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7500000047

第47章 照相技术的诞生

翻看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总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照片是通过相机拍摄而成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的基础是小孔成像。

一线阳光穿过小孔洞射进黑暗的房间,在与其对应的墙壁上可以映出外界事物的倒像,这就是小孔成像。其实早在公元前400 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 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 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 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725 年的一天,德国解剖学家舒尔茨在实验室中做提取磷的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烧瓶中被太阳光照射的化合物变成紫黑色。最后他确定引起这一变化的是银。这一发现,为后人研究照相技术奠定了基础。

1802 年,英国人韦奇伍德把树叶和画在玻璃板上的图案放在用硝酸银和丹林处理过的纸上进行直接曝光,纸上显现出了影像。但显影图像不稳定(无法定影),影像不能保持。24 年后, 德国人尼普森将涂有沥青粉、薰衣草油的金属板放于暗箱中,经过长达8 小时的曝光后,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不褪色的外景照片。但因为曝光时间过长,照片上的物体非常模糊。

后来,尼普森又进行了很多种试验,最后使用金属板上镀银,然后再喷碘的方法,可以获得较为清晰的物像。不久,尼普森逝世。他的朋友达盖尔继续他未完成的实验。达盖尔用碘蒸气处理镀银铜板,然后将铜板放在暗箱内曝光,一定时间后,用水银蒸气显影、用食盐溶液定影,最后得到的照片清晰稳定,可长时间保存。1839年,达盖尔此方法定名为印版照相法,并将公诸于世。与此同时,英国人塔尔博特也发明了一种照相方法,即使用硝酸银和碘化钾的光力照相法。二者相比较,光力照相法成像没有银版清晰,但感光速度快,用料低廉,而且一张底版可以重复洗印出很多张照片,与现代照相术相似。1851 年,英国人阿切尔发明玻璃板硝棉胶湿版摄影法。这种方法吸取了银版照相法和光力照相法的优点,成像非常清晰, 而且一张底片也能多次洗印, 同时曝光时间也大大缩短。然而,缺点是也是明显的,玻璃感光板必须在拍摄现场加工制作,因此,每次拍摄都必须携带大量的材料。不久,便被英国人马多克斯发明的玻璃平板所替代。

玻璃平板的制作方法是将溶有溴化银的明胶涂到玻璃板上。因为溴化银的感光性比较强,所以缩短了拍照的时间。不同照相法所需的感光时间是不相同的,如银版照相法大于30 分钟,光力照相法大于2 分钟,湿版照相法最快也需要15秒,而平板照相法只需1/16 秒。

除了感光材料的改进能提高曝光速度外,相机镜头的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1841年,佩兹帕尔首先使用了明亮度极高的镜头。1846 年,德国的卡尔·蔡司在德国的耶拿招聘了许多光学物理学家和玻璃制作工匠,设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显微镜头和照相镜头的光学实验室,研制出了许多高质高量的镜头,为世界照相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68 年,美国人古德温首先利用赛璐珞进行照相感光材料的研制。1877 年,一种涂有感光乳剂的赛璐珞胶片问世了,它被制成卷装、可在相机里连续分段拍照。1884 年,伊斯曼工厂开始批量生产赛璐珞胶卷。同时,伊斯曼研制出了配套使用这种胶卷的小型照相机。1888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的技术人员将能分别感受红、绿、蓝的三色感光剂涂在了赛璐珞胶片上,制成了彩色胶卷,几代人追求的彩色摄影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照相机品种越来越多,比如大家常用的数码相机,它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 多年前,美国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相机的诞生帮助人们定格了一瞬间的幸福和欢乐,更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同类推荐
  •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不管有多忙,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在你身边的是不是可以诉说哀肠的知心朋友,你都需要和自己的心经常有个约会。听听它是不是过得开心,听听它想要什么,在乎什么。失去别的东西,可以凭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找回来,可是失去了心的灵性,那么一切也就没了光彩。闲来读读散文,和心灵来一个细致温柔的约会。
  • 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教你一眼看透海

    教你一眼看透海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海洋科普知识,内容涵盖解密海和洋的差别、海流成因的发现、海雾的形成、海洋台风的威力、有趣的海洋动物、凶残的海洋巨蟒、海底的不明潜水物、太平洋上的珊瑚海、海洋探测的顺风耳等。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刑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 茶花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茶花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故人在何方

    故人在何方

    M组织崛起,全球合力,共同围剿。全球顶级情报机构数百年来第一次联合在一起,希望力挽狂澜。华夏特工叶枫虽执念于拯救万民于水火,仍不忘纵意花丛,然一个个鲜活光亮的奇女子,在风中飘逝。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最终,生化危机全面爆发。纵横数百年,人类在进化,丧尸也在进化,究竟人类还能否重生地球家园?
  • The Japanese Twins

    The Japanese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介女修

    一介女修

    在一个以武道为主,强者为尊的世界。身为这个世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武道武圣的后代邓歆,天赋为眼眸的她却天生暗疾双目失明。然而在她九岁的时候却是得了一场大病昏迷,醒来之后双目居然恢复了光明,而且经常做一个梦,梦中一个仙子一样的女子抚摸着她的头流泪,泪水全都滴进她眼中。眼睛恢复了光明的邓歆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从此展开了她的武道修炼之途。
  • 我和王小菊

    我和王小菊

    小说写了两个王小菊之间的故事,一个真实的王小菊和一个臆想中的王小菊,写了她们的生活、爱情、工作、友情等光怪陆离的场景。它的故事是肢解的但又是内在连续的。作者用亦庄亦谐语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当代都市特有的不在此也不在彼、不在身体也不在精神的言说方式,表达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世界中内心的挣扎。小说家以成熟的体验和精准的感觉,击中了“我”和“王小菊”不可理喻的日常生活和触摸不到的荒凉内心。在她们身上,精神压抑与心灵反省的力量已经被消解为兴高采烈的荒唐游戏和不明其详的四处碰壁,随意拼贴的游戏缺乏根基,躁动的热情更无力抵达生存的内幕,经历了一番挣扎,她们最终达到的只是被物化和虚化了的人对沉重现实的逃避(不是解脱,更不是解放),是一种麻木和无所谓,虽然也有眼泪和伤感,但更多的却是随波逐流的冷漠和淡然。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高调老公等一下甜妻太呆萌

    高调老公等一下甜妻太呆萌

    世界之大,大到这么久都没遇见对的人;世界之小,小到兜兜转转了几年,遇见了对方。命运无情,差点让我们错过了彼此……
  • 风水奇谈

    风水奇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阳而负阴。自己刚到海大,却因天道酬勤竟被五十万直砸头顶,如此好运叫我喜乐交加。却不曾想我的术劫—情劫—友劫就因这从天而降的五十万而展开。不是小弟道术不济,是那墓中邪物鬼缘广泛,装的一手好逼,叫的一车同党。不是小弟不敬岳父,是那岳父势力庞大,呼的一帮人马,抓我做盗墓壮丁。不是小弟不为天道,是那兄弟过于可怜,装的一脸无辜,叫我甘为友情斗天道。
  • 名侦探柯南之命运之瞳

    名侦探柯南之命运之瞳

    “我最大的幸运,不是重活了一次,而是遇见了你。”如果是命运赐予我这双眼瞳,我就用它永远守护你,哀,护你一生,无哀。软糖第一本书,不管成绩如何,软糖绝不弃文,放心入坑。
  • 魔墅

    魔墅

    人在江湖不自由,恩怨情仇几时休?风,吹动湖光粼粼。花,香散庭院深深。雪,映照侠骨铮铮。月光煮酒,共饮一杯可好?
  • 返天武帝

    返天武帝

    帝国第一战神唐风尘,转生在一个被人陷害的白发少年身上,修习第一法决,开启了一场返老还童的逆天之旅。天若顺我,我返回天;天若逆我,我必反天!
  • 韩子辰大传

    韩子辰大传

    道化千万,万千证道。或为巫,以身为本,超越自身,求证大道。或为仙,以天为本,参悟自然,求证大道。或为妖,非人万物,为避三灾,求证大道。或为魔,无法无天,无善无恶,求证大道。或为学,把握真理,学术通天,求证大道。或为佛,普济天下,积德行善,求证大道。…………一化万道,道道不同,殊途同归,化而为一。九州纷乱。百家争鸣,乱世历劫,证道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