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600000017

第17章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人,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宾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亳,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他的论事书疏之类的文章,振笔直书,气势磅礴,疏朴近古,成为韩柳古文运动的先行者。

论为政之要

今百度已备,但刑急罔密,非为政之要。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凶叛已灭,则顺人情,赦过宥罪。盖刑以禁乱,乱静而刑息,不为承平设也。太平之人,乐德而恶刑,刑之所加,人必修恒,故圣人贵措刑也。比大赦,澡荡群罪,天下蒙庆,咸得自新。近日诏狱稍滋,钩捕支党,株蔓推穷,盖狱吏不识天意,以抵惨刻。诚宜广恺悌之道,敕法慎罚,省白诬冤,此太平安人之务也。

官人惟贤,政所以治也。然君子小人各尚其类。若陛下好贤而不任,任而不能信,信而不能终,终而不赏,虽有贤人,终不肯至,又不肯劝。反是,则天下之贤集矣。

议者乃云“贤不可知,人不易识”。臣以为固易知,固易识。夫尚德行者无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智不为愚者谋,勇不为怯者死,犹鸾隼不接翼,薰莸不共气,其理自然。何者?以德并凶,势不相入;以正攻佞,势不相利;以廉劝贪,势不相售;以信质伪,势不相和。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贤人未尝不思效用,顾无其类则难进,是以洇汩于时。诚能信任俊良,知左右有灼然贤行者,赐之尊爵厚禄,使以类相举,则天下之理得矣。

陛下知得贤须任,今未能者,盖以常信任者不效。如裴炎、刘祎之、周思茂、骞味道固蒙用矣,皆孤恩前死,以是陛下疑于信贤。臣固不然。昔人有以噎得病,乃欲绝食,不知食绝而身殒。贤人于国,犹食在人,人不可以一噎而止飧,国不可以谬一贤而远正士,此神鉴所知也。

圣人大德,在能纳谏,太宗德参三王,而能容魏征之直。今诚有敢谏骨鲠之臣,陛下广延顺纳,以新盛德,则万世有述。

臣闻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劝勇。今或勤劳死难,名爵不及;偷荣尸禄,宠秩妄加,非所以表庸励行者也。愿表显徇节,励勉百僚。古之赏一人,千万人悦者,盖云当也。

今事之最大者,患兵甲岁兴,赋役不省,兴师十万,则百万之家不得安业。

自有事北狄,于今十年,不闻中国之胜。以庸将御冗兵,摇役日广,兵甲日敝。

愿审量损益,计利害,势有不可,毋虚出兵,则人安矣。

虺贼干纪,自取屠灭,罪止魁逆,无复缘坐,宗室子弟,皆得更生。然臣愿陛下重晓慰之,使明知天子慈仁,下得自安。臣闻人情不能自明则疑,疑则惧,惧则罪生。惟赐恺悌之德,使居无过之地。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西南)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拜校书郎,后曾任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等职。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始为宰相。主张任用“智能之士”,反对滥加封赏;正直不阿,敢于直谏。后为李林甫所忌,贬为荆州长史。卒年六十八岁,谥曰文献。

论为政之失

天,百神之君,王者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盖敬天命,报所受也。不以德泽未洽,年谷未登,而阙其礼。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谓成王幼冲,周公居摄,犹用其礼,明不可废也。汉丞相匡衡曰:“帝王之事,莫重乎郊祀。”董仲舒亦言:“不郊而祭山川,失祭之序,逆于礼,故《春秋》非之。”臣谓衡、仲舒古之知礼,皆以郊之祭所宜先也。陛下绍休圣绪,于今五载,而未行大报,考之于经,义或未通。今百谷嘉生,鸟兽咸若,夷狄内附,兵革用弭,乃怠于事天,恐不可以训。愿以迎日之至,升紫坛,陈采席,定天位,则圣典无遗矣。

乖政之气,发为水旱。天道虽远,其应甚迩。昔东海枉杀孝妇,天旱久之。

一吏不明,匹妇非命,则天昭其冤。况六合元元之众,县命于县令,宅生于刺史,陛下所与共治,尤亲于人者乎!若非其任,水旱之繇,岂唯一妇而已。今刺史,京辅雄望之郡,犹少择之,江、淮、陇、蜀、三河大府之外,稍非其人。繇京官出者,或身有累,或政无状,用牧守之任,为斥逐之地。或因附会以忝高位,及势衰,谓之不称京职,出以为州。武夫、流外,称资而得,不计于才。刺史乃尔,县令尚可言哉?甿庶,国家之本,务本之职,乃为好进者所轻,承弊之民,遭不肖所扰,圣化从此销郁,繇不选亲人以成其敝也。古者刺史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今朝廷士入而不出,其于计私,甚自得也。京师衣冠所聚,身名所出,从容附会,不勤而成,是大利在于内,而不在于外也。智能之士,欲利之心,安肯复出为刺史、县令哉?国家赖智能以治,而常无亲人者,陛下不革以法故也。

臣愚谓欲治之本,莫若重守令,守令既重,则能者可行。宜遂科定其资:凡不历都督、刺史,虽有高第,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县令,虽有善政,不得任台郎、给、舍;都督、守、令虽远者,使无十年任外。如不为此而救其失,恐天下犹未治也。

又古之选士,惟取称职,是以士修素行,而不为徼幸,奸伪自止,流品不杂。

今天下不必治于上古,而事务日倍于前,诚以不正其本而设巧于末也。所谓末者,吏部条章,举赢千百。刀笔之人,溺于文墨;巧史猾徒,缘奸而奋。臣以谓始造簿书,备遗忘耳,今反求精于案牍,而忽于人才,是所谓遗剑中流,契舟以记者也。凡称吏部能者,则曰自尉与主簿,繇主簿与丞,此执文而知官次者也,乃不论其贤不肖,岂不谬哉!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

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今胶以格条,据资配职,为官择人,初无此意,故时人有平配之诮,官曹无得贤之实。

臣谓选部之法,敝于不变。今若刺史、县令精核其人,则管内岁当选者,使考才行,可入流品,然后送台,又加择焉,以所用众寡为州县殿最,则州县慎所举,可官之才多,吏部因其成,无庸人之繁矣。今岁选乃万计,京师米物为耗,岂多士哉?盖冒滥抵此尔。方以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遗逸,此明代之阙政也。天下虽广,朝廷虽众,必使毁誉相乱,听受不明,事则已矣。如知其贤能,各有品第,每一官缺,不以次用之,岂不可乎?如诸司要官,以下等叨进,是议无高卑,唯得与不尔。故清议不立,而名节不修,善士守志而后时,中人进求而易操也。朝廷能以令名进人,士亦以修名获利,利之出,众之趋也。不如此,则小者得于苛求,一变而至阿私;大者许以分义,再变而成朋党矣,故于用人不可不第其高下,高下有次,则不可以妄干,天下之士必刻意修饰,而刑政自清,此兴衰之大端也。

赵蕤

赵蕤,字大宾,博学韬钤,长于经世,所着《长短经》又名《反经》,是历代政治创意与谋略之集成。

大体第一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何以明其然耶?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官,夔为乐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汉高帝曰:“夫运筹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人物志》曰:“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能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以不同,故能君众能也。”]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知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议曰:《淮南子》云:“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从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矣,而不知规矩准绳,而赏巧匠。宫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某君某王之宫室也。”孙卿曰:“夫人主故欲得善射中微,则莫若使羿;欲得善御致远,则莫若使王良;欲得调一天下,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其用智甚简,其为事不劳,而功名甚大。”此能用非其有如己有者也。]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议曰:“《申子》云:君知其道也,臣知其事也。十言十当,百言百当者,人臣之事也,非人君之道也。《尸子》云:“人臣者,以进贤为功也;君者,以用贤为功也。”]

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竟劝,通乎用非其有也。

[议曰:孙卿云:“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人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人,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是谓上溢下漏。”又曰:“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失。”昔者周厉王好利,近荣公,芮良夫谏曰:“王室其将卑乎?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怨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其能久乎?”后厉王果败。魏文侯御廪灾,素服避正殿,群臣皆哭。公子成父趋入贺曰:“臣闻天子藏于四海;诸侯藏于境内。非其所藏,不有火灾,必有人患。幸无人患,不亦善乎。”孔子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由此言之,夫圣王以其地封,以其财赏,不与人争利,乃能通于主道,是用非其有者也。]

故称,设官分职,君之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得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人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量才第四

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制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辩才,以长讽议。”此量才者也。]故伊尹曰:“智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于万物之情,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汉文帝问陈平曰:“君所主何事?”对曰:“陛下不知臣驽下,使臣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燮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行其职。”上曰:“善!”汉魏相书曰:“臣闻《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人服。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日月为纪。各有常职,不得相干。明主谨于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敬授人事。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人不夭疾,衣食有余矣。此燮理阴阳之大体也。”事具《洪范》篇。]不失四时,通于地利,能通不通,能利不利,如是者举以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于德。通于人事,行犹举绳,通于关梁,实于府库,如是者,举以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于仁。[蜀丞相诸葛亮主薄杨颙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卿大夫。”]忠正强谏而无有奸诈,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于义也。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清节之德,师氏之任也。法家之才,司冠之任也。术家之才,三孤之任也。臧否之才,师氏之全也。伎俩之才,司空之任也。儒学之才,保氏之任也。文章之才,国史之任也。骁雄之才,将帅之任也。]

太公曰:“多言多语,恶口恶舌,终日言恶,寝卧不绝,为众所憎,为人所疾。

此可使要遮闾巷,察奸伺祸。权数好事,夜卧早起,虽剧不悔,此妻子之将也;先语察事,劝而与食,实长希言,财物平均,此十人之将也;忉忉截截,垂意肃肃,不用谏言,数行刑戮,刑必见血,不避亲戚,此百人之将也;讼辩好胜,嫉贼侵凌,斥人以刑,欲整一众,此千人之将也;外貌怍怍,言语时出,知人讥饱,习人剧易,此万人之将也;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近贤进谋,使人知节,言语不慢,忠心诚毕,此十万人之将也;[《经》曰:“夫将虽以详重为贵,而不可有不决之疑;虽以博访为能,而不欲有多端之感。”此论将之妙也]温良实长,用心无两,见贤进之,行法不枉,此百万人之将也;勋勋纷纷,邻国皆闻,出入豪居,百姓所亲,诚信缓大,明于领世,能效成事,又能救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内,皆如妻子,此英雄之率,乃天下之主也。”[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若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修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料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行能决之,然后乃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料事,然后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经》曰:“智如源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智可以砥砺,行可以为辅警者,人友也;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故上主以师为佐,中主以友为佐,下主以吏为佐,危亡之主以隶为佐。”欲观其亡,必由其下。故同明者相见,同听者相闻,同志者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故辅佐左右所欲任使者,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孙武曰:“主孰有道,[昔汉王见围荥阳,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同类推荐
  • 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

    一篇小说,凡人经历,故人情怀,皆是血泪,何人懂?高山流水天涯,知音两相觅,苦恨伯牙子期,魂兮归来,终!
  • 一亿字的书

    一亿字的书

    像马丁路德金一样,我有一个梦想。我想让这成为一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片段的书。我想让这本书一直和我一起,因为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件真正属于我的东西,也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东西。我想写满一亿个字,也许要二十年,也许要一辈子,可是我不在乎。(第三卷是随笔,欢迎想写一点东西的朋友私我,给我你想发的东西,第六卷是小说残袍的同人,第七卷是为了纪念一部不会完结的漫画,火影的故事,第八卷是被生活所逼的两个人一起写的故事)
  •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

    这是一部写霍去病的历史小说,这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又如此简略。马踏匈奴,究竟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他打仗那么厉害?六天踏平五国是怎么做到的?封狼居胥时应该考虑什么问题?受降时他独入匈奴人大营,怎么控制风险呢?他创建的车悬阵,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名华夏兵家,他的精神境界应该在哪里?华夏的道统会如何影响到他?他会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华夏兵家的共同点在他身上如何体现?他会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还有,他会有什么样的异禀?什么样的魅力和缺点?会怎样看待自己?会爱什么样的女人?会卷入政治漩涡吗?还有那个千古谜问,他为什么会射杀自己的同袍呢?如上种种,都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
  • 大宋神捕

    大宋神捕

    靖康年间,金人攻陷汴梁,二帝“北狩”,九殿下赵构即位为帝,狼狈南逃,泥马渡江,令大宋正朔得以残存。飞天泥马遽然袭驾,一场兵变骤然而至。明教、袄教和景教动作频繁,北边金兵如狼,大宋江山风雨飘摇。时任杭州推官万俟血,受帝命追查飞马袭驾一案,他步步为营,剥茧抽丝,却被卷入通天阴谋中。金匮天书,惊天谶语,牵扯出一段神鬼莫测的恩怨情仇。群魔乱舞,尔虞我诈,谁将主宰大宋江山命脉?
  • 穿越明朝之海商霸业

    穿越明朝之海商霸业

    现代历史系学生郑昭机缘巧遇穿越到明末著名海盗郑芝龙身体里,运用自己所知的历史知识,兴海商夺海权,重建世界新秩序。
热门推荐
  • 豪门惊情:娇妻有难

    豪门惊情:娇妻有难

    新书《隐婚百分百:总裁,请深爱》已发~~初见,他冰冷无情地驱赶,将她在丢在冷寂的荒郊野外。再相见,身中迷药,她嫖完他就走。如今,她再一次找到他,她不想父亲的企业毁于陷害,以己为筹码:“求你,帮帮鸿基。”“你?拿什么求我?”他傲慢的像个帝王。“我,只有我自己。。。”她将自己当成进贡的礼物。他暴怒,心顿痛!凌厉的目光仿佛想要将她整个人穿透。毫无怜惜地将她扑倒,狠狠的索求。而她闭上眼睛任自己沉沦。原以为一切就这样尘埃落定,才发现,这些仅仅是个开始!
  • 末世重生之生存

    末世重生之生存

    离缘:我不是救世主,我也当不了救世主,我救不了任何人,我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都不知道张婷:我是一名警察,曾经我害怕过迟疑过,但是我依然是一名警察,我不能再次看着一条无辜的生命在我眼前流逝而无动于衷武哥:活着就好铁头:就到这里了吗?我的感激和仇恨只能带我到这了吗?真是悲哀啊本书又名《末世人性》
  • 天帝永生

    天帝永生

    人间,神界皆谈长生,帝王,神尊,道祖谁人能够永生。杨氏子孙得逆天功法,修绝世玄功。看他如何称帝王,做神尊,力压道祖成就无上天帝,得无尽永生。
  • 爱到底有多深

    爱到底有多深

    她就是喜欢他嘛,管他觉得是不是配得上她,她就是要定他了,这么好的男人,不拐来当老公是干嘛?嘻嘻,她又不是笨蛋,天赐的老公她不要!大美人爱上了平凡的男子,爱她三十六计掳男心!不过这男人好像有点呆,唔,天呐!看来她是任重而道远啊!
  • 异世界的幻想

    异世界的幻想

    主角被穿越到异世界,在LOL的世界里,他该如何生存。
  • 谁拿走了我的脸

    谁拿走了我的脸

    财力雄厚的白家集团唯一继承人白安安回国退婚,却不料遭遇绑架,逃脱时因车祸失去记忆被好心人救起。失忆后的她不得不顶用名为“夏安好”女孩的身份生活。在学校时,因毒舌的本性,被同学排斥,导致她迫切的想要找回自己的记忆离开这里。她找到学校侦探社帮忙调查,竟然发现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是谁绑架了她,是未婚夫,还是管家,或者是飞机上试图说服她进入演艺圈的经纪人?为什么有人跟她的长得一模一样,是她整过容,还是她的脸被人拿去用了?
  • 第七间

    第七间

    夜深人静的校园,某个方向忽然传来了几道令人头皮发麻的恐怖嘶吼,似兽吼,不过却比兽吼更加低沉,恐怖。紧接着便是撞击铁门的刺耳声音,仿佛在这所知名学府里某个角落囚禁着一头恐怖的恶魔正在试图逃出囚笼……
  • 科技兴邦

    科技兴邦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未来
  • 坦然面对

    坦然面对

    古情结,生死连,万古情缘一线牵;为了不日情与怨,甘上云端闹九天!
  • 隋唐幻梦

    隋唐幻梦

    阴差阳错,二十一世纪青年李靖无意之中遁入时光之门,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末,历经了隋朝的强盛与衰败,眼见大国崛起与陨落。几经动乱,他能否挽救大隋于倾倒之间,又如何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眼见大唐的强盛,他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