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公元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如果一个人只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批评意见,又一味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将是十分可悲的。人世间每一个事像都是立体的,切忌偏执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其他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与你不同的结论,对你提出的批评,有时会让你有全然不同的感悟。
一定要听进批评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辩证地听取别人对你的批评,你必须要有这种肚量和雅量。能听进批评是好样的,人家批评你,指出你的不足,是因为他们还关心你,为你负责才这样做的。
既要听得表扬之词,又要听得进语气平和的语言,克服浮躁之气、轻慢之举。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习包容别人的批评,听得进好话,也听得进刺耳的批评。
但是对一个充满进取心的人来说,他需要守得住自己的原则,不能把所有的批评都当成了指路器。那样,你跟着所有的批评转圈圈,将无所适从,最后一事无成。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身长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更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因而又问他的妾,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于是,邹忌上朝时和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国土纵横各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里的妃子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规劝我的过错,能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闹市一样;几个月后,要隔些时候才有人偶然进言规劝;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言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情,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西方哲学家卡希尔说:“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茫然不知自己还有缺点。”因为人们只知道自我陶醉,一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态度,殊不知这种态度会遭到多数人的排斥,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老子曾用“水”来叙述处事的哲学:“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上善的人,就好比水一样,水总是利万物的,而且水最不善争。水总是往下流,处在众人最厌恶的地方,注入最卑微之处,站在卑下的地方去支持一切。它与天道一样恩泽万物,所以水没有形状,在圆形的器皿中,它是圆形,放入方形的容器则是方形。它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固体。这正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谦逊”。
谦逊是通往进步之门的钥匙。没有谦逊,我们就会太过自满,以致不敢去面对今后的挑战。没有谦逊,我们就不会睁大两眼满怀好奇地去探索新的领域。如果我们不能保持谦逊的态度,我们或许就不敢承认错误,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开始。
只有保持谦逊,我们才可能有学习机会,因为,谦逊使我们相互之间敞开心扉,并使我们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只有保持谦逊,我们才可能坦诚地与他人交换意见;只有保持谦逊,我们才可能避免犯下傲慢与褊狭的罪恶,并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争端。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夸耀自己和自我表扬并不会为我们赢得好的机会,只会断送我们的前程。因为一个喜欢标榜自己的人,往往会失去朋友。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自我表扬的人在一起,别人不但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更严重的是你的品德和灵魂也会遭人批评。无疑,一个没有好人缘、不可信的人是永远也不会与成功结缘的。
谦逊永远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因为谦逊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你看到自己的差距。永不自满,不断前进可以使人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谨慎从事。否则,骄傲自大,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主观武断,轻者使工作受到损失,重者会使事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