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阐释”
细致,指人的做事风格精细周密,不留疏忽。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如不给予关切、重视,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乃至损失。注重细节,做事细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情,可以感动天,可以感动地,尽管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给人的却是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
细心的爱,可以打动少女的心扉;细致的背影,可以抚慰游子心灵的绎动;细枝末节,可以成为一个人迈向成功的铺路石;细致的较真,可以使企业防患于未然,最终取得骄人的成绩……诸如此类,人们受慧于细节的事例太多太多,有待于人们从平凡的生活中继续观察,细心体会。
很多人愿意抱着那种大而化小、马马虎虎的态度行事,不在乎其精确。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频发生着,社会上违章犯纪不讲原则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而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飞机有几百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其实,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微小而细致,在市场竞争中它从来不会咤叱风云;但细节的竞争,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大刀阔斧的竞争往往并不能稳立市场,而细节上的竞争却将永无止境。一点一滴的关爱、一丝一毫的真诚,都可以感化一个有机的生灵。这就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
“哲理小品”
超过一生的感动和幸福
女孩和他的青梅竹马,相识二十年,相恋八载,她也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妻子。但女孩一直不甘心,她总觉得两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好像缺了点什么。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没有女孩所渴望的那种激情与浪漫。在女孩的记忆中,他一直不曾对她温柔地说过“爱”。
直至有一天,他郑重地对她说:“八年抗战还有胜利的日子,我们该结婚了。”女孩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但也找不到立即应允的感觉。女孩说要考虑一下,她想让他给她一个答应的理由。他竟然点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两人一起上街,并肩走着。到了一个拐角处,街道忽然变窄,本来在他右边的女孩轻巧地向前一跳,跑到了他的前面,走在他的左边。他忽然慌了,急忙跑步赶上,将女孩拉到右边,说了声“危险”。一辆卡车就在此时呼啸而过。
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卡车将地上的泥水溅了他一身。他仍在嗔怪女孩:“不是告诉过你,走路要在走我的右边,为什么不听?”
这只是一个瞬间,只是一个谨慎的细节,女孩却一下子感受到了来自他的那股爱的热浪,是超过一生的感动和幸福。他一直以来对她呵护有加,即使走路时也要将她放在右边的内侧,他用他的身体为她遮挡住左外侧的人流和一切。
秘诀:在爱的历程中,最真最美最让人感动一生的是那些不经意的渗入我们生命的细节,而无心的一举一动其实包含了许许多多]心与心的共鸣以及爱与爱的默契。
“心态培养”
如何培养成孩子的细心能力
粗心大意是许多孩子爱犯的毛病,而且它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来说,会影响到事业的成功,就小处而言,生活中会丢三落四,学习上错误百出。认真观察细心孩子的表现,然后制订了详细的措施和计划。细心也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心理素质,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的。那么,孩子的细心能力究竟如何培养呢?
一,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是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必由之路。
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不断地在大脑皮层施加信号,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从思想上给他贯输大道理是不会听的,即便听了,也不会往心里去,要从他身边的小事来要求他。为了能让他习惯成自然,一开始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早晨起来洗漱过后,就叠被子、理床单;用过的物品做到“物归原处”;学习资料摆放有序;做完作业就整理书包,且一样一样检查。在他做这些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醒、指导,并配以适时和恰当的鼓励(这里切记唠叨和指责)。一段时间后,再如法炮制地转移到他的学习上。
二,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是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一剂良方。
任何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自己对于某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会细心,而且有自主性,常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因而,为了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要特别注意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
1.学会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谁都喜欢听好话,但是好话听多了,也就不怎么灵了。一开始,做事、学习稍改粗心的毛病,就要大加表扬,这样,他的兴趣不断地被提升,自信心也不断在增强。但一段时间后,他若对表扬没什么反应了,而且粗心的毛病有所反弹。就要针对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改变鼓励的方式。比如说:“今天我跟你们老师通电话了,你们老师说你比以前更细心了。”或者有朋友来家里玩,就请他们说一些孩子很细心之类的话,还要故意让他听到;甚至请他小伙伴的家长借小伙伴的口来表扬他。以此来提高他做事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2.向孩子请教,使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做事、学习如果不能得到运用,久了,他会感到没有意思,从而乏味,粗心的毛病还会死灰复燃的。为了让孩子觉得他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有时故意向儿子请教。比如:“妈妈想看一下电磁炉的说明书,可找了很长时间没找到,你能帮我找出来吗?”孩子很快找出来,“妈妈真粗心,还是儿子细心。”这样他会认为把房间整理整齐、物归原处是有用的,下次会更精心做好。“同事家一个和你同年级的孩子今天问妈妈一个题目,但妈妈怎么也做不出来,你能教教妈妈吗?”孩子如能很快解答出来,他的心里是乐滋滋的。如此请教,孩子做事、学习的兴趣浓而不减,责任心不断增强。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心,做事、学习更加努力、细心。
三,排除干扰,是培养孩子细心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孩子在专心做事时,受到过多的干扰,就会心绪烦乱,情绪不稳,极易涣散注意力,很难做到全神贯注。为了让孩子能够专注地做事,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看电视,不聊天,做事也尽量不弄出声音,更多的是坐下来看书陪孩子一起学习,以此来排除干扰,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
如果发现孩子情绪烦燥、不稳,就及时地与他谈心,削除他的心理困惑,把他的精力拉到他该做的事上来。
另外,家长的表率作用也是不可忽略。
总之,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不是一件小事,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少不了细心。有的孩子天生就心细,而更多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粗心。我们做家长的要坚信,粗心的毛病是能改掉的,但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讲究方法的同时,还要做到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