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农田闪出绿油油的光彩,微风夹着野草与薄荷的香味,把芦苇与庄稼吹得犹如涟波荡漾。
在沐浴过早春的细雨之后,小里姆斯基犹如一株健康的小白桦显得更加挺拔,充满朝气。他现在已经开始学习钢琴。他的启蒙老师是邻家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恩考夫斯卡娅。这是一个爱唠叨而面部慈祥的夫人,她让小里姆斯基弹奏音阶以及一些初步的练习和简易的乐曲。这些陈旧呆板的练习开始还让他产生了许多古怪甚至是荒诞的幻想,可是弹着弹着他便走进自己营造的世界中去了。他试图用两个手指同时按下去,可是总是弄响他不想碰到的琴键,于是,他屏住呼吸,仔细地看过之后再按时,一个美妙的双音仿佛从天国鸣响。仿佛是两个精灵:它们有时是敌对的,彼此生气、扭打、怨恨、起哄,有时变得激昂了,叫起来了,一会儿是愤愤的,一会儿又是很和平的,正像童话里的鬼怪,给关在封有所罗门印玺的阿拉伯箱中。还有像刚才的一些相亲相爱的音,他们互相紧紧地搂抱着,好似两个人的亲吻,它们是妩媚和柔和的。小里姆斯基动情地听着,一遍又一遍地把它们叫回来,他忘记了时间,甚至室内的柜橱都已隐藏在黑暗中时,他还在与他的精灵们嬉戏着,他感到自己是它们中的一员了,不分彼此地拥抱在一起……恩考夫斯卡娅太太惊喜地发现跟她学琴的小里姆斯基的音乐天才是如此的卓越超群,在他漫无目的的弹奏中包含着不为常人所理解的东西,她庆幸能够成为这孩子的启蒙教师,每次给他上课时,她都充分尊重他的弹奏,甚至在他弹奏得不合常理之时也耐心地问他之所以那样弹奏的原因。而当小里姆斯基眨着充满童稚的眼睛表情丰富地说明自己的想法时,这位老夫人看到了音乐在孩子身上闪现着的光辉,那光辉又是何等的耀眼,以致她觉得小里姆斯基需要一位比她高明的老师了。
一年之后,在恩考夫斯卡娅太太的介绍下,小里姆斯基又跟渥加·尼基蒂希娜学习钢琴。渥加是一位美丽的小姐,有一双蔚蓝色的大眼睛,十指白皙而修长,弹起琴来姿态优雅,仿佛她自己就是音乐的一部分,每演奏一首乐曲都如痴如梦样地陶醉,在小里姆斯基眼中她简直像雅典娜一样的圣洁而美丽。所以,刚开始学习时,他总是羞于表达自己,因为渥加的批评会让他脸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渥加小姐很满意小里姆斯基的钢琴课,无论她说过什么,他都能铭记在心,并且弹奏得准确无误。有一次上课时,渥加要小里姆斯基跟她一同来弹奏一首贝多芬的四手联弹奏鸣曲,这是一首极为动听的乐曲。引子舒缓饱满,生动有力,小里姆斯基弹的十分投入,力度运用的恰到好处,渥加打心眼儿里为她的学生喝彩。乐曲的中段如疾风骤雨,又如野马狂奔,正像贝多芬雄狮怒吼一样的性格,这些深深融入音乐中的内在气质,似乎已经被小里姆斯基完全理解,一连串流畅而坚实的乐句从他灵活的手指下流淌,跟他一起弹奏的渥加小姐热泪盈眶,她猛然终止了弹奏,一把搂住她的学生,亲吻着他方整平滑充满智慧的前额,连声说道:“噢,我的小里姆斯基,贝多芬听了你的琴声,也会为你而微笑的……”从此以后,里姆斯基更加热爱他认为是最伟大也是最幸福的事业,虽然他并不能说清是为什么,只是深深感到,如果一天不去弹奏,他便像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他想自己是在用悦耳的琴声诉说着一切,有蓝天,有小树,有爸爸妈妈,也有他自己。他在用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去实现上帝交给他的梦想,而每天都从心田缓缓流过的琴声就是他梦想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他都愿意久久地沉溺其中,将它塑造成如上天造化一样的彩虹。在渥加小姐那里,小里姆斯基熟悉了悠长感人的意大利歌剧,粗犷多情的布格谬勒的舞剧,尤其让他乐而忘返的是伟大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他凭着天生的敏感认为那是一座无法超越的山峰,要想搞清其中的奥妙,只有更加发奋的练琴与学习。
小里姆斯基在音乐感悟力上是一位少有的天才少年,但他的才能不止于音乐而已,在其他方面也相当优秀。阅读成了他音乐之外的又一极有魅力的活动,在他的思想中,书中的每一行诗,每一段话都同音乐一样在不停地律动。有时他为诗中最精彩的段落而落泪,因为那诗也像音乐一样成了连接他与诗人内心的一座多姿多彩的小桥。而在他的弹奏中也时常表现出诗中的情绪,连他的渥加老师听了也不免为之感动,有了这样一位情感极为丰富的学生,渥加小姐感到莫大的幸福。
小里姆斯基的母亲也十分热爱文学,她常常给儿子读优秀的文章。可喜的是凡她读过的,小里姆斯基均能丝毫不错的背诵出来。每次背诵之后,他都扑进妈妈的怀抱。他多么的爱自己的母亲!爱一切!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他嗅着妈妈身上散发出的淡淡的香味……哦,活着多有意思!……这小生命有的是过剩的精力、欢乐与骄傲!多么充沛的精力!他的身心老是在跃动,飞舞回旋,叫他喘不过气来。永远不倦的热情,狂乱的梦,飞涌的泉水,无穷的希望,笑声,歌声,他在无限的宇宙中遨游,像一颗初生的新星。他多幸福!他全心全意地相信幸福,也拿出他所有的热情去追求幸福……
小里姆斯基8岁的那年夏天,母亲带他去伯父所有的尼可尔斯柯耶村。乡村清新湿润的空气,涓涓如丝的流水,比琴声还要悦耳动听的鸟鸣,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小里姆斯基。伯父彼得洛维奇会唱很多好听的俄罗斯歌曲,一到夜里,他便在跳动的油灯下一展歌喉。这时,生性活泼的小里姆斯基便如同一只温驯的小猫趴在伯父的膝盖上,睁大爱思考的眼睛盯着伯父那张生动的脸,他已经是一个高明的音乐鉴赏家了。小里姆斯基听着伯父唱的《不是睡眠使我低头》、《在草地上》等很多很多从未听过的美妙的旋律,打心眼儿里爱它们,感到如同外面的一草一木一样亲切。“啊!这就是我生长的俄罗斯,只有这里的人才能有这样神奇迷人的歌声,听到它们,我会更加热爱这片辽阔的土地。”
乡村有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小里姆斯基来到这里就像鱼儿回到大海,在他的眼中,每一个角度的田野都是让人惊叹的图画。尤其在微风袭来时,草地有如碧色的波涛翻滚,各式各样的小花儿像跳跃其中的小金鱼,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还有害羞的野兔,它们总是在老远的地方张望,探出肥胖却短小的双腿似乎在召唤小里姆斯基去一同玩耍,可是当他大叫着跑向它们的时候,警惕的野兔又一溜儿烟地跑开了,好像一下子就融化进这片绿野中,可当小里姆斯基垂头丧气地走开时,它们却又在远处的草丛中顶着红的或黄色的野花顽皮的瞅着他,就像一朵朵白云,飘在碧绿的海上……
邻家有一个腼腆的小姑娘,名字叫卡伽,她有一张圆圆的小脸儿,小小的、微微上翻的鼻子上有几颗棕色的雀斑,又大又黑的眼睛总是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那天小里姆斯基刚来时,她便从门缝里仔细地把他研究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这里又来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卡伽的爸爸同小里姆斯基的伯父是好朋友,第二天伯父便带着小里姆斯基到她家做客。小里姆斯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他们不顾大人们在谈什么,放开喉咙大喊,以至把那只又懒又馋的大花猫吓了一跳。他们手拉手跑到野外,争着采集野花,编成美丽的花草帽。他们都嚷着自己编的漂亮,却都想要对方的草帽;他们头对头地躺在干爽柔软的草地上,吃着野草莓,眯起眼睛看天空飞逝的云朵,结果他们又为了白云飞得快还是地球转得快而争吵起来,于是他们互相不理睬,却又都偷着看对方是不是在跟着自己。绿波荡漾的草地上,两个小孩子的身影时隐时现,他们都看到了那只美丽的蝴蝶,这次是卡伽的功劳——她轻巧把蝴蝶变成了自己的俘虏,但当小里姆斯基呆呆地盯着她的时候,她又出乎意料地把公主一样的大蝴蝶送到他的手中,他笑了,她也笑了,似乎整个绿野都回响着他们的笑声……
夜晚,小里姆斯基熟练地弹起罗西尼的奥赛罗序曲,贝多芬的A大调奏鸣曲,一家人和小卡伽都屏住呼吸听着,被他制造的音乐融化了,母亲每到这时都眼含热泪,因为眼前这个通体都散发着灵秀之气的孩子就是她的希望,她未实现的梦想在他的身上都将实现。壁炉中的火焰跳荡着,映着卡伽细腻的面庞,在她眼中此时的小里姆斯基与白天的他似乎是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坐在钢琴前用音乐说话的小里姆斯基竟然如此高大,在音乐这片净土中他是一位早熟的哲人,在他手指起伏变幻中飘荡出来的是寄居在他内心深处的天堂之声,这声音既真实又神圣,绝对不容你对它有半点的蔑视。无论你是怎样的人,在它奏响的时候,你都得用心去领略它的光辉,这光辉一经闪烁,便四溢千载,灵魂永驻。小里姆斯基也被自己的琴声所感动,他感到眼前的钢琴似乎就是贝多芬大师本人,他在歌唱,时而山呼海啸样地怒号,时而风吹山林般地静寂,时而发散出太阳般四射的光芒,时而抖落乌拉尔山般厚重的冰霜,而自己只不过是仰视圣师的虔诚信徒,在按照来自千百年前的教诣拨动每一根有生命慧根的琴弦。他演奏的时候,万物都在倾听,都在随之或悲或喜……
天已经黑了,躺在床上的小里姆斯基还在回想着恍若如梦的绿野、白兔、鲜花还有可爱的卡伽……天上的星亮了,一层白雾从河上飘起,蟋蟀在园子的树底下乱叫。修道院的大钟开始奏鸣:先是一个最高的音,孤零零的,像一头哀鸣的鸟向天发问;接着响起第二个音,比前一个低三度,和高音的哀吟合在一起;然后是最低的一个五度音,是对前两个音的答复。三个音融成一片,像在一个巨大无比的蜂房里的合唱。空气和人的心都为之颤动。小里姆斯基屏着气,心里想,音乐家的音乐和这千千万万的生灵一齐吼叫着的音乐的海洋相比,真是多么可怜;这是野兽,是音乐的自由世界,一切大音乐家的音乐也不过是将其中的一部分重新拼贴整理而已……他在这片无边无岸的音响中出神了……
等到那气势雄伟的声音静默了,最后的颤动在空气中消散完了,迷迷糊糊的小里姆斯基惊醒过来,骇然向四下里瞧了瞧……噢,周围的一切依然如故,一曲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琴曲鸣响在他的胸中。多么芳香的夜啊,他就那样呆呆地想着,用手托着头倚在窗口回味着……似乎昨天的小里姆斯基已经走远了,现在的是一个全新的里姆斯基,他的身体愈加的强壮,他的心胸愈加广阔,他的头脑愈加睿智,他的心胸愈加纯洁——他长大了,更加成熟地走着属于他的道路,听,所有的人都在向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