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海滨之后,范蠡一行人向西而行,来到了一个叫做陶邑(今山东定陶)的地方。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此次辞掉齐国相位之后,也像离开越国一样,立即开路,并散尽家中所有钱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并且,范蠡来到陶邑之后,又一次进行了改名易姓,自称为“朱公”,以至于后来人们都将他称之为“陶朱公”。
范蠡之所以来到陶邑,是有他的一番道理的。在范蠡眼里,陶邑就是一个万商云集的物资交流集散地,在这里从事商业活动便可以轻松致富,自己的后半生便有了充足的保证。
范蠡认为,选择一个对做买卖非常有利的地点,如交通便利之处、居民集中之点、物产丰盈之地,都可使经营业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范蠡眼中,陶邑就是这三点的汇合之处,天下之中,因为在当时陶邑东北是商业发达的卫国,正东是齐国和鲁国,向西则是魏国和韩国。所以,陶邑是各国人往来的必经之地,因此商品信息丰富,能够轻易地获得有利的信息,从而能自如地掌控商品转运买卖的时机,在这里经商必能财源丰富。
其次,陶邑的正东的齐国多产文采布帛和鱼盐等,而北面的赵国则盛产鱼、盐、枣、栗,而南面的邹国和鲁国,是桑麻产业丰盛的国家。因此,这些在当时比较富强的国家,所生产的丰富多样的商品便为范蠡经商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再加上,陶邑之地道路四通八达,与各国经商以及往来联系都非常方便。他利用南北各地之的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差异,待时而动,转运货物,将南方商品卖到北方,将北方产品倒运南方,只要从中赢利十分之一,便可成为积资巨万的大富翁。
第三,陶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既为经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又可为商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之后,范蠡自此便在陶邑居住了下来,与其子开始由耕畜起家,继而再积聚货物,据时而买或卖,从商品交易获取丰厚利润。经过短短的几年打拼,范蠡终于又一次“致货累至巨万”,成了当地名符其实的大富翁。
就是这样,聪明的商人总能将他们的智慧与地利优势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这也是他们总能够立足于商战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因为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因素对于各种经营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经营来说,非常有必要加强地理优势的观念。在可能的条件下,经营要尽量运用地利,不管是建设工厂,还是开办商店,首先就是选择理想的位置。
其次,对于地利的考察和鉴别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捧着金碗讨饭,住在宝地喊穷”就是对不识地利的批评。所以,在选择地利优势时要从大处远处看起,看是否有利于商品的流通,是否有利于商品信息的获得和销售。
但是,对于大部分商人来说,地理条件常常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一个企业不可能经常迁来迁去,四处闯荡,而且一个商家每一次迁址往往会损失大量的原有客户,即使来到了一个有利的地方也没有多大的成效。所以,这时就要学会地利优势的运用,发挥当地优势。
比如,当时居住在猗氏城南王寮村的盐商猗顿,因为大雨连绵,盐池中盐花不生,贩盐业陷入窘境。于是,上门请教陶朱公,寻求新的致富门径。陶朱公看到涑水河两岸沃野无际,草盛水聚,就劝猗顿发展畜牧业,农、牧、商结合起来发展。后来,猗顿也成了当时的巨富。
因此,立足当地,善于发现优势,正确运用地利条件,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陶邑,范蠡利用陶邑信息和交通的便利,大力发展商业,不断地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以至于有了上亿金的家产。后来,到了秦汉时期,范蠡已年老力衰,其子孙便继承了他的事业和经商经验。在陶朱公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居住的村庄命名为陶村,并为他修建了墓地,盖起了碑楼。另外,在猗顿的故里王寮村,人们也修建了庙宇,供奉陶朱公和猗顿两位富商的泥像,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从此之后,世上便有了“富比陶朱”的说法,“陶朱公”已经成为财富和富有的代名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财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