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猜一个谜语:“你呆,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小朋友大概都能猜出来,这是玩具“不倒翁”。据说“不倒翁”的原型就是卞和同志。
卞和在荆山捡到一块不平常的石头,兴高采烈地去献给楚厉王:“大王,大王,我给您带来一块至宝啊!”楚厉王一看他怀中的石头就生气了:“你小子当我白痴啊,这不是一块石头吗?在哪个工地上偷来的?”卞和赶忙说:“大王,不是偷来的啊,我经过三年八个月的蹲点观察,在荆山中找到的啊!这里头有块稀世宝玉,您找个行家看看就知道啦!”
楚厉王找工匠来鉴定,工匠假模假样地看了看那块石头,说:“报告大王,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石头!鉴定完毕。”楚厉王大怒:“小子,你竟敢骗寡人?这可是你逼我做的节肢手术啊!”说完,就命人把卞和的左脚给砍了。
到了楚武王的时候,卞和还不长记性,他拄着拐棍又来献宝了。楚武王也找来一个工匠做鉴定,工匠摸了摸那块石头,说:“报告大王,这块石头含石量100%,鉴定完毕。”楚武王看着卞和那只孤苦伶仃的右脚,不怀好意地笑道:“干脆把你这只右脚也做截肢手术吧,不然,那只死去的左脚会有意见啊!”
卞和生怕楚武王会把他的石头扔进护城河,大声呼喊:“我的石头啊,双脚可断,石头不能丢啊!”楚武王也够意思,就吩咐手下说:“等他做完截肢手术,你们找副担架把他和石头抬回去吧!”
到了楚文王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的卞和还想去献石头,可是他双脚没了,想去找楚文王吧,又花不起钱雇担架。
卞和就抱着那块宝贝石头在荆山脚下哭,一刻不停地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双眼都流出血来,过路人都劝他了:“血流多了,会死人呢!”卞和不管,他还是一个劲地哭:“这块宝玉不献出去,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啊!”
有好事者把这事报告给楚文王,说:“有个叫卞和的人天天在荆山脚下哭,影响安定团结呢!”楚文王就派人去慰问卞和:“天下做截肢手术的人多的是,你为何哭得这么悲伤,是不是没人给你买医疗保险啊!”卞和说:“不识货就算了,还冤枉我是骗子啊,你说我郁闷不郁闷?”文王让人把石头剖开一看,众人都叫:“耶!居然真是美玉啊!”
从此,江湖开始流传这么一句话:“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撇下这块惹祸的宝贝不谈,我们来分析卞和这个人。
有人说卞和是个死心眼,春秋战国时代,士人们在各国之间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有奶就是娘,商鞅、苏秦、张仪、吴起从这个国家跳到那个国家,就像现在员工在各个公司跳槽一样,卞和既然认为两届楚王不识货,完全可以把玉献给别的国家,比如秦国,何必在楚国这棵树上吊死?
还有人说卞和是个大傻瓜,在反复献玉不被接受之后,不吸取教训,如果卞和先将玉石“剖之”,或先请玉工把它雕刻成精美玉器后再献于楚王,岂不更好?
要我说,卞和是个强迫症患者,而且病得不轻,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这块石头让他寝食不安,他把献石头当作生活中一项必须完成的动作,献石头这个动作如果不完成,他的精神就会非常不适以致出现严重的焦虑感,“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就是明证。等到楚文王接受了,他的焦虑感就消失了,所以连楚王赏给他的官也没要,一身轻松地回老家了。
现在得强迫症的人也不少,比如整容强迫症就是一例,报载广州有一个人造美女一年多时间到美容医院整了二十多次形,此人还要到上海申请基尼斯纪录,看来,强迫症患者又是完美主义者。
典故:抱玉卞和
又作:抱玉泣血、荆山之玉、和氏璧、抱璞自泣
含义:比喻美好的人才或事物。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和氏》
原文:楚人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继之以血。王闻知,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命曰“和氏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