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阐释”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但真正要准确测度出来又是比较难的,一个人实力的真正体。
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着的有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
竞争力包含在对象的现在,但它是对象未来可以展示的能力。要测定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测定目标时间。
要评价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比较竞争力的群体,根据目标时间在竞争群体中的表现评价它。测定和评价竞争力可以采用未来研究方法,但竞争力测定的是对象“现在”中包含的“未来”。
保持竞争力的方法是:勤奋、保持好奇心和危机意识、不为市场波动改变投资基本原则、在长时间里形成合伙人之间的默契与共同进步。
“哲理小品”
竞争上岗的孩子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一天正在家里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两位美国小女孩,一个约八九岁,一个约五六岁。大女孩非常沉着地问他:“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们是来求职的。”学者好奇地问:“你们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大女孩拿着一张工作记录单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已有14个月的工作经历,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顾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做游戏……你若不信,可以先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至于我妹妹,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也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
读罢故事,在感受到两个孩子的可爱之余,也不得不为他们的父母叫好:可以肯定他们的父母一定是善于为孩子参与生存竞争条件的了不起的父母,是敢于放手让孩子出去参与社会竞争的父母,是值得我们中国父母学习借鉴的父母。
秘诀:给孩子提供独立生活的机会,让他独自接受生活的锻炼。造成孩子成为生活低能儿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许多生活现象证明,孩子的成长需要锻炼,家长需要给孩子一点独立生活的空间。
“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力
让孩子“学会竞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正面教育来实现,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坚持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较好的竞争能力。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评价孩子的标准。
我们经常把“孩子真听话”、“真乖”作为“好孩子”的评价尺度,可以说,这一观念已经陈旧。从孩子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来看,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坚强的意志,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及其勇于和敢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的心理素质才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方式上,家长要转变原来的“我说你听”、“我打你从”的教育方式,采取民主的、激励型的、疏导型的教育方式。同时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书斋,走出家庭和小区,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树立雄心壮志。
二,在培养孩子具有创造性思维方面下工夫。
可以说现在的学校应试教育既束缚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决定了家长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鼓励孩子勤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不唯书,不唯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家长不能拘泥于书本、拘泥于现成的答案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来限制孩子,束缚孩子的手脚。当孩子表现出其“新思想”有了“新发明”,家长应及时予以表扬,并鼓励孩子坚持探索。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就是一个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
三,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发展儿童个性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因为人的个性质量中的能力、性格、气质、意志以及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情感等,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和主体意识,是和一个人的创造力、竞争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发展儿童个性应从儿童本身的需要、兴趣出发,让孩子不但有广阔的知识背景,更有几种特殊才能和本领,具有较完善的人格,从而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应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
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过程中,也应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而应是齐头并进,以实力超越;竞争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是不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