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利于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基层全面贯彻。目前,农村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各种文化和观念相互激荡,势必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确实存在一些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教育干部群众。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有组织的集中学习、辅导宣讲、党性剖析、整改问题,有利于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比较系统地传达给农村党员,贯彻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有利于党员寻找自己在保持先进性上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更加自觉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就是要抓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应当看到,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十分繁重。从这些年农村发展的实践来看,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那里的经济社会就发展得快,农村的面貌变化就大,老百姓的日子就过得好。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寻找差距,理清思路,激发他们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就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就能够把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变为现实。
二、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目标方向
要在认识上和实践中正确把握这个崭新命题,指导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理论及目标方向。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内涵
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性质、标准、目标、内容、任务等五个方面去理解。
1.规定性性质。从党的性质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首先,阶级基础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农民和其他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是其阶级基础,与现代大工业相联系,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其次,指导思想是先进的。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科学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世界观的完整理论形态,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晶,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它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精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第三,根本宗旨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认识并实现自己的利益为己任,它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性质和宗旨规定了它必须具有先进性。
2.实践性标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具体的实践行为,衡量先进性建设的成效也得看实践,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体现和展示先进性。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有先进的理论纲领和组织制度,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切切实实的行动和实践。党的先进性的主要表现,就是要走在时代前列、带领群众前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上来,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3.导向性目标。先进性建设是对党的建设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对党的建设本质的深刻揭示,对党的建设具有引导作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都要以先进性为主题来展开。必须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必须把各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石,夯实党的先进性的组织基础;必须全面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两个务必”,加强组织纪律性,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从制度机制上保证和实现党的先进性。
4.时代性内容。党的先进性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革命时期与建设时期,领导计划经济与领导市场经济,对党的领导方式、党员素质以及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各有所不同。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完成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平建设时期,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善于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而奋斗。对共产党员来说,不同时期先进性的表现和要求也有所不同,战争时期就是要“不怕死”、“跟我上”,和平时期就是要“不贪钱”、“能干事”。对每个具体的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还要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结合党员的自身工作去把握。新时期,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长期性任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永恒的课题。先进性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邓小平强调制度建设、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都是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常抓不懈。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更要自觉地加强先进性建设,靠先进性来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关键取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先进性要通过有效的建设去实现,应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总结和完善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之转化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方法,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取得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制度和理论成果,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巩固和深化。
(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特征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属性。
1.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属性。共产党员的本质就是指共产党员本身所具备的区别于他人的基本属性,这个基本属性就是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三者的有机联系和统一,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性本质和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其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质的核心和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质的归宿和目的;保持“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质的基础和根本。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同时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党章规定的要求,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既然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每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不断增强先进性意识,把保持先进性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既把自己始终融入普通群众之中,又不要使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走在群众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要努力做到“四个高于”:理论水平高于群众,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思想觉悟高于群众,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业务能力高于群众,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奉献精神高于群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
3.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表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造成了多元利益群体并存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共产党员虽然在党内的政治地位是一样的,但其社会分工、从事的职业、所处地位是不同的,甚至分属于社会上不同的利益群体,这就出现了党的组织成分复杂化的局面。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不可能对党内完全没有影响,党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势必会有一些不同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党员,在政治层面是可以的,但在具体行为中很难设定单一标准。比如,在农村要求党员带领群众致富,但有些党员自身就比较贫困,缺乏相应的能力,这些党员在政治上拥护党,在行为上却很难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再比如,有的共产党员通过勤奋劳动成为私营企业主,他的先进性就要在实现企业和自身价值中来体现。因此,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现形式,就政治信仰、政治行为来说是一致的,但就具体行为的表现形式来说,应该是、也只能是多样化的。共产党员政治上的先进,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既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使共产党员永葆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把握的目标方向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在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目标方向和工作重点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致力于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与理想信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核心层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问题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内容,是共产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基础,是不能丢掉的根本内容。二是策略层面的内容,即需要与时俱进的内容,也就是时代性的要求。人的思想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只要社会是发展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是不断发展的,党员的思想也会随之变化。当前,需要通过深化先进性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人们的理想信念。
2.致力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的功能直接关系到党员的行为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新审视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基层党组织在微观层面的功能,并不完全等同于党的中央组织在宏观层面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权力与责任对应的规则下,基层党组织的微观运作受到了很大限制,很多党组织和党员并不直接掌握行政权力,也没有直接的决策权,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更多的是通过强化服务、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模范作用而体现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服务是指广义的服务,既包括在权力范围内为群众服务,也包括上下沟通、为群众排忧解难、做思想工作等,更要服务生产、生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3.致力于发展党内民主和强化党员意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强烈的党员意识是分不开的。而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讲来源于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是通过权利与义务的行使而得到强化。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是对应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保护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通过党员参与党内决策、党内选举、党内监督等举措,使党员广泛参与党内事务成为现实,使民主的激励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使党员的责任感、义务感得到强化,从而在党内外发挥应有的作用。
4.致力于建立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制度和机制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7000万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没有一套稳定持久、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来规范约束全体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次集中教育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任务,逐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制度建设,注重素质提升,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三、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现状分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特别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级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