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1200000063

第63章 太和新制及其背后的主角

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20多年,正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过程,正是由于她指导献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拓跋宏,进行大量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才使得北魏的国力达到鼎盛的阶段。

太和,是孝文帝的年号。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称为“太和改制”。由于旧史的记载,人们往往在习惯上把这一功劳归于孝文帝,甚至直接称为“孝文帝改革”。其实,在太和十四年(490年)之前,冯太后一直临朝听政,作为北魏的实际执政者,她是“太和改制”真正的主持人。其政绩有目共睹:

一是实行官员俸禄制。自从拓跋珪开国,北魏政权各级官吏皆无俸禄,平日都要依赖贪污、掠夺和皇帝随意性的班赏来获取财富。这在北魏初建之时,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采取这种方式不足为奇。但当北魏政权逐渐在中原地区确立统治地位,这种以掠夺为主的财富分配方式日益给北魏政治带来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战事的减少,战时掠夺的机会有限,各级官吏为了满足私欲,便毫无顾忌地盘剥、搜刮民脂民膏,从而导致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统治的危机。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从文成帝时朝廷就曾数次下诏禁贪,献文帝时也作了严格规定,并有人提出了给官吏班禄的建议,可惜并未能实施。

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规定在原来的户调之外,每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作为发放百官俸禄的来源。内外百官,皆以品秩高下确定其俸禄的等次。俸禄确定之后,再贪赃满一匹者,处死。此法的实施,对普通百姓虽有“一时之烦”,但终能得到“永逸之益”。由此引起了以淮南王拓跋他为代表的鲜卑贵族的反对。冯太后召令群臣讨论。论辩中高闾驳斥了鲜卑贵族的反对意见,力主改革,这不仅代表了当时一批具有远见的官僚的意见,而且也符合冯太后的心思。于是,冯太后下诏依从高闾所议,仍旧实行班禄。

为了切实贯彻俸禄制,冯太后还派使者分巡各地,纠举食禄之外犯赃者。太和八年九月间,孝文帝的舅舅,时任秦益二州刺史的李洪之,因贪暴无度,被令在家自裁,地方官员坐赃处死者四十余人。经此整饬,北魏吏治大有改观,贪赃受贿者也大有收敛。班禄的实施,为冯太后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是均田制。太和九年十月,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从而开始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重大变革。“均田令”是指国家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均田制度使失去土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之上,流亡无居者和荫附于豪强名下的佃客也摆脱了束缚,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从而增加了国家控制的劳动人口和征税对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制度,使北魏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向先进的封建化的经济结构过渡,同时为经济结构的灵活运转补充了新鲜血液。均田令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转向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式。这一制度历经北齐、北周,到隋唐约三百年,不仅使北魏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奠定了后来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显然,冯太后主持推行的均田制,既对北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三是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冯太后又主持对地方基层组织——宗主督护制进行改革,实施“三长制”。自西晋灭亡后,居于北方的豪强世家多聚族而居,设坞壁自保,自给自足。北魏建立后,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代行地方行政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宗主督护制。在这一制度之下,户口隐匿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把豪强隐匿的劳动人口编入国家户籍,既增加政府编户,又抑制豪强势力,大臣李冲提出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三长制”即按照汉族的什伍里甲组织的形式,重建北魏的地方基层机构,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由本乡能办事且守法又有德望者充任,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任三长者,可优复免除一至二人的官役。冯太后冲破层层阻拦,全力支持李冲的建议。这样,北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地方基层组织,既便利清查荫附户口,又确定了课征赋税的统一准则,防止那些企图逃避赋役者再钻空子,从而削弱了地方豪强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国力,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冯太后本是汉人,还在文成帝时,她就对文成帝不拘民族成分,宠重汉族出身的高允,感到十分钦佩。当时,朝廷之上对汉人的看法也明显改观。这些经历对冯太后吸收汉法、重用汉人、推行汉化的措施,无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冯太后采取的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过渡,即封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为了使鲜卑族逐渐适应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冯太后大兴教育,尊崇儒法,禁断卜筮、谶纬之学,从而开始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这一点,又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措施打下了基础,清除了障碍。

同类推荐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热门推荐
  • 揭秘娱乐圈黑幕:大亨

    揭秘娱乐圈黑幕:大亨

    重生在1995年这个韩国娱乐崛起年代,主角附在了李氏家族败家子二少爷身上,真的这样颓废下去吗?看主角如何发觉新人,培养成超级巨星,如何创造超级巨星阵容韩剧,如何率领JK公司对抗韩国娱乐巨头SM与JYP,如何成为韩国娱乐大亨,年度亚洲人物以及世界年度人物,对于中国、自己家乡的感情,主角如何对待...
  • 戮魔剑

    戮魔剑

    一生孤独,却因一柄残剑而穿越。异世八年,又因残剑而家破人亡。永恒的孤独,是命中注定,还是苍天的捉弄?既然情已逝,唯有求长生。天若负我我便逆斩苍天,神魔挡道我便弑神戮魔!
  • 奇迹天剑山

    奇迹天剑山

    林天因误食天材地宝“九叶草”被魔教盯上不料被独自回山的天剑门小师妹司徒芳所救。司徒芳不敌魔教被魔教所伤忍痛带林天进入红尘。
  • 护世魔君

    护世魔君

    黎风在唐朝生,被神龙附体经几千年修行,成就一代散魔.21世纪某天,亡妻祭日,黎风遇上两个外星人,一场大战,他被打入异界.异界,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面对功力全失,面对无法取舍的情感纠葛,面对未知的危险,宫廷政变,种族战变-他被迫陷入,他准备意外地大干一场!一次情感纠葛中,他不料法术失控,被邪恶法师吸去数千年元神记忆.自此,他被人救后,记忆回到唐朝儿时……
  • 天胎

    天胎

    “我是谁,我为了什么而活,我的父母是谁?为何让我出现在这个世界里,我将何去何从?”天地茫茫,苍穹破裂,龙凤交织,天法既现,具无尽大道出生,天地之子,定当搞它个翻天覆地。掌控了天地洪荒,练就了玄黄不灭......纵使摆脱了六道轮回,也难逃那人界狂荡.....一个浩大的道法世界,奇幻万千!各种神明传说,奇异玄法,吉凶绝地;疯狂的爱情玄异惊险之路,远古遗闻,身世之谜,以血祭刀洒出满腔热血杀上......
  • 大唐双龙之无限可能

    大唐双龙之无限可能

    这是一本惊世骇俗的武侠同人小说!非常喜欢黄易大大的大唐双龙传,忍不住自己也写一篇同人。建了一个书友群535334662,喜欢这部作品的书友可以加进来一起讨论!
  • 三国之铁戟温侯

    三国之铁戟温侯

    虎牢关下神威赫赫,横戟立马唯我吕奉先!梦回长安,醒来后发现不过是南柯一梦!一切都将重新回到起点!是历史的继续轮回,还是宿命中新的安排?一切尽在三国之铁戟温侯!
  • 在影视世界里悠闲生活

    在影视世界里悠闲生活

    方宸穿越到未知世界。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桃花颜:仙尊难为

    桃花颜:仙尊难为

    互不相识的数人于茫茫世间相遇。命运使然,修仙问道,悠游尘世,情生缘起。谁恋了谁温柔尽许,谁人间白首得以终老却不喜。又是谁饮一场生死酒,凉透心尖意。踏雪谷的桃花又开了,红白相衬落英满地,留下的却是长长的叹息。纵我不往子亦不来,那日一别,一语成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