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莎士比亚
面对《莎士比亚全集》,便是面对一颗伟秘深邃的心灵。巨大的激情,非凡的理性,敏感的心灵;一经遇合,便挥洒出若多海涵地负悲伟壮美之作。从中,我们读出了缠绵的风月,也读出了奔腾的火焰,激昂的雷电,读出了穿透千古的忧患,囊括四海的情怀。作为诗坛之圣、剧坛之尊,莎翁戏剧体现出多重美质,一如钻石映射七彩阳光。莎翁的艺术魔杖所至,无不点铁成金,化凡庸为神奇。他的作品写尽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和上流阶层,写出了人性的深度。而其下笔之惊彩绝艳,众妙纷呈,充分显示出修辞之美和大师本色。《哈姆雷特》等通过对悲情人生的演绎,揭橥深沉的内涵,体现出对人类境遇的终极关怀。
莎士比亚,一个伟岸的实体,一个绕不过的存在;更是一个巨大的风火炉,冶炼大千,吐纳万象,蒸腾着精气神,流荡着声光色。“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响彻人性殿堂,亮丽岁月天穹,时时引发我们对人类历史的怀思,对宇宙万物的探索。天接云涛,晓雾弥漫;星河欲转,千帆狂舞;“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莎士比亚,这个思迈千古的大师,椽笔一枝,胜过秦王的长剑、恺撒的宝刀、成吉思汗的铁弓,拿破仑的大炮;他无疑指涉了人类文学至高无上的流金岁月,令后来者弦歌不绝,一次次在抚今忆昔中呼唤文学的雄起。于是,欧美有了说不完的莎士比亚,正如中国有了说不完的鲁迅。
对于我,如果说鲁迅文本的冲击力源自一种无与伦比的深刻,莎翁则是错彩镂金,枝叶纷披,仿佛灿灿星辰,照耀人心;鲁迅像八大山人笔下的铁色乌鸦,瘦硬通神,冷峻精警,予人思想的穿透,莎翁则是一只火凤凰,光昌流丽,华美芬芳。莎士比亚,他是泡沫满溢的酒杯、汹涌的岩浆、普赐生命的甘露,是飞湍瀑流,急管繁弦;这个上帝不加羁勒的天才,其力挽四海笔泻狂澜的雄烈气魄,惟盛唐精神差可比拟。的确,莎翁与贫瘠无关,与局促无关,与生涩无关,与小家子气无关;他是烈酒而非清茶,是骏马而非毛驴,是花中魁首、人中龙凤,昂首向天,意气风发。他的文本总是那般蓬蓬勃勃风风火火,仿佛鲜花怒放的原野,令我神往复神旺,永不气馁,永远自信,从而挥舞青春旗帜,粉碎人生的每一障碍,去坦然面对生活的风刀霜剑,笑傲一切的艰蹇与难堪,抗衡种种的阴晦与苦难。
莎翁少小辍学,青年时期在剧院当马夫、跑龙套,中年后成为戏院老板;这个没有文凭的戏子,为了谋生而投身创作,却于不经意间留下两部叙事长诗、154首十四行诗、37部戏剧,皆成千古绝唱;他如威武的神祇,遍体灵光,美轮美奂,高踞时代峰巅,挥舞艺术魔杖,点化出宏大热烈的嘉年华。尽管他有倚马可待的天分,泉涌流畅的文思,却也一度被同时代的“大学才子派”诋为“用别人的羽毛装饰起来的乌鸦”。然而莎翁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仿佛大地负载万物,苍穹覆盖众生,莎士比亚,他那神一般的光辉,令人想起金黄的火球,庄严的屋宇,芬芳的甘蜜,美妙的银铃。风云际会,狂飙突进;彩笔生辉,气象发皇;雕绘满眼,金声玉振;鲲触巨澜的气度,浑涵汪茫的精神,使他成为时代的灵魂,精神的太阳。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但,尽管猖狂,老时光,凭你多狠,/我的爱在我诗里将万古长青。”莎士比亚,他的作品犹如天地永在,星月常辉;更如花木年年,芳草片片,让人只感其新其异,不觉其陈其旧。这个折服古今的文艺巨人,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时间可以流逝,大地可以荒老,莎翁的精神气韵却永生不灭。莎士比亚,我心至爱!
闪闪发光的灵魂——安徒生
安徒生不仅属于儿童,也属于成人,他是双栖的。他的童话早已超越了常规层面,当之无愧地步入严肃文学之列。一本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在枕旁伴我多年。安徒生,因了你,我惊叹于童话这一小小文体,竟发散出如斯魅力。
小时读安徒生,读的是故事;稍长读安徒生,读的是文笔;现在读安徒生,读的是意蕴。这颇如宋人蒋捷所谓“少年听雨”和“壮年听雨”。华美,深沉,情愫执着;安徒生,每一次读你,便有每一次感动,每一次震颤;时时诧异,究竟有多少动人的力量蕴含其中?那海的女儿,夜莺,丑小鸭,野天鹅,牧羊女,卖火柴的小女孩,豌豆公主,拇指姑娘……无数的精灵与仙子在眼前复原、跳跃;在安徒生手中,童话不只是童话,更成为一种美文,一种哲理的载体。安徒生为童话披上了华美的外衣,赋以幽深的内涵,使之焕射出不泯的光辉。可以说,自安徒生始,童话才有了自己独立的品格。丰富的幻想,烂漫的构思,朴素的幽默;生的尊严,爱的执着,对幸福的追求,对灵魂的咏叹,皆指向一种深沉之美。安徒生童话对悲剧精神的浓缩提炼,可谓炉火纯青,而浓郁的诗情,恰成为其独特生命力所在。
读安徒生童话,如感东风羯鼓,梨花千树,欣悦的灵魂不由飒飒振羽,化为波光中息羽优游的鸟儿。安徒生以绚丽的想象,辅以深刻的真实,打开童话的魔镜,生发出茂盛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梦与醒,诗与真,混沌与澄明;安徒生,他的作品是灵魂的艺术,他永远为灵魂而写作,笔下呈现出一派琉璃世界、赤子情怀。这种情怀风调深深打动了我,使我睹物观人,多了一层特有的彻悟与悲悯。
安徒生,这个孤独的天才,一生在风尘中辗转,在缧绁中消磨,愁凝眉心,雾锁诗魂;仍不忘以澎湃的性灵,盎然的诗趣,鸣奏人性美灿烂的圣歌。只有心灵最丰富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诗人。安徒生,你甘美的声音时时引我沉思;在梦里,常常出现你丑小鸭般的容颜,相伴千万只小号齐鸣,营构一片童话疆场;多想让白云拂拭你青青的灵魂,让碧水淘洗你瓦蓝的心宇!
安徒生究一生之力,奋文弱之躯,执着于以爱、美、自由、同情、正义、信仰、尊严,在贫瘠的心田播种幸福的星光,为世人铺就香花弥漫的小径。其文本既有生之快慰,亦有生之苦痛;既有爱之甘美,亦多爱之悲凉。从中,可以感受到含泪的微笑,啼血的忠诚,可以倾听到生命的微波细浪,心灵的飒飒钟鼓;于是,崇高的精神超越了卑琐的形而下,而不再委身现实的尘土。安徒生为人孤僻、内向、自卑,落落寡欢,写作是他唯一的爱好和全部的支撑,他把自身完全献祭于缪斯的神殿。在一个喧喧攘攘的时代,我们多么需要通过文学上达灵魂,抗衡红尘。安徒生正以其不朽的童话,建构起独特的精神空间,抵御世界的毒气,从而完成了灵魂的自塑和个体的超越。
安徒生,你这不灭的春光,理想的太阳!
啼血的杜鹃——朱自清
纵览文学史,一个作家的伟大,固然体现于其文章,更体现于其人格与精神,风骨与气韵。但丁、雨果、托尔斯泰、泰戈尔是这样,屈原、杜甫、鲁迅、朱自清也是这样。
提起朱自清,每一个人都会油然生出亲切与敬意。朱自清那优美凝炼的白话散文,历经时光洪流仍传唱不衰,早已成为美文的经典——谁也说不清有多少人是读着朱先生的文章长大的。朱先生的可贵更在于拥有堪与其文格相匹配的人格。朱自清在其长歌当哭的一生中,在其有限的生活天地中,认真做人,勤奋写作,关注现实,探究社会。他参加过“五四”,歌颂过“五卅”,投身过“三一八”“一二·九”运动,抗议过执政府的倒行逆施,从未躲进象牙塔嘲风弄月,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尽显一介书生的忠厚、善良、纯洁、清高和正直。
源远流长的中国散文发展到“五四”,呈现出一派千岩竞秀的旖旎春光。朱自清与鲁迅、周作人、冰心、梁实秋、丰子恺一样,成为那个特定时代涌现出的散文大师。但他又不同于鲁迅秋霜烈日般的犀利冷峻,不同于周作人“白粥下微盐”式的清冷苦涩,亦不同于冰心的华美抒情,梁实秋的幽默风雅,丰子恺的庄谐相生。在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首先是、最后也是作为美文家而存在的。朱自清的散文要眇宜修,辞采华茂,美得脱俗,美得内在,美出了风神气韵,美出了色泽芳香。《匆匆》之一唱三叹,情深款款,《荷塘月色》之典雅深秀,幽绝超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之声光摇曳,美婉多情,《温州的踪迹》之脱俗雅隽,温润可感,《春》之光明蓬勃,《背影》之朴实深沉……《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篇章则于采菊东篱悠然南山之外,彰显金刚怒目刑天舞干戚之另一面。朱自清的散文,颇多流风回雪,落花依草,亦不乏孤雁哀鸣,凄怆人生;从其缜密的结构,精炼的语言,典雅的行文,可见技巧之高,功力之纯。郁达夫说朱自清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浦江清称朱自清散文是“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叶圣陶认为“谈到文体的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可谓的论。
要之,朱自清散文或漂亮缜密,或典雅俏丽,或隽永明快,或平实细腻,风格多变,繁而不乱。他像高明的画师,擅长以语言为工具作画,画出山水之佳、人性之美。不论描写、抒情、叙述、议论,均浓淡相宜,妙相纷呈,写春则春机烂漫,写绿则绿意盎然,写瀑布则可触可感,言有尽而意无穷。他早期散文优美精细,后期散文则主张口语化,提倡谈话风,平易晓畅,读来更见亲切。朱自清用他精雕细绘而又疏朗淡远、错采镂金而又明转天然的美文,尽扫陈腐气、洋气和颓废气,为现代散文建立起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如果没有这位顶尖品级的美文宗师,中国新文学枝叶纷披的大树上,必会少了气韵生动的一枝。
朱自清一生饱经兵燹离乱,命运多舛,然而自律甚严,至死都保持了精神的纯洁,成为知识者永恒的样板。他的一生确如啼血的杜鹃,把源自心灵的真诚歌哭留给了世界;又如流泪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如是,朱先生秉其光明心地、青春精神、完满人格,在凡尘间书写了一段亮丽的文化传奇,予后来者无尽启示。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通晓音乐、绘画、文学、书法,诸艺兼擅,性情真率,骨格清奇,被誉为是“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吉川幸次郎),“从顶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朱光潜)。丰子恺情理交融的“缘缘堂随笔”令人百读不厌,而其风采独异的“子恺漫画”,更具跨越时空的魅力。
丰子恺漫画,可谓解读丰子恺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的重要入口。丰子恺,这位个性鲜明的平民艺术家,心灵纯粹透明,充满佛性,下笔古色古香,意趣烂漫,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况味,寄寓了凝重的黍离之悲。他善从琐屑的日常细节中提炼诗情,点铁成金,挥洒出活生生的艺术奇迹,牵发读者心底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丰子恺漫画融合着深深的个人阅历、生活体味、心灵感悟,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除早期少数钢笔写生画外,他的漫画均以毛笔绘成,且多系单线白描,既独出机杼地勾勒着事物的具象,又自由自在地创造出梦幻般的世界,凭其神妙鲜活的艺术气息,建构起独特审美空间。作为绘画、书法与文学的综合,丰子恺漫画气韵生动,小中见大,标志着艺术境界由必然到自由的转化。朱自清曾称之为“带核儿的小诗”,俞平伯亦誉之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子恺漫画有描写古诗句的,有描写儿童相、自然相和社会相的,始终不忘关注现实人生,民间疾苦。《西湖上的大饼油条》《馄饨担》诸作重在反映都市平民日常情态,表现下层民众的劳动生活。他笔下的《晓风残月》,那风的感觉,让人可闻其声,那柳枝或密或疏,浓淡相宜,寥寥几笔,便勾出了层次的参差高低。《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中的主人公,既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是诗化与仙化的人物。《卖花女》线条柔美遒劲,天国般的境界令人陶醉。《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画出农民生活的自得其乐。《野外理发处》《三娘娘》等乡土风俗漫画,注重捕捉动人瞬间,表现人物对生活的热爱。无论人与景的组合,还是人与人的组合,均包纳着儒释道精神,体现出形象的圆满与哲学的完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丰子恺漫画平易幽远,哀而不伤,风神潇洒,不滞于物,仿佛郁郁黄花,青青翠竹,又如空山灵雨,清芬悠扬,彰显其清泉般的人格,水晶般的心灵。在一个物欲横流诗性消解的时代,丰子恺漫画提供了一种精神的清凉。它虽非宏大叙事,却让人从一朵浪花听到海潮隐隐,从一片绿叶看见春雷滚滚。长亭古道,芳草连天,夕阳归山;晚风拂柳,笛声消残,良宵梦寒。历史与现实的撞击,使其画作生发出独特的韵致美感。
桃花满枝头,朱栏映粉墙,燕子呢喃,春风似剪;挖荠菜,放风筝,樱桃红,芭蕉绿,秋千架下笑语,葡萄藤边小酌;山间水碧,江上峰青,斜脉脉脉,眉眼盈盈,月上柳梢,秋虫合鸣……丰子恺笔下,生命蓬勃,无所不在,宇宙运作,形态万千,旖旎风光惹人流连。于是,遂有了红颜青山的妩媚,红叶女郎的亮丽,红杏出墙的热烈,晓风残月的婉约,青灯黄卷的孤独,鸟雀呼晴的空灵,飞泪溅血的哀伤,以及辛苦劳作的诗意;而掩抑不住的,是心弦的交感呼应,心灵的震颤共鸣。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丰子恺化无情为有情,体现出庄严自在的大境界。子恺漫画那精美的构图,细腻的笔触,必将相伴岁月烟雨,永驻红尘紫陌。
2000年9月5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