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比较注重人际关系的技巧,却最容易忽略人际交往的基本的原则:平等与相互尊重。有时候,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相互的关怀和理解,让语言更加柔和和委婉,会让人及关系更加和谐。委婉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含蓄的词汇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思考,似乎含义越探,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某地有一年苹果即将成熟的时候,一场冰雹突然降临,满园光滑如玉的苹果被砸得伤痕累累,最后只得低价卖给了一位经销商。经销商发现,这些冰雹打击过后满是伤痕的苹果,看起来更像是刻刀雕刻过的工艺品,而且变得酸甜可口、香脆异常。聪明的他马上换了个说法大做广告:亲爱的顾客,今年我们高原苹果终于有了自己特有的标志——高原冰雹吻过的痕迹。这是仁慈的上帝给我们的祝福。正是上帝的关爱使苹果有了一种独特的香味。请记住,我们的正宗商标——高原之吻。苹果马上成为了名牌产品,很快销售一空。看,一种存有缺陷的苹果,换了一种说法,马上就成了特别的名牌产品。这难道不是语言的魅力吗?
人们之所以推祟委婉含蓄,是因为对它的审美价值和言语效果早就有所认识。《论语》中早就说道:“质胜文则野。”太质朴、太直接,就难免显得粗野,粗野不为人喜爱,是不利于人际交往的。据说有一次孔子去请教老子,老子张嘴问:“你看我的牙齿怎样?”孔子说:“老师的牙齿都脱落了。”老子又问:“你看我的舌头怎样?”孔子说:“老师的舌头是好好的。”说完就退了出来。孔子的随员莫名其妙。孔子说:“老师已经明白告诉我了,柔弱的东西比如舌头是长存的,刚强的东西比如牙齿是不能长存的。老师的意思是柔弱胜刚强。”所以先秦的儒家哲学把“和”看作宇宙万物的共同属性,万事万物以“和”为贵。“和”是秩序,是协调,是和谐,表现在言语上就是讲究委婉含蓄。
委婉一词在希腊语中为谈吐优雅之意。优雅的谈吐当然也是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的。概而言之,委婉含蓄表现在言语交际中,可以把原来令人不悦、粗俗、忌讳或其他因语境的限制不便直接说出来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文雅、得体,让人感觉比较舒适而容易接受,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巴西有“世界球王”之称贝利,他在绿卤场上超凡的技艺使万千观众心醉,也常使场上对手叫绝。他不知踢过多少好球,当他创造进球数满一千记录后,有人间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笑回答:“下一个”。巴黎的大铁塔,举世间名,可它的设计者艾菲尔,却一度鲜为人知。他曾用微妙的俏皮话表达他难以形容的心情:“我真嫉妒铁塔”。一句婉言,包容了干言万语。
直言快语固然能让人感觉爽快,但是委婉说话更能体现出一个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委婉并不是太有心机,也不是故意遮遮掩掩绕弯子,而是体现出一个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体贴,体现出一个人交际的成熟风范。包装一下你的外表,再包装一下你的语言,那么你就是一个善于交往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