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700000021

第21章 近视眼王安石(典故:名虱奇遇、只挟眼前菜)

据说,现在的大学生近视率是90%以上,而古人就好像很少近视眼,大概与以前的竖排印刷有关,还与古人喜欢看星星的习惯有关。可几千年封建文化史,不找出几位近视眼来,也说不过去。我所知道的几位,清朝的诙谐大师纪晓岚是一位(这是有史记载的,说来话有点长),另位三位,一个是李白,有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证;一个是辛弃疾,有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证;还有一位是王安石。

有一次,王安石的朋友在王府吃过饭后,就与王安石的夫人(姓吴,也是王安石的表妹,他们是近亲结婚)闲扯,扯到饮食方面的事情的时候,王夫人抱怨自己老公太难伺候,因为她无法知道对方喜欢吃什么菜。那位朋友感到很奇怪,因为刚才吃午饭时,他明明看到王安石将一盘子鹿肉丝吃得干干净净,这不证明他喜欢吃鹿肉丝吗?王夫人问:“那盘鹿肉丝当时在什么位置?”朋友回答:“在他眼前啊。”王夫人说:“那么明天你们把鹿肉丝放远一点试试。”第二天吃饭时,大家将鹿肉丝放得远了一点,将另外一盘青菜摆在王安石眼前。结果,王安石将眼前的青菜,吃得干干净净。饭后问起来,他根本不知道刚才的桌子上还有一盘鹿肉丝。

有人拿这个例子,说王安石生活朴素不图享受,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王安石近视得太厉害了,只看得清眼前的那盘菜!

还有他不修边幅,据说,他长时间地不换洗衣服,可以像西部缺水区的人一样N多天地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这也说明他有很强的节水意识,难能可贵),他的外套像餐馆伙计的工作服,沾满了油渍汤汁,身上散发着鸡舍般的气味。

那一次皇帝竟在他的领口上看到了虱子,盯着他看了半天。

退朝下来,王安石纳闷地问同列的官员:“在朝廷上皇上看了我好几次,这是为什么呀?”同僚们笑着指出原因。还真巧,王安石用手一摸,就摸到了那只虱子,想立刻捏死它。同僚们赶忙拦住,说:“千万别捏死他,它不仅无过,而且有功当赏啊!”王安石忙问其故。一位会拍马屁的大学士谄媚地说:“这是一只名虱啊,它屡次三番遨游于宰相的胡须间,又再三再四经受皇上亲览,单凭它的传奇经历,怎能忍心杀它?不如放了它吧!”王安石哈哈一笑,放这只幸运的虱子逃生了。

因为眼睛太近视,王安石照镜子的时候,对于这只领口上的虱子是看不见的,当然,也许王安石压根就不照镜子。

当时的王安石,名满天下,被视为奇才。人们普遍认为,此公不同凡俗的特立独行之中,一定蕴藏了深不可测的经天纬地之才与清廉正直的品行。所以,时人以结识他为至高荣幸,想必此公的追星族一定是一支很庞大的队伍。

只有一位老先生,那就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对声望如日中天的王安石很不感冒,甚至深恶痛绝。为此,苏洵先生专门还写了一篇《辨奸论》揭露王安石的虚伪矫情。他认为,洗脸换衣服是人之常情,违背人之常情,穿着破衣烂衫,吃着最差的伙食,揉着眼屎侃侃而谈诗书礼乐,博取不落俗套的名声,其内心一定极其险恶,其人城府一定极深,属于危害国家的大奸大恶之徒。

但不管这位苏洵先生怎么“辨”,仁宗皇帝对王安石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只是后来那次“钓鱼事件”,彻底地改变了仁宗对王安石的看法。

那天,仁宗皇帝大概心情很不错,在皇家宫苑里宴请一些臣子,为了活跃气氛,特地举办了一个“自助宴”活动,活动规定:任何人都必须亲自到御池中去钓鱼,然后,御厨用钓上来的鱼,做每个人想吃的菜,红烧啊,清蒸啊,一鱼二吃,铁板活鱼什么的都可以。臣子们一听,“乌拉”着欢呼而散,兴高采烈地拿上鱼钩和鱼饵去钓鱼。

本来是君臣其乐融融的局面,大家也都积极参与,只有王安石,格格不入地坐在一张台子前,在沉思中,像吃花生米一样,一粒一粒地把面前盛在盘子里的鱼饵全部吃光了。在众人的一片惊讶声中,他打了几声饱嗝,有人恶作剧般地问他味道如何,这位仁兄大大咧咧地说:“我都不知道刚才吃的是什么!”

这场史上较早的行为艺术,让皇帝很不高兴,你丫平时穿着爬满虱子的破衣服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装傻也就算了,这一次也装得太过头了吧,你可以不喜欢钓鱼,不捧我的台,你吃鱼饵干什么?要尝新鲜,吃几粒就算了,把整整一盘子吃掉是什么意思啊,难道鱼饵比你家的高级点心味道还好?

皇帝在怪王安石,王安石也在怪皇帝,其实他也是一肚子怨言: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看不清鱼漂吗?一个高度近视眼患者怎么能钓到鱼啊?鱼们从姜太公的时代进化到宋朝,不知变得有多精明!你这不明摆着让我饿肚子吗?好在我是从不挑食的,这鱼饵连皇家渔池的鱼都可以吃,人怎么不能吃呢?

在这之前,仁宗皇帝本来是要重用王安石的。但是,后来,王安石被冷落了。他精心撰写了一篇《万言书》交给皇帝,皇帝却没有给任何回复,也许看都没看吧。

皇帝不知道,王安石是个近视眼,他那天确实是因为看不到鱼漂,才被迫吃鱼饵的。

只到宋仁宗去世,宋神宗继位,王安石才有了出头之日,当了宰相,大显身手搞他的变法运动了。

这时候的王夫人已经为王安石生了几个儿女,自感姿色衰退,便买了一个小妾,决定作为礼物送给丈夫。但是因为王夫人知道王安石对自己是忠贞不二,脾气也倔,如果跟他说明白了,他是万不会同意的。

于是王夫人选择了一个夜晚,把小妾送到丈夫房里,因为夜晚光线不好,丈夫又是一个近视眼,他很可能会把小妾当作自己,生米煮成熟饭的。

那个女子梳妆打扮停当进了房门,王安石刚开始还真以为是他的夫人,但是等到女子羞答答地坐在了床头,他才看清楚,这个女子他根本不认识,他急忙从床上跳下来,很紧张地问道:“你是谁,跑我房里来干什么啊!”那时候,他正搞变法,得罪的人不少,害怕是政敌的桃色陷阱。

这女子告诉他,自己的丈夫是跑运输的,可能是由于超载或是别的什么原因,一船官麦沉到了水底,卖了房子卖了田产还不够还,所以丈夫就把她卖到了王家,被王夫人买下来了。王安石问卖了多少钱?女子说是900贯钱。按照购买力折算,1贯钱=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那么900贯大约是今天18万元人民币的样子。王安石听后,就命该女子回客房休息。第二天一早,马上派人该女子的丈夫找到,让他把妻子领回去,并且没让对方退钱。

看来,王安石还是很有钱的嘛!要是那时候医学技术先进,要治近视眼,还真是好办,出30贯钱,做个准分子激光手术,30秒,就可以还原一个清晰的世界!

典故1:只挟眼前菜

含义:形容人生活朴素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

原文:王荆公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曰:“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何忽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食时置獐脯于何所,曰:“在近匕筋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筋。”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伪云。

典故2:名虱奇遇

含义:形容人不修边幅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

原文:荆公、禹玉,熙宁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公曰:“如何?”禹玉笑而应曰:“屡游相鬓,曾经御览。”荆公为之解颐。

同类推荐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五蠹

    五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灵所

    问灵所

    一个人能看见鬼,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个人遇到鬼,是鬼魂作祟还是心中有鬼?有心里话想要传达给已经逝世的爱人?有未知的亡灵造访你的梦境?不小心搬入了传闻中的阴宅?自己或身边的亲友被鬼怪所扰?身边“闹鬼”的离奇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来问灵所吧,你的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解决。慕容曌:我信自己,不信鬼怪。阳牧青:我信鬼怪,更相信阿曌。心理癔症引发的鬼怪、抢夺人生的附身怨灵、不肯安息的凶灵、伪装在良善外表下的嗜血怪物……等着他们去解开谜团、披露真相。患难与共,同生共死,慕容曌与阳牧青之间的关系很难一言以概之,朋友之上,恋人未满,迷失在情感中的他们,是否能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 穿越异界之魂归故里

    穿越异界之魂归故里

    袭倩穿越到异界当公主了,本以为长得怪物样子也没关系了,以后吃香喝辣,没想到一穿来麻烦事就不断!异界结界被破,魔化魔总是偷袭,无奈父皇、母后将灭魔大任交与自己,从此准备孤身一人行天下,集齐琉璃珠,灭魔指日可待,没想到集珠途中渐渐成立队伍,帅哥美女成群,可是他们的身份貌似都很不简单。。。一场阴谋接着一场阴谋,看这个废材公主如何痴傻度过!
  • 血铸的番号

    血铸的番号

    一把军号吹响勇敢与忠诚;两代军人前赴后继不辱使命。一个英雄的群体,一群英雄的战士,捍卫军人的荣誉,创造不灭的功勋,抒写不朽的传奇。某部步兵六连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荣誉的优秀连队,战争年代荣立集体大功二次,是军区的拳头部队,国家经济建设时期一直保持着“大功六连”传统和荣誉。六连的老连长和老指导员于克功和吴天明相识在解放战争中,吴天明曾是于克功的俘虏。在朝鲜战场的一次战斗中,步兵六连只剩下于、吴二人,在敌人冲上来的刹那,吴天明吹响了冲锋号,于克功咬掉了美军上尉史密斯的半个耳朵,并生俘史密斯,击退敌人进攻。连队重新补充后,于克功和王天明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六连的连长、指导员,那把军号成为六连的传家宝成为六连的精神财富,军号的仿制品陈列在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六连荣誉室,真品被吴天明私藏,这个秘密只有已担任军区副司令的于克功知道……
  • 杯中窥鬼

    杯中窥鬼

    空荡的宿舍里,流水的声音在滴答滴答的流淌着,门子吱吱吱的被风吹动的摇摆,别回头后面有只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浴血之怒

    浴血之怒

    一次劫难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破碎。原本阳光的离天歌变得冷酷无情。为报血仇,离天歌踏上浴血之路,浴血中偶得神器,误食诡异果实,一路结交兄弟,相识美女。且看离天歌怎样踏出他的浴血之路,雄霸九天之外,屹立世界之颠。(新人新作,希望喜欢)
  • 惊穹录

    惊穹录

    他是三百年前,天界浩劫的叛乱之首,她是为开辟人界立下功劳的第一女。轮回在同一世,一个暴戾,一个倔强,偏偏,她无可自拔的爱上了他。他的恶灵,一次次让她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自身被关押,家族遭血洗,亲人的背叛……走投无路之际,她瞥得前世,得知他不爱她,她却因他而死。心如死灰,她毅然选择离开。他遭三界追杀,当她准备牺牲一切去救他时,他忽然带着千军万马现身天界,笑意从容的叫她:“小懒儿,我来接你回家……“
  • 异界重生之踏破轮回

    异界重生之踏破轮回

    云霄大陆武道为尊,弱小的武者,都有千、万斤巨力,开碑裂石;而强大的武者,可斩断河流、劈开大山;更有武道皇者,通天彻地,遨游太虚。武道,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弱者,受人欺凌,强者,俯瞰天下。修炼境界为:炼体境引武境玄武境天武境武尊武皇武帝武神武圣!武道一途,唯有坚毅者,方可俯视苍生,傲视天下。宗门林立,血海深仇,如何报恩?如何报仇?我凌云之日,便你亡之时。山巅之上,许下承诺,“我要成为绝世强者!”一代绝世天才炎枫出世!目中无惧人,心中无道。心凉体更凉?没事,老婆帮我暖被窝!
  • 无辜的碎片扭捏着的美丽

    无辜的碎片扭捏着的美丽

    个人简介~姓名:何百玲。满族。笔名(网名):低处的迷雾。著有散文诗集《情海寒烟》、书信体散文集《情书一百封》、诗集《让我吻遍你骨肉相逢的城邦》、诗集《我昏迷于自身的低矮》、小说散文随笔集《谁来疼爱这重病的人间》。有作品被收入《中国网络诗歌年鉴2007—2009卷、2010卷、2011卷、2012卷》、《女子诗报年鉴·2010卷、·2011卷》等。获2008诗歌报年度诗人奖。吉林省作协会员。●●●我跟现代人一样,对钱有着特别的憧憬。憧憬背后扭捏着的欲望的深坑,又让我感到什麽都潜藏不住的无奈与悲凉。使我无法从容地标榜自己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于现代人来说,发财要紧,钱,能给他们仓促地挣扎在浮华世界里的心垫一层踏实的底子。——摘自何百玲书信体文集《情书一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