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600000016

第16章 点拨计——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觉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说教,凡事替孩子包办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聪明的家长只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行为错误时,从旁稍加提示引导,帮孩子解决疑难。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长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1.通过提问让孩子正确思考

提问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很好的点拨方式,因为提问能够引起孩子的思考,让孩子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如果提问带有一定导向性的话,就可以使孩子向着自己的方向思考,进而顺利解决问题。

妈妈给兄妹两人买了一块美味的黑巧克力,并放在壁橱里,准备让孩子一起吃。五点钟,儿子放学回来了,妈妈去拿巧克力时却发现,巧克力不知道被谁偷吃了一多半,她想了想,就把小女儿叫来厨房。小女儿的表情很不安,妈妈问:“孩子,巧克力不见了一多半,你知道它们哪去了吗?”女儿小声回答:“不知道。”妈妈又问:“那真遗憾!或许你能给妈妈出个主意,那本来是给你和哥哥买的,每人各一半,可现在怎么办呢?”女儿的眼睛含着泪水,低头看着地板。妈妈叹了口气说:“你认为偷吃了一大半巧克力的人,是不是还应该从那块小巧克力上再分吃一半呢?我的宝贝,你认为这公平吗?”小女儿终于抬起了头:“妈妈,对不起,是我偷吃了巧克力!把剩下的那些都给哥哥吧,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这是可耻的,对哥哥不公平。”

妈妈用提问的方式,给小女孩以点拨,使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妈妈保证,不会再做这类的事。如果妈妈用干巴巴的说教能达到这个效果吗?只有运用这种提问式的点拨,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反省自己的错误。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和别人交流时总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他的爸爸想了很多办法,却一直不顺,打不开话题。

父亲没有气馁。这个孩子爱讲歪理,于是父亲心生一计,问他:“再过两年你多大?”他烦了,大声说:“当然是20!你干嘛问这种白痴问题!”爸爸说:“是啊,你是一年一年长大的,你也会成家,当你有了小孩,你也让他每天上网吗?”他马上回答:“当然不行!”爸爸接着说:“那你找个像你一样喜欢上网的女朋友怎么样?”他反应更强烈:“那当然不行了!”爸爸说:“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女友沉迷网络,但你却这样对待你的父母,这样对吗?”就这样,他终于敞开了心扉。谈到最后,他向爸爸承诺并把电脑封好,再也不上网了。

教育学家早就指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诱导、点拨比强制更有效。因为无论什么事,孩子只有从心底里赞同才能做好,而巧妙运用点拨计,就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比如,通过多方式和多方位提问,父母不但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使提问的过程同时成为一个点拨式教导的过程,在与孩子的一问一答中,举重若轻、自然而然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儿童心理学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实用的提问方式,家长不妨参考一下:

(1)敲门砖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主要是为了引起孩子的叙述,比如“你的观点是……”然后停下来等孩子说。其特点是,你问孩子一句话,就够他说好长时间了,你需要的信息也就反馈回来了。

像这样的提问还有“那你觉得……”“你感觉……”“你以为……”“你认为……”“后来呢?”“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有什么意见?”等等,生活中家长不妨自己开发。

(2)体贴式疑问

比如孩子说他很烦,并说了一大堆对朋友和学校不满意的话。那你可以这样问他:“小朋友为什么不理你?”“你学习有什么困难?”“你希望妈妈怎么帮助你?”“你还有什么要求?”

(3)重点式提问

对谈话中的重要部分提出疑问:“你说根本没有希望了是什么意思?”“你真的要放弃比赛了吗?”“你是什么时候发现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

(4)重复式提问

当孩子对你说了许多事和他的想法之后,你可以说:“你看我理解得对不对?你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主要是为了确认,同时传递理解和关怀,理清谈话的内容。

(5)选择式提问

“要独立完成呢,还是让老师再给你找个搭档?”“你看是自己复习呢,还是让表姐帮你复习?”“这件事情你是自己向老师讲呢,还是妈妈去和老师说?”“你是因为他不帮助你而生气,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自责?”这样问话的好处是,你已经把孩子回答的答案圈定了,孩子大多会从中选择一个,不会提出否定的回答。

(6)封闭式提问

为了快速启发孩子,达到教育目的,就要学会问封闭性的问题。比如问:“这样做行不行?”孩子就会对你提出的建议和看法表示明确的赞成或反对。诸如“可以吗?”“是不是?”“行不行?”这类的问话都属于封闭性的。封闭性问题在有足够说服把握的时候非常有用。谈到一定程度,你觉得孩子会说“是”、“好”、“可以”时,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的思路就会被引到你的观点上来,并自觉按照你的意愿做。这个时候要注意,如果孩子不是口服心服,结果并不会理想,还会有隐患存在。

[点拨计妙解]:记住,提问是为了点拨孩子,而不是斥责孩子。因此不要提一些尖锐的,让孩子感到难堪的问题。你的问题应该是温和而又能够引导孩子思考的。

2.在温和的探讨中点拨孩子

其实孩子有了委屈、疑难的问题时,也愿意向家长请教,孩子犯了错误时并不拒绝父母的管教,只是他们无法接受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严厉的斥责只会让孩子感到委屈难过。而家长斥责孩子的话即使再有道理,再有深意,孩子也不会去反省什么,因为他的心已经被愤怒和不平占据了。

要让孩子改正错误,那么一顿严厉的斥责就够了,只不过相同的错误,孩子很可能以后还会再犯;要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反省,那么,家长就得运用点拨的手段,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才能成功地点拨孩子呢?教育学家认为父母的态度和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板着脸,不停地向孩子说教,那么即使父母的话字字珠玑,孩子也是听不下去的,更别说自行从中悟出道理了。因为父母的严厉态度让孩子感到害怕,父母的说教让孩子产生厌烦,这样做是根本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

教育学家建议,父母应用温和的态度,在与孩子的探讨中启发孩子、点拨孩子。

军军是个非常调皮的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后,军军总是不做作业,放下书包就跑出去玩。为此,父母总是训斥他,有时还打骂他,可他却总也不改这毛病。有时在父母的强迫下,勉强坐下来做作业,可总是不专心,而且做得马马虎虎,错误很多,父母拿他也没办法。

有一天,军军的姑姑到他家来,正好看到军军的妈妈因为做作业的事在训斥军军,可军军很倔强,不管妈妈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也不去做作业,气得妈妈要打他。姑姑见此情景,对军军的妈妈说:“嫂子,我来和他谈谈。”军军的姑姑是位老师,她把军军带到他的房间里,摸着他的头问:“军军,在外面玩得开心吗?”军军说:“也不是特别开心。”“那妈妈让你做作业,你为什么不做?”“妈妈对我太凶了,总是骂我,我就是不做,故意气她。”“那你觉得完成作业再去玩好,还是玩过再做作业好呢?”军军不说话,姑姑又说:“你是不是也觉得做完作业再去玩,心里没有压力,也不用听父母的责备,会玩得更开心?”军军点点头。“姑姑知道,军军是个懂事的孩子,聪明也爱学习,就是妈妈不催,你也会主动完成作业的,是不是?”军军点点头,走到书桌前,打开书包,开始做作业,而且特别认真。

把握好大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军军的妈妈由此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由于对军军粗暴的态度让孩子反感自己,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从此以后,军军的父母改变了态度,不再严厉地责备他,而是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军军变得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父母们都应该想到,既然想点拨孩子,就得让孩子先接受自己,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这样孩子才能接受你的想法。另外,点拨就是让孩子自觉产生正确的想法,这是需要父母诱导而不是灌输的。

父母以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高明的教育方法。家长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成功地运用点拨计,才能实现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1)温和的态度让孩子不惧怕交流

父母以温和的态度对孩子,孩子在面对父母时就不会因为害怕父母而紧张、恐惧,也不会因为反感父母的训斥而产生对抗甚至仇视的心理,孩子会用一种平静的心情和父母交流,会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也只有在这种基础上,点拨计才能发挥效用。

(2)温和的态度鼓励孩子说出真正的想法

当父母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而父母温柔的眼神、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产生倾诉的欲望,使孩子会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都告诉父母。

(3)温和的态度拉近亲子距离

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与人交流时用什么样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如何,即使是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也不可忽视这个问题。温和的态度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温柔的眼神、微笑的表情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乐于亲近父母。

[点拨计妙解]:点拨计重在提示、引导,而不是灌输,因此父母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和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自觉的行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妈妈当医生:防治宝宝疾病有妙招

    妈妈当医生:防治宝宝疾病有妙招

    让宝宝更健康更快乐是所有妈妈的心愿。本书从令妈妈们困惑的宝宝难题入手,对照每一种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家庭识病和养护方法,帮助妈妈们更好地对宝宝进行日常照顾,避免意外伤害,预防各种疾病。对于宝宝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几乎都有涉及。阅读本书,可以让妈妈们成为宝宝最好的医生,从容应对宝宝面临的问题。本书集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育儿防病的绝佳参考书。
  • 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这是一部献给天下所有父母的书,同时更是一部关系到孩子们命运的书。书中荟萃了流传甚久的美德故事,这些智慧一直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深刻地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为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缺点。
  • 优秀孩子成功8步

    优秀孩子成功8步

    《优秀孩子的成功8步》——改变命运的心灵励志书,成功路上的智慧启示录!成为精英还是平庸之辈,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阅读这本《优秀孩子的成功8步》(作者崔宇)之后,你的生活将发生如下变化:决断力得到提高;时间得到有效管理,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生命充满活力;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做事更加有条不紊;行动力得到提升,更快达成目标;熟练掌樨沟通技能。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不听话、孩子不用功、孩子不合群、孩子喜欢撒谎……孩子全身上下都是毛病!父母谆谆教导、苦口婆心、连哄带骗、恶语相加,甚至在失去耐心的时候不惜动手。父母能想到的办法,能用到的手段都用尽了,孩子依然是「问题儿童」,让父母提到就头痛不已。孩子真的就是如此不可教化吗?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
热门推荐
  • 虐屠

    虐屠

    天下人虐的是他的肉体!天下人屠的是他的兄弟!他奋起反抗。他说:不拿起屠刀,怎么杀尽天下的屠刀?他,一个重新回到这世界的人,自此走上了虐杀屠尽这些人的道途。他的道心是自私的,但这是他的选择!这是后人对一凡无上道的评价,也是无上道有迹可循的踪迹。一凡的名字被永远的记录在岁月的史书中。
  • 福祸书

    福祸书

    人生若是能从头来过,我希望能活得不那么累。
  • 妻约成婚:金主老公太放肆

    妻约成婚:金主老公太放肆

    她是他囚禁在身边的“罪犯”。“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许逃,不许和别的男人有一丝一毫的牵扯。”他鹰眸锐利,眼底的狠戾仿佛要将她淹没一般。她笑,不置一词。这个男人,在她十八岁那年杀了她的父母,夺走了她的清白,如今,还要把她捆绑在他的身边。“我爱你,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爱?你这样冷血的男人,配说爱这个字么?”他要占有,她要复仇,两人都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双双坠入无间地狱——当她终于复仇成功的那一刻,她才明白,这一生,最爱她的人是他,只有他……这是一场绝密的宠爱,一场在绝望中筹备的盛宴。永远为期。
  • 锦园春

    锦园春

    白锦葵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了一个贫下中农的小女孩。这也便罢了,偏偏刚刚经历父死母丧,家中还有三个跟非洲难民似的小萝卜头哥哥。白锦葵咬了咬牙,她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某大高材生,凭她学到的知识,难不成还能在这陌生的朝代饿死?更何况,还有一个土豪养成系统帮她的忙。只不过,这个系统要逆天了吧?!不仅自带随身空间,还能进行位面交易!告非,居然还联上了星网?还有外星人?!!!
  • 弥天妖主

    弥天妖主

    夕阳下,萧瑟的背影独立江畔,唯留一地苍黄。回首浮生,只记得临摹一笔,刻下不世帝影,从此诸天万界再无轮回!
  • 百蕊雨晴

    百蕊雨晴

    因容颜娇艳,成为救公主的牺牲品,祭坛上的离奇事件,引出一段身世秘事,天生仙骨的她踏上了营救父母的艰难道路,获宝器,闯秘境,爱情,友情,亲情,不断接受挑战,终有一天一定会踏上世界之巅,一家团圆。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销售界流传一句名言:“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往往不是因为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思考。
  • (完结)爱妃,朕要争宠:不做小老婆!

    (完结)爱妃,朕要争宠:不做小老婆!

    “本王要孩子,还不至于让一个妓女为本王生!”王爷说。大臣说“皇上,天朝的皇妃怎能让一个妓女来做,简直就有损国体!”太后说“你是皇上的妃子,却私通王爷,不知羞耻!”她穿越到妓院被王爷所救,怀了王爷的孩子,他却把她当作利用的对象,还要杀她的孩子……她怒了:宝宝!咱们走,找新爹爹去……
  • 凶星伐罪

    凶星伐罪

    我乃世间遥不可及之巅峰与终末。以双手撕开青天之人,卑微且渺小之人,汝将亲自领略世界之宽广无垠。
  • 七次逃离:吸血鬼老公的甜宠

    七次逃离:吸血鬼老公的甜宠

    她失忆了,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关键是这里居然有一位莫名其妙的吸血鬼帅哥总是把她压在身下并且用霸道的口吻向她宣告:“小糖果,你是我的,哪都别想去!”天哪!大哥咱俩熟吗?算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跑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