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有需求就有销售。”也就是说销售是基于客户需求产生的。而客户的需求就是问题,没有了问题就等于没有了需求,没有了需求,自然就不会有销售。
没有问题就没有销售,这就像一个人身体健康,没有丝毫的不适,那么他是不会去看医生的。只有当人们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发现了疾病症状的时候,才会去看医生。同样,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了某个问题的时候,才会有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欲望。比如,发现食物不能保鲜的问题,就会想到购买冰箱;发现自己在管理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想到去听相关讲师的培训课程。
销售的存在是以客户问题的存在为前提的,一旦客户的问题终止,该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就要停止。而事实上,问题是不可能不存在的,有时候,同人如果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答案就会截然不同。同一个问题,有的人会觉得根本没有问题,也就没有销售的可能。而另外一个人,则能发现客户潜在的问题,发现庞大的销售市场。
有两家鞋厂都把目光盯在了居住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土著居民,于是各派了一名销售人员去开发市场。两人来到后,发现这里的土著居民根本没有穿鞋的习惯。回去后,一名销售人员向上司汇报说:“那个地方不是我们的市场,因为那里的人根本没有穿鞋的习惯,不需要鞋。”而另一名销售人员则兴高采烈的对上司说:“太好了,那个地方的居民没有一个人有鞋,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一名销售人员认为土著居民不穿鞋,也就是没有问题,所以他建议放弃在此开发市场,等于放弃了销售。而另一名销售人员的看法则恰恰相反,他发现了问题,也发现了巨大的销售市场。可见,有时候,问题的有无是相对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要时刻挖掘客户的问题,去发现客户的问题,然后才有销售的机会。一位老太太拎着篮子去菜市场买水果,她来到第一个小贩的水果摊前,小贩忙说:“我这李子是今天新摘的,又大有甜,保您吃了还想吃。”老太太摇摇头走开了,她来到第二个李子摊前,问:“这李子多少钱一斤啊?”小贩迎上来说:“您指的哪一种李子?不同的品种价格不一样,您想要什么口味的?”老太太说:“我想要酸一点的。”“喏,这两种都是酸的,这一种 1.5元一斤,这一种 2元一斤,它们吃起来的口感是一样的,就是个头不一样。”“那就给我来一斤 1.5元的吧。”小贩又问:“这李子不是您自个儿吃吧?”“不是,我这把年纪了哪还能吃酸的?是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李子。 ”
老太太说。“哦,您对儿媳妇可真体贴,想吃酸的好啊,不都说酸男辣女嘛,肯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老太太听了高兴,就说:“我看还是大的好看,还是要大个的吧,来两斤。”小贩说:“好勒。”小贩边称李子边继续问:“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不知道。”“我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听医生说孕妇特别需要补充维生素。您知道哪种水果含维生素最多吗?”“不清楚。”“猕猴桃含有多种维生素,这我也是听人家医生说,我一个卖水果的大字不识一筐。我媳妇怀孕,我就听医生的,经常给买猕猴桃,结果儿子生出来 8斤半重,把我乐得呀。”小贩边比划边说。
老太太就说:“是吗?那你就再给我来二斤猕猴桃。”
临走,小贩又说:“您老慢走,儿媳妇要吃的好,欢迎再来,我天天在这出摊,这水果不仅品种多,想吃什么都有,而且保证新鲜。”
这两个小贩面对的是同一为顾客,第一个没有发现客户的问题,销售失败。而第二个则通过询问,发现了客户的问题 ——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结果他不仅多推销出了一斤李子,还附带推销出了二斤猕猴桃。还极有可能从此把老太太变成了他的忠实客户。
在这里,客户要买的李子,并且是酸的,合在一起就是客户需求,但这只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就是客户遇到的问题,如果问题不严重或者不急迫,客户是不会花钱的,因此潜在需求就是客户的燃眉之急。这个故事里,客户的儿媳妇怀孕想要吃酸的,以及后来小贩挖掘出来的孕妇需要维生素就是客户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未来出生的孩子的健康,当然是非常重要。第二个小贩抓住了客户的问题,所以销售非常成功。
任何的销售背后都是因为问题的存在,这是销售的核心的出发点。一些销售人员,遇到客户就忙着冲上去介绍自己的产品,完全忽略了客户的问题。比如,当客户当前不需要甜李子的时候,不管你的李子有多么甜,他也不会购买,因为甜的李子不能解决他现在遇到的问题。那些优秀的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前,会先去分析客户的需求,挖掘更深层次的需求,这样才会水到渠成的做成生意!
要记住,顾客的需求永远是多方面的。小贩在了解老太太真正需求之后,继续引导消费。“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在老太太不知道的情况下告诉她孕妇特别需要补充维生素,并告诉猕猴桃有多种维生素,特别适合孕妇。结果在顾客没有准备没猕猴的情况下,经过他的挖掘和引导,又成功的把猕猴桃推销了出去。
客户的问题是什么?也许是很感性或者偶然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游离于产品之外。只有找到并抓住它,才能赢得销售的成功,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