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一生都在写喜剧、演喜剧,虽然喜剧给他带来过无数风光,但也给他带来过不少麻烦。然而,无论如何,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一生会以悲剧的形式收场。这或许正是命运的讽刺吧!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虽然对他夫人和学生说了这样的话:“我这一辈子只要苦、乐都有份儿,我就认为幸福了;不过今天,我觉得异常痛苦。”但他还是抱病登台了。当演出快要结束时,他突然痉挛起来,为了不影响观众,他以假笑掩饰,勉强把戏演完,夜里十点,莫里哀咳血而死。由于他是个被教会憎恨的作家,死得又很突然,所以没有来得及进行临终忏悔,这在当时是最可悲的死了!他的遗体被草草埋葬,仿佛死去的不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甚至不是一个人。
虽然莫里哀之死的凄凉让人黯然,然而,他的喜剧却总是让人捧腹大笑,例如《太太学堂》、《丈夫学堂》、《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没病找病》等。《吝啬鬼》的主人公阿巴贡现在成了吝啬鬼的代名词。莫里哀对于喜剧有着他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也使得他的喜剧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他在《关于喜剧〈伪君子〉的信》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要懂得什么是喜剧,就必须懂得什么是理性――喜剧意味着缺少理性――并且应该看到理性在于何处……喜剧的核心是不协调……因此,谎言、伪装、欺骗、掩饰,一切与事实不同的外表景象,同出一源的各种行动之间,一切实际上的矜持实质上就是喜剧。”它或许是对莫里哀喜剧最好的分析。正如《吝啬鬼》中正是因为阿巴贡的吝啬到了违背常理的地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而正是那些不理性的表现才使得阿巴贡的吝啬具备了喜剧的色彩。除此以外,完美的结局也是喜剧的关键要素。如果阿巴贡终究失去了他的钱,他的儿女和相爱的人不能终成眷属,那就不是喜剧,反成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