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6100000026

第26章 知足常乐的中国人

中国人吃苦的本领,我们在以前的讨论里已经叙述过了。他们那种越苦越能忍受的精神,真教西洋人看了莫名其妙。他不但能忍受,并且也似乎能始终不灰心,不失望。也可以说,明知前途没有希望,而他们的挣扎并不因此有丝毫的懈怠。西洋人那种热灶上蚂蚁一般的坐立不安的光景,在他们中间是找不到的;他们也并没有什么计划、什么打算,指望着有什么好日子来到;但是他们的努力却数十年如一日,一刻不放松。

这一类的特性虽和耐性很像,但耐性二字似乎不足以把它完全包括。同时我们得注意到他们那种“闹中取静,忙里偷闲”的功夫,那种熙熙的生活态度。这种功夫与态度可以用一个“乐”字来代表。我们下文的讨论目的就在叙述这个“乐”的特性,并且还要给它一些解释。

所谓“知足”,当然并不是指人人安于所遇,丝毫不图上进。就个人而论,若有好日子过,而此种日子可因努力而得,自然谁也不会推开,但就全盘生活系统而论,他们觉得它也够好的了,前途实在没有多事更张的必要。这一层,不用说,是和他们的保守性有连带关系的……但同时还有一个解释。中国人通国是些相信命运的人。在他们自己也许不这样觉得,但在别人看来,是再清楚没有的。中国经书里常有“天命”这两个字。民众谈话之间,也随时提到“老天爷的旨意”一类的辞句。这种“天意”、 “天命”的说法初看很像我们西洋人所说的 Providemce;不过细看却有一个很基本的分别。西洋人讲“天意”,指的是上天对于世间一切的关怀,好比慈母之于子女,时刻贴念着似的;但中国人所称的天是超脱个人关系的,并且又是十分笼统的,所以无论怎样说法,实际上总是等于“命运”。西洋基督教的天意总是好的,但中国人的天命或命运却可以有好有坏。中国人称命运,很像西洋小孩子讲仙人,遇到好的什么都可以行,遇到坏的,什么都可以被它毁灭。

中国的风水、灭亡、占卜、星相一类的术数,其实全都建筑在这种命运信仰之上。信仰了命运,更要知道前途的穷通祸福,更要于万一之中,希望得到一些趋吉避凶、祈福免祸的方法,于是这一类术数,便发达起来。就在今日,靠这种种术吃饭的人,在全中国还不知有多少。他们活动的程度,在中国各处虽有不同,但就一般的民众心理而论,他们还是一种很少不得的力量。你在街上或庙会里闲逛,你总可以碰见个把男子或女子,刚刚离开一个算命先生,嘴里自言自语地说: “这是我的命。”这种信仰的结果是不问可知的。在别的民族中间,这结果是失望、灰心;但中国人却能安心守着,守到什么时候呢,守到“时来运转”。中国人既如是其相信命运的存在,当然一切不安分与犯上作乱的行为是不容易有的,因为不安分也是无用。在中国,乐天、安命、守常、知足,实在是一而四、四而一的一种特点。上文云云,便是一个说明了……中国人既有这种乐天、安命、守常、知足的特性与经验,于是即使有比较现存的方法可以改进生活状况,他们也往往置之不瞅不睬之列。举一个例吧。在西洋人,这种现存方法之一是移民。移民是能救人口过多、生活太苦的一个经验良方。我们就普通的事理而论,中国人若采用这经验良方,不但没有困难,并且前途一定有很大的成功。但实际上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决不会采取。理由之一是他决不能离开祖宗父母之邦;祖宗的坟地在哪里,他也就得在哪里;设非绝对万不得已,他决不肯离乡背井,去别寻生路。他的生活的理想是一棵树的理想,有一位诗人唱着:

钉住在一块地上,好像一棵树;吸水、开花、结果,枯萎了归于脚下的黄土。

大体说来,中国人离家远出,也从没有不想回来的。他们盼望可以 “衣锦荣归”,可以“满载而归”,可以“寿终正寝”,可以“归正首丘”,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正与上面两句诗的意思不谋而合。这自然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但我们如再细看一下,这解释还是离不了乐天、安命、守常、知足的大道理,尤其要是我们更联想到中国文化里“务本”或“不忘本”的那特点;所谓“叶落归根”,有守常的意思,也有不忘本的意思。中国人这种特性,尤其是知足这一方面,似乎是天生成的。知足之于中国人,便好比鳍之于鱼,翼之于鸟;中国人因为能知足,所以在平常生活之中,未尝不能有“茑飞鱼跃”之乐。他的勤劳,他的爱和平,爱秩序,他的任劳任怨,和知足一样,都像是些天赋的特性。惟其有此种种特性,所以在顺境里,固然能优哉游哉,在逆境里也能安之若素。就一般的中国人说,他们的脾气总是好的,他们没有“神经”这种东西,他们的消化力,比起鸵鸟来并不多让。有了这种种理由,再加上许多说不大明白的别的理由,我们便可以了然于中国人的安常处顺的本领了。逆境之来,论理既知其必不可抵抗,论力知其实无法抵抗,唯一的应付方法,自然惟有尽量的迁就;只有在迁就之中还可以找到一条“心安理得”的出路。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做 “知足常乐”,可见“知足”和“乐”是有一种拆不开的关系的。常人须富足以后,才能够乐。但人欲无穷,物力有限,真正富足的境界是永远不会达到的。既不会达到,何如以不足为足,而永远可以得到生活的乐趣。中国人在这方面,是最有经验的过来人。 “安步当车,无罪当贵”,是有知识的人的知足常乐; “布衣暖,菜饭饱”, “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普通民众的知足常乐。

同类推荐
  • 生肖民俗

    生肖民俗

    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肖民俗》归纳、总结、展示了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和其基本构成,让每个属相、而又意欲了解其知识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抑或是为临时需要者答疑解惑。它能成为您的案头之物,贴近您的生活。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EL:你对语言学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WA:自学成才的优劣之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弊端,就是你为了能受到完满的教育而博览群书。对于自学的人来说,很平常的知识之间都会有惊人的鸿沟。所以可能我是读过几本语义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但那是很随性的。你和我谈话期间,如果提到了六门我学过的科目,你就会觉得我很博学。但要是突然提到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就可能由于自学却偏巧遗漏了,也许那还是个很简单的东西。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热门推荐
  • 罪恶都市:白银时代

    罪恶都市:白银时代

    总有罪恶,散落在被人忽略的角落里,慢慢的生长,一旦它没有被根除,就会让善良和正直的人们感到失望……
  • 盗海记

    盗海记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英雄出乱世。狂龙大侠唐山克,与爱侣肖凌珠面对混乱时局,悲愤无力挽救,收集了大量不仁诸侯的财宝运往海外,期盼后世出奇才,可以用以救国救民。百年后第八代徒孙文玉书,历经千辛万苦,受尽各种磨难,终于从海外取回宝藏,并用此帮助朝廷打败大辽国,还天下太平。
  • 大师兄他总是很忙

    大师兄他总是很忙

    大师兄他总是很忙,新拜入师门的小弟子想:大师兄每天要跟着师叔祖修炼,下山行侠仗义,偷窥三师姐发呆,逗逗小师叔养的狗,晚上还要打只野鸡带着他们这些新入门的弟子烤来吃。小弟子扭头看了看,二师姐正在面无表情的舞剑,三师姐正在戳着稻草人,嘴里还在念叨着什么,小师叔正在给被大师兄逗炸毛的狗顺毛,小弟子歪着脑袋,想了想师父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比对就没有伤害。大师兄果然很忙。
  • 我的24岁老板娘

    我的24岁老板娘

    看这里,看这里,这里才是简介,胸弟们可不要被书名误导哦^_^此书并不是纯种的都市暧昧,反而暧昧的桥段不是很多,是典型的奇葩流巨作,小二的口号就是“搞笑,我是认真的!”
  • 冷王独宠:萌妻哪里逃

    冷王独宠:萌妻哪里逃

    她,佣兵界的传奇,外表呆萌,战力惊人,身份神秘,乃是正宗萌系女汉子一枚!她,家族里的透明,外表光鲜,实则怯弱,人人可欺,乃是纯种懦弱小废柴一只!命盘转动,灵魂交错,废柴嫡女变身萌系佣兵,谁敢来战!嫡妹恶毒?狠狠撕碎你白莲花的面具,要你声名狼藉!杀机环嗣?呆萌一笑,刀光一闪,送你去地狱喝茶!帝王纳妃?好啊,正好这府里也玩腻了,就去宫里玩玩。可是……这个死面瘫是什么情况!天天不准这个不准那个,说好的高冷呢!不管了,包袱款款奔天涯,跑路,走起~
  • 爱恨交织:我还爱着你

    爱恨交织:我还爱着你

    她爱他,只有她自己知道;他爱她,只是,他也不知道……他以为自己心里只装了另一个人,殊不知,真正的爱就在身边……当她被伤的太深而离开,他却还没反应过来,再次回来,本意是报仇,然后便再无瓜葛。但,她与他在“爱”这条路上越陷越深……
  • 正当年少时分

    正当年少时分

    这不是富家千金也不是灰姑娘的故事,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孩青春时的事情
  • 破臂武皇

    破臂武皇

    少年周羽出生名门望族,父母乃当世天才,却遭人嫉恨惨遭灭门,自己侥幸生还,沦为孤儿。为报仇勤奋苦练却不见效果,在睡梦之中意外传承神奇左臂,与自己身体融合。使的周羽在武道之途步步高升,加入宗门踏入修行。走出自己的一片大道,功成名就转身为爱复仇。最终踏入主宰之列,傲视苍穹,永驻天地。
  • 何时许我唯一

    何时许我唯一

    后来的我常常会想,如果那天我没有见到你,我们4个人的结局是否就会变得不一样?可惜,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如果。我亏欠了何年和杨晓依一句对不起,许惟诺亏欠了我和杨晓依一句对不起。这就好像一个死循环,圈住的,是我们四个人的幸福……——by余木樨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本书将他的“半半哲学”讲述给广大读者。学习大师的“半半”处世之道,在繁杂中找到一份随意和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