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案《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琐语》又有《晋春秋》,记献公十七年事。《孟子》日:“晋谓之乘,楚谓之祷杌,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然则乘与纪年、祷杌,其皆春秋之别名者乎!故《墨子》日:“吾见百国春秋”,盖皆指此也。
《采撰):观夫丘明受经立传,广包诸国,盖当时有《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篇,遂乃聚而编之,混成一录。向使专凭鲁策,独询孔氏,何以能殚见洽闻,若斯之博也?
《申左):盖《左氏》之义有三长,而二传之义有五短。又案哀三年,鲁司铎火,南官敬叔命周人出御书,其时于鲁文籍最备。丘明既躬为太史,博总群书,至如祷杌、纪年之流,《郑书》、《晋志》之类,凡此诸籍,莫不毕观。其《传》广包他国,每事皆详。其长二也。
案:《晋乘》之名出《孟子·离娄下》。赵岐注云:“乘者,兴于田赋乘马之事,因以为名。”孙疏云:“自晋国所记言之,则谓之乘,以其所载以田赋乘马之事,故以因名为《乘》也。”金毓黻先生云:“考战国时代,史籍仅有《竹书纪年》,出自汲冢。今所传者,虽为后人伪造,然其文多有依据,且朱右曾、王国维二氏辑本,”一出自古籍,所引尤可互证。杜预《春秋传届序》论及《纪年》日:‘《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惟特记晋国。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据预所言,《纪年》真本,后半独记魏事,其为魏国史官所记,已属无疑。魏上承晋,于战国前特记晋国,应即《孟子》所谓《晋乘》也。旧金先生推论,证据似嫌不足,可备一说耳。
《四库总目提要》著录《晋史乘)卷,此为伪书,自不待详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