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总结好的学习方法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指出,“题海战术”已经失灵了,不在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好办法,反而还会因为浪费过多的时间在“题海”里,而忽略了效率。由于试题中相当数量的基本题都是其他形式题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即使综合题也是由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的,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
所以,孩子们在平时学习中,只要掌握类似题如何去正确求解,遇到这样的题可以举一反三就可以。要有目的地排除其他参考资料的诱惑,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并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要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延伸和适当变形即可。
千万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的目的是获得解题的方法技巧。所以我们提倡精选精练细揣摩。所谓精选,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些与考试大纲紧密接轨,答案准确、解析详尽规范的试题。所谓精练,就是要在做题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外,还要重点训练答题的规范性,把握好答各类题目的时间与速度,以及书写字迹的大小、轻重等。单纯的题海战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学习案例:
张涛是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优秀,张涛的父亲总是认为多做习题是孩子学习优秀的重要原因。中考在即,就在孩子认真复习功课的时候,父亲从新华书店买回了一大堆习题资料摆到了小张涛面前,逼迫孩子多做习题。无奈,为了考上重点中学,孩子每天都要背书、查资料、搞题海战术。在父亲的监督下,吃饭前要背单词,洗澡的时候背唐诗,走路的时候背公式,把“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就会有的”贯彻得淋漓尽致……
小张涛做了大量的习题,孩子父亲对原本以为万无一失了。可是到了考场上,所有的考试题只要是样子上一看“没做过”“没讲过”,张涛就全都“不会做”。哪怕题目简单到只要扳着指头数一数就能得出答案。原因很简单,他已经习惯了单纯地做题,忘了还可以自己“扳着指头数一数”的方法了。
结果,张涛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而是选择了一所二流高中学校。到了高中,张涛依然保留了“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结果,他的成绩走上了下坡路,更谈不上开拓创新的能力了。
张涛就是题海战术的受害者,如此风气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具有创新开拓的精神?他们的未来肯定令人担忧。
很多孩子陷入“题海”当中不能自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考试的时候容易犯错。其实,面对这种担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对于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多练习几遍,而不是通过大量、无目的的做习题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学们不妨试着把做错的题单独记录下来,然后把同一道题重做三遍,会有更好的效果。
“通过这几天对同学们上学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的数学的学习能力,比其他班级落后许多。因此从今天早自习起,要做一些简单的小测验,成绩最差的十位同学,放学留下来打扫卫生,以示惩罚。”班主任张老师说。
教室里一阵嘀嘀咕咕的埋怨声,张老师不为所动,仍然催促着大家赶紧收拾,准备考试。
考试结果出来后,亮亮发现在张老师出的十题当中自己只答错了两题,而最后十名的同学,真的在放学后留下来打扫卫生。
亮亮心中很得意,张老师出的题目也难不到哪里去,看来以后根本不需要担心,回家可以尽情地看电视了。
隔天的测验亮亮又错了两题。
“哼!每次都是这两题,如果出了其他题目,可能就全对了呢!”
张老师又开始宣布最后十名要留下来做卫生的名单。
“小华、小美、亮亮……”
“什么?”亮亮怎么也没有想到,难道其他同学全都考了100分或90分吗?我只错了两题,应该是80分没错啊!
亮亮的头脑混乱不已,他再三仔细检查了考卷,非常确定只错了两题。
张老师宣布结束完,就离开了教室。亮亮虽然感到冤枉,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打扫,反正就这一次,也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天,亮亮又在“黑名单”之内。
“为什么每次碰到这种题目时,就容易出错呢?”亮亮看着自己的考卷有点迷惑。
好,现在要宣布今天负责打扫的名单:亮亮……张老师说完又即刻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开始吵闹不休,猛然听到大声喊叫的声音:“喂!你们全部都考了100分啊?”
亮亮气急败坏地大声问道。然后大声冲着老师将要走出教师的背影喊道:“不公平,我就错了2道题,怎么总是让我打扫卫生?”
“你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吗?”张老师听到声音后转身反问道。
“不知道!”
“你连续三天答错同类型题目。一错再错是大错!这样就算是考了90分或80分,也是不可原谅的,好好反省一下吧!”
张老师又说:“今天回到家里,把答错的题目放在桌前,重复做三次,以后不要再让错误重蹈覆辙,知道吗?”
亮亮心服口服,回到家后,他把答错的题目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最醒目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后来的考试中,亮亮再也没有出现同类型题目的错误,而且还在期末考试中拿到了数学满分的好成绩。亮亮一直把“错题重做三遍”的习惯保持了下来,这对他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名师心得:
◆寻找典型性的习题,而不是普遍撒网没有重点的捕捞。有些同学整日抱着一堆习题集毫无目的地做,拼命地做,恨不得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觉得这样心里才踏实。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还会搞得自己筋疲力尽、思维混乱、晕头转向。正确的方法是,做题要有选择,不要盲目地去找大量的习题夜以继日地做。
◆处理好书本知识与课外题的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做题的目的无非是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若没学好课本知识,做再多的习题也是无用的。
◆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对于基础题、典型题要详做,做到规范化、熟练化、准确化;对于难题,则可略做,知道解法就可以了。
◆处理好基础题和难题的关系。花大量时间去找一些怪题、难题、偏题,不惜一切精力去钻研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要通过做一定数量的基础题,熟悉了定义、公式和解题步骤,掌握了基础知识和解题的技巧,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