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演讲的两个主要部分都是人,一个是演讲者,一个是听众。没有听众的演讲者称不上是演讲者,他只是对着空气喊话而已。即使你是透过广播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对你的听众做演讲,你看不见他们,但你仍然要留意他们的反馈,如果你能收到的话。听众是演讲者的上帝,他们能否接受你的情感和观点,决定了你的这次演讲是不是成功。一次成功的演讲永远不在于你使用了多么华美的词藻,不在于你的表情或肢体动作多么的到位,当然这些也是决定演讲是否出色的一部分。但最重要的,你要抓住听众的心。如果你是面对面地进行演讲,那么更要留意听众的临场反应。卡耐基认为,要使听众专心地倾听你的演讲,就要随时注意听众的反应。
放映中的电影无法即时地修改内容,所以从一开始,一部电影的成败就已经决定了。假如在放映过程中,那些既定的内容无法吸引观众,电影制作者看到观众睡觉的睡觉,打呵欠的打呵欠,他也没有办法站起来去说什么或做什么,因为他无法当下就观众的反应去做出更好地修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电影不受观众喜爱,顶多是下定决心下次要制作出更多的电影。但是演讲者要比电影制作者幸运一些。如果你发现你的听众出现了类似厌倦的神情或动作时,甚至压根儿不听你的讲话,而和身边的人交头接耳时,你可以立刻调整你的演讲内容和方式,试图用新的、更有趣的东西去重新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
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常会不经意间冒出一些不着边际,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但那不是演讲,所以无所谓。可一旦你成为了一个演讲者,讲话没有逻辑性、趣味性,那么你就准备好接受没有听众的事实吧。听众的欲望才能成为你演讲的动机,而听众的反应是你演讲的根本。如果你能留意一些听众的表现情况,相信就能了解他们的反应了。
当听众被你演讲的内容所吸引,反应热烈时,他们的视线会集中在演讲者的身上,并可看出他们对你正表现出善意的微笑,眼神中流露出欣赏之意,不时点头附和你的演讲,表示出他们正在与你共鸣。
相反,如果现场开始有所骚动,大家的视线不再集中在你的身上,而且开始喧哗,这种情形就表示听众已经脱离你的说话范围了。这时候,你一定要提高声音或是突然放低声音,用这样一种简单直接地方式暂时先拉回听众的注意力,同时也给你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如何表述接下来的内容来吸引观众。
在演讲时,有时一开始的讲话并不能得到大家的共鸣,这时,不要立即作深入的发挥,因为无法吸引听众的内容,你讲述的再详细,也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你要做的是尽量想办法结束这段不为人所接受的部分,尽快进入新的话题。有时,当你试图用幽默这一手段去调动现场气氛,却沮丧地发现,听众们都不为所动。直至你说出“刚才我说的其实是一个笑话”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配合地给你一个笑声。这时也不必觉得难堪,一定要等“捧场”的笑声结束之后,再继续开始你的演讲。
有些演讲者喜欢用一些文绉绉的表达来发表演讲,但由于只是通过声音的传播,没有即时字幕的显示,听众不一定能很快明白演讲者在说什么。这种情况若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的话,演讲者就要临时把内容改成用日常性的话语来说了。也许表达上没有原先的演讲词那么精彩,但如果能够激起听众的反应,总比一直照本宣科地念完演讲词要好得多。甚至你可以使用提问式、反问式或者假装说错话等手段,让听众投入到你的演讲中。
然而现实有时总是让人灰心。即使你使出了浑身解数,听众仍然沉醉在梦里和周公的约会中,这时,你要相信他是真的累了才会这样吧。但就你个人的努力来讲,你不能放松,不能放弃,你还要一直努力,尝试各种方法。你可以说一些自嘲或者风趣的话,比如“在座的各位似乎已经筋疲力尽了,如果是因为听了我的话感到疲倦或更加疲倦的话,反正也不需要付费,请大家安心入睡,做个好梦。请把我的话当成是动听的催眠曲吧!”如果听众笑了,把注意力暂时又放回到你身上,你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尽快完成你的演讲。
总之,演讲要来自听众,回归听众。你必须留意听众的反应去调整你的演讲,才能够让你的演讲更能说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