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阐释”
忍让,就是忍耐,让步。
忍让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隐形的坚强。是一种平静的突破。
忍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成熟睿智的气度,是智者生存的一种必然选择。
忍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以宽广的胸怀与平和的心态看清人世沧桑的更高境界。
忍让是一种策略:是一种以退为进、厚薄积发的谋略,避免了无谓的冲突、摩擦与麻烦。
古训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自古至今,中国人都以“忍字当头,让步为先”的观念处世。可见,懂得适时适度忍让的人才是智者,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生活中,忍让无处不在,忍让无人不需。不能忍让的人必然是害了别人,毁了自己。勾践忍,才有三千越甲之吞吴;韩信忍,方得盖世威名之远扬。幸福和谐的婚姻和生活需要忍让、安全的驾驶需要忍让、生意场适当的忍耐与让步会令你得到更多……
相信大家都有过与别人争执的经历吧?可有多少人事后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发生争执呢。如果我们都能忍下满肚子的怒火,那么事情会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呢?如果我们都学会忍让,那么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误会,是不是就可以冰释前嫌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学会忍让,我们的生活中必然会多一些温馨的平和,少一些无益的风浪。看看发生在我们周围活生生的例子吧,你会发现忍让是多么的重要。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同学不小心把你的书或者学习用具碰到了地上,弄脏了,这时你有两种选择,而且会因你选择的不同带来截然不一样的效果。由于你缺乏忍让的精神,往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酿成大错,而当你具有了忍让的境界,一件很容易引起纠纷的事情,也会被你的微笑化解于无形之中,使你更具魅力,使你赢得友情,赢得朋友。
学会忍让,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道亮丽的风景,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交往难免会产生磕磕撞撞。两个骑自行车得人相撞了,他们下车后相互搀扶,相互道歉,然后上车各走各的路。两个出租车相撞了,尽管只擦划了了一点漆皮,却见两个司机先是嘴喷吐沫星,相互大声叫骂,继而扭打在一起,既堵塞了交通,也耽误了生意,这真是何苦呢?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就是对忍让的最好诠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假如我们人人都学会忍让,那么我们将会消除掉多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祥和和美好。
忍让固然重要,但是不可事事都忍,忍让是有限度的,忍让要有原则。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或者是国与国之间,忍让都应该讲究一个度,讲究一个原则。对于严重侵害国家利益、个人权益的事,我们应该奋起而反之,去捍卫国家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权益。想当年,美国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时,刚刚经过战火洗礼的年轻共和国,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不退不让,果断出兵朝鲜,浴血奋战,终将凶猛的敌人赶过了三八线。当美国一次次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对我国人权问题进行责难时,我国政府毫不退让,据理反驳,终使美国的阴谋一次次落空。国与国之间如此,那么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应如此,对于严重侵害我们权益的人和事,我们就不能一味地退缩忍让,我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去坚决的保障我们的权益。
忍让让我们心态平和,忍让让我们生活美好,忍让让我们的学习、交往受益匪浅,让我们都学会忍让吧!
“哲理小品”
忍让就是弯曲的艺术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柏树等树木。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压毁了。”
丈夫点头同意。过了片刻,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秘诀:大自然中的树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弯曲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它并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顺应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弯曲的艺术。
“美德培养”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
一,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二,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日常生活中,让她懂得她也是家庭中的一员,要一起做些家务事,当然是力所能及的,在劳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宽容忍让。
三,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四,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告诉孩子要与人为善,要为他人着想,使之在与同伴发生的矛盾中体昧到宽容可以化解矛盾,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五,培养孩子的孝心。要使孩子尊重父母,孝敬祖辈。不吃独食,不与长辈顶嘴,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孩子也要懂得体贴。
六,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七,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八,不要有求必应。孩子必需的可满足,不合理的要限制,有些合理的也可延缓满足,以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九,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