。洞穴中有个内室,画满了公牛,全是用深黑和暗红色绘制的佳作,形象是那么逼真。

这些重大的发现,终于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重视。他们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初步结论——这是史前艺术品,其中大部分为公元前15000年-前10000年的作品。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被发现了,但这又使考古学家和科学家感到十分困惑:史前人类作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经历了上万年岁月侵蚀的古代艺术品能这样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又是一个难解的谜。

9.金字塔上惊人的学术之谜

在古代世界有“七大奇迹”,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七大奇迹”之冠,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叫胡夫金字塔,它约建于公元前2700多年。塔高146.5米,塔基每边长230.6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总重量684.8万吨。塔身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10吨,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粘着物,而由石与石相互叠积而成,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片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时近5000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单个最大的人工建筑物。

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塔高×1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塔高)2=塔面三角形面积

底周长:塔高=圆围:半径

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底周长÷(塔高×2)=圆周率

你相信,这些数字仅仅是巧合吗?

另外,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金字塔基正好坐落在地球各大陆引力的中心。

还有,地球两极的轴心指向天空的位置每天都在变化,经过2.5827万年的周期,绕天空一周回到原来位置,而金字塔对角线之和,就正好等于25826.6。奇怪吗?

人们苦思冥想,如果不是巧合的话,4500年前的古代埃及人怎么有如此精确的测算呢?

10.土耳其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2000年前,在土耳其东部的内陆高原,背靠连绵不断的托罗斯山脉,有一个叫做“库玛坎内”的小国。随着历史的流逝,小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至今还留下了不少堪称是古代阿纳托利亚瑰宝的古迹。在海拔2100米的奈姆尔特山上耸立着一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金字塔和神像。由于地处偏僻,这个遗迹从发现到现在还不到100年,真正的发掘还只有30年。直到60年代为止,从首都安卡拉到奈姆尔特山之间1000多公里,连一条简单的公路都没有,交通十分不便。所以,除了当地放牧者和猎人登山外,很少有旅游者前来观光。几年前,土耳其政府修筑了一条通向奈姆尔特山的公路,这才使游人有幸前往瞻仰。

在奈姆尔特山上,有一座用拳头大小的鹅卵石堆积起来的高50米、直径100米的三角锥形塔,这个人造的塔构成了奈姆尔特山真正的山顶。这是公元前63年统治“库玛坎内”王国的安提阿卡斯一世(公元前63~32年)为自己建造的永久安息之地。

安提阿卡斯一世为什么要在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修建自己的陵墓?随着他的长眠,这将永远是个不解之谜。但是,可以想像,这位统治者是受权欲的支配选中了这块地方。从当时他统治的库玛坎内王国境内,奈姆尔特山最高,堪称是王国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难怪他死后也要安葬在那里,好让他的臣民们望远看到他的存在与力量。事实上,历史是对他最好的嘲讽。在他死后100年,王国就被罗马帝国吞并。库玛坎内王朝犹如昙花一现,很快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从塔的外观上来看,与埃及法老修建的四方形金字塔不一样,这是一种三角形锥体。但是从其建筑的宏伟规模来说并不比埃及金字塔逊色,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土耳其的金字塔”。

在塔前东西两侧筑有用巨石砌成的长长平台,平台上各矗立着5尊高达8~10米的巨大神像。东侧设有祭台,供祭祀太阳神用。西侧平台后有一道用巨石建起的影壁,墙上铭刻着库玛坎内王的丰功伟绩和王国的法律等。在柔和的阳光下,立在蓝天中的石像显得更加高大雄伟,使人感到有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存在,它与背后耸立着的金字塔尖交相辉映,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肃穆静谧。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强烈的地震,使重达三四吨的石像头一个个被震掉在地上。东侧石像的头凌乱地躺在地上。但是,西侧的石像头却个个威武地竖立在地上,而且基本上完好无损,依旧保持着当年雕刻时英俊、洒脱的容颜。宙斯神庄严肃穆;头发上装扮着蔬菜果物的命运女神福茎娜温柔甜美,尽管鼻子与下巴已经磕掉,但是美丽的风韵犹存,他们的目光望远凝视着西方。在西边平台两侧还有巨大的狮子和浮雕,守护着神像。

2000年前,横跨欧亚两洲的库玛坎内王国受到了东方波斯与西方希腊、罗马两大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从东西两个平台上并排着5尊神像的姿态可以窥见。它们代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如主神宙斯、战神阿瑞斯、大力士赫克勒斯,又表示波斯神话中的主神奥涪马坦斯和阿尔泰盖内斯,以及库玛内坎臣民心目中的神安提阿卡斯一世。这些雕刻精美的神像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对这些高达8~10米的神像而言,尽管其身躯是由若干块大理石雕凿而成,仅石像头部就有三四米高,用整块大理石雕凿,每块重达数吨。但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要把这些石料从30公里以外的采石场运到这儿,又要把它运上这陡峭的山顶,如果没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是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的。这令科学家迷惑不已。

11.敦煌石窟谁人造就

古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特别是敦煌,它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门,也是首先接触欧洲文化、经济的重镇。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运送蚕丝到欧洲的重要大道,而敦煌可以说是居于要塞的地位,因而为当时中西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居住当地的百姓,在受到新思潮的冲击下,无论在思想、行为方面,都走在时代的前端。

从印度流传来的佛教,也因此在敦煌站稳了脚步,形成佛教的圣地。然而随着交通的进步,丝绸之路日渐没落,远在甘肃省境内的佛教圣地内孕育的丰盛的文化宝藏也随着被湮没了。

在1900年,正当八国联军大闹北京时,一位虔诚道士王元禄竟然在敦煌的石窟中,发现了一间堆满了经书、抄本、佛像画、图像……各种各样关于佛教的学问书籍、文件于一堂的石窟。

这个石窟位于鸣沙的附近,窟内有如蜂窝,每个小石窟内部都有一尊雕刻得美妙绝伦的佛像,而且在石壁上精绘着壁画。依据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研究的结果,判断这是在秦(公元前366年)时,开始大兴土木,到元朝初期,约有1000年间做的石窟,佛像计48万尊,可以说是一项令人咋舌的工程。这样巨大的工程,到底是谁做的呢?石窟中有关佛学的书籍又是谁的呢?远从外国来的史学家纷纷组成调查团研究,企图找寻一个答案。

据史实记载,曾经有许多凶悍的游牧民族入侵,诸如吐蕃、回纥、西夏、吐鲁番……在经过如此剧烈的战乱侵扰下,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宝丝毫未曾受到损害,难道真的“佛法无边”?还是即使野蛮民族也震慑于佛像的神威,不敢擅自毁坏吗?

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如此猜测:一群群皈依佛法的僧尼们,为了表示发自内心的虔诚,乃发愿雕琢一尊乃至数尊的神像,用来表示他们修业的诚心。如此,前人走了,后人又紧接着跟上来,做着相同的工作,发着相同的心愿。这种前仆后继的伟大的精神,终于造就了这番空前绝后的伟业,也把中国人的耐心、毅力、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事实如何,尚需科学家进一步探索。

12.“迷魂阵”村建于何时

“迷魂阵”村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北6公里处。是一对奇特的小村。南村叫大迷魂阵,北村叫小迷魂阵。大迷魂阵村小,而小迷魂阵村大。游人进村后,沿着村内狭窄的街道行进,会觉得方向随时在变,不辨东西南北,以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错觉,如果没有导游,要走出村子,非常困难。

小迷魂阵村是一个分成东西两部分的村庄。东半部分称前迷魂阵,西半部分称后迷魂阵。当人们进入前迷魂阵时,会感到后迷魂阵在北方;进入后迷魂阵时,又会感到前迷魂阵也在北方。人们在村子里沿街道前行,却难以把握前进的方向,走了大半天,却又回到了老地方。在这里以太阳推算时间,也会产生几个小时的误差,在前迷魂阵,你会把上午10点的太阳当成正午12点;在后迷魂阵,则又会把正午12点当成下午4点。

“迷魂阵”村之所以使人“迷魂”,主要是村子里十分怪异的建筑格局造成的。村庄的布局不是平面展开的,而是呈新月形,两条主要街道按孤形由东北而西南,斜斜曲曲,无固定的方向。无直胡同,街巷交叉多呈“丁”字形,平行者首尾不齐,而房屋则按街走向建筑,由于变化不明显,所以把定向各异的房屋统统当成北屋,故产生错觉,不仅如此,村外道路,田垄分布也非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而是呈磨齿形,参差交错,不易识辨。当地有一则民谣说:“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据传,战国时期齐、魏两国交战,齐国军师孙膑曾在此设迷魂阵大败魏国军师庞涓,村子也因此而得名。这仅仅是民间说法。若依此说,为何史籍并无记载?史籍所载齐、魏著名战役,一为周显王十六年(公元朝353年)的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大破魏军,擒庞涓;一为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24年)的马陵之战,齐国攻魏救韩,全歼魏军10万,迫使庞涓自杀。其时孙膑为齐国军师,此二次战役均发生在今河南境内。而山东阳谷县一带并无战役记载。因此便有一些难解之谜:它究竟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

13.为什么建造峭壁建筑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峡谷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建筑群落。这些神奇的建筑就是印第安人阿纳萨扎伊部落的峭壁建筑群落。他们的所有建筑都修在峭壁之上,是北美著名的文化遗址。

阿纳萨扎伊部落在13世纪离开了这片土地,不知去向。

据考证,这个神秘的印第安部落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他们的居住地,到了公元1050年,他们就已经在这里建成了12座城镇。从那时起,这里就已成了这个部落的宗教、政治、商业中心,是一个具有5000多居民的核心居民点。

尽管这个北美印第安人的古代聚居地已经废弃了700多年,但是,建筑物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害。

今天,人们看到的峭壁建筑共有500多幢。其中,被称为“峭壁王宫”的最大建筑物,约建成于11世纪。它有200个房间,是用了几十万块扁石头和2万多条松木十分考究地修建起来的。

在峭壁王宫的周围,盖有许多地下室,这些地下室都是圆形的屋子,人们称它为“凯沃”。考古学家们认为:地下室是供部族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用的,居民的炊事和其他家务活动则都是在露天庭院中进行的。

在这里名列第二的峭壁建筑被称为“云杉木屋”,建于12世纪。它有100多个房间,而且也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

在这些建筑中,还有专门用于敬神的太阳庙以及阳台屋、雪松塔、落日屋、方塔屋、回音室等等。

在峡谷两侧的坡地上还保留着峭壁居民开辟的梯田,谷底有他们修建的水泥。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由他们制作的各种造型精巧的陶器。

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阿纳萨扎伊人有着极其丰富的创造力。他们虽然没有文字和计算方法,但同样可以成为出色的天文学家。在峭壁上留下的抽象壁画和人们在谷中发现的他们用绿松石、贝壳制成的精美饰物,都表明他们的文明程度很高,工艺水平堪称一绝。

大量考证表明:阿纳萨扎伊人身体强壮,身高也不低于同时代的欧洲人。

这就使人难以理解,这些具有发达文明的和强健身体的人们,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频频发生旱情的荒凉峡谷作为本部落的生存之地?为什么要把房屋都修建在峭壁之上,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放弃了这块世代居住的地方?这一直是个难解的谜。

同类推荐
  • 云雀

    云雀

    《云雀/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由金仁顺著,系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中的一本,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编。《云雀/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选录了当代知名女家金仁顺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15篇。
  • 山河入梦

    山河入梦

    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南,主要人物则与《人面桃花》相衔接。陆秀米之子谭功达在新中国成为梅城县县长,在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中混杂了“桃花源”的梦想,而从上海流落到梅城的少女姚佩佩偶遇谭功达,成为他的秘书。在个体无法抗拒的现实中,谭功达的雄心屡遭挫败;憧憬着纯美情感的姚佩佩,则被命运捉弄,沦为逃亡的嫌犯。谭功达被下放到“花家舍”后,发现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已在此实现;他与姚佩佩的爱情虽历经磨难,却劫数难逃,以心跳加速般的节奏展开……
  • 誓言无悔

    誓言无悔

    小混混许旺旺痛恨警察高鹏飞毁了自己的前程,发誓不报复他决不罢休。在地震中,高鹏飞的妻子白帆为了保护许旺旺儿子,而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得知实情的许旺旺后悔莫及,为报恩,他却把白帆推进了别人早已经设计好的陷阱。范哲夫妻关系不和,又被藏族姑娘格桑梅朵纠缠,他求同学高鹏飞帮助,没想到高鹏飞不但不帮忙,还三番五次抓他妻子梅琳进派出所。沈教授夫妇正为找不到得意门生冷宇下落发愁时,刚进家门的保姆格桑梅朵道出了真相,自己苦寻的恋人就是冷宇。沈教授妻子李静帮助格桑梅朵寻找冷宇,却意外得知自己几十年前当知青生下的儿子还活着。
  • 道陵尸经

    道陵尸经

    “人养尸”尸斗人。究竟是尸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建文帝白勺陵墓所在何方,永乐帝的尸体落入谁手。鬼婴出世的真相竟是一伙人的晾天密谋。反清复明的背后竟是一个人的称帝美梦。
  • 微型小说·智慧珍品(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

    微型小说·智慧珍品(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

    一位机灵的崇拜者突然闯进著名演员库兹金娜的化妆室,疯狂地吻起库兹金娜的皮靴,女演员被他的行为惊呆了,当她清醒过来时,崇拜者和皮靴却神秘失踪了;通往天堂的道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每个人在转变处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不管什么错误最终都能得到上帝的宽恕,表面上殊途同归,但结局去不相同。
热门推荐
  • 青色青年

    青色青年

    在那时,泛着的青色年华,透漏着不为人知的忧伤。在那时,十七八便认定了的那个人,却悄然离去。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敞开双手变成翅膀保护你。一首歌,一场地震,一次偶遇,十个年头,少年变成了青年,恰到好处的段瑾轩、不漏声色的韩萦纡,还能不能回到彼时?青色的年华,这群少年,这群青年,还能不能找回最初的自我?
  • 全系召唤师:腹黑神医

    全系召唤师:腹黑神医

    叶府废柴三小姐应被自己心爱的男人羞辱,一头撞死在了柱子上,同一时间因吃零食被噎死的杀手女王穿越到了她的身体里,且看废柴如何一手翻天!!!
  • 狮心十字的王与枪侍

    狮心十字的王与枪侍

    经过三次大毁灭的哈斯内尔,也就是世界树枝条的一角,诞生出了神最得意的作品——人类。他们斩灭龙类,赶走精灵,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国度,神差下王统治他们,也是褒奖他们。有一天,王不再顺从神的意志,举起了反旗。神被触怒了,接连使役其他的王出现在世上。于是,世界不再有一个王,人类从此有了战争,有了痛苦。一位天使劝说神不要这样做,却受到放逐。失望的天使偷走神的武器也是唯一弱点堕入黑暗,从此世界出现了名为“枪”的武器,而它们的使用者也被戏谑为“枪侍”。
  • 擒神记

    擒神记

    亿年前,九天老祖九命造天,开创了九天之世纪。九天老祖原有十命,九命换天,一命幻化成玄天眼和焚天炉。而他只有半命……一身凄惨却还要逆转乾坤谁说我命有我不由天?实则我命有天不由我!一盏灯开,一盏灯灭,实则是命里玄机……
  • 十二星座物语

    十二星座物语

    本书有十二星座的传说,特点等,还有就是作者是初次起步,请多多包涵
  • 剧情直播系统

    剧情直播系统

    跟风写直播流,应为要二十个字所以来凑凑。
  • 黑暗流淌

    黑暗流淌

    行走在黑暗之中的人,痛苦由自己承担。在一张张巨网下苟且偷生,张一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人注定是苦难的!
  • 鬼古董

    鬼古董

    流通于阴阳两界的古物冥器、、、传说中的古老鬼宗密教、、、古玩行当的水深水浅、、、玄界江湖的血雨腥风、、、
  • 大天倾

    大天倾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在浩瀚的宇宙、无垠的星空中,漆黑与冰冷,是永远的主题。任何生灵,在这样的对比下,都显得如尘埃一般渺小。人有生命,终有老去之时,树有生命,终有腐朽之日,水有生命,终有干枯之期,宇宙有生命,终有……大天倾,讲叙的是一个世界即将覆灭的故事
  • Till He Come

    Till He C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