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困成因在于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弱
陇南的贫困从现实原因上看,主要是与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有关。可以这样说,在改革开放的32年当中,陇南在经济发展方面实际上总在处在起步、启动的阶段。企业个数少、工业比重低、贫困面积大、农民收入少、消费上不去、政府调节力弱等,是长期存在的现象。2008年,全市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18家,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到30%,企业负债严重,利税总额低。这些都是贫困长期存在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陇南市的投资能力比较低,2006年资本形成总额为46.3亿元,2007年为57.5亿元,2008年为59.2亿元。在2008年的资本形成总额中,工业的形成比重最高,达到43%,农业只有15%,第三产业是42%。如此低下的资本形成能力影响了自我投资的选择余地,从而导致全市的投资发展能力比较低。
陇南市的财政状况在全省都是比较困难的,2008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16.7亿元,其中,最高的收入县区是成县和徽县,分别达到3.89亿元和3.43亿元,最低是县区是两当和宕昌,分别只有1657万元和4241万元。如果考虑到在甘肃省的市县财政收入中,国税与地税的大致比例是5.5:4.5的情况,那么,两当和宕昌的地方财政收入实际上只有700多万和2000万元。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低与金融融资的能力是匹配的。
3.陇南市的财政状况非常困难,是甘肃省地方财政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在地震前的2007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5.7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42.89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19.51%。2008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7.6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122.07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20.53%。市级财政由于市级财源比较出租,自给率高些,2007年为34.66%,2008年为48.89%。由统计可见,2008年,在陇南市地方财政最困难的是两当县,只有6.41%,大多数县区在10%左右。
(二)贫困状况
陇南历史上就是很贫穷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差,与全国、全省农村发展相比,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上世纪,陇南先后有武都、宕昌、礼县、西和、文县、康县6个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进入新世纪后,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于2001年将陇南市的武都、宕昌、礼县、西和、文县、康县、两当等七个县(区)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上世纪国家贫困县增加1个县;省上审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224个,占全省919个的24.4%,占全市乡镇总数的92.6%;审定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以内的重点村2433个,占全省8790个的27.7%,占全市总村数的71%;核定贫困人口128.8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8.37万人,相对贫困人口即低收入人口90.51万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18%,占全市总人口的48.57%,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3.6%。陇南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和贫困人口均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在“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使全市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陇南无论是贫困程度,还是贫困发生率,仍然是全省第一。
根据陇南市的统计分析,截至2006年年底,陇南市经过撤乡并镇,现有195个乡镇中仍有182个乡镇是贫困乡镇,3237个村中有2106个村仍是贫困村。贫困人口79.71万,贫困面高达32.27%。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64元,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2123元和670元。陇南贫困人口和村社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
陇南市的财政状况非常困难,是甘肃省地方财政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在地震前的2007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5.7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42.89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19.51%。2008年,全市9个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是7.6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122.07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只有20.53%。市级财政由于市级财源比较出租,自给率高些,2007年为34.66%,2008年为48.89%。由统计可见,2008年,在陇南市地方财政最困难的是两当县,只有6.41%,大多数县区在10%左右。
(三)贫困成因
1.自然条件约束。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是陇南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陇南地处秦巴山区西部,青藏高原东侧边缘,整个地势自北向南由黄土丘陵向峡深山高的土石山区过渡。境内海拔550~4187米。全市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93%是山地。目前,全市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半山干旱、石山林缘地带,这些区域的贫困人口占88%以上。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缺乏,人均占有梯田、水浇地、水资源等生产资料量少质差,这些因素作用在农户生产经营上的直接结果就是表现为农业生产力低下,靠天生产,靠天吃饭,导致一部分人口常年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而且这些地方灾害频繁,以干旱、冰雹、暴洪为主,灾害年年交错发生,扶贫开发呈现出丰年见大效,常年见微效,灾年失效返贫的波动式局面。据调查,近年来返贫一般在25%~35%。
2.基础设施约束。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匮乏,也是导致陇南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基础设施薄弱,集中表现在水电路三个方面。在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陇南山大沟深,交通困难,现在有许多村仍不通车,干线公路基础建设发展比较慢,夏秋之季受暴洪冲击和泥石流侵袭,交通时有中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农村水利设施落后,尚有许多人畜饮水存在问题。有许多山区农民用不上电,用不起电,部分县城供电不足不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农村,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基本得不到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往往处于信息边缘状态,难以及时把握市场机制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选择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法、调整产品结构、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具有盲目性,农产品的增值率相对比较低。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观念陈旧不善创新,最终造成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许多干部群众主观上对摆脱贫困缺少信心,对政府的依赖思想很严重。
3.政策制度约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的倾斜政策,各级政策向城市倾斜。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政策倾斜问题,导致农村软环境——社会的政策、政务、法制、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滞后,这也是形成陇南贫困人口的一个客观原因。而在同一时期,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相对于第一、三产业少得可怜。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对城乡二元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仍然没有使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相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现在越拉越大。由于对农村的投入不足,贫困的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卫生保健条件差,人力资本的质量很低。在这种大气候下,陇南作为一个贫困的农业大市,自然不能例外。不仅如此,而且由于陇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元结构更为明显。据调查统计,2008年陇南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1,高出国际规定4:1警戒线;农村的消费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发展,都远远低于和落后于城市。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的发展无疑将产生不利影响。
4.地理区位约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差异和对城市资源可利用的机会差别,决定着农村发展的快慢。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一定程度的松动,非农经济成为农村家庭增收的主要希望,城市成为最佳的可利用资源场所。一个地方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陇南作为西北偏僻落后的农业地区,与各大城市相距较远,就连距离最近的兰州、西安、成都三市,与陇南市相距均在1000里以上,由于道路不好,交通不发达,这些城市对陇南特别是农村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陇南当地城镇化发展滞后,全市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6.2个、13个百分点,全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全省步入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而陇南还处于城镇化的基础阶段。当地城镇化发展滞后,限制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削弱了第三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影响了工业经济聚集优势的发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因此,与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相比,陇南市农村家庭在地域上缺乏发展优势,农民增收显得十分困难。
5.科教文化约束。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Giddens,1979)认为,物质剥夺的条件会导致可形容为低层次教育和职业成就的行动,而低层教育和职业成就又会导致未来进一步物质剥夺的条件。其他多项研究也已表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收入表现出强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获得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陇南教育文化落后。2006年,全市人口270多万人,居全省第4位,占全省1/10。而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55.16%,粗文盲率为25.09%,即1/4人口不识字,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8.37个、10.75个百分点。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942人,比全国3611人、全省2665人,分别少2699人、1723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不到1/100,远低于国际社会所公认的15%的现代化标准。每万人口中有技术人员107人。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造成效率低下,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084元/人,不到全省的40%。同时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对农业推广的新技术、新方法难以掌握和运用,农民难以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不但导致了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导致了愚昧和迷信活动的泛滥,给社会平添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教育、科技落后,文化水平低,人力资本的质量低,是导致陇南贫困的重要根源。
6.资本等约束。经济学家纳克斯,在“贫困恶性循环论”中认为,资本短缺是阻碍经济发展和导致贫困的关键因素。陇南由于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内生性储蓄和投资能力有限,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目前全市9县(区)均为赤字财政,财政自给率仅为25%左右,连给干部职工发工资都要靠国家转移支付,很难给农业、农村投入大量资金。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短缺,投入不足,也是导致陇南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学费日益昂贵,成为多数农民的沉重负担;由于社会养老体制还不够完善,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使贫困农村部分人视“生儿子”为头等大事,超计划生育给农村带来沉重的人口压力,给家庭造成负担;因为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农民没有医疗保险,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压在农民头上的大山。还有目前农村愈演愈烈的人情风——结婚、生子、乔迁新居、升学、参军、拜寿、送葬、做风水等,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均需“凑份子”,增加了额外负担。
(四)扶贫成效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扶贫开发纲要精神,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党政工作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小康建设,继续坚持和完善开发式、开放式、带动式、推动式、异地式扶贫开发的路子,突出整村整片整流域综合开发,有力地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至2005年,全市共有39.18万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和稳定解决温饱,占2000年底贫困人口总数的30.4%,其中:有8.33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占2000年底绝对贫困人口的21.71%;有30.8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占2000年底低收入人口的34.08%。
2.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5年中,扶贫开发新修梯田32.5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72万亩、集雨补灌面积11.04亩,架设农电线路1100.2公里,新修乡村道路3766.5公里,实施农村人饮工程1200处,解决饮水困难4.42万人,改造危房13700户,修建沼气池2700户,安设太阳灶25000台,改圈、改厕、改灶14500户,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乡村面貌大为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3.产业开发成效显著。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促进了贫困片带产业结构调整。5年中新发展经济林果68.23万亩,用材林9.3万亩,□炭林7万亩,蔬菜4.35万亩,畜牧养殖27.28万个羊单位;推广洋芋、玉米等农作物良种13.56万亩,中药材良种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14.23万亩。通过产业扶贫,贫困群众在特色产业中的收入逐年增加,年增长7%以上。
4.科技扶贫取得新进展。进一步重视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努力提高科技对扶贫开发的贡献率。5年中,投入资金2608.07万元,实施科技扶贫“六大工程”,重点实施了良种、种畜、种苗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促进了贫困地方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和推广工作;围绕产业开发、劳务输转,加大劳务技能和科技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素质和就业能力,5年来开展科技培训35.82万人(次),使项目农户和贫困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5.整村整片整流域推进有了新突破。5年中实施整村推进216个村,覆盖4.04万农户和18.19万人;市、县(区)领导办扶贫示范点27个,共开展整村、整片、整流域扶贫综合建设78处。扶贫整村整体推进,充分体现了强化领导、部门协作,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突出重点、综合开发和项目互补、措施配套的特点,它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劳务移民、科技推广为重点,配之以生活、生态条件改善和社会事业项目,实施“五通”(通水、路、电、广播电视、电话)、“五改”(改灶、炕、厕、圈、房)、“三建”(建学校、培训室、沼气池)、“两配”(配卫生设施、配太阳灶)工程,使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6.移民安置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实效。5年中,共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和省内的灌区、移民点输送移民15043户、54583人;采取有组织和自发输送相结合的办法,共输出劳动力16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在生产生态条件严酷的地方,贫困群众劳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5%以上,劳务输出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一大产业。
7.世行项目工作水平效益有大的提高。全市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工作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总任务、总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提款报账为重点,以项目管理为突破口,以项目户受益为目标,按照技术标准,依据项目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每年的计划项目;加强软件管理,完备有关资料,加快提款报账,落实债务,确保到期贷款的回收;积极论证项目,探索回补资金的使用方式,加快回补资金的滚动使用,积极做好世行终评验收的有关基础工作,世行项目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项目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截至2006年6月,全市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3183.2万元,完成原评估目标的101.3%;申请世行支付金额35156.87万元,占核定总额的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