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500000044

第44章 鲁迅,孩子成长中必须认识的国学大师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鲁迅是国学大师。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从学科的角度,国学可以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从国学的思想体系看,国学可以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若以《四库全书》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国学的门类众多,体系庞大。我们不能因为鲁迅的学术没有涉及国学的全部而心生怀疑。哪一位大师能全涉国学的所有领域?

国学是全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东西,儒家那一套,鲁迅确实比较反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鲁迅对儒学的“负研究”,恰恰在技术层面上承认儒学的存在承认国学并很懂国学。鲁迅强烈反对那些“假国学”、“伪国学”,以下面论述为证:

“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其置重不在书籍而在古董。遗老有钱,或者也不过聊以自娱罢了,而商人便大吹大擂的借此获利。还有茶商盐贩,本来是不齿于‘士类’的,现在也趁着新旧纷扰的时候,借刻书为名,想挨进遗老遗少的‘士林’里去。他们所刻的书都无民国年月,辨不出是元版是清版,都是古董性质,至少每本两三元,绵连,锦帙,古色古香,学生们是买不起的。这就是他们之所谓‘国学’。”(《热风》)

国学要真实展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通读鲁迅的作品,我们不是看到了鲁迅所生活的年代的社会生活的全现象和全本质么?同时代的文人作家学者中,鲁迅的“深刻”一流,个性突兀。国学大师,当然不应该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的“求同”之人。

我们没有理由淡化对孩子的“鲁迅教育”。

学校教育中,鲁迅的文章可以说占据了相当位置,但课文中所选鲁迅作品数量锐减,大有一种淡化的趋势。鲁迅的文章写得不是“好”,是“巨好”,以至于我们成年后,还觉得读得不够深。因为语言相隔,思想相隔,时间相隔,我们要用很多的时间来理解,但这不能作为我们淡化“鲁迅教育”的理由。依我的教学经验,在每一届每一个班上,总有几个崇拜并模仿鲁迅先生文法和文风的学生,这几个学生常常是思维敏捷、有真知灼见并且分析事物鞭辟入里的人。他们常常是班上的“思想者”,相对成熟,相对老道。所以,“鲁迅教育”会让孩子们深刻一些,成熟一些。

鲁迅笔下有许多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角色,对这些角色身上展示的人的劣根性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养成。多少人在对“阿Q”的嘲笑里认识并否定人固有的落后;多少人会在“祥林嫂”阿毛的故事里读出眼泪、读出同情、读出社会问题的思考。接受“鲁迅教育”多的学生,尽管他们有时文风犀利甚至尖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社会的认识会相对辩证、全面、中肯。

求真,鲁迅的精神,在真实的世界里讲真实的话。社会的负面、阴暗面是一种真实世界里的真实存在,我们不应该回避它而让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奥特曼、柯南、哈里波特……他们的正义、善良和勇敢会让孩子们得到基本的教育,但他们毕竟“虚拟”着。我们总不能培养“虚拟的”下一代吧?现实中的烦恼、问题、灾难,下一代没法用“虚拟”去应对啊(至少,现今的科学还没到那一步)!出世精神要培养,入世精神更重要;动漫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么重要,“鲁迅教育”才是学做人中至关紧要的。

所以,我同意鲁迅是国学大师,不赞同不行。我同意,孩子成长中不能没有“鲁迅教育”。

同类推荐
  • 这是最好的我们

    这是最好的我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从岁月的那头到岁月的这头,串起我们所有的人。透过岁月的红尘,我们依稀看到前面似有无数龙钟老人正伴夕阳西下,也有无数初生幼儿正刚呱呱坠地——我们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我们“80后”和“90后”流行语中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滩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迈,有令人费解的冷漠,也有一丝难以言状的淡定!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 每天一堂方法课

    每天一堂方法课

    绞尽脑汁找借口,不如千方百计找方法,只为卓越找方法,不为平庸找借口。解决问题的利器,提升业绩的关键。从全新的角度,将方法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分解开来,通过“每天一课”的形式向读者详细解说,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方法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培养正确的工作方法,使自己在公司里脱颖而出。
  • 观于细微 察于无形:洞悉他人的内心世界

    观于细微 察于无形:洞悉他人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本关于知人、识人方法的大众读本。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六种知人识人的方法:衣着容貌读人心、行为举止观人心、兴趣爱好察人心、说话言谈辨人心、生活习惯品人心、待人处世显人心。
  • 受益一生的哈佛创意课

    受益一生的哈佛创意课

    本书适合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们阅读,既可作为思维提升的训练教程,也可作为大脑潜能的开发工具,使读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思维更敏锐,让大脑更聪明。学习哈佛大学的创意课,解开创意的密码,感受创意思维的力量,开启成功之门,把握命运玄机,受益一生,成功一生!现在,展开你的创意翅膀,想飞就飞吧!
热门推荐
  • 魂魄之残魂

    魂魄之残魂

    若依依,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虽然家境贫困,父亲又是个酒鬼,但她有一个爱她的妈妈,和一个可爱的妹妹。但是,就在她十八岁生日那天,一切都变了,那一天,是她永远的噩梦。善良的代价,爱人的背叛,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阴谋而已。
  • 永恒之塔之永恒

    永恒之塔之永恒

    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热血激情的记忆,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单纯简单的友谊,这里讲述的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战。
  • 离火原

    离火原

    拥有才华之人,皆是天生冒险家。金钱、地位;权利、永生;隐藏在那壁垒之后的未知领域,引无数英雄竞相折腰;可触及此间一切之人,世称曰:蛊师。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本书通过100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向广大青少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尼罗河的恩赐”、“血泪交织的流浪之路”、“永恒的遗产”、“忽如一夜春风来”等100篇,约26万字,是一本通俗、生动的青少年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傲梅记

    傲梅记

    四年前,高中状元,却成为天下笑柄,家族受累,远遁中原;四年后,再回中土,屡染指朝廷大事,不顾祖训,终食苦果;土木堡一役,明英宗无奈北狩,非王振之首祸,而是建文后代复仇之举;大明朝动荡,江湖纷争悄然起,武当派梅少狐,名动天下后却悄然归隐。
  • 辛巴达历险记

    辛巴达历险记

    古时候,巴格达城里住着一个很穷的挑夫,名叫辛巴达。辛巴达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却有一身超人的力气,长年以挑担为生。有一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关紧房门呆在家中,躲避毒辣的太阳,可辛巴达还在为一家富人挑货物,担子很重,压得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再加上饥渴难忍,只得慢慢向前挪行。
  • 想想的猫咪

    想想的猫咪

    著名宅女作家在一次综艺节目中场和当红男星搭档,最后顺利夺冠,结尾男星弹了一首钢琴曲给作家深深留下印象。然而当天晚上作家在网上遇到一位叫“同萧”的好友,两人聊得很来,渐渐成为死党,又是一次综艺节目,那天是女主生日,意外的是当红男星作为礼物再次出场,他们之间能否擦出爱情火花呢。
  • 穿越之红颜泪

    穿越之红颜泪

    梦瑶被选为幸运者穿越到异时空汉朝的宁国,参选秀女,巧遇当今皇帝萧墨轩,彼此不和的双方暗生情愫,自尊和骄傲让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对彼此的爱意,双方僵持着,在小人一次次的布下的陷阱中伤害对方。梦瑶绝望地离开,同时也带走了墨轩的心。在分开的时间里,从旁人口中得知彼此的消息,跟随对方或喜或忧,辽国太子诸葛芷见梦瑶对墨轩依旧不能忘怀,反而愈加发现用情之深。遂决定发动大规模战争,彻底把宁国打败,把墨轩打败,把梦瑶的心抢过来。不想在战役中带着梦瑶逃跑,反而在逃跑过程中促进了墨轩和梦瑶情谊的发展。当时梦瑶已经身中剧毒,绝望的诸葛芷,最终选择死在墨轩的手上、梦瑶的面前,让她记住自己放手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三那年的一些事

    初三那年的一些事

    本小说是笔者我结束了初中和高中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后写的,初三在我觉得是最有趣的一年。所以我把这些事写成小说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希望没上初三和刚上初三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借鉴我的经历,千万不要在青春期、在对爱情懵懂无知的时候走向一条本现在不该走的路。主人公吴潇泽在初三以前从小就是家长眼中的学霸,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后来初三因为父母、同学朋友、老师、学校的种种原因开始不爱学习,认识了自以为可以陪着自己走完余生的女朋友小鱼儿,结识了一群不务正业的社会小混混。从而在快结束初三的时候两手空空,学习差了、分手了,感觉混不出什么名堂断绝了和小混混的联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希望读者们可以看看这里的故事。
  • EXO之我的异能守护者

    EXO之我的异能守护者

    一位人气超高的女艺人,在18岁时突然被告知自己是龙族的第54代传人,而且拥有世间万物元素的超能力。她母亲告诉她她要去到另一个时空保护另一个时空的安全,在哪里她遇见了同样是异能者的狼族十二少年······(主线吴世勋,复线鹿晗,吴亦凡,安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