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300000017

第17章 在攀登的阶梯上

内蒙古海拉尔冰天雪地的严冬。

早上不到5点钟的天空黑得就像柴灶的锅底。一个小姑娘和一条叫“力力”的狗的身影随着农舍的木门吱吱呀呀地吟唱闪到旷野里。两个影子沿着曲曲弯弯的小路来到冰封的伊敏河床上,只见那个小姑娘将一块两尺见方的棉垫子展开在冰面上,然后她匍匐上去,将梳着两个小辫子的脑袋朝向冰面。接着,一个稚嫩的咿咿呀呀的的声音便在冰面上传扬开来。

在晨曦未现的凌晨,那个小姑娘就这样喊着嗓子,一直到老阳将朝霞赶出地平线,直到老阳高高地悬在天空,直到农闲的村舍里冒起炊烟。看看面前的冰面,已经被自己喊嗓子呼出的丹田气冲出了碗口大的冰坑,她才直起腰身。这时她才感到膝盖和脚尖冻得生疼。鞋尖上已经挂满了白霜。但她只是“力力、力力”地叫着那只花狗—她的保镖,两个伙伴在晨光的笼罩中,蹦蹦跳跳地朝家走去。

小姑娘叫张秀云,不到十岁的年龄,却已经是海拉尔京剧艺术学校的学员了。放寒假前,老师说,功夫要天天练,最好是“吊冰窟窿”—就是跪在冰面上,脸朝着冰面喊嗓子。说这样喊出的嗓子“扛活儿”,就是你登台唱上一天,嗓子也不会“劈”、“哑”。

她要强,对父母和老师的话特别信服。她相信只要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去做,一定错不了。既然“喊冰窟窿”能让嗓子“扛活儿”,她就要全力以赴地去练。果然,原本就有副好嗓子的她,开学后唱起段子来声音高亢嘹亮、清雅宛转。很快她就成了班上的尖子。

她从小喜欢演唱,这还真有赖她的父母。她至今记得,妈妈一有空就带着她去看演出。舞台上走马灯般变幻的场景,让小秀云如醉如痴。她瞪大乌黑的眼睛,仿佛要把舞台上的一切都牢记在心。那时她实在太小,妈妈只好把她的大衣脱下来,垫在座位的扶手上,这样她就能看清楚舞台上的一切了。

她的妈妈会唱会跳,爸爸拉得一手好京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秀云当然看得最多的是“样板戏”,无论是收音机还是广播宣传里,一天到晚都是样板戏的唱腔。小常宝、李铁梅角色的唱段她张口就来。

由于生得伶俐乖巧,刚进小学校门,她就被老师“送”进了校演出队,很快就成为主角,无论是领唱还是领跳舞蹈,都非她莫属。虽然那时她没经受过专业训练,但凭着天赋,她将一切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上四年级时,正赶上海拉尔京剧团招生,已经在戏剧表演方面展露天赋的小秀云被推荐报名了。考场上,她表现十分出色。监考官们对这个欢快活泼小姑娘很是偏爱,他们逗她说:“再唱段小常宝,要不就因为你年岁太小不收你!”她便极其认真地演唱起小常宝的唱段来。她很顺利地进入了“内蒙古海拉尔京剧团艺术学校”。

秀云虽然年岁小,但已经历经坎坷了。就在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去世了。这件事给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甚至不想上学了,毕竟她是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经济来源也断了。一直操持家务的妈妈为了挣钱养家,刚刚找了个糊纸盒的工作,谁来照顾弟弟呀,当然只有自己了……但当她把这个想法跟班主任王老师说了之后,王老师说:“退学更没出路!你来上学,排练节目时就带上你弟弟吧。家里越困难,你就越要拼出个新天地!”

为此,她至今感谢那位王老师。在班上,她又是学习委员又是文艺委艺。她带着弟弟上学、练功,又负责班上的一些事儿,放学她就带着弟弟回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她心里说:我是长女,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老师说得对,我一定要打拼出个新天地!

时光就这样匆匆流过。三年后,她终于可以从剧团里领工资了!记得第一次将工资领到手时,她高兴得心都蹦到嗓子眼了!26块钱呀!她想象着把这钱交给妈妈时,一家人会怎样地高兴,会不会把她抱起来举到天上呀!点着,想着,然后满怀喜悦地将它们装进自己那个红布娃娃钱包里。这时,老师让孩子们集合练功了。她顺手将钱包放在窗台上,跟着同学们排着队跑上几步就翻个“虎跳”。她是那样投入,以致将这头一笔工资和红布娃娃钱包忘到九霄云外。直到下课,她才想起工资和钱包。赶忙跑到窗台前,哪里还有钱包的影子!想到将空手去见艰辛的妈妈,想到曾经希望看到妈妈欣喜的眼睛,可现在……她不禁哭了起来。事情很快让老师知道了,在剧团里一说,包括老演员在内的所有剧团成员,便纷纷解囊,最多一位唱花脸的老师硬是从自己不多的工资里拿出50元钱捐给她。最终所有捐款共计97元!比她第一笔多出几倍!老师带着她和这些钱回到她家,当把这一切告诉她妈妈时,妈妈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当年那些遥远而温馨的回忆常常激励着张秀云。在张秀云看来,她的运气真是不错,总是遇到好人,无私地帮助她的人。“其实,我特别清楚,人家那么无私地帮助我,是希望我能有所成就!所有的帮助就都成了对我的激励。我永远都感谢他们。”

凭着天分、刻苦、执著,更凭着老师的指点和栽培,张秀云很快就凭着成功出演各类角色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观众誉为“草原一枝花”。在同事和观众眼中,她音色甜美、悟性极佳。在剧团的老前辈们眼中,她就是“吃这碗饭的虫儿”。但张秀云心里清楚,光靠天赋条件是不能成为好演员的。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她每天坚持基本功训练,打旋子、倒扎虎等较高难度动作她也都一丝不苟地反复苦练。几经寒暑,她成了团里的尖子。1987年,她由海拉尔市京剧团调到鞍山市评剧团。

尽管改行唱评剧,但由于她的京剧功底扎实、音色独特,又凭着对舞台艺术的执著和超众的悟性,唱起评剧来也是得心应手。她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被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看中了,有幸身受“花派”开山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她在演艺生涯中屡克难关、攀登高峰。1991年,她在花老师悉心指导下,带着“花派”代表剧目《茶瓶计》中的两折,参加了文化部主办“全国评剧青年演员大赛”,技压群芳,获得一等奖。翌年,她正式拜花淑兰为师。这阶段张秀云真可谓成绩卓著,在她先后演出的将近数十出剧目中,均被委以饰演一号角色的重任。相继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及在鞍山市评剧团先后主演京剧如《杜鹃山》中的杜小三、《盘石湾》中的海云、《玉堂春》中的苏三、《白蛇传》中的小青、《红灯记》的李铁梅等,在《茶瓶记》中的春红,《打金枝》中的金枝、《花为媒》的张五可、《雷锋的童年》中的雷锋等主要角色。并因此而获得“勤学苦练、热爱事业标兵”的省级表彰殊荣。1995年7月,她又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表演奖,并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1996年,她又相继获辽宁省特殊贡献奖、钢花贡献奖。

这个来自大草原的小姑娘如今当真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名声鹊起了。就是1996年,如日中天的张秀云接到消息: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中国评剧院改编并恢复了《金沙江畔》的演出,她作为特邀演员进京饰演“珠玛”;该剧60年代曾是我国小白玉霜、新凤霞、谷文月等一大批评剧表演艺术家的合作精品,是现代戏的代表作,而珠玛又是该剧的一号主角。

张秀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40年来,众多名角相继所扮的角色均已塑造出艺术高峰,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自己再次出演,成吗?演砸了可……她实在不敢多想。但她也兴奋:北京,那是人才荟萃之地,自己能被挑选出演此角色,说明自己还是有实力的。只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刻苦钻研,是一定能够胜任的!她认真研读剧本。藏族土司的女儿珠玛显然是个傲慢、任性的贵族公主,又是个豪爽、可爱、沾点“野味儿”的纯情少女。该剧表现了珠玛对红军由误解、仇视,到理解、热爱的情感历程。她知道,她要一改往常秀美、俊俏的扮相,展示给观众的是一种粗狂、洒脱的视觉形象。

在中国评剧院的一间几平方米的宿舍里,远离家人的她只是埋头磨炼。她已融入珠玛的身心,以致有多少次在睡梦中她都被“珠玛”惊醒,披衣下地轻哼着唱词又走进戏中。在谷文月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她汗流浃背地刻苦排练,同时还与导演反复磨合。在专家和领导的多次审查后,终于快到“好戏开锣”了!谁知好事多磨,一次彩排时,她不慎跌倒,造成右膝盖半月板损伤!以至她每一举足,伤处便钻心地疼痛!能就此放弃吗?放弃,在她人生的字典里,压根儿就没这个词儿!古文月老师问她:“你能行吗?”她说:“没事,行。”她装作无事一般坚持排练。可以想见,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她心中默默地念诵着“戏比天大”,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我一定要将更好的奉献给广大观众,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师父谷文月呕心沥血的谆谆教导。

5月19日,北京城南新落成的中国评剧院大厅华灯辉煌,花篮簇拥。随着徐徐拉开的帷幕,舞台上出现的是夕阳映照的辽阔草原。“穿丛林越峻岭疾如飞鸟”的清亮唱腔,由远到近,只见珠玛一派贵族女子的气势,带着草原的“野劲儿”亮相了。观众们沉浸在她表演、唱腔艺术中。全剧的精彩唱段之一应属“格登太子”一段,又是集中表现珠玛、将人物情感世界推向高潮的唱段。几十句的唱词,张秀云唱得声情并茂引起阵阵掌声。但没人知道,直至开戏前她才让医生打了“封闭”,在台上,生龙活虎的张秀云早就将病痛抛到爪哇国里去了。这场戏是现场直播,张秀云的《金》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北京接连演出50余场。此剧受到了包括北京市长在内的各级领导的盛赞,专家们更是从艺术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还点名接见了张秀云。

各界肯定的声浪纷至沓来,中国评剧院破例将这位人才“挖”进京城。

在网上搜索“张秀云”三字,会在相应的条目下看到如下文字:

张秀云于1996年调入中国评剧院。主演了《水冰心抗婚》、《杨三姐告状》及农村题材的小评剧《谁当家》,并为市、郊区文化馆指导培养了同类角色演员约二十人。

2002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评剧节中饰演评剧《曹雪芹》女主角胭脂,荣获演员一等奖,该剧同时获得河北省第六届戏剧节一等奖,此外,该剧还作为文化部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优秀剧目在京演出,她本人因此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的表彰及奖励。

在中国评剧院2004年排演的《刘巧儿新传》中扮演了B组75岁的“老刘巧儿”,一直以花旦、闺门旦应工的她,突破行当,接受挑战,连演60多场获得成功。通过饰演“老刘巧儿”,拓宽了她的戏路,延长了她的艺术生命,是她在艺术上日趋成熟的一次巨大飞跃。获奖情况:

1991年在《茶瓶计》中饰演春红获得文化部全国评剧青年大赛一等奖。

1995年7月在《花为媒》中饰演的张五可,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表演奖后,在1996年,相继获辽宁省特殊贡献奖、钢花贡献奖。

2002年在《曹雪芹》中饰演胭脂,在第三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该剧在第六届河北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中荣获金奖;

2008年荣获第八届“中华世纪英才荣誉称号”;

2009年荣获第九届“和谐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

“唯有源头活水来。”

张秀云知道,自己的一切成绩,都跟老师们无私的栽培离不开。

令她难以释怀的就是师徒联袂出演《杨三姐告状》。那次,剧院复排《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老师主动提出率弟子张秀云合演,一是答谢多年来观众对她的厚爱,二是要向观众正式推出她的学生—“新派”第三代传人张秀云。这次师徒要同台合演“杨三姐”,张秀云既高兴又紧张。因为只有20天排练时间,而且没有彩排。她三次去老师家求教,谷文月老师一个字、一个腔、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地传授。她要求她表演细腻,唱功则或快或慢、或高或低,要在舒展中听优美,在激昂间觉振奋。在舞台上,张秀云终于将这一唱段演唱得心语如歌、情感全场。新凤霞看了演出特别兴奋,称赞新一代演员在进步,评剧大有希望!

师徒同演的“杨三姐”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谷文月笑了,因为“杨三姐”已经后继有人。张秀云发自内心地总结道:“从排练到演出,我都是终身受益无穷。”她发誓要成为谷老师那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她同样也忘不了恩师—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还是在从师花淑兰唱京剧时,根据多年的舞台实践,张秀云觉得,按自己嗓音条件,学习“新派”更能发挥所长。但按戏曲界的老规矩,“改换门庭”不仅老师难以接受,而且还会引起非议……几经考虑,她还是把想法跟花老师说了。没想到,花淑兰老师不但当即同意弟子可以“改换门庭”,而且愿意尽快促成此事。她亲自找谷文月谈徒弟的演唱风格,并于1996年1月,促成张秀云正式拜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第一代传人谷文月为师。想起这一切,张秀云说:“没有花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多年来,张秀云在全国各省市获得各类奖项多达20余项!张秀云被北京民盟吸收为盟员。她积极参加北京民盟市委、统战部及西城区委组织的“三下乡”义演活动及部队慰问演出。把评剧艺术带到山沟里、老乡家、敬老院等“老少边穷”之地……

成功,并没让张秀云止住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探索。恩师们“活到老、探索到老”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她,张秀云仍然日以继夜地为了评剧艺术、为了观众在四处奔波着。

同类推荐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泪水之花

    泪水之花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著散文合集,主要涉及女性情感方面的内容。一篇篇精美的短文,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全书文笔细腻生动,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溶注在书中,读来令人感动,给人启发。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热门推荐
  • 金庸门徒

    金庸门徒

    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抵不过哥天生纨绔不学无术,你邪功阴狠还会法术遇到哥也得乖乖拜服,因为我就是传说中的金庸门徒!
  • 病世子娶我吧

    病世子娶我吧

    穿越成父不详、母不知所踪的杜家表小姐,君无忧认了,被上至官员富商、下至市井流氓亲切地称作小土匪,君无忧也认了,舅母苛待、姐妹嘲讽,君无忧也可以不在意,可是,舅母居然想毁她清白,逼她嫁给一个好色纨绔?!这下君无忧可就不能忍了,怎么办?赶紧找人嫁了吧。可是莫名其妙的一道圣旨竟然将她许配给了据说自己病得活不长,还克妻绝子的定国王世子!君无忧这下真觉得自己命苦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靛草青靛草蓝

    靛草青靛草蓝

    外婆牵着我的手,让我进入这个故事。这个古老而又悲怆的故事,对于那时幼小的我来说,只有从它的结果进入。因为只有它在我的心中完全成熟了,我才能将它完整地讲出来,而这个成熟过程需要五十余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孕含着我对生命的体验和思索。现在,在我记忆里,我描述的是巴水河边的九月重阳。
  • 龙凤书院喜洋洋

    龙凤书院喜洋洋

    这世道就是需要和谐的存在!要存在,容易吗?可是他们真的真的是很好心的人啊,他们好意帮春光外泄的美少年进屋却让他磕磕撞撞直至晕倒:他们大清早去提醒大公鸡按时打鸣,却间接造成它终身失声;周围的人被雷劈、被砸到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所以!为了扭转这不堪的命运,他们不得已背井离乡赶到传说中的龙凤书院,想靠知识,改变自己的悲剧命运......
  • 超能掠夺

    超能掠夺

    叶盛本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普通青年,偶然之下得罪了拥有权势的同学,从而人生陷入了困境,一次意外,一枚从天而降的绿色圆珠,让他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掠夺之路,吞天地、掠众生,踏天命、逆轮回,最终成为那至高无上的天地之主。
  • 恶魔契约:天使樱之恋

    恶魔契约:天使樱之恋

    她,因曾经的好伙伴的背叛,与恶魔签订契约她,在十年之后心碎归来,只为为那十年前为就她而死的妈妈,看冰山萝莉如何复仇
  • 冰山王子的冷面公主

    冰山王子的冷面公主

    十五年前,她无真,他无邪,他们互许终生,十五年后,她冷酷,他嗜血,他们为了给父母报仇,成为黑道上数一数二的高手,两人再次的相遇,已认不出对方的两人还会在一起吗?曾经那个承诺又何时才会兑现。。
  • EXO之灰姑凉的水晶鞋

    EXO之灰姑凉的水晶鞋

    每个女孩都有个公主梦而我们的女主也一样。她想要灰姑凉的生活,有多少次她有想过梦中王子,她像灰姑凉一样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一个女人也有了两个姐妹而她们也是外表美丽内心邪恶。女主的父亲也在女主13岁死亡,而她们母女三就打起女主的主意,伤害她欺负她把她美丽的衣服夺走。为什么她会有灰姑凉的开头却没有美好的结局呢——难道是水晶鞋的原因。灰姑凉没了水晶鞋又会如何。——致范雪晶
  • 第999个贝壳等到的你

    第999个贝壳等到的你

    当你捡到自己最喜欢的第999个贝壳时,你要等的那个人会出现在你的生活,陪你度过余生…
  • 13种智慧玩转职场

    13种智慧玩转职场

    本书向大家展示了职场上的成功的各种智慧。包括:适度忍让、巧妙批评、勇于自贬、大度宽容、谦虚谨慎、巧妙求人、巧妙说话、谨慎交际、聪明竞争等13个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