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是从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角度理解,有很多人在创业,比如一个运动员在创业,一个艺术家在创业,他们跟企业家创业不一样。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创业者就要担负起独撑场面的重任。
创业家是从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角度理解,有很多人在创业,比如一个运动员在创业,一个艺术家在创业,他们跟企业家创业不一样。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创业者就要担负起独撑场面的重任。创业家创业是拿到一部分社会资源之后,通过社会资源的组织变成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但容纳自己的生活,还能为别人的生活创造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云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梦想,这很重要,你没有梦的话,为做而做,别人让你做是做不好的。第二要有毅力,没有毅力做不好,从我自己的经验,我每次创业的时候,有一个美好设想的过程,但是往往你走到那儿它不一定美好。所以你要告诉自己,自己走的路上面每天碰上的事情特别多。我1995年创办黄页,然后又开始创业做阿里巴巴,我觉得自己反正已经倒霉,这个不成,那个也不成,反正再做十年倒霉也无所谓了。毅力很重要,所谓的毅力就是你期望的最好是失败,你不要寄希望于自己成功,这个可能跟大家想法都不一样,我觉得对我来讲从第一天创业到现在为止,我经常提醒自己这句话,就是我创业为了经历,而不是为了结果。人的结果都是差不多,都是去一个地方,就是火葬场。”
相比西方的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伦理色彩更为浓厚。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典型的群体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要求更高,因此,在中国公司里从事管理,下属是否拥戴上级,对管理有效性的决定意义尤为显著。
创业者自身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没有人会拥戴一个消极的上级。虽然创业者也会郁闷、也会烦恼,也有牢骚,但是,这些都必须埋在心里,绝不能让下属看到。当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不得已会让下属看到,但那是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是刻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