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8600000015

第15章 关于古代宕昌羌人最终去向的几点思考(4)

关于“宕昌羌随周武王灭商”。《宕昌县志》在《建置沿革》一章写道:“商、西周时宕昌为羌人住地。公元前11世纪中期宕昌羌随周武王灭商”。这也是毫无依据的武断,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误。据笔者判断,这一失误是对史书中有关《宕昌传》记述文字的误读造成的,即“宕昌羌者,其先盖三苗之胤。周时与庸、蜀、微、庐等八国从武王灭商”。县志编纂者把这里的宕昌羌“其先”也就是“三苗之胤”的远古先祖理解成了宕昌羌,于是将宕昌羌存在的历史大大提前。历史事实是,在西周时根本不存在宕昌羌,宕昌羌尚未在历史上出现,跟随周武王灭商的是羌,是包括宕昌羌在内的羌人的祖先。在史籍中,“宕昌”这一名词的出现,是在《水经注》中,也就是北魏时期,到唐代编修的《周书》、《魏书》、《北史》、《梁书》、《南齐书》中有了宕昌羌的大量记载。在此之前,史书还没有关于“宕昌”的记载,怎么可能有“宕昌羌”随周武王来灭商呢?《后汉书·西羌传》明确记述道:“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同书所记直至东汉时羌“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中,亦不见“宕昌”之名。

关于宕昌羌的族系渊源问题。《宕昌县志》在《民族人口》一章开篇写道:“宕昌羌是西羌的一支,是钟存羌的一个派系,在秦汉时便在宕昌农耕畜牧。”这里且不说“在秦汉时便在宕昌农耕畜牧”中“农耕”的说法与直到南北朝宕昌国时期各史《宕昌传》中“皆衣裘褐,牧养牦牛、羊、豕以供其食”的记述相悖,就宕昌“是钟存羌的一个派系”的说法,亦为武断,大可商榷。很显然,以为宕昌羌为钟存羌亦即钟羌的一个派系的观点是将《羌族简史》等疑宕昌羌为且昌羌的推断武断为定论,其资料依据应当是《后汉书·西羌传》中“(马)贤复进击钟羌且昌,且昌等率诸种十余万诣凉州刺史降”。我们认为,南北朝时期的宕昌羌与汉代的钟羌没有资料证明有多少联系,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两点:按照《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一是钟羌及其支系的且昌羌活动地域在洮河流域上游及黄河之间,从未到过白龙江上游的宕昌地区;二是钟羌在族系上属无弋爰剑曾孙忍及弟舞的系列,湟中一带为其原居地,而宕昌羌则为忍季父印的系列,自秦之后“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至。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点在正史中的《党项传》、《邓至传》、《白兰传》的记述中明确记载,如《北史·党项传》即称其种有宕昌、白狼(白兰),皆自称弥猴种。而汉时白马羌之后的邓至羌即白水羌,“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

从史料记述及历史变迁的实际脉络考察,宕昌羌应是汉代武都参狼羌的演变,或者就是参狼羌。我们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有以下几点:第一,汉代以来在今白龙江上游聚居生活的参狼羌在宕昌羌的记载出现后从史籍中突然消失,而南北朝时期的宕昌羌活动地区正好就是汉代参狼羌活动的地区。西汉武都郡治所在今西和洛峪,东汉后期内迁下辨,即今成县《西峡颂》摩崖东侧的广化村,参狼羌居住地域在武都郡西北白龙江中上游,即武都郡徼外,所以又称武都羌或武都参狼羌。又因其与聚居在今文县、南坪白水江一带广汉郡北部边境的白马羌相接壤,又被称为“广汉塞外参狼种羌”。而白马羌有时又被称为“武都塞上白马羌”。武都参狼羌在汉代是羌人各支系中比较强大的一支,“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之河首以西,及在蜀、汉徼北,前史不载口数。唯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后,或引而远去”。较为强大的武都参狼羌到哪里去了?宕昌羌又是从哪里来的?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述。长时期活动在宕昌地区的参狼羌如果从本地区消失,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被消灭,二是整体迁往别处,但史书记载中这两种情况均未出现。东汉时参狼羌有两三次反抗朝廷的起义,被平定,但没有被斩杀毁灭,也不像武都氐人那样迁往外地。魏、蜀争夺陇南时,曹操将武都郡人口大量迁往关中,诸葛亮将阴平、武都人口迁往川北和汉中,但主要是武都郡和阴平郡内地人口,对边外白龙江上游的参狼羌涉及不多。因此,可以断定,参狼羌的基本人口在东汉至三国时期直到晋代,仍然定居在今白龙江上游的宕昌地区。第二,东汉、曹魏时期,今宕昌地区是参狼羌生息的核心地区,羌人归属中央政府统治之下。1988年和1989年,在今宕昌县境内先后发现了两方铜印,一方是“汉率善羌君”,另一方是“魏率善羌伯长”,两方印现均存于宕昌县文化馆文物陈列室。这两方印的发现,充分证明在东汉和曹魏时期,宕昌地区的羌人是归顺中原朝廷的,其首领受到朝廷的封爵。那么这两方印文中的“善羌”又是什么羌即何种羌人呢?毫无疑问,东汉至曹魏时期,活动在今宕昌地区的除了参狼羌外别无其他羌人,所以这里的“善羌”只能是参狼羌。而宕昌羌的名称,如前所述,在这一历史时期尚未出现。第三,晋代后活动在白龙江上游的参狼羌在史籍中被称为宕昌羌。汉魏时期颇为史籍所重视的参狼羌在晋代后无故消失,而在其长期活动生息的白龙江上游地区又无任何来历地突然出现了同样较为强大的宕昌羌,这该如何理解呢?考察史籍记述的踪迹和实际历史过程,我们发现晋代以后被称为宕昌羌的这支羌人,就是汉、魏时期长期生存于当地的参狼羌。这支羌人由于居住在白龙江上游的陇南山区,气候温和,山高林密,与甘青草原其他羌人不同,是较早开始定居的,而不是“逐水草而居”,他们是古代羌人中较少见的“居有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投羊毛覆之”的羌人,虽然到南北朝时仍是“牧养牦牛羊豕以供其食”畜牧为主的阶段,但由于地域环境和与中原汉族及较羌人发展更高的陇南氐人的长期接触,相应地说,是较为发达或有特点的,汉、魏时受中央政权领属,为“善羌”。当西晋八王之乱后晋政权统治被削弱,不久后的东晋政权已是偏安江南,西部和北方已不在东晋政权控制之内,各地地方势力各自为政,即旧史所谓“五胡乱华”。白龙江上游地区的参狼羌也形成了独立势力,建立了宕昌国地方小政权,只是这一时期对原参狼羌称为宕昌羌了。这就是参狼羌在汉、魏到晋末时期基本发展过程。第四,宕昌有可能为参狼的音转。“参狼”与“宕昌”在汉语中发音口形相同,差别只在轻重和声调上,应当是转音造成了不同的两个名称。王国维《水经注校》“羌水”条:“羌水出羌中参粮”,引孙潜夫按语说:“《汉志》引《水经》云:羌水出羌中参谷。”就是说羌水发源于参狼(粮)谷。羌水是今宕昌境内岷江,岷江发源于今南河沟,另一支流源于岷、宕分水岭。“参狼谷”即“参狼沟”,也就是“宕昌沟”,如我们今天仍将白龙江上游的迭部通称“迭部沟”。《元和郡县图志》记述宕昌因宕昌山得名。《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宕昌山标注为今宕昌县与舟曲县分界的大石山中段,此山是今白龙江与岷江的分界,东麓为岷江,西麓为白龙江。宕昌山下为参狼沟,实际上是宕昌山下的宕昌沟,或参狼山下的参狼沟。第五,宕昌国第一位国王梁勤是世代居住在当地的老户,“世为酋帅”,而且“得羌豪心”,其先世可直接追溯为参狼羌。如前所述,梁懃称王约在公元400年左右,而西晋代魏开始于公元265年,从魏时的“善羌”距梁懃称王相距约130年左右,若每代人间隔以20年左右推算,从参狼羌即曹魏时宕昌地区的“善羌”至梁懃称宕昌羌王不足7代人,这对于早已定居在当地的居民来说是不长的历史。梁懃家族“世为酋帅”,传承六七代人是再正常不过的,所以,梁懃的先世是参狼羌无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0《宕州城》条说:“宕州城,卫(岷州卫,即今岷县城)南百二十里,故西羌地。晋末西羌别种保聚于此,曰宕昌国。”这里的“晋末”显然指的是西晋末,西晋亡于公元316年,若以西晋末年宕昌羌即保聚宕昌地区计算,距曹魏宕昌地区“善羌”仅有50年左右,仅仅相距不到3代人。这就更加确证宕昌羌就是汉、魏时期的参狼羌是不言自明的史实。顾氏的论述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遗憾的是由于宕昌羌与宕昌国毕竟是地处陇南偏僻之地的弱小地方政权,没有引起历来史学家们的足够重视,从来没有一部论着论及宕昌羌与参狼羌的渊源关系,只是就史料本身的记载,就参狼羌和宕昌羌的整体活动情况作些简略记述而已。

关于宕昌国的都城问题。宕昌国都城就是今宕昌县城关的旧城,这本来是没有疑义的,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宕昌研究的一些论文和《宕昌县志》、《舟曲县志》记述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说法,使这一问题出现极大混乱。有的按早被否定的清人丁谦《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的说法,将宕昌国都城指为西固城即今舟曲县城,有的甚至无中生有地说宕昌国的都城是距今宕昌县城东几里之地的破城子,有的说宕昌国都城是今宕昌城关旧城和今舟曲县城两处,还有一种说法是今舟曲境内的峰迭、瓜咱、舟曲县城、华年城等地都曾一度是宕昌国的王城。对宕昌国都城所在地问题,笔者有《宕昌故城考》作专门的考述,在此不展开论述。

关于所谓宕昌羌首领“保”率众聚居宕昌地区的问题。宕昌县内一些文史工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包括宕昌县政协所编的《宕昌文史资料》中,多次说到在晋末,西羌别种有名为“保”的首领率众据守宕昌地区,被称为宕昌国;有的则进一步将“保”演绎推断为宕昌羌政权创建者梁懃之前的宕昌王。《舟曲县志》在《概述》中说:“西晋末年,世居羌道县的宕昌羌“保”,建立半独立的宕昌国,历经十代。”《甘南州志》在《大事记》晋怀帝永嘉元年(307)条中亦采此说称:“西羌别种‘保’建立宕昌国,今舟曲全境及迭部部分地区在其辖境。”这些文章和志书的作者和编着者,都认为历史上有一个叫做“保”的宕昌羌的首领,这是一个明显而且不应该发生的失误。据笔者所知,在正史和历代地理类着作和地方志中,从来没有关于宕昌羌曾有一个叫“保”的首领的记载,历史上没有这样一个人。说宕昌羌首领“保”建立了半独立的宕昌国,既与正史梁懃称宕昌王的史实相违背,也没有任何资料依据,真可谓无中生有。我怀疑,提出“保”建立了宕昌国的地方文人们是误读了《读史方舆纪要》中“宕州城”条的有关文字,形成误解,造成了这一失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0“宕州城”条说:“宕州城,卫(岷州卫,即今岷县城)南百二十里,古西羌地。晋末西羌别种保聚于此,曰宕昌国。”这里的“保聚于此”是保卫、聚居、据守的意思,而不是西羌别种叫“保”的首领率众据守于此,“保”不是人名。很显然,认为宕昌羌称“保”的首领建立了宕昌国的观点的形成,是把“保聚”一词中的“保”字单独提出误解为人名了。

同类推荐
  • 大凉山旧事

    大凉山旧事

    一部中国式山野田园牧歌一帧帖旧时代的诗意画卷一份都市霓虹里最遥远的乡愁
  • 御天城

    御天城

    在充满了未知与想象的世界,所需要的是什么?机缘巧合之下鱼小城来到了一段历史,一段泯灭众人的历史。一个百次考试未中童生的人,突然一跃成了这段历史各种发明的创始人!蔡伦的造纸,毕升的印刷,被称为仙家的火药,流传千古的四大名著........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感和爆发力-----------------------------我到之处,寸草不生!
  •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葡萄牙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葡萄牙帝国

    公元15世纪,一个人口、物产都不丰富的蕞尔小国葡萄牙,是怎么在一个世纪内华丽变身的呢?当马可波罗带着“黄金东方”的传说回到欧洲时,一股航海的热潮就此展开,葡萄牙占据先机,成为了殖民航海事业的第一个受益者。
  • 穿越之三国当曹操

    穿越之三国当曹操

    【数万人收藏,火热三国】一场车祸,穿越到了三国,卷入了纷争大世(我写了新书,换了马甲:三国之剑行天下)。
  • 明君盛世

    明君盛世

    特种兵穿越到平行的宇宙,在那乱世,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建立太平盛世、
热门推荐
  • 古剑奇谭之旅途

    古剑奇谭之旅途

    苏苏,无论我是风晴雪还是霜琳神女,我一直都爱你!晴雪,无论我是百里屠苏还是太子长琴,我一直都爱你。上一世我为天下人而活,这一世我宁负天下,也绝不负你!爹、娘,无论我是百里玲雪还是霜雪神女,我依然是你们的女儿!
  •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绵长远去的塔什库尔干河在勾勒整个帕米尔高原的轮廓,碧空如洗,流云逶迤,远山静默……《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收入的作品,都是作者潜心数年时间,深入新疆各地走访,参考了大量文史资料写成,力求对新疆地域和人文进行较为全面、准确、通俗的介绍。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慕士塔格文丛》的介绍,引领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
  • 乾元仙乱

    乾元仙乱

    众仙之中谁为善,众魔之内善为谁。一个修仙小子行走于三界之中,奇遇连连,危险不断,为救自己的亲人,力排众难,为追求道之大成,乾坤奥妙,不断成长的一部经典小说。
  • 墓中奇闻

    墓中奇闻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而对于一个盗墓贼来说,盗皇陵,进王墓,又算什么呢?少年林笑背负师傅重望,出师下山,可是他却发现了盗墓一门百年来的不告人知秘辛......
  • 龙将人间

    龙将人间

    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走在路上,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他环视一周,笑了!在人们的脸上他看到了几个字‘他是坏蛋’他是个坏蛋,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他是个坏蛋,实行强权,大动干戈。他是个坏蛋,锄强扶弱,造福百姓。他是个坏蛋,不失人性,血气方刚。他是个坏蛋……坏蛋,只是个传说。
  • 捉鬼高手在校园

    捉鬼高手在校园

    茅山七十二尊地,尽显神通杀百鬼。十五年前,天显异象,男婴降生。十五年后,茅山派传人辰飞开天眼!学道术!捉百鬼!受命下山,原以为是去降妖捉鬼,结果却被告知去上学!缠人恶鬼,无头女尸,百鬼夜行,斗降师,战巫术……恐怖惊悚诡异怪事汹涌来袭!且看辰飞如何一一破解!(本书内一切捉鬼口诀和符箓咒语禁止模仿。)
  • 弑神狂徒

    弑神狂徒

    洪荒时期被诸天神封印的绝世狂魔,借废柴身体重生,重新踏上漫漫修真路,踏遍封神大陆,一怒杀上九重天。。。修真修真,孰真?孰正?孰恶?孰邪?又有谁能主宰一切。。。
  • 诸神默示录

    诸神默示录

    被封印的神明重新出世,为不引天下大乱,上帝亲自出手将其一一封印,几番大战之下,将神灵全部再度封印,而其神兽坐骑趁乱逃走但已无力将其追逐封印,因为被背叛导致伤重,留在无涯山上等待死亡。恰巧,一名少年拜访寻找到上帝,请求他拯救精灵族钢竹领的百万人性命。于是上帝传授少年遗物,让他自已去拯救百万人的性命。少年踏上腥风血雨的救援之路,他又能否穿越重重阻碍的拯救钢竹领?
  • 长夜孤灯

    长夜孤灯

    天下人族书九字纵横妖兽铸四文不死亡灵通七印神留世间止一曲我们掌灯,走过漫漫长夜,此刻严正以待,静等黎明到来。
  • 那年,我们刚好

    那年,我们刚好

    她和他本就是平凡的高中生,但是他们却因为各种原因走在了一起,他们之间有摩擦,有欢乐,有甜蜜,只是她们能逃脱时间的蹉跎吗?能够避免岁月的间隔吗?“当初明明说好的要一起走下去,为什么你要骗我呢!”雨水无情的打在他们身上,夹杂着爱恋不舍的味道真的好难受“对不起…但是请原谅我的这点自私”紧紧抱着他但也无可奈何,就让我最后再眷恋一下你的怀抱吧。…请敬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