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700000050

第50章 板桥栽刺,李白添花(典故:秋胡)

记得我上学时,就有几位语文老师讲述郑板桥改诗的故事,来说明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故事很老了,现在许多报刊都有转载,但我还是再转述一遍。

话说有那么一天,郑板桥和老师外出赏景,漫步桥头,忽见一女子尸体漂于水中。老师诗兴大发,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波转,七魄翻浪涛。”郑板桥反问:“老师,你怎知道她是十六岁?又怎晓得是风吹到桥下?那‘三魂’随波‘七魄’翻浪你又如何看到?”老师问:“那你看怎样写为好?”郑板桥吟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波转,粉面翻波涛。”老师赞道:“改得好啊!”

报刊上常说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并以此赞美郑板桥的少年才气。今天,随着新课改浪潮的到来,又有教育工作者宣扬从这个故事得到了启示:1、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思考;2、学生要善思质疑,不唯师,勇于创新。

但不知这位教育工作者,有没有想一想这个故事中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口口声声强调人文关怀,如果郑板桥改诗这是一件真事,那么从“人文关怀”这个角度来看,郑板桥是根本不值得学习的。

你看他面对一具女尸,竟能与他的老师轻松地吟诗自娱,酸文假醋地鉴赏“青丝”与“粉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趣?

我很怀疑板桥的这则“佳话”是从八百多年前李白吟诗的故事幻化而来。

李白十九岁那年在彰明县做小吏,偏巧县令是个附庸风雅的人物,喜欢在李白这样的大诗人面前班门弄斧。

那天,两人一起去观潮,看见有一个女子被江水淹死了。县令诗兴又上来了,他摇头晃脑地吟道:“二八谁家女,漂来依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

县令作为父母官,面对落水而死的子民,一没有报警,而没有悲痛,相反,倒兴致勃勃地欣赏起女尸的“翠眉”、“朱唇”,轻佻地想像“鸟窥”、“鱼弄”的情景,这份心态倒是和后来郑板桥师生很合拍。

李白愤怒地吟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

女子的青发已被洪水冲散,红颜被江水浸没。她为什么死得这样惨呢?

诗的后两句用两个典故回答了这个问题。“伍相”指伍子胥,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谗言,逼迫伍子胥自杀,将他的尸体投入大江。

而“秋胡”,则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他做了官,衣锦还乡,路过桑园,见一少妇,风姿绰约,就忍不住加以炫耀和调戏,说:“这位夫人,采桑这种体力活多辛苦啊,你看你白白的皮肤被紫外线晒黑了,一双玉手也起了茧,还不如跟我走,我给你很多钱把你养起来怎么样?”

少妇一看对方一脸二流子相,就一口回绝:“小女子只要挣点油盐钱,你有金山银山我也不稀罕!”

等到秋胡回家见了妻子,才知妻子就是桑园的少妇,秋胡连扇自己几个耳光:“我他妈这是什么记性啊!”当然秋胡妻当时也没认出来这个色鬼就是自己的丈夫,估计秋胡离开家的时间太长了,而又没画个相留在家里。秋胡妻痛斥秋胡,然后投河而亡。

李白分析,那女子肯定不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一定是像秋胡妻这样被人羞辱,跳河而死。

相比之下,李白的“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比郑板桥的“青丝随波转,粉面翻波涛”人道多了,审美情趣也健康得多。

郑板桥作为一位傲骨铮铮、极具操守的文化名人,想其少年时代也应是极具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因此,我认为他改诗的“佳话”可能是后代文人的附会之作,他们本想给郑板桥“锦上添花”,没想到弄巧成拙,栽了“刺”。

而瞧瞧后人给李白怎么“添花”吧。

相传被女尸惊魂后的李白,整夜睡不着觉,他决定自发地充当一名民间侦探,找出杀死女子的凶手。他寻访了所有的目击证人,查出女子落水案的始末,原来是一个恶少企图占有一名少女,少女坚决不从,投河而死。早年苦练剑术的李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喝了几杯闷酒后,找到恶少,挺剑刺去,杀死了恶少,这便是他“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事迹的由来。

典故:秋胡

又作:秋胡行

含义:喻对爱情不忠的丈夫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

原文:

鲁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有美妇人采桑,悦之,下车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曰:“采桑力作,纺绩织紝,以供衣食,奉二亲,吾不愿金。”秋胡归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妇污其行,去而东走,自投于河而死。

同类推荐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雪屐寻碑录

    雪屐寻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启传记

    天启传记

    孙立,是一个修真小家族里的符童,专门伺候家族里的符师。本以为走上修真大道,高枕无忧了,却在一个晚上家族被灭门,而孙道这样的凡人被抓了壮丁,去矿里挖灵石,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的时候,在一次突入其来的塌方中,得到了一个神秘玉片。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 暮色成尘

    暮色成尘

    那一年春天,十里桃林里那个温柔的人微笑的样子让她以为她看到了全世界,和雒恃相爱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他是雒家的二公子,她以为爱情和身份无关也从不在乎.那一年她同时遇到另外一个人,那个在音乐室练琴时像一个忧郁的王子但是和他说话时却觉得只剩轻浮和恶趣味的宁远.新年夜里她收到宁远放在门口安静的躺着的开在深冬里的白玫瑰,那是他明白自己的爱情后的心,但她却已经是别人的人.不就之后她有了全新的家庭全新的身份可是却突然没有了他,她以为雒恃就这样退出了她的生命却在下一秒家里安排的相亲宴上见到他.她反射性的逃离,宁远却以她后母的儿子身份出现在她身边,并且因为比她迟出生一天成了她名义上的弟弟.时光缱绻,在爱与不爱之间牵绊和徘徊,她最终明白哪一个才是她真正的爱情.多年后宁远问她知道白玫瑰的花语是什么吗,--足以与你相配,而他也用尽一生来实现这个在新年里他对她许下的诺言.
  • 网游之铁盾

    网游之铁盾

    ”胖哥,拉怪啊!“”哦,等一下“”胖哥,嘲讽啊!“”哦,等一下“”胖哥,你妹啊!“”哦,等一下,嗯,我没有妹“”胖哥,你去死吧!“”哦,等一下“”等你妹啊,怎么会有你这种坦克啊!“”因为我们是小伙伴啊!“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
  • 欢喜冤嫁

    欢喜冤嫁

    警队卧底杨晓溪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了,原以为穿越到古代可以好好做回自己,可没想到身份竟然还是卧底!虽然内心拒绝,可上峰为何偏偏要是个那么美艳滴男人.......拒绝?臣妾做不到啊!!好吧,为了本姑娘的终身大事,这细作我当了!
  • 小别与新婚

    小别与新婚

    [花雨授权]结婚不到一个月,老公就得出差三个月。人家都说小别胜新婚,一听老公回家她早早就去候机,谁知老公公然搂着个大美女走出来,很委屈,老公不但不安慰她,还怪她趁他睡觉时大谈“网恋”。
  • 冥棺

    冥棺

    一口血棺,雕星刻画。一段往事,扑塑离迷。一张血钞,暗藏杀机,一切,从那一个夜晚开始说起……
  • 青梅错竹马

    青梅错竹马

    这些年来是青梅的错爱,还是竹马的错待?杜音然对着秦安信笑靥如花十二年,这些年来她最为坚持的事情就是爱他。而秦安信,一直执着的女子却从来都不是杜音然。你总说我骗你,然你可知,我对你最深的欺骗,是我对你从不说爱。这一次的赌注,杜音然究竟是赢还是输?且看坚强爱笑的青梅,如何赖上固执的竹马。友情提示:故事有点小虐,请保护好你的小心脏。若是戳中了你的泪点,可找我算账,我只提供怀抱,不提供纸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笑奈何终离别

    一笑奈何终离别

    『如若我们,亦如往初,纯洁如钻,执手以沫。』朴恩熙,跨国集团的继承人,世界顶级设计师,父亲离世,男友背叛,在再一次创造奇迹后选择黯然离开。隐藏身份,从头开始,原以为和自己再也没有关系的人,再次出现。原来那颗心,只为你跳动。你年少时爱的那个人如何了?是娶妻生子嫁作他人,还是匆匆离别,不在人世?朴恩熙想,幸好,兜兜转转,你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