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900000007

第7章 四、蛇龙分化

从以上的神话传说、历史记载和考古材料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蛇在五大集团中受到广泛的崇拜,然而,蛇在各集团中都不是唯一的崇拜对象,比如,东夷集团的图腾中,鸟是比蛇更重要的,羌戎集团的图腾中,牛和羊是比蛇更重要的。此外,虎、熊等猛兽也是当时不少氏族的图腾。要在林立的氏族部落之间,就图腾和崇拜物取得共识,就需要以最广泛最普遍的崇拜物为基础,加上其他重要崇拜物的特征,让蛇像鸟一样会飞,像牛羊一样长角,像猛兽一样有四肢和利爪。而且,同是崇蛇的氏族,有的崇拜大蛇,有的崇拜小蛇,那么,如果蛇能变化,能巨能细、能大能小,不是就符合所有崇蛇氏族的需要了吗?

各氏族、部落、集团相互斗争、相互渗透,向着融合的方向前进。历史在呼唤一种蛇的变体出现,它将能总领各种主要图腾的雄姿和本领,产生比以往各类图腾更强的凝聚力。

于是,一种虚构的超自然动物被人们制造出来,它就是龙,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融合、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龙的基干是蛇,主体是蛇。龙诞生以后,并没有完全夺去蛇的灵光,此后龙蛇共舞,各有所长,在十二生肖中,龙蛇双双入选,伴随着亿万人生命的历程。

(一)蛇是龙的主干和基调

由于蛇、虫在古代各集团的许多氏族、部落中被奉为图腾,受到崇拜,所以以蛇为主体的龙图腾才会由蛇图腾演化出来并且被大部分氏族、部落所接受。

学术界对于龙的形象的主体是自然界的哪一种动物还没有定论。主要的观点有蛇说、鳄鱼说、蜥蜴说。还有人认为龙的头部形象来源于马或猪的头部形象。也有人认为龙和闪电、云、虹、树神等有密切关系。

从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的考古资料来看,还是蛇的形态与龙最为接近。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新石器时代的那条彩绘奇异动物,或称之为“蟠龙”,实际上,这个动物既无角又无足,还吐着信子,细长的身体盘成一圈,与其最为接近的自然界的动物就是蛇。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距今五千多年的大型玉龙,这条龙用墨绿色软玉雕成,身体像蛇,弯曲成半环形,没有足和爪,头上也没有角。辽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和建平县、河北围场县等地发现的猪首蟠龙,身躯盘成环状,也无足无爪,年代与三星他拉遗址出土的大型玉龙年代相仿。它们的共同特征:无角、无足、无爪,身体盘曲也正是蛇的形状,而头部或似马头,颈脊有长长的鬣毛,或似猪头。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过一件距今七千多年的陶尊,上面绘着一条猪首蛇身的动物,可能就是猪首蛇身玉龙的原型。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蛇就开始与其他动物一起,被人们重新组合、变形为一种虚构的超自然动物。在这些刚刚诞生不久的龙身上,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蛇与马、猪等动物的样子。

商周时期的龙神秘性比以前增强,但躯体还常常是蛇体。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铜器铭文中的龙字,一般是细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很大,无足无爪的居多,看上去与蛇的相似程度大,而与鳄鱼、蜥蜴的粗体、粗颈、弯曲程度较小的特点有很大差异。商周青铜器上发现过不少龙纹,其中有足的比较多,但常常仅有一足,这就是传说中的“夔”,是龙的一种。也有的青铜器上铸有无足的龙纹,如著名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上的龙,就是蛇躯,无足和爪。这一时期的玉龙,无足和有足的互见。笔者曾负责发掘过一座西周时期的晋侯夫人墓,出土各式玉龙二十件,其中无足的十七件,有足的仅三件。还出土了不少龙和玉人在一起的玉雕,每件上都有两三条龙,没有一条龙是有足和爪的。总之,商周时期的龙也还是与蛇接近。具备鳄鱼、蜥蜴某些特征的只是少数。

在古代文献中,龙蛇常常并称,如《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龙蛇居之”。《后汉书?襄楷传》说:“龙能变化,蛇亦有神”。《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谓之周。”东汉王充认为龙为“马?(蛇)之类”,他在《论衡?讲瑞篇》中说:“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

此外,像“深山大泽,实藏龙蛇”、“龙蛇飞动”、“龙蛇混杂”、“笔走龙蛇”等名言、成语等,也都暗示着龙与蛇的亲缘关系。

所以,龙的形象是以蛇为基础,吸收了包括鳄鱼、蜥蜴在内的多种动物特点,经过变形、加强而组合成的多种动物综合体。早期的龙有足和爪的比较少,更像蛇的样子。蛇确是龙的主干和基调。

在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过程中,被各地氏族、部落广泛崇奉的蛇图腾兼并了一些别的图腾。出于团结的需要,蛇被安上了角、足、爪,使原来以生角的动物、鳞甲类动物和四足的动物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对这种新图腾都怀有感情。

因为蛇与虫、蛇与蛇之间存在着大、小的差别,所以又产生了龙能巨能细、能大能小的传说。因为蛇中有水蛇,所以龙也可以潜入江河湖海。这样就符合了以不同的蛇或虫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人们的心理。于是,龙就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图腾体系的核心,受到广泛的尊崇。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又演变为政治权威的象征和多种神灵。

(二)腾蛇飞龙各显神通

除了蛇之外,鸟也是我国上古时代的重要图腾之一,为了协调蛇与鸟的关系,有的蛇被赋予飞腾的本领,于是产生了腾蛇的传说,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腾蛇与凤凰并列的例子。龙以蛇为主要原型,蛇可以飞起来,龙自然也可以飞起来。于是,在幻想与神话中,腾蛇飞龙自由地飞升于天空。由自然界的蛇中产生了腾蛇一类的神蛇、灵蛇,由神蛇、灵蛇之中,又产生了龙的主体。

传说中的龙神通广大,能随意变化,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云布雨。

然而,在后来的神话世界、宗教迷信、民俗民风等方面,龙都未能占尽春光,而蛇仍有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保留着部分昔日的辉煌。腾蛇飞龙,各显神通。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龙不如蛇,难怪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究其原因是,蛇是大地上切切实实生活着的动物,它的生命力是与生俱来而并非向壁虚构的。

我的一位友人认为,我们这条龙虽然漂亮,但根本不是实有其物,它并不受到“龙的传人”的普遍尊崇。甚至小小哪吒,也要抽它的筋,而十亿“传人”竟无一人提出抗议。原因就在于龙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拼盘”。图腾问题上的无原则“兼容”,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原来各种图腾的“传人”不尊崇“拼盘”,“因为其中有我,龙走红运时人人自豪,‘光荣伟大’人人有份,因‘只有我一丁点’,龙走黑运时又人人唾骂――反正是‘大锅饭’图腾,你擒也罢,缚也罢,剥皮抽筋也罢,我不生气……‘拼盘’的明显好处是‘有利于团结’,毛病是不被‘传人’尊重,缺乏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蛇在龙出现之后,已不再受到以往那样广泛的尊崇,但在特定的活动场合、地域,却比龙的作用更重要,也更具权威性。比如历史上福建的闽人、越人、闽越人都崇拜蛇,直到今天,全省仍流传着种种崇蛇传说,有的地区还保留着崇蛇的风习(详见本书第七章)。南平市樟湖镇还存在着祭蛇神等活动。近年电影队下乡到闽侯县上街乡后山村准备放映电影《白蛇传》时,由于人们都知道故事中白蛇精白素贞要被法海和尚作法镇于雷峰塔下,而这个情节与乡民们的蛇崇拜意识相矛盾,结果只好取消了该影片在当地的放映。这种情景,与人们听到屠龙斩蛟、降龙、驭龙、闹龙宫、打龙袍等故事而无动于衷,甚至有时拍手称快的情况恰成对比。可以想见,古代的蛇更为闽人、越人和闽越人崇拜。

人们对蛇的情结,比对龙更为根深蒂固,而把龙的地位却摆到了比蛇更高的位置,这个矛盾使得蛇与龙各显神通的局面延续了数千年。在十二生肖中,龙与蛇一前一后,紧紧相伴,年年岁岁,亲密无间。

上古时代的蛇图腾、蛇崇拜,为蛇生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有蛇图腾就是有人相信自己有蛇的祖先,蛇的血缘,有人相信蛇和人是朋友,是亲属。由于蛇图腾的广泛存在,有此类信条的人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龙图腾与神龙崇拜出现以后,人们既尊蛇又崇龙,而崇龙的传说和活动中又时时显出崇蛇的影子。这样,文化积淀传后世,蛇与它的变体――龙,就牢牢地占有了十二生肖的六分之一。

不过,从龙蛇分化的原始社会到蛇生肖出现之间,还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悠悠岁月,这就是夏商周时期。在考古学上,这个时代属于青铜时代。这个时代是龙尚未脱离“蛇性”、“蛇味”,蛇仍具有很大余威的时代,这样的龙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去不远,这样的蛇又具有与龙相仿的神力,它们各自都为自己入选日后的十二生肖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本书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本书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万古狂魔

    万古狂魔

    暮行云如同惊鸿一般掠过奔腾起伏的延绵群峰,忽然回首冷冷的对着众魔说:“在你们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臣服、要么灭忙!哈哈……”狂魔转世,笑傲苍穹。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本书精选了200多篇经典而深刻,蕴涵智慧火花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解理透彻。从多个方位体现了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成功智慧,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每篇故事后附有精辟的智慧感悟,启人心智。
  • 凤惊四座,邪王娇妃

    凤惊四座,邪王娇妃

    父母出车祸身亡,留下十岁的她独自一人活在世上,几番辗转她十三岁时被一对普通夫妇收留,她原本想着可以再拥有一个家。直到十八岁时她发现这一切全是骗局,他们收养她不过是为了等她十八岁那天得到她父母临终前留下的那套房子和那笔巨额财产罢了。于是她乘着那对夫妇不在家,将巨额财产和房子一并烧毁,自己也留在火海中随着父母留给她的东西在她十八岁生日那天一起消失在这世上.......转世重生的她变得嗜血,腹黑......
  • 霸道帝少

    霸道帝少

    经过家人的无情,爱情的背叛,也失去了第一次。她觉得很累,但也遇见了真心喜欢自己的人。第一次是被霸道又腹黑的帝少而夺!他掌握全世界的经济,狠心,手辣,是他的手段,然而,对她却是步步温情。小妻儿,你别跑了,我已经追上你啦~~~(剧情纯属虚构)请大家多多支持哦!加沫沫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魔幻修真手机

    魔幻修真手机

    新买的手机被雷劈了。莫名装上魔幻修真系统。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和收集不同材料,可以提升修为。可是这任务是怎么回事?获得恐龙女的好感。这材料也太变态了……美女眼泪10克……
  • 混沌神戒

    混沌神戒

    凌羽,一个凌家的修炼天才可是被凌家仇敌废了修为和经脉成为了一‘废人流落在外。一次偶然获得了一个戒指,竟然是一个混沌神器。看凌羽怎样一步步踏上巅峰,傲视群雄。
  • 绝版花痴女

    绝版花痴女

    她是一个典型的野蛮少女,可偏偏出现一个“傻蛋帅哥”让她,让她原本的生活偏离了轨迹。
  • 半面盛妆

    半面盛妆

    好也好。爱也爱。花开花落,却早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