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忠
近日,艾绍青同志被榆林市委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媒体公布后,文艺圈内的朋友都为他欣喜。
我与绍青相识相知近30年。他是戏剧行当里的一个全才,曾当过演员、导演、编剧和剧团团长。因剧本创作硕果累累,获奖多多,被委任为榆林市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其间,先后被省上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市上评为劳模。
艾绍青思想活跃,写作勤奋,剧作质量总处高位。前几年,他创作了《那年十二月》(写毛主席转战陕北在米脂杨家沟的事迹)、《马家婚事》、《寸心悠悠》及小品《住店》。因深切地表达了陕北人民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热爱与怀念,生动地表现了新时期陕北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深受观众喜爱,并获得省、市、县奖励。不久,这四个作品皆被搬上中央电视台。一个县剧团同志创作的三个剧本、一个小品,间隔不久,全部被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连播,这个现象在全国也属少有,为陕西和榆林人民争了光。
鲜花面前不骄傲,赞扬声中迈大步。艾绍青没被热烈的喝彩声迷醉,他寻找差距,总结经验,鼓足干劲,向新的艺术制高点冲刺。不久,他以开拓的精神、燃烧的激情,创作了《牛二蛋与马寡妇》、《米脂婆姨绥德汉》。这两个剧本,再次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并分别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陕西省剧本奖,小品《秋思》被选入《中国50年优秀小品集》。
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的艾绍青,与农民乡亲心连心,他深知农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冷暖安危。几十年的戏剧生涯,使他形成这样一个认识:文化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情绪、调剂精神的效能。农村文化的丰富,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弥合各种心理裂痕,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从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舒缓压力,愉悦身心。鉴于这种认识,多年来,艾绍青千方百计抽挤时间,自觉深入农村,广泛接触群众,深切体验生活,不懈进行创作。天道酬勤,春种秋收,绍青的创作又迎来一个金色的十月。在日前举行的“陕西省百县千场农村文艺调演”中,艾绍青创作的《情系山乡》荣获编剧、导演、演出一等奖,同时荣获陕西省剧本一等奖;他的《狗娃回家》、《村长戴回劳模花》获得综合奖;《人格的魅力》也获得省剧本奖。
出于职业需要和朋友情谊,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绍青的剧本,并跟踪着他的创作历程。艾绍青的剧作,及时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的新生活、新气象,具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他的剧作直接取材于农村生活,注重开掘人性中崇高善良和复杂的精神世界,直面农村生活中深层的精神诉求,与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形象鲜明,语言风趣,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所以,符合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为农民群众所熟悉、所喜爱;二是他的剧作以小见大,简中求美,短小精悍,轻便灵活,适合广大农村的演出条件;三是他的剧作热情颂扬了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意义。
当前,“三农”已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作品的重要内容。反映农业的新发展,描写农村的新变化,塑造农民的新形象,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义不容辞的义务。而艺术精品是先进文化的具体形态和标志。希望绍青和全市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农村,踊跃创作,为农民群众奉献更多的精美的精神食粮。
作者
二OO七年十月十六日于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