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200000023

第23章

外史氏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枭獍则生而食其父母矣。彼金氏子非犹腼然人面者哉?而乃忍于其亲至此,而况于他人乎?此虽脔其肉以饲狗彘,犹将不食之矣,更何以敝其辜哉?然不以明正典型,而徒毙其命,以为掩盖,岂无有从旁窥其微者乎?若某甲,己不能恤其妻之死而殓之,而且因以为利,至于怒及幽魂,心胆俱裂,而犹悍不知警,其人何足深论!乃至亲族亦俱甘缄默,而听其漏网,而况临之在上者哉!然自此吾恐白书探丸之事将起,《易》言:“履霜坚冰,由来者渐。”吾所以志于此三事者,岂徒为泉壤虑也!

以上数事,固足骇人视听。自是以来,后珠村一带被盗者,不可枚举。前年冬季北沈左侧,一夕被盗至二十四棺,亦皆在秀桐交会之处。他邑所未闻也。顾其时犹间有控官者。去年春芝堂之妷女一棺,亦尝被发。芝堂控诸邑,官不能捕盗。为偿讼费以解之。其他或有作佛事,并为之掩埋,以聊作解嘲者。

今芝堂已殁,半月前,其妷女之柩又被发掘。其同时被发者,凡二十余棺,更无一人控官者矣。盖皆习惯为常,且明知无益故也。斯其诲盗也,岂无所由来哉。

龟王

《金华子杂编》:龟直中纹,名曰千里。其近首之横纹第一级,左右有斜理通于千里者,龟王之纹也。今取常龟验之,莫有也。昔黄焜以舟师赴广南,将渡小海,军将忽于浅濑中,得一琉璃小瓶子,大如婴儿之掌。其内有一小龟子,长可一寸,往来旋转其间。瓶子项极小,不知所入之由也。取而藏之。其夕,忽觉船一舷压重。起视之,有众龟层叠就船而上。大惧。以将涉海,虑致不虞。因取所藏之瓶子,祝而投于海中,众龟遂散。既而语于海舶之胡人,胡人曰:“此所谓龟宝也,稀世之灵物。惜其遇而不能有,盖薄福之人不胜也。倘或得而藏于家,何虑宝藏之不丰哉?”惋叹不已。得非即所谓龟王耶,不然,何龟之随之者众也?

龟鉴

沈秃头,桐乡人,精于风鉴。尝为人择地,既得一穴,谓其人曰:“此地葬之,当生贵子,后世亦累代公卿不绝。”友人喜,即以其父母葬之。

数年有紫云和尚者,自虎林来,夙擅其术。友慕其名,邀至其地,访以吉凶。僧相之曰:“此处前临大道,子孙已被踏尽,且其后又犯拖力煞,将枝叶凌夷之不暇,何论贵盛也?”遂力劝其改葬。友惑之,即乞其另觅一地,以千金购得之。将迁葬,秃头忽至,力争曰:“谁为汝破吾术者?此中已有金丝缠绕,奈何复返?”友不信,命启其域,果有金丝藤绕遍棺外。友悔恨,将还诘僧,秃头止之曰:“此等播弄,是若辈长伎,然亦岂非命耶。”叹息而去。

其后秃头家厨中缸面浮出一龟,大如盘。背有篆书“佩税殿削懵蒙”六字,大俱寸许。不解,以问人。或谓“佩税殿在龙宫内,或此龟获罪龙王故,谪降出海。然何以至此,得毋祸汝家?”秃头归,祀而放之于河,讫亦无他异。秃头性迂拙,虽隆冬常脱其帽,故人以此呼之。

余谓秃头既精于其术,而又不为今世鬼蜮之谋。安知非邀神鉴,故使龟来告祥?若以如秃头乃能削去懵蒙,而无愧为龟鉴欤。

王韬

WANGTAO

王韬(1828-1897),苏州甫里镇(今属江苏吴县)人。1845年曾以县学第一的成绩成为秀才,但是他不久就对当局产生厌恶,以后再也没有继续投考。

1848年他受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的邀请,成为他的“翰海书馆”的中文编辑,此后,王韬开始有机会接触西学。1862年,王韬因为与太平天国的书信来往被清政府以“通贼”的名义通缉,王韬在英国领事馆避难数月后逃往香港。在香港他结识了英国汉学家里雅各,帮助他翻译《尚书》、《春秋》、《诗经》等典籍;随后接受里雅各的邀请到英国继续帮助里雅各翻译《诗经》、《易经》等中国典籍。

王韬在翻译之余,到英国各地游历,并在牛津大学发表汉语演讲等。在欧洲的三年开阔了他的视野,极大地改变了他的思想。1879年王韬又出游日本,作为学者和改革家结识了一大批进步人士。王韬几十年的游历生活写了大量的笔记,题材也很丰富,涉及外交、军事、天文、小说等。虽然王韬去世已经1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然不过时。

变法上

泰西之士尝阅中国史籍,以为五千年来未之或变也。夫中国亦何尝不变哉!巢、燧、羲、轩,开辟草昧,则为创制之天下;唐、虞继统,号曰中天,则为文明之天下;三代以来,至秦而一变;汉、唐以来,至今日而又一变。西人动讥儒者墨守孔子之道而不变,不知孔子而处于今日,亦不得不一变。盖孔子固圣之时者也,观其答颜子之问为邦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于三代之典章制度,斟酌得中,惟求不悖于古以宜乎今而已。于答子夏之问则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此孔子盖言其常也,而非言其变也。言其常,则一王继治,有革有需,势不能尽废前代之制而不用;言其变,则未及数百年而祖龙崛起,封建废而为郡县,焚诗书,坑儒士,乐坏礼崩,法律荡然,亦孔子之所未及料者也。汉承秦弊,不能尽改,自是以后,去三代渐远,三代之法不能行于今日。如其泥古以为治,此孔子所谓生今之世而反古之道者也。由此观之,中国何尝不变哉!即欧洲诸国之为治,亦由渐而变,初何尝一蹴而几,自矜速化欤?

铜龙沙漏,璇玑玉衡,中国已有之于唐、虞之世;钟表之法,亦由中国往;算法借根方得自印度;火器之制,宋时已有,如金人之守汴,元人之攻襄阳,何尝不恃炮火,其由中国传入可知也。其他如火轮舟车,其兴不过数十年间而已,而即欲因是笑我中国之不能善变,毋乃未尝自行揆度也欤!吾知中国不及百年,必且尽用泰西之法而驾乎其上。盖同一舟也,帆船与轮舶迟速异焉矣;同一车也,驾马与鼓轮远近殊焉矣;同一军械也,弓矢刀矛之与火器胜败分焉矣;同一火器也,旧法与新制收效各别焉矣;同一工作也,人工与机器难易各判焉矣。无其法,则不思变通;有其器,则必能仿效。西人即不从而指导之,华人亦自必竭其心思材力以专注乎此。

虽然,此皆器也,而非道也,不得谓治国平天下之本也。夫孔之道,人道也;人类不尽,其道不变。三纲五伦,生人之初已具,能尽乎人之分所当为,乃可无憾。圣贤之学,需自此基。舍是而言死后,谁得而知之?亦谁得而见之?

况西国所谓死后获福者,其修亦必裕于生前。然则仍是儒者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之说耳。故吾向者曾谓:数百年之后,道必大同。盖天既合地球之南朔东西而归于一天,亦必化天下诸教之异同而归于一源。我中国既尽用泰西之所长,以至取士授官,亦必不泥成法,盖至此时不得不变古以通今者,势也;而今则犹未也。今如有人必欲尽废古来之制作以遂其一时之纷更,言之于大廷广众之中,当必以其人非丧心病狂,决不至是。

呜呼!世人皆明于既往而昧于将来,惟深思远虑之士,乃能默揣而得之。

天心变于上,则人事变于下。天开泰西诸国之人心,而畀之以聪明智慧,器艺技巧,百出不穷。航海东来,聚之于一中国之中,此固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诸国既恃其长,自远而至,挟其所有以傲我之所无,日从而张其炫耀,肆其欺凌,相轧以相倾,则我又乌能不思变计哉!是则导我以不容不变者,天心也;迫我以不得不变者,人事也。如石之转圜于崇冈,未及坠地,犹谓其难,而不知其一落千仞也。况今者我国已自设局厂,制造枪炮,建置舟舶,一切悉以西法从事。招商局既建,轮船遍及各处,而洋务人员辄加优擢,台湾、福州已小试电气通标之法,北方拟开煤铁诸矿。所未行者,轮车铁路耳,则或尚有所待也。

此皆一变之机也。

惟所惜者,仅袭皮毛,而即嚣然自以为足,又且因循苟且,粉饰雍容,终不能一旦骤臻于自强。不知天时有寒暑而不能骤更,火炭有冷暖而不能立异,则变亦非一时之所能也。要之,在人而已矣。尽人事以体天心,则请决之以百年。

洋务上

呜呼!今日之所谓时务急务者,孰有过于洋务者哉。四十年来事变百出,设施多谬,有心人蒿目时艰,辄为扼腕太息。夫国家之一举一动,所以多左者,由于未能熟悉泰西之情,而与之往来交际也。

中外语言文字,迥然各别,彼处则设有翻译官员,及教中之神父牧师,效华言,识汉字,留心于我国之政治,于我之俗尚风土山川形势物产民情,悉皆勒之成书,以教其国中之民。而向时中国之能操泰西言语,能识英人文字者,当轴者辄深恶而痛嫉,中国文士亦鄙之而不屑与交;而其人亦类多赤贫无赖,浅见寡识,于泰西之政事得失,制度沿革,毫不关心,即有一二从其游者,类皆役于饥寒,仰其鼻息,鲜有远虑,足备顾问。盖上既轻之,则下亦不知自奋也。因是,于其性情日益隔阂,于其国政民情终茫然罔有所知,通商十余年来,无能洞悉其情状,深明其技能,抉其所短而师其所长。询以海外舆图,则以为非我所当知,或以为洋务一端自有主者,非我所能越俎。一旦交涉事起,局促无据,或且动援成例以为裁制,此事之所以多决裂也,如是则谓中国之无人才也可。

西人凡于政事,无论巨细,悉载日报,欲知洋务,先将其所载各条一一译出,日积月累,自然渐知其深,而彼无遁情。国家亦当于各口岸设立译馆,凡有士子及候补人员愿肄习英文者,听入馆中,以备他日之用。果其所造精深,则令译西国有用之书。西国于机器格致舆图象纬枪炮舟车,皆着有专书,以为专门各家之事,苟识其字,通其理,无不可译。如此,则悉其性情,明其技巧,而心思材力之所至,何不可探其秘钥哉!将见不十年间,而其效可睹已。

此皆余二十七八年前之所言也,时在咸丰初元,国家方讳言洋务,若于官场言及之,必以为其人非丧心病狂必不至是。以是虽有其说,而不敢质之于人。不谓不及十年,而其局大变也。今则几于人人皆知洋务矣。凡属洋务人员,例可获优缺,擢高官;而每为上游所器重,侧席谘求;其在同僚中,亦以识洋务为荣,嚣嚣然自鸣得意。于是钻营奔竞,几以洋务为终南捷径。其能识英国语言文字者,俯视一切,无不自命为治国之能员,救时之良相,一若中国事事无足当意者;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噫嘻!是何一变至是也。是岂天道循环,人事变迁,应出于是哉!此我在二十七八年前所未及料者也。

特我谓今之自谓能明洋务者,亦尚未极其晓畅也。今日者不过相安于无事耳,求无不遂,请无不行,以谨凛之形观骄盈之色。其所称建制船舶,铸造枪炮,开设机器,倡兴矿务,轮舶之多遍至于各处,一切足以轶乎西人之上而有余,富国强兵之本,当必以此为枢纽,讲求西法,千载一时,不知此特铺张扬厉语耳,求其实效,仅得二三。有明之季,西洋人士航海东来,多萃处于京师,汤若望曾随李建泰出师,军中铸有西洋大炮,则克录一书着于此时,泰西能敏之人所在多有,亦无救于明亡,盖治国之要不系于是也。

欲明洋务,尤在自强,自强之效,则在治民练兵。治民先在简择牧令,练兵先在整顿团练。盖先尽其在我,而后人无不服。我固能操必胜之权,而立于不败之地,则人自然就我范围,而莫或敢肆。实至名归,其道然也。试观万国公法一书,乃泰西之所以联与国,结邻邦,俾众咸遵其约束者,然俄邀诸国公议行阵交战之事,而英不赴,俄卒无如之何。此盖国强则公法我得而废之,亦得而兴之,国弱则我欲用公法,而公法不为我用。

呜呼!处今之世,两言足以蔽之;一曰利,一曰强。诚能富国强兵,则泰西之交自无不固,而无虑其有意外之虞也,无惧其有非分之请也。一旦有事,不战以口舌,则斗以甲兵,不折冲于樽俎,则驰逞于干戈。玉帛烽燧,待于二境,惟命之从。不然,讲论洋务者愈多,办理洋务者愈坏,吾诚未见其可也。

救亡决论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

其一害曰:锢智慧。今夫生人之计虑智识,其开也,必由粗以入精,由显以至奥,层累阶级,脚踏实地,而后能机虑通达,审辨是非。方其为学也,必无谬悠影响之谈,而后其应事也,始无颠倒支离之患。何则?其所素习者然也。而八股之学大异是。垂髫童子,目未知菽粟之分,其入学也,必先课之以《学》

《庸》《语》《孟》,开宗明义,明德新民,讲之既不能通,诵之乃徒强记。如是数年之后,行将执简操觚,学为经义,先生教之以擒挽之死法,弟子资之于剽窃以成章。一文之成,自问不知何语。迨夫观风使至,群然挟兔册,裹饼饵,逐队唱名,俯首就案,不违功令,皆足求售,谬种流传,羌无一是。如是而博一衿矣,则其荣可以夸乡里,又如是而领乡荐矣,则其效可以觊民社。至于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以为通天地人之谓儒。经朝廷之宾兴,蒙皇上之亲策,是朝廷固命我为儒也。

千万旅进,人皆铩羽,我独成龙,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许我为儒也。夫朝廷鬼神皆以我为儒,是吾真为儒,且真为通天地人之儒。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难哉!做秀才时无不能做之题,做宰相时自无不能做之事,此亦其所素习者然也。谬妄糊涂,其曷足怪?

其二害曰:坏心术。揆皇始创为经义之意,其主于愚民与否,吾不敢知。

而天下后世所以乐被其愚者,岂不以圣经贤传,无语非祥,八股法行,将以“忠信廉耻”之说渐摩天下,使之胥出一途,而风俗亦将因之以厚乎?而孰知今日之科举,其事效反于所期,有断非前人所及料者。今姑无论试场大弊,如关节、顶替、倩枪、联号,诸寡廉鲜耻之尤,有力之家,每每为之,而未尝稍以为愧也。

请第试言其无弊者,则孔子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故言止于所不知,固学者之大戒也。而今日八股之士,乃真无所不知。夫无所不知,非人之所能也。顾上既如是求之,下自当以是应之。应之奈何?剿说是已。

夫取他人之文词,腆然自命为己出,此其人耻心所存,固已寡矣。苟缘是而侥幸,则他日掠美作伪之事愈忍为之,而不自知其为可耻。然此犹其临场然耳。

至其平日用功之顷,则人手一编,号曰揣摩风气。即有一二聪颖子弟,明知时尚之日非,然去取所关,苟欲求售,势必俯就而后可。夫所贵于为士,与国家养士之深心,岂不以矫然自守,各具特立不诡随之风,而后他日登朝,乃有不苟得不苟免之概耶!乃今者,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致令羞恶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又何怪委贽通籍之后,以巧宦为宗风,以趋时为秘诀。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苟利一身而已矣,遑恤民生国计也哉!且其害不止此。每逢春秋两闱,其闱内外所张文告,使不习者观之,未有不欲股弁者。逮亲见其实事,乃不徒大谬不然,抑且变本加厉。此奚翅当士子出身之日,先教以赫赫王言,实等诸济窃飘风,不关人事,又何怪他日者身为官吏,刑在前而不栗,议在后而不惊。何则?凡此又皆所素习者然也。是故今日科举之事,其害不止于锢智慧,坏心术,其势且使国宪王章渐同粪土,而知其害者,果谁也哉?

同类推荐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血红袍

    血红袍

    界域三千,群雄崛起,光怪陆离的世界,无边的生命之地,冰雪交加的神秘无尽深渊内的频繁嘶吼,无尽业火焚烧之地内的咒骂、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弹指憾天歌。少年身披血红袍,成就无敌强者。
  • 重生之非皇后莫属

    重生之非皇后莫属

    夙霓裳,大夏国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是夙老丞相的嫡女,与皇上相爱的妻子,但却在皇上登基五年后,因病去世,生下的仅有嫡出的长公主。世下所有百姓都以为她是因病去世的,只有她知道,她是因为被柳嫦茹柳贵妃下毒死的,在死前柳嫦茹是如何在她面前陷害皇上,让她对皇上失望的都一一说了出来,更包括她刚出生的皇儿是如何被她害死的。她恨啊,她那才刚出生不到一天的皇儿突然夭折,她竟然不知道竟然是被柳嫦茹这个女人害死的,她这辈子害得她失去了爱人和皇儿。她不甘,要是能重来一世,她便要柳嫦茹还她皇儿和她的命来!
  • 大枭臣

    大枭臣

    佣兵之王林影执行任务意外惨死,重生大明时代。天启二年,阉党参政!魏党党羽肆意妄为,为谋一己私利,杀死林影父亲。同样的明朝,不一样的历史。天启年间,武宗朱厚照即位,没有“八虎”,只有魏忠贤!九千岁横空出世,开始了明朝中期阉党专政,民不聊生,满朝文武卖弄权术的破败时期!林影为报父仇,前往京城搅弄风云,成就一代枭臣!
  • 邪术妖缘

    邪术妖缘

    一个孩子的出世,接二连三诡异恐怖的事,一个道法高深的道士,一个仁慈又奇怪的和尚,一段不为人知的身世,一本邪异的古书,一段千年的恩怨情仇,一个千年的阴谋。
  • 此刻属于我和你

    此刻属于我和你

    靠在窗口,手里握着黑石项链,在掌心来回摩擦。天又擦黑了,我终于找到了一颗小小的星,在远出闪烁着,像极了他的眸子。顾长空,你答应过我,一定会回来的,我们,还有明天呢。
  • 汉末小王爷

    汉末小王爷

    官渡口岸,刘义横刀立马望着曹操,眼中杀机尽显,四方联军军旗涌动,人山人海。刘备、袁绍亦是带领手下骄兵悍将参加了讨伐刘义的联军。“吾乃关云长,谁敢与我一战!”关羽骑赤兔马疾驰而出,手中青龙偃月刀闪着耀眼的寒光,刘义手下先锋乐进持刀跃马而出来战关羽,不过二十余合,乐进不支败走。典韦得到刘义授命飞马来战,张飞从联军军阵转出,直取典韦,两人真乃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走马灯般的厮杀了上百回合不分胜负。刘义想到赵云被刘备暗算,至今还在伤中,联军中还有许多猛将未出,自己这边就只剩下典韦,怕典韦有什么闪失,即令鸣金收兵。“主公,如今吾等必要退回青徐,再做商议,否则必定全军覆没!”郭嘉心中也是万分懊恼,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全线崩溃,诸葛亮果然非同凡响。。。。。。。刘义的三国路为何如此的坎坷,他该如何去完成统一大业,敬请书友们的关注!!
  • 禁忌之子:圣渊魔法学院

    禁忌之子:圣渊魔法学院

    (放心入坑!)她自从7岁失去父母,之后她的性格变得阴冷,甚至打架斗殴。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她的命运,一位女人救了她。她来到了异世界,身世迷离的她前往圣渊魔法学院。在那里命运让她遇见了他。他性格阴郁、恐怖,初见她差点杀死她。接着他带着她旷课等一系列的事情。她的身世迷雾却因为他们在一起的一点一滴慢慢地揭开,原来她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再失去你!”这是她看见他第二次为她哭了,她不想在看见他再为她哭了,心好疼……
  • TFBOYS:缘

    TFBOYS:缘

    穿越文,并非穿越回古代。TFBOYS~~~(具体详见正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曼珠沙华:倾城之恋

    曼珠沙华:倾城之恋

    她是曼珠沙华花妖,她是妖神。他是蜀山长老,他是上仙。一妖、一仙,本应是死对头,却阴差阳错相爱。“倾城,你可愿意放下一切跟我走?”“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