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4200000035

第35章 邓小平科技发展观(1)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他就对科技工作发表过许多重要意见,阐明了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倡导尊重科技人才,要求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努力开发人力资源。70年代,他深入研究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肯定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确定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80年代后期,他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提出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具有丰富内涵,它对于我国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邓小平认真研究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成果和前景,了解和研究新技术革命会给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提出什么样的新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学说中,都贯穿着一个重要思想,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在19世纪,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虽然远不如今天这样突出,但马克思、恩格斯还是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早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写道:“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这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恩格斯在谈到电力的应用时也说:“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还深刻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883年3月18日,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的悼词中特别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凭着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眼光,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出了如此深刻的论述,是难能可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它对整个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

在当代,科学技术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据统计,在19世纪,科学知识的增长速度是50年增加1倍;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知识的增长速度上升为每10年增加1倍;到70年代,每5年增加1倍;而现在是每3年就增加1倍。目前,全球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500万篇,平均每天有1.35万至1.4万篇论文面世,每分钟有近10篇论文发表。全球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万种,平均每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从发明创造到投入实际使用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从几种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投入使用的时间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蒸汽机从发明到使用,用了约100年;电动机从发明到使用,用了57年;汽车从研制到使用,用了27年;飞机从研制到使用,用了14年;原子弹从研制到使用,用了6年;晶体管从研制到使用,用了5年;太阳能电池从研制到使用,用了2年;而激光技术从研制到应用已缩短至数月。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强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对象的有效使用和劳动工具的变革,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就劳动力而言,科技的发展使劳动者在生产中体力支出和脑力支出的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动化机器体系的出现,高精尖设备的运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等等,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并促使劳动者为适应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科技知识水平。就劳动对象而言,科技的发展,不但使各种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使用效果大为改进,而且导致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固体激光物质等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劳动对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就生产工具而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等等的运用,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又一次革命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工具的水平。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迅速、广泛、深入地与现代经济结合起来,成为首要的现实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据统计,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中叶上升到50%,80年代已达60%~80%。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促成了大量新兴行业的出现,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重组,加速了不同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融合,加快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步伐,引起了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总之,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达到极为深远广泛、极为巨大显着的程度。

邓小平洞察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早在1978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就鲜明地提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2年10月他又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的一般要素,而且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位要素,它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要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大量新的产品、新的工具、新的生产工艺、新的产业,首先都是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源于科学的实验,来源于科学家的创新思维,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二是科学技术还对其他生产要素发生深刻影响。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当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不仅强烈地改变着劳动工具、劳动资料,而且也强烈地改变着劳动者本身,改变着人。就是说,劳动者从事的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也包含了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甚至主要是脑力劳动。科学家和工程师日益广泛地加入到直接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队伍之中,成为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带头人。目前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脑力劳动和脑体双重劳动的劳动者已占工人阶级总数的60%~75%,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主体。

2.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明显的事实;另一方面,人们也逐步认识到,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从社会现实来看,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明显。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即: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以后的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型材料合成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遥感技术与海洋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大增长。据统计,从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的年增长率以1951年至1976年间的速度为最快。在此期间,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年增长率分别为:英国2.4%,美国4.2%,加拿大5.1%,法国5.4%,联邦德国6.3%,日本则高达12.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从1950年到1988年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9倍;联邦德国增长50.5倍;法国增长31.8倍;英国增长19.6倍;加拿大增长26.8倍;意大利增长50.2倍;日本的增长幅度最高,从1952年到1988年增长168倍。在世界经济比重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了70%左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创新实现的。科技进步在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来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70%到80%以上。正如邓小平所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到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显然,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力量。

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实现“四化”的关键是什么?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中国要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在1978年3月,邓小平就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他告知全党和全国人民,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他三化的关键。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现代化之所以这么重要,有这么大的威力,其根据就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最终就是要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1.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是一条长期的方针。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的广大和人口的众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与之比拟的。我国12.5亿人口(每年还要新增1200万人左右),近9亿在农村(据1999年统计,我国城镇人口为3889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9%,乡村人口为87017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9.1%),资源相对短缺,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耕地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因此,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在我国,由于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很有限,因此,一个农业劳动力还只能养活约3个人,而同样一个劳动力,在美国能养活约70人,在日本能养活18人。这种差距与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着显而易见的关系。因此,要使我国农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关键。正如邓小平所说:“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表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主线,即90年代初的维护到90年代中期的发挥再到新世纪的争取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体现了一种逐渐成熟的趋势,这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俄罗斯国内基本发展道路选择是同步而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清醒地估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慕大国虚荣,稳健、务实、灵活地追求俄罗斯国家的最大利益。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热门推荐
  • 笑笑的爱情来了

    笑笑的爱情来了

    有些事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爱一个人时的甜蜜,被爱的人背叛的心痛。一个人孤独的喝酒,一个人忍受晚风刺骨的寒冷。
  • 圣雨贵族学院的王子公主们

    圣雨贵族学院的王子公主们

    三位公主的家族给三位公主吗订婚,怕公主们不同意,于是说是让公主们好好学习,但是,公主们十岁就博士了,毕业证都一大堆了,学什么习啊?灵异大陆,一个陌生的地方,女主就是这里的人,回去了,介绍自己原来的地方,再遇见你们,我们还能再次相爱吗?
  • 鬼域冥帝的混血魔妃

    鬼域冥帝的混血魔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全能杀手,却因一枚戒指和敌人同归于尽,穿越到历史上没有的朝代,废材又如何,混血又如何,当废材逆袭,身有异凤天戒,又为若明家‘凤主’,当知道真相的家主爷爷追悔莫及,狠毒养姐嫉妒恨;废材如她,有表哥皇帝王爷当靠山,有美男周身围绕,一次意外让他们俩相遇,当冷漠的她遇上冰山的他,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前世他们意外陨落,今生他们的结局又将如何?天下传言,‘异瞳现,定天下’这将会是事实吗?冥帝,魔妃看他们如何定天下……
  • 方块大陆钻小石

    方块大陆钻小石

    来自地球的钻小石在学校宿舍穿越?!在这个神秘的“我的世界”中,钻小石将会如何生存?一切尽在《方块大陆钻小石》!
  • 血战在前线

    血战在前线

    一个享受了国家福利待遇的边防兵,在睡觉的时候,穿越到了华夏的抗战时期,在这里他靠着金手指,开始在战场上驰骋,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努力的奋斗。实在不会写简介,就这样吧,一切都要看书。
  • 不灭仙武

    不灭仙武

    天赋卓绝的莫炎,因为体内神秘魂塔,灵力常常莫名其妙流失,在这灵修者主导的大千世界中,一度遭遇白眼、嘲讽和轻视,但莫炎从未放弃心中的那条强者之路。灵力消失,重新修炼就是……面对嘲讽,选择忽视就行……强者之路,本就充满了曲折坎坷,但强者之心,却绝不会泯灭!当那神秘的魂塔打开了第一扇门的时候,莫炎便走上了一条仙武同修的不灭之路……本书不缺热血,不缺激情,不缺装逼打脸,不缺风花雪月,唯独缺少的是收藏、点击、票票和打赏!!!!
  • 初夏那一年

    初夏那一年

    一盆水让他们相遇,一句话造就了他们的爱情。“斗嘴,吵架”似乎成了他们之间唯一的交流方式。从开始的敌人到如今的恋人到底发生了什么?自从他出了国,她无不想念,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盼望着...从最初的想念到慢慢的淡忘,她对他失望透底。可如今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还能挽回吗?
  • 魂牵绝九世

    魂牵绝九世

    也许这一次我们会再相见,也许这一次你会再爱上我,没有目的,我只希望你能回到当初的那个样子。秦幽:别在靠近我,我不是当初的白痴。莫寒轩:我会让你再一次爱上我,把心交给我。秦幽:我本无心,何来交心?莫寒轩:如果你没有,我把我的送给你。可好?秦幽:不好!你的心太贵,我要不起。
  • 画界仙尊

    画界仙尊

    一个被灭族的豪门公子,因为一件家传古物,无意间被带入了一个新位面。孤身一人拜师学艺,巧计摆脱仙师魔掌,得知自己所处的竟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重生界!”从此这位豪门公子便走上了一条重生成仙之道。斗法征战、异族之争、再开天路、灭神除魔。最终在不懈努力之下,化身仙尊,重画仙界!!!
  • 霸王圣者

    霸王圣者

    一位都市中的中学生周羽..从祖屋的院子里挖出了个古朴的宝盒..从此从再普通不过的人物变成了修真者...纵横寰宇,那是小意思了,人间就像游戏世界,仙界任我游神界也不过是任我逍遥的地带至尊界,马马虎虎有点挑战性有热血,有情感,有人性有神仙,有妖怪有东方的神魔,有西方的上帝和吸血鬼霸王圣者,不止是霸王还有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