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是自信,越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思维怪圈。尤其是白领一族,无论是收入、地位都比一般上班族高出一筹,这就更容易让他们养成自以为是的做事风格。在很多白领眼中,自己的办法总是最好的,自己的思维总是正确的。他们太自信了,自信给了他们做抉择的勇气,但同时也让他们将自己的思维束缚住了。
如今,分工越来越细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而在真真假假的生活现象中,若自认为自己已经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自觉地固步自封,那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尴尬、困惑之中。因为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让自己迷失于表象和一时之利。想看透事物本质似乎越来越不容易做到了。
想想自己为什么总是眉头紧锁,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顿足捶胸、歇斯底里?当很多人身陷压力之中时,才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提出了怀疑,甚至对自己曾经自以为聪明的举动感到惭愧不已。聪明反被聪明误,在我们为自己的雕虫小技惬意时,须当心“恶有恶报”这句真理的惩罚。
秋艳就面临着这样的自责与痛苦。事情是这样的,她曾和自己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品牌服装店,各出资一半,她全权经营,利润四六分成,朋友拿四,她拿六。和朋友达成协议后,一切如约进行。
她的朋友有着自己的固定工作,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过问她生意上的事情。再加之,对她的信任,和多年朋友的交情,就按协议所言,让她全权负责店里的生意,自己只要到时间拿到分红就是了。
半年后,秋艳告诉她的朋友说:“由于自己的经营不擅,这段时间不但没有赚到钱,还把所有资金都赔了进去。”她一脸惭愧地看着朋友,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朋友相信了她,并安慰她说:“赔就赔了吧,做生意哪有只赚不赔的。你也别太指责了。”
事情过去几年后,朋友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背着朋友,悄悄将两个人的资金转移到了自己开的另一个品牌服装店的帐上了。得知真相,朋友勃然大怒,然后伤心地哭了起来,朋友想不明白,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后来,朋友生病住进了医院,身边的很多人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令秋艳后悔不已。她知道,如果此事不能妥善处理,自己将失去很多要好的朋友,因为她们将会对自己这个人产生根本性否定。如此一来,自己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小人了,以后遇到麻烦再不会有人帮助自己,而且就连她自己也无地自容,瞧不起自己了。
尽管后来,她一直向朋友道歉,乞求朋友的原谅,但朋友再也不愿相信她了。所以,朋友不但没有接受她的道歉,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她。后来,秋艳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离开了她,当年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的那个得意之计策,终于让她尝尽了苦头。
自以为聪明的我们是否也曾面临过这样的尴尬之境,或者正在酝酿着一个偷梁换柱的阴谋?也许你的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只是性格、思维上有些狭隘之举,如以牙还牙、暗中报复、阴谋整人、阿谀拍马等等。
本以为是聪明之举,到头来却让自己陷入了压力之中,如下属反感、捣乱,同事顾虑、远离,上司失望、遗弃等。如果你正在因此而感到无可奈何,并想痛改前非,那就让自己走出固有的狭隘思维怪圈,做一个理性之人,看透本质之人吧。
如何才能让自己看透本质呢?
1.不要让自己丧失理性,感情用事
每个人都有局限,看问题、处理事情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片面性,这都没有什么,重要的是不能丧失理性。如果因嫉妒而否定,因仇恨而疯狂,说明此时的你还不够成熟。成熟的人不会让情感因素影响自己的理性判断,如果一个人常被情所困,说明他还没有成熟。
2.不要让自己的心太浮躁了
很多人不是因为不具备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仅仅是由于其情绪太浮躁了,或心态不正、或急于实现价值、或势利之心过重、或投机心理太强等等。如果我们没有把精力放在分析事物的本质上,就很容易头脑一热,被简单而绚丽的表象迷惑了。
3.行动之前,换个思维再想想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犯下很低级的错误,不是因为我们智商出问题了,而是由于我们只让自己在一个思维模式中思考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所以,在我们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要让自己跳出原有思维模式,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和方法。
总之,做一个看透本质的人,是让自己不要被私欲所迷惑,不被自以为是的自信左右。这样这样,我们才可以以理性的眼光看透感情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