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的地方专业化产业
地方专业化产业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出口产业。专业化产业与其他地方产业的根本区别是其产品(服务)的主要消费对象分布在区外。根据输出基地理论,专业化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专业化产业的规模越大,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明显。地方专业化产业的概念接近传统的主导产业。根据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主导产业是指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那些本身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且能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的产业。尽管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理论都关注产业关联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是都没有深入研究地方专业化产业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等因素都缺乏关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专业化产业。但是,从地方产业的性质与功能来看,只有一部分地方专业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集群。因此,产业集群必然是地方专业化产业,但是地方专业化产业并不必然地成为产业集群。考虑到省、市、县(市)、镇(乡)、村等不同空间层次都拥有各自的专业化产业,浙江各地的专业化产业数量众多,规模有大有小,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有高有低,专业化产业的种类与内部结构也多种多样。地方产业的嵌入性决定了村镇(街道)是地方专业化产业的基本空间背景,县(市、区)、地市乃至省的专业化产业往往是以村镇(街道)的专业化产业为基础演化生成的。但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计算的工作量,在分析时经常把县(市、区)作为分析专业化产业的主要空间背景。此外,由于规模的限制,一些对地方(村镇)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专业化产业,在计算县市专业化产业时可能显现不出来,这在一些经济强县会表现得较为明显。
区位商经常用来测量地方产业专业化水平。区位商大于1,表示该地方产业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意义,区位商越大,专业化的意义就越明显。但是,区位商只是衡量地区专业化产业的一个相对指标,而且如果计算区位商时选取产值、企业数、就业人口等不同指标,区位商值往往呈现差异。由于区位商往往是根据统计的产业分类进行计算,产业划分层次的选择也会影响专业化产业的内部结构。自上而下的统计分析有时会掩盖地方专业化产业的自下而上的生成演化机制。一般来说,产业划分层次越细,专业化产业的内部联系就越密切。在现实中,也有不少研究以产值、企业数量、就业人口等绝对指标作为判断地方专业化产业的主要标准。结合浙江各地专业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可以考虑以县市行业小类产值亿元以上,作为划分县市专业化产业的标准。
浙江省统计局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按照工业总产值计算浙江制造业各行业大类的区位商。在30个制造业行业中,浙江有17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这些行业都可以认为是浙江的专业化产业。浙江的多数专业化产业存在产业集群。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产业集群标准:同一个县(区)范围内同一行业大类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并包括50家以上企业的产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专业化产业,产业集群的比重都在90%以上。但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行业产业集群在行业产值中的比例不到50%。而在区位商小于1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县市区层次上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集群。因此,地方专业化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当复杂。
尽管产业地方化与地方专业化联系密切,但是产业的地理集中并不必然意味产业集群,若干规模企业的集聚与中小企业的集群显示了地方专业化产业演化路径的多样性。烟草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虽高,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高,不存在产业集群。在饮料制造业与橡胶制造业,既存在江干区与秀洲区这样由个别大企业主导的地方专业化产业,也存在嵊州、瑞安等中小企业集群的地方专业化产业。因此,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经贸委、省统计局对浙江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调查都表明:浙江工业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产业并非以产业集群的形态出现,而且其中部分产业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考虑到根据行业大类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划分产业集群,一些产业集群的特色不是很明显,浙江省统计局又进一步分析了部分专业化产业的中小类行业集聚状况,从而更加细致地反映了浙江专业化产业的空间分布。
(二)浙江的地方专业化产业网络
地方专业化产业强调产业的规模,忽视产业的内部组织与结构。分工是衡量地方专业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主要指标。由于产业性质与发展路径不同,浙江地方专业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往往有很大的区别,专业化产业的分工水平、类型不同。有些地方专业化产业内部分工不明显,有些地方产业分工很发达,有些地方专业化产业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有些地方专业化产业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为了区分浙江地方专业化产业的不同演化类型与阶段,本节把存在发达分工的地方专业化产业网络与普通的地方专业化产业区别开来。但是为了突出产业集群的跨产业特征,把专业化产业网络仍然限定在狭义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产业内水平分工为主的专业化产业网络与以产业内垂直分工为主的专业化产业网络,不涉及跨产业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
由于产业的统计分类,即使是行业小类也往往难以区别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因此,只能用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大致反映产业分工水平。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专业化分工网络的特征越明显。浙江的地方专业化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区分为集中于个别乡镇或分布于整个县市区等不同格局。产业的空间背景不同,其组织、结构及经济社会影响也大不相同,同样规模的产业对乡镇的影响显然要比县市区大得多。由于统计调查的企业大都是规模以上(既年产值500万以上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结合县市行业小类产值亿元以上的标准,专业化产业网络的标准在乡镇层次上,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在15家以上;在县市区范围内,规模以上企业应该在20家以上。
地方专业化产业网络主要是指县市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存在产业分工。浙江各县市都有一部分专业化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分工不断发展,形成了地方专业化产业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相互联系的狭义产业之间的水平与垂直分工网络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但是,产业集群的情况往往比产业网络更加复杂。一些地方产业网络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也存在产业内分工,但是产业间分工不发达,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地方嵌入性或者说地方显著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强,很难称之为产业集群。如常山轴承产业是常山县的主导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历史悠久,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培养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涌现了四通、精密、环宇等龙头企业,并形成了从车加工、锻加工、保持器、钢球、滚子等零配件、成品等门类齐全、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网络体系。全县拥有成品厂6家,配件协作厂30余家(其中车加工厂17家,锻加工厂10家),保持器生产厂家3家,钢球、滚子生产厂2家。但是,由于产业规模相对有限,产品范围狭窄,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2007年,浙江省统计局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计算了152个中类行业的县级基尼系数,并重点分析了全省53个主要中类产业的主要集聚县市区(取前三位)。在53个主要专业化行业中,除塑料家具制造业(前三位县企数10,下同)、化学药品原药制造(16)、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8)、麻纺织(8)、罐头制造(10)、泡沫塑料制造(14)、广播电视设备制造(19)、电机制造(18)共8个产业的前三位县企业数小于20以外,其他产业的前三位县企业数均在20以上,100以上的产业有22个,50~100的有16个。
“块状经济”是浙江省内对地方特色产业的一种称谓。从块状经济的内涵来看,接近专业化产业区(或经济马赛克)。由于产业网络分布的空间范围不同,在相应空间范围内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块状经济是指那些分布比较集中,在当地的经济社会影响力较为明显,地方嵌入水平较深的产业网络。因此,块状经济必然是地方产业网络,但是地方产业网络并不必然地表现为块状经济。一般来说,块状经济的地域范围也较有限,以乡镇村为主,县级的块状经济的真实分布也往往仅限于几个乡镇。因此,块状经济的概念也非常接近专业村与专业镇。可以说,浙江的块状经济是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专业村与专业镇为重点的地方专业化发展模式。从数量上来看,浙江专业村数量较多,但是除一部分专业村进一步组成专业镇外,大多数专业村产业组成相对单一,产业规模也相对较小。尽管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产业规模有限,对外界的影响力也相对有限。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块状经济则进一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
(三)浙江的产业集群
从广泛的意义来说,产业集群就是地方生产网络。但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地方嵌入性要求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产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一个显著的地位。因此,并非所有的地方产业网络都是产业集群。只有地方产业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作用时,才能够形成产业集群。而且,根据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往往涉及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因此,与一般的地方产业网络不同,产业集群应该包括多个产业(以狭义产业为标准),尽管不同的产业在内部组织上会存在自己的特色,但是这些产业相互之间在形成与演化上往往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狭义产业往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经济技术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间水平分工或产业链垂直分工的格局。当地跨产业的分工越发达,产业集群的特征越明显。
结合对浙江专业化产业及网络的界定标准,可以把产业集群视作县(市区)范围内至少有2个具有密切的、产值亿元以上地方专业化产业网络的集合体。如绍兴县的纺织产业集群涉及化纤制造、纺织(织造、印染后整理、纺织制品)、服装生产、纺织机械、染料制造、包装及轻纺市场(包括原料市场、纺织品市场、废料市场等专业市场)等产业在内的大型专业化生产体系。绍兴县的柯桥街道(轻纺市场)、钱清镇(轻纺原料市场)、杨汛桥(经编、家纺)、夏履镇(无纺布)、富盛镇(平绒)、漓渚(针织、印染)、齐贤镇(纺织机械)等乡镇街道各有自己的特色产业。
专业市场作为商业集聚体,汇集了数量众多的经营户,一些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也可以视作一个地方专业化网络。专业市场往往与地方专业化产业构成产业链的分工,从而使一批地方产业网络升级为集群。由于专业市场在产业分类中处在第三产业,难以在对制造业的统计分析中体现出来,需要结合有关的专业市场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对浙江专业市场与专业化产业共生现象的分析,浙江至少有100多个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与专业化产业共生型产业集群。还有一些专业市场与专业化产业虽然共生,但是规模不是很大,只能被视作潜在的产业集群。
鉴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轨迹,把以专业镇为中心的块状经济和具有较大规模的地方产业网络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浙江很多产业集群是以块状经济为基础的。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统计,目前,全省以专业乡镇为核心的、年产值10亿元的块状经济大概有100多个。尽管产业集群在地域范围上往往比基于专业村与专业镇的块状经济宽松,但是,产业集群具有一般专业村、专业镇不具有的跨产业特征。与基于块状经济的产业集群相比,有些地方产业网络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但是因其较大的产业规模与跨产业特征,同样构成产业集群。因此,浙江的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地方专业化产业与专业市场共生、基于块状经济及专业化产业网络等三种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涌现模式。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产业组成上都会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浙江不少产业集群跨产业与跨行政区发展,把同一县市区的不同产业及不同县市区的相关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集群的集群。如义乌文具、玩具、袜业、拉链、饰品等多个产业集群都高度依赖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环境,尽管这些产业在技术上的联系相对有限,但是,共同的市场环境仍然使这些产业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形成小商品市场集群。永康的滑板车、金属安全门、电动工具、不锈钢制品、小家电及厨具、衡器、电动车(休闲运动车)、金属冶炼压延等产业集群则围绕永康五金城等专业市场集群,形成大五金集群。
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往往超出行政区域的限制,向周边地区扩散,因此,浙江许多相邻但是位于不同行政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嘉兴的羊毛衫产业分别位于彼此相邻的秀洲区洪合与桐乡濮院,尽管两者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很多,但是,受行政区划的影响,秀洲区洪合与桐乡濮院的羊毛衫产业发展却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绍兴与萧山纺织,主要分布在绍兴县及与绍兴县接壤的萧山东片的衙前、党山、新塘等地,在产业上,均以化纤、织造、印染等业为主。宁波的服装主要分布在鄞州与奉化相邻的狭长地带。海宁(许村)家纺产业与邻近的桐乡(大麻)、余杭等地的家纺产业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跨地区的集群的集群,一般发生在不同县市的交界处,因此,仍然保持了产业集群的地方连续性。
与狭义的产业集群相比,集群的集群反映了一种更为宏观的产业组织模式。尽管集群的集群也可以视为一个集群,但是集群的集群的内部联系与治理机制等因素显然与普通的集群有所区别。集群的集群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集群的集群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形成区域性产业体系,并在更高层次上构成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绍兴、萧山、余杭、海宁等地纺织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浙东北纺织产业体系;宁波、台州的塑料、注塑机与模具等产业组成的浙东塑料产业体系;由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强大辐射力,形成了以义乌商贸流通产业为核心,涉及义乌、金华、衢州、丽水乃至温州、台州等地产业的浙中、浙西南小商品产业体系。
随着产业集群的集群的不断发展,浙江各地的相关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联系,从而促进了浙江产业组织与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当然,区域产业体系无论在产业关联,还是在空间上,或者是行政管理上,内部之间的联系都没有一般的产业集群那么密切。由于集群的集群与区域产业体系往往跨越行政区的边界,使得跨区域的产业治理显得格外重要。以浙江轻纺专业市场建设为例,作为区域中心市场,绍兴轻纺城对全省各地的纺织产业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萧山、长兴等纺织产业发达的地区先后投资建设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长兴轻纺国际贸易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在海宁中国家纺城5公里范围内,北有海宁许村中国家纺城,南有海宁许巷中国轻纺村,西有余杭临平世贸布艺城,东有桐乡大麻的纺织原料市场,家纺类市场集中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海宁的中国皮革城与桐乡的鞋业皮革城及崇福皮毛市场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如何协调各地产业与市场之间的竞争联系,推动区域的差异化发展,成为影响全省集群的集群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制造业是浙江产业集群的主体,但是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一些跨产业的集群往往涉及农业、采矿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从而超出了制造业的范畴。因此,在分析浙江产业集群时,必须在地方专业化产业的基础,结合具体案例,判断地方产业演化的阶段与模式。对地方专业化产业、地方专业化产业网络、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乃至集群的集群的分析表明,集群是地方产业演化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但是在向产业集群演化的道路上存在不同的阶段与演化类型。由于地方特色产业与集群嵌入于不同的空间层次,涉及不同的产业领域,加上表现形式各异,需要从一个地方化与演化的角度来看待地方产业、集群。值得指出的是,产业集群并非浙江产业的全部,许多地方特色产业尽管不具备产业集群的特征,但还是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而且,产业集群并非天然地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浙江的一些产业集群因为地方商务环境等发生转移,一些产业集群则日渐衰弱。因此,对于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需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