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克是一个珠宝推销员。这天,他带着一批手镯去一个小城推销。当时很多人认为他不会成功,因为这个小城的人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袖,手臂很少会露出来,没什么戴手镯的嗜好。之前有人也去卖过手上的饰物,但统统都失败了。
汉克在小城待了几天,果然手镯的销量十分不好。他磨破了嘴皮也没能卖出几副手镯。这时他听闻了一个消息,有一位很受欢迎的歌手要到这座小城演出。于是汉克灵机一动,通过各种关系联系上了那位歌手,送了一对精贵的手镯给她,请求她在演出的时候能戴上。演出当天,那位歌手果然戴上了汉克送的手镯,搭配整身的装扮,十分漂亮,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整个演出过程中,那位歌手换了很多衣服,其中也包括长袖,但是手镯一直没摘下来过。
演出结束后,汉克加强了他的推销工作。现在,他在推销的时候可以说:“看,这就是那位歌手那天演出时戴的手镯,是我送给她的。这对手镯确实十分的精美,您可以试戴一下。就算您穿的是长袖,它也一样可以很好地做出搭配。你戴上它一定也能和那位歌手一样美丽动人。”果然,这番推销的话十分有效。很快的,小城里掀起了一阵戴手镯的风气,而汉克自然也将要推销的手镯卖得一只不剩。
这个故事中,汉克采用了“榜样”策略,即现在常说的“名人效应”的手法。通过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去展示所要推销商品的特点,让人们事先看到效果,同时想象自己拥有产品或使用产品后也能像名人一样。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推销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了,也较容易取得成效。
除了社会大众都知道的名人可以用来做“榜样”之外,对于特定受众群的顾客,选择与他们联系比较近的人,也很有说服力。
这天晚上,阿美去一所大学宿舍推销女生用的化妆品。她先简洁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又拿出产品介绍了一番。由于平日上门推销的人就不少,宿舍里的女生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准备礼貌地请阿美离开。其中一位室友还没等阿美走,就没好气地嘀咕了一句:“都夸自己的东西好,谁知道是不是骗人的,上门推销最烦人了!”阿美听到了这声嘀咕,但也没有像其他推销员那么尴尬,相反她温和地笑道:“是的,上门推销确实给大家造成了困扰,毕竟要大家硬接受一种陌生的东西,挺不容易的。”
大家没想到,阿美没有装作没听见就走掉,也没有争吵辩解,相反还以附和的态度答话,这下宿舍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温和起来。阿美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也不急着走了,而是不失时机地接着说道:“你们认识系里的陈老师吧?她十分喜欢我们的产品,每次我过来推销,她都让我捎带着给她补货。你们在课上或是路上遇到陈老师,可以问问她是不是用我们的产品,是不是觉得很不错。”大家一听,原来自己的老师也在使用推销的产品呢,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不仅因为大家都认识陈老师,而且陈老师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漂亮皮肤好,是公认的美女。所以陈老师私下里常被女生们讨论,大家都希望像陈老师一样有白皙的皮肤。既然陈老师使用的就是这款产品,那么效果一定不错。于是大家都掏出腰包,各自都买了一套化妆品。
阿美使用的同样是“榜样”策略,只是这次“榜样”换成了顾客身边熟悉的,有代表性的人。相对于遥不可及的名人,这些身边的“名人”更有“榜样”的说服力,更能促使人们采取购买行动。这就是推销中的“榜样”策略。
人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产品自然会抱有怀疑态度,如果有认识的的人或者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在使用产品,心里会安心一些。推销者巧用“榜样”策略,选对示范的“榜样”,就能较好地达到推销的目的。这其实是借助于已有客户去吸引潜在顾客,从而使推销的说服力提高。比如图书公司销员对他的新客户说:“您好,作为物资局的负责人,您认识商业局的教育科长林生先吧?他刚从我这儿买了600本书,我想您这儿的情况和他那儿差不多,是不是也需要有关管理学方面的书籍呢?”家电销售员对他的客户说:“您的邻居就使用了我们的产品,非常省电呢?您要不也试试?”
诸如此类种种都是“榜样”策略的具体应用。这样的推销会很快拉近你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你和你的产品产生最初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进而产生兴趣,顺利的话就采取购买行动了。一个好的推销员,总是会用心地发掘各类“榜样”,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些榜样搬出来,这比花费大量唇舌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