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如何一语双关
辩论中,运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同义关系,使字词或句式同时涉及两件事,表面上言此,实际上说彼,这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双关法。双关能使表达生动活泼,委婉含蓄,耐人咀嚼,余味无穷。
西莫多·冯卡门是现代著名的航空大师,在他八旬高龄时,美国政府授予他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
当授勋仪式结束后冯卡门走下台阶时,他因患严重的关节炎,显得步履艰难,美国总统急忙上去搀扶他。冯卡门在向他示意感激之后,轻轻地推开总统的手,说:“总统先生,下坡而行者,毋需搀扶,唯独举足攀登者,方求一臂之力。”
冯卡门在这里借用语境,巧设双关,表面上是说下坡、上坡之事,实则暗指希望总统平时多多关注在困难的条件下向科学高峰辛勤攀登的科研工作者,含意深刻,表达得体。
双关法作为辩论技巧,由“字面直言意义体”和“深层含义意义体”构成。前者主要是借助语义或语音的联系而产生,后者则要借助句子、环境、甚至全篇论述才能产生双关效果。后者含义一般是隐含在前者之中,正是这种含而不露、饶有兴趣的表达能给人以意外之感。
从前,有位县官带着随员骑马到王庄去处理公务。走到一个岔路口,不知如何走,正巧遇见一农夫,县官大声问道:“喂,老头,到王庄怎么走?”那农夫不睬不理,只是赶路。县官大声要他停下。农夫说:“我没时间,我要去刘庄看一件古怪的事。”县官问:“什么古怪的事?”农夫一板一眼地说:“刘庄有匹马下了一头牛。”“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应该下马才对啊!”县官感到莫名其妙,农夫煞有介事地回答:“世上的怪事多着哩,我怎么知道那畜牲不下马呢?”
面对无礼的县官,直言相劝相骂当然于事无补,农夫机智地运用语义双关的手法给予斥责和讽刺,借字面的“畜牲”,斥责连做人常礼都不懂的县官,手法高明得很。
双关是一种绝妙的辩论武器,运用时要坚持文明表达,以理服人的原则,格调高尚文雅,内容纯净正派,要以德胜人,以理服人,切忌粗俗低级,更不能像泼妇骂街。
六、如何机巧应答
在辩论中,有时对方往往提一些古怪的难题或无理的刁问,直接地如实地对待容易上当,走入死胡同,这时,最好的方式是以谬制谬,指东说西,答非所问。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陆侃如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陆引用了我国古诗19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孔雀自然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了。真是问的奇怪,答得巧妙,众人捧腹叫绝。
我们再举一例:
1928年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年仅28岁的共产党员夏明翰不幸被捕,敌人用尽种种刑法,都不能使他屈服。国民党在对他进行最后审讯时,他用谬答术回答了愚蠢而疯狂的敌人:
“你姓什么?”
“姓冬。”
“胡说,你明明姓夏,为什么姓冬?”
“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多少岁?”
“共产党万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
面对拷问,英雄故意谬答,有力地嘲弄了敌人,也表现了革命志士的言辩智慧。
辩论中,应答是一种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口才形态,机巧应答,则堪称应答场合中短兵相接的利器。
七、如何回环曲折
古代有位宰相,请理发师来给他理发修面。那理发师给宰相修面修到一半,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
宰相见他这样,心里纳闷:这肚皮有什么好看的呢?就问道:
“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呀?”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您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
宰相一听,哈哈大笑。
“那是说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能容忍、不计较。”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哭着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您大人的眉毛刮掉了,您大人气量大,千万请恕罪!”
宰相听说他的眉毛给刮了,不禁勃然大怒,正想发作,转眼一想:自己刚才讲宰相气量最大,我怎能为这些事就给他治罪呢?于是,只好说:“不防,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去算了!”
聪明的理发师运用回环曲折的说话技巧,保全了自己,免除了一场大灾祸。
理发师的话绕了这样一个大圈子:“宰相肚子为什么大”,引宰相说出自己气量最大;我不小心刮了您的眉毛,请气量最大的宰相恕罪。
可以想见,假如理发师直愣愣地一下子说出把眉毛刮了的事,结果必定不堪设想。这种回环曲折的说话方式,诱使对方说出自己需要的话,让他感到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最后顺利达到谈话的目的。
回环曲折的说话,一般由套问和直陈其事两部分组成。
上述例子中,理发师的第一问题便属于套问,“套”出他需要宰相说出的话;后面跪倒在地说的话,便是直陈其事。
又如,有位小学生问爸爸:“偶然的疏忽,能原谅吗?”
爸爸回答说:“什么人都会有偶然的疏忽,当然应该原谅。”
小孩立即哭丧着脸说:“昨天,我不小心把您最心爱的大花瓶打碎了!”
爸爸刚想发作,但想到自己说出口的话,只能说:“算了,以后要小心!”
这孩子的话也分两部分:套问和直陈其事。
经常有意识的学习、训练回环曲折的说话技巧,将会对你的交际、处事很有用处。
八、如何灵巧仿接
辩论中,可以巧妙地仿照对方的言语结构,架构出一个与对方语意相反的句式,产生同构意悖的效果,运用此法往往能置敌手于窘境,使其自食其果、哑口无言。
古希腊曾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位年轻的演讲家,凭借其伶牙俐齿,到处发表演讲,雄心勃勃地猎取功名利禄。
有一天,他父亲告诫他:
“孩子,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结果的。说真话吧,富人会恨死你;说假话吧,贫民不会拥护你。无论你说话真假,要么是会遭到富人的憎恨,要么是遭到平民的反对啊!”
儿子听后,笑着反击说:
“您错了。我会有好结果的,如果我说真话,贫民会赞颂我;如果我说假话,富翁会赞颂我。无论说什么,我都会受到人们的赞颂。”
这位演讲家顺引父亲言语表达的结构,轻巧反击,即破坏了论敌的阵势,使自己的论点得以成立。
运用此法,关键在于接话快捷,且结构一样,意义相悖。我们再看下面这则故事:
一位财主刁钻刻薄。一次,一位长工不小心踩死了他家的一只公鸡,他便乘机敲诈,对长工说:“你踩死了我一只能生蛋的公鸡,限你三天之内赔我同样一只能生蛋的公鸡,否则,扣发你的工钱。”
长工回到家闷闷不乐,妻子问明原因,要他不要着急,她自有办法。
第三天,长工妻来到财主家。财主问道:“你的丈夫呢?他怎么不来?”
长工妻答道:“他不能来,他正在家生孩子!”
财主吼道:“胡说,男人生什么孩子?”
长工妻反驳道: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哪有公鸡能下蛋咧?
财主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这种方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且可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教育人们、批评丑恶、警示后人。如上面等场合更是可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如下例:
甲:“你在造纸厂,有的是纸,为什么不给我带点,真没意思!”
乙:“你在银行,有的是钱,为什么不拿点给我。”
灵巧仿接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妙法。它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仿用对方的言语来还击对方;二是仿用对方用过的方法、技巧来还击对方。在使用时,首先要听出对方话语的实质和目的;其次要分析对方攻击的理由和根据;最后巧借对方的话或用过的攻击方法进行反击。
在运用此法时还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在友好的场合对友好的对象忌用此法。否则容易造成气氛不协调,伤了和气。
九、如何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是一种运用实际上的意思跟表面的意思正好相反的话进行辩论的方法。比如使用否定的语言表达肯定,用责怪的语言表达感激,用贬抑的语言表示赞扬等等。正话反说,表面是肯定,实际是否定,形褒实贬,形成大起大落的语言变化,透示出诙谐之乐趣。这种言此意彼的言语方式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如:“他啊!真是太了不起啊!”这句话,如果句末用曲折调表示,即为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在辩论中,作用很大。
1.它可以鞭挞丑恶,讽刺落后。
古代庄宗爱好打猎。一天,他率大批人马外出打猎,踩倒了很多庄稼。当地县官出面制止,惹庄宗大怒,县官不服。这时,一个叫敬新磨的优伶站出来,捋袖摩拳地痛骂道:
“你身为县官,难道不知道我们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要唆使老百姓种田而向皇上交租税呢?你难道不会让老百姓都饿死,而使这里的田地都空出来,供给我们皇上驰骋打猎用吗?”敬新磨说完,请求庄宗立即将县官处死。庄宗明白其用意,放了县官。敬新磨正话反说,表面是训县官,实际是说庄宗,使庄宗认识错误,迷途知返。
2.它可以蕴含幽默,充满情趣。
一位顾客在饭馆吃饭,米饭中沙子很多,顾客把沙子吐出来一一放在桌上,服务员见此情景很不安,抱歉地问:“净是沙子吗?”顾客摇摇头微笑着说:“不,也有米饭。”
一句幽默、风趣的反语,一句善意、巧妙的批评,化解了矛盾,增加了理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它可以便于表达,利于体现。
如小陈去某商场买布料,她选中了一块灰色大方格布料。但她发现布口是斜的,不是沿方格走的,于是便要求售货员把斜口裁正以后再扯。售货员不耐烦地说:“你这人真自私,怎么不替别人想想?”
小陈听后很恼火,回答道:“我自私,我当然要自私。布是给我扯的,不是给你扯的,不是给别人扯的。你不自私,把好好的料子扯斜了,你多会替别人着想啊!”几句话说得售货员哑口无言。
小陈抓住对方的话把,运用正话反说,在“自私”和“替别人着想”这两个词上做文章,反驳非常有力。正话反说,使小陈的话具有很强的讽刺味道,比泼口骂人要体面得多。
正话反说,可提高辩论语言的战斗力,是反击敌手的有力武器,但要注意场合,不可滥用,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攻击性。
十、如何出其不意
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肖伯纳:“您看我多大年纪?”
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肖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高兴地笑了起来:“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来?”
“请把我刚才说的3个数字加起来。”
掌握出其不意的表达方式,在各种交际场合特别需要。
日常生活及特定的处境中,有些出其不意表达的语言,是非常精彩的。
有一个音乐家在监牢里仍然经常拉小提琴。到了执行死刑的前一天,狱卒问他:“你明天就死了,今天你还拉它干什么呢?”
音乐家说:“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我不拉,还等什么时候拉呢?”
出其不意,即行动抢在对方思想的前面。论辩借此法,就是指辩言要在论辩对方思想之前,意料之外。
作家刘绍棠一次到南开大学讲演,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给予直率的答复。
一位学生递上一张纸条问道:“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应该给予表现,这就意味着文学作品什么都可以写。”
刘绍棠拿着纸条问是哪位同学写的,台下站起来一位女同学。刘绍棠见是个女孩子,就开玩笑说:“你把学生证给我看看好吗?”
这个女同学大惑不解。刘绍棠说:“我要看看你的学生证是不是贴着脸长疮的照片。我想是肯定不会的!”
刘绍棠接着说:“你不在长疮时拍照片,更不会把长疮的照片贴上学生证,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因为你是漂亮的,长疮时的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最真实的面目。共产党的某些缺点是需要批评的,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是涉及到许多方面问题的,应由党内采取措施解决。可你非要把它揭露出来不可,这岂不是要共产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共产党的工作证上吗?”
这段答辩,充分体现了“出其不意”这种技巧。
要看学生的学生证,对话、答辩与学生证有什么关系,许多人一定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等到刘绍棠一席话说完,大家才恍然大悟。这种技巧出其不意,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十一、如何模糊应对
在一些特殊场合,往往碰到一些不便直接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一时无法回答但又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时如果运用精确的语言往往表达不了我们的思想感情,此时模糊应对便派上了大用场。
南齐时,有个著名书法家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颇深。
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自己的书法逊于臣子。
一天齐太祖提出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写毕,齐太祖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
王僧虔既不愿压低自己,又不愿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说:“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
太祖听了,只好笑笑了之。
面对皇上的刁问,王僧虔模糊应对,妙在其答所不能答,使自己脱离进退两难之窘境。
模糊应对变通性强、收缩性大、攻击力大,是一种常用的舌战技巧,广泛用于外交谈判、生活口辩。
1.它可以化解矛盾,摆脱困境。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一个突出的话题是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一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在下榻的旅馆门前被一群美国记者所包围,有记者问莫洛托夫:“苏联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绷着脸仅用了一个英语单词回答:“足够!”
“足够”这个模糊概念,既可以回避有多少原子弹这个当时不便公开的秘密,又表达了前苏联人民的自尊和力量,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2.可以应付刁难,控制主动。
1982秋天,我国作家蒋子龙到美国洛杉矶参加一个中美作家会议。在宴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蒋子龙解个谜:把一只五千克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千克水的瓶子里,用什么方法能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不假思索,答:“你用什么方法放进去,我就用什么方法拿出来。”
金斯伯格赞扬蒋子龙才思敏捷,因为他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的人。
3.可以制服强硬,为难恶人。
阿凡提当理发师,大阿訇来剃头,总是不给钱,阿凡提想找机会整治他一下。
有天,大阿訇又来理发。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在刮脸的时候,问道:“阿訇,您要眉毛吗?”
“要,当然要!”
“好,您要我就给您。”阿凡提说着,“嚓嚓嚓”几刀,就把阿訇的两条眉毛刮了下来,递到他手里,阿訇气得说不出话来。
“阿訇,胡子要吧?”阿凡提又说。阿訇连忙改口说:“不要!不要!”阿凡提连声说好,又是几刀,把阿訇的胡子全部剃了下来,扔到地上。
阿凡提利用“要”的多义施展计谋,故意误用,逗得阿訇左右为难,连连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