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究竟是怎样发家致富的?
根据以上的传说,有人认为沈万三发家致富最科学的应该是来自于“分财说”,也就是人们传言的陆道源晚年看破红尘后,曾把家产分赠于二人,其中一个人就是沈万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论?
主要是因为在杨循吉的《苏谈》中有一篇有关《陆道判捐资》的记载,文曰:“元时富人陆道源货甲天下,为甫里书院山长,一时名流咸与之游处。莫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赀历付之”,“所谓二者,其一即沈万三秀也”。而且,在《周庄镇志》第六卷的《杂记》中也记载有:“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等语。于是,人们便得出这样的结论:沈万三之所以能够发家致富,缘由就是分到了富家的巨财。
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明都穆辑录的《吴下冢墓遗文》中,有一篇有关陆德原的墓志铭。其中是这样说的:陆德原字静远,长洲甫里人。家资千万,良田千亩。曾捐资修建了长洲县学,并且在家乡兴办了甫里学院。官方曾将其提升为山长,后调任徽州教授儒学。而后,他又在徽州出资修建了州学。元朝六年,在回苏州购置木材时,不幸病逝。其有一子二女,子八岁,长女待嫁,次女不足百天。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陆德原也就是陆道源。由此可见,陆道源不但没有出家当道士的事,而且还有幼小的子女,更无分财赠人的迹象。所以说,沈万三的财产来自于“分财说”,很可能就是一种谣传。
与“分财说”相比较,“垦殖说”、“通番说”和“高利贷说”似乎更可信一些。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沈万三是通过勤劳、胆识、智慧的三结合才发家致富的,这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依据。而且,大部分的历史学家也都同意这种说法,并认为这三种说法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根据许多史料上的记载,元代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是个荒年,自然灾害遍及大半个中国,而且在江浙一带又流行起了瘟疫,恰恰沈万三就在这个时候降生了,真可谓生不逢时。但是,沈万三的父亲沈佑颇具眼光,他看到东垞人少荒地多,政府又奖励开荒。于是,沈佑便举家从湖州的南浔迁到了苏州的东垞,即如今的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在这里,全家人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垦植,终于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地主,庄田广达1300多亩。
原来,东垞西边的周庄原本是小村落,后来经过沈家的开发便逐渐形成了集镇。于是,沈佑全家就由“农”转为了“商”,成了地主兼商人的富户。但是,田种的再多也只是个土财主,所以一直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巨贾富商。
后来,沈佑去世,儿子们分了家。老大不见记载,想来也亡故了,老二沈真迁往嘉定安定,老四沈贵搬到白蚬江北的黄墩。这三位沈万三的兄弟从小就随父种田,没有文化,却都生财有道,日后也都成了当地的首富。但沈万三的与众不同,他既能够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天地,又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在三位兄弟迁居之后,排行老三的沈万三沈富却留在了周庄的银子浜,他一方面管理着东诧的庄田,另一方面则开始经营镇上的买卖。在四兄弟中,沈万三最富有经济头脑,他对自己分得的庄田进行精心的经营管理,使得财富再一次有了更大的积累。而且,此时朝廷又开放了私人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对象是高丽、日本和琉球,也有的去南洋等地。于是,沈万三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凭借白蚬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向东出海的这一理想的天然便利之道,将江浙地区深受海外欢迎的丝绸、茶叶、瓷器、工艺品等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贩运了过去,再一次发了大财。
另外,据《吴江县志》记载:“至正十九年,元朝向张士诚征粮,张士诚于次年海运11万石粮米北上,沈万三协助张士诚从海道运送粮米到了燕京。”当时,张士诚举兵起义,终于坐上了大周国的皇帝。但是,张士诚成立的大周国与周边的国家比较起来,实在是太小了,只有苏州一带的一些州县。因此,只好依附于元朝的袒护,每年都要向元朝进贡大量的粮物。虽然此时沈万三正在巴结张士诚,但张士诚大批地运粮北上,必然也会划拨给沈万三一些银两做为舟船费用,虽说不多但也足以让沈万三大赚一笔。并且,选用沈万三大批运粮北上,可见沈万三对海运已是熟门熟路的了。
而且,此时拥有了巨额资财的沈万三,又开始做起了放贷收利这一资本经营的新项目,从使自己更加富上加富,进而使他迅速地成为了“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号称“江南财神”。
在现代社会,经营者就是企业的灵魂,他的决策往往直接地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沈万三可谓是一个经营的鬼才,他从土地垦殖升始,苦心经营,机智行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出色的“经营管理”才能。并且,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他又大胆地开始了“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和放贷收利,这更使他富裕的速度发生了飞速的改变。
因此,在沈万三的身上,我们不仅仅只看到了古代名商的经营风范,而且还为现代的经营者树立了一个杰出的典范和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