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2500000033

第33章 宕昌藏族傩面具

一、宕昌藏族的傩文化概述

陇南宕昌藏族的傩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为春节期间举行的民族傩舞,以及祭祀活动、道场、丧葬等民俗事象中的傩舞。如前所述,陇南宕昌藏族其实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羌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于此建立宕昌国政权,陇南也是古代氐羌民族聚居繁衍的地区,所以陇南地域的民俗文化至今仍体现出浓郁的氐羌文化特征。宕昌藏族傩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羊皮扇鼓”傩舞,也称“皮鼓”,是一种独具民族文化个性的宗教仪式,“羊皮扇鼓”傩舞也与羌人对“羊”图腾的崇拜相关,有学者从古文字学角度考证认为“羌”即来源于“羊”。

目前北川羌族依然有这种舞蹈形式,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槌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开始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地颤动,带有神秘感。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两边踮跳步,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还有开胯下蹲跳步、松膝绕步等。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其动作节奏明快,激烈而敏捷。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地跳动。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这种独特的民族傩舞在陇南广大的汉民居住区域也十分流行,当地汉民称跳“羊皮扇鼓”傩舞的巫师为“师公子”,将这种宗教活动称为“传爷”或“传神”。“师公子”身穿长衫,后脑吊长长的发辫,表演时扭头摆动发辫,节奏十分强烈,同时敲打羊皮扇鼓,唱着巫歌进行祭祀神的活动。尤其在与宕昌接壤的陇南礼县下四区,“羊皮扇鼓”傩舞也最盛行,场面也更壮观,这一地区在古代就是羌人聚居的主要地区,其民俗遗风完整地流传至今。另外当地的阴阳先生称这种宗教仪式为“花儿道场”,主要是因为这种边跳边唱的“花儿道场”是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能歌善舞是少数民族的最基本特征。由此可见,陇南地域的汉民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是古代氐羌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在古代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过程中,许多氐羌人也就地汉化,在陇南地域不断延续和传承着其民族文化,所以才形成陇南独特而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从“羊皮扇鼓”傩舞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综合考察,应为羌人的正宗传统傩舞。较少受到其他民族傩文化的影响。

另外在宕昌藏族的丧葬和宗教习俗中,主要流行一种俗称“牛头马面舞”的傩舞,也称为“羌巴舞”或“凶猛舞”。有人认为“牛头马面舞”源于宕昌藏族丧葬习俗中独特的“娱尸”习俗,在宕昌羌人的后裔宕昌藏族中,至今还传承着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娱尸。亲人逝世,悲痛本是人之常情,而有些民族在办丧事时却蹁跹起舞,甚至还要唱戏,其热闹场景宛如节日喜庆,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历史文献对“娱尸”多有记载,如《峒豀纤志》谓:“苗人亲死,则聚亲族笑呼歌舞,谓之‘闹尸’”;云南《马关县志》谓苗人丧礼:“自人死时,即敲鼓吹芦笙以乐鬼,昼夜不停,直至埋而后已”;民国33年所修《汶川县志·风土志》卷五谓羌人丧俗是“丧葬有闹丧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至今在茂汶羌区一些村寨羌族的丧葬仪程中,特别是“大夜”(入葬前一天晚上)的时候,释比(巫师)要围绕死者的遗体边跳“莎朗”(丧葬舞)、边唱哀歌。由此可知,“娱尸”习俗是流传于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的一种丧葬习俗,而发祥于西北高原的氐羌民族又是西南地域少数民族的主要族源,所以羌人的后裔宕昌藏族流行“娱尸”习俗就是很自然的现象。

过去宕昌藏族每逢丧葬都要请“苯苯”(宗教职业者)念“苯苯经”和跳“牛头马面舞”,目前其丧葬习俗受汉族丧葬文化影响,多数已不跳“牛头马面舞”了,只有在以还愿为主题的道场中才跳“牛头马面舞”。当地一些学者认为其文化渊源与古代宕昌的“牦牛羌”和“白马羌”部族图腾崇拜有关,因为宕昌羌人是汉代从河湟地区迁来的牦牛羌与当地土著白马羌为主体,并融合参狼羌、钟羌而共同组成的族群,所以他们部族也以“牛头”和“马面”为图腾,并以此为模型,用木质或布帛刻制、描绘成假面具,在举行傩祭时作为部族的标识,在“牛头马面舞”队的10名表演者中就有5名戴此面具,以示群体崇拜之意象。宕昌羌族是否以“牛”和“马”为图腾,“牛头马面舞”是否为其传统民族傩舞,还有待考证。笔者在考察中根据当地一些文化人介绍了解到,宕昌藏族的传统傩舞以“羊皮扇鼓”傩舞为主,体现了古代羌人的“羊”崇拜习俗,而牛头马面傩舞流传的范围较小。因此笔者以为,宕昌藏族的“牛头马面舞”与文县白马人的“池哥昼”表演属于同一文化现象,都源自古代氐羌民族的动物图腾崇拜,无论面具的造型、装饰还是舞蹈的风格,都传达出相似的文化寓意。文县的白马人将“池哥昼”面具称为“鬼面子”,而“牛头马面”也正是“鬼面”的代名词。另外面具中一些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极为相似,宕昌藏族的“牛头马面舞”面具中也有纵目,说明他们也崇拜民族祖先“三目神”。另外宕昌藏族宗教、丧葬风俗中的“苯苯”显然是受藏族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这种怪异的傩舞也与藏族傩戏的形式类似,因此这种独特的民族傩舞体现了多文化融合的特征,是远古时期氐羌民族的傩文化与藏族宗教文化融合的结果。

“牛头马面舞”是目前宕昌藏族中除“羊皮扇鼓舞”以外最主要的民族傩舞之一,当地藏族也俗称“脑后吼”,目前多数人也根据其强悍凶猛的艺术特色将其称为“雄猛舞”,但其主体是宗教和祭祀,而娱乐只是其附带因素。在过去宕昌藏族的丧葬习俗中,“娱尸”三天后,在送丧的路上,开始跳“牛头马面舞”,舞队按着铃声和鼓点,踏着舞步,为逝去的故人送行,并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与期盼。整个舞队由15人组成,其中乐队5人,演员10人,表演时队形分两排,前排5人,分别是领舞者称老大名“贡巴”(其属相必须和当年的属相相同),头戴熊皮帽,上插锦鸡尾羽,身穿黑色长袍,胸前挂玛瑙串珠,左手拿翻天印,右手执拨云剑;老二名“苟巴”,头戴毡帽,身穿蓝色长袍,左手拿铜碟铃,右手执拨浪鼓;老三、老四、老五各戴“五方佛冠”,手执挂珠、碟铃和牛角号。后排5人,分别戴“牛头马面”面具,身穿皮袄,腰间系一颗大铜铃,双手执木刀。舞蹈动作特征是以腿部动作为主,双腿屈膝形成半屈蹲状,双手执兵器和法器。随着音乐的节拍,屈膝抬脚拧身,连续循环,组成一组舞蹈。单调的动作,配上简朴的节拍,更显出舞蹈的原始粗犷、雄伟古朴。过去每逢羌藏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宗教祭祀活动,都要组织跳“牛头马面舞”。同时诵念“苯苯经”,行法祈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从舞者的装饰特征来看,玛瑙串珠、五方佛冠以及木雕面具等,都具有浓郁的藏文化因素,宕昌藏族是藏化的羌人,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其民俗文化中具有鲜明的藏文化因素也是很自然的。

二、宏昌藏族傩面具的艺术特征

“牛头马面舞”的面具由村寨中的文化传承人雕刻,五个面具形式基本相同,双目圆睁,额头上还有立目,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神秘,色彩以凝重的冷色为主调,显得光怪陆离,头上长双角,并用毛发装饰胡须,整体造型细长清癯,与文县白马人的“池哥”面具又体现出鲜明的差异。“牛头马面舞”的五个面具造型与装饰十分接近,据当地的文化传承人苗赵生义介绍,面具色彩无具体格式,色彩可以随意搭配,但从面具造型与色彩的总体形式特征来看,似乎又具有其内在的同一性,体现出一种肃穆、神秘、诡异的精神意味。五个面具是以角的长短来区别次序,角最长者为老大,称为“巴哈”,老二次之,称为“牙哈”,老五角最短,称为“佝偻”。

同类推荐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眼力:刘光启自述

    眼力:刘光启自述

    《眼力:刘光启自述》本书选取的各篇论文对我国协商民主的框架与理论、要素与实践、个案与思考作出了全面的思考。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画江湖之逍遥三绝

    画江湖之逍遥三绝

    南宋末年,江湖动荡不安。明教突然死灰复燃,而明教教主萧陌偶得逍遥派三大神功。此后,称霸江湖无人能及,江湖因此腥风血雨,萧陌为自己一己之私,不顾众人劝阻,在北冥神功的威力下,让已经死灰复燃的明教再次覆灭,而这个原因便是萧陌干了所有人的内力。可惜内力驳杂不堪,体内数十股内力不停的碰撞,最后身死道消。而机缘巧合下,萧陌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我萧陌发誓,要让幻音坊成为控制朝堂的江湖势力,我要让所有人都在我的脚下颤抖,既然前世没有完成,如今我还是有着机会的。”
  • 爱你纯属预谋

    爱你纯属预谋

    第一次见面,她想设计他,结果却被她反设计,拐到民政局,坐实夫妻之名。她小心翼翼的问:“我们都结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他笑:“你不会看结婚证吗?”第二次见面,她羞涩难当的说:“我可以进去吗?”他乐:“当然可以!”他费尽心机,处心积虑的将她圈在身边,当她一头栽进他编织的温柔陷阱,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他20年的深爱付出。
  • 心比尸毒

    心比尸毒

    一个混迹在皇城脚下,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黄炎,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生化危机,一种未知的病毒把人类变成散发着阵阵腐臭,四处掠食活人的嗜血恶魔,人性的无知、冷漠与自私,让一场灾难覆水难收。为了生存,黄炎和其他幸存者从起初的消极逃亡,到后来的积极应对,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他们逐渐发现,这一切并不是意外,人心往往比丧尸更可怕……
  • 六域仙途

    六域仙途

    凛凛人如在,谁言道已亡?!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神州浩土,广瀚无边,千古以来来,流传着无数长生不老飞升六域的传奇。众生急功近利,修真之路尔虞我诈,为了得到力量不择手段。道何在?!世上本没有道,万物皆是公平。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便是自己的道了。
  • 万界主宰者

    万界主宰者

    圣龙天体拥有者遭族人迫害,却得地球圣者相助,一路直上,走上万界星河统治之路。
  • 俞敏洪的坎

    俞敏洪的坎

    本书不是告诉读者俞洪敏有多成功,而是聚集他在成长和创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坎坷,剖析他这只“土鳖”如何带着一群“海龟”成就了今天的新东方。
  • 剑绝寰宇

    剑绝寰宇

    洪域,一个剑道旁落,刀道为尊的世界,一位绝脉少年凭着自己的努力绝天绝地,重整剑道声威!闯出洪域,横扫八域,一柄灭绝剑,杀得八域万古枯,驰骋寰宇,傲视苍穹!热血,阴谋,无敌的信念在这里交集......
  • 重生之唔无悔

    重生之唔无悔

    他们培养了她,控制着她站上世界巅峰,她做到了,他们却又害怕了,怕她又渴望完全控制她,为了控制她,屠杀了百万人口的城,更丧心病狂的控制着她杀了自己的父母......一朝重生,看破尘世喧嚣,只愿好好陪在父母身边,活得简简单单,,,只是身边这只萌娃怎么老是阴魂不散......
  • 美漫大幻想

    美漫大幻想

    一个穿越者成为变种人的挣扎史。PS1:第三卷恢复记忆。PS2:漫威,DC都有,以漫威为主线,DC为辅。PS3:影视为主,漫画为辅。****新书《美漫之大冬兵》已开,下方有直通车,欢迎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