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要点
(一)概念
(1)领导者: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权的人。
(2)领导:领导者所做的事情,它是一个影响群体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早期的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放在领导者自身的特殊品质上,认为领导者的个人特殊品质(如进取心、领导愿望、诚实与正直、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等)是决定领导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领导者是“天生的”。显然,领导特质理论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而且在实践中很难得到证实,但它对研究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领导行为理论
(1)艾奥瓦大学的研究。
这是美国艾奥瓦大学的勒温与其同事共同进行的研究,他们从领导者如何行使其权力的角度将领导方式划分为下列三类:
①独裁型风格:命令式的工作方法,集权管理、限制员工参与。
②民主型风格:考虑员工的利益、实施授权管理、鼓励员工参与。
③放任型风格:给群体充分自由作出决策和完成工作。
他们的结论是:民主或参与式工作效率最高,自由放任式工作效率最差。
(2)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四分图法。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是从领导者对待工作和对待员工的态度的角度去研究领导行为的,即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按照其关心程度的高低,画出人们所称的“俄亥俄四分图”,形成四种领导方式。研究小组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既高度关心工作,又高度关心员工,若只关注某一方面或两方面都不关注,那就不能保证领导的有效性。
(3)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
①员工导向:主要关心的是人际关系,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接纳群体成员的个人差异。
②生产导向:主要关心的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与工具。
他们的结论是: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相反。
(4)管理方格理论。
这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穆顿两位教授在“俄亥俄四分图”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的。它们将关心生产和关心员工的程度分为9级,从而得出81种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其中有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他们认为只有9—9型对人和生产都高度重视,才是最理想的领导方式,所有领导者都应采用这一领导方式。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是:
①1—1贫乏型: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②9—1任务型: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下属的士气。
③1—9乡村俱乐部型: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效率。
④5—5中庸之道型: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⑤9—9团队型: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来提高任务效率与工作士气。
管理方格理论的应用:通过识别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培训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作为
一个领导者,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既要关心企业任务的完成,又要关心职工的正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三)领导的权变理论
1.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1)将领导工作面临的环境分解为三个情景变量:
①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与其下属关系的性质和友好程度,有好差之分。
②任务结构,指下级的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有高低之分。
③职位权力,指组织规定的领导者职位所拥有的权力,有强弱之分。
(2)按照上述三个因素的好差、高低和强弱,得出八种环境组合状态,其中有些是对领导有利的,另一些则是不利的,还有一些是中等状态。
(3)将领导方式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即工作任务导向)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即关系导向)。通过LPC问卷法调查,菲德勒的结论是:在环境对领导者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用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其他的环境条件下,则采用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4)对管理的启示是: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变环境状况以适应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二是改变领导方式以适应环境状况。
2.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
该理论认为,领导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同其下属的成熟度是否相匹配。
成熟度是指下属对自己直接行为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即有关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心理成熟度,即工作的意愿和动机。
成熟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低级阶段: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低。
②较低阶段:工作成熟度低,心理成熟度较高。
③较高阶段:工作成熟度较高,心理成熟度低。
④高级阶段: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高。
相应的领导方式有四种:
①指导式或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
②推销式或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
③参与式(高关系、低任务)。
④授权式(低关系、低任务)。
领导方式和下属成熟度的权变关系有以下四种:
①成熟度低:采用高任务、低关系的领导风格。
②成熟度中下:采用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风格。
③成熟度中上:采用高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④成熟度高:采用低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对管理的启示:该理论引用了下属成熟度概念,要求领导方式随下属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现实中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最好的”领导方式,而只有适合特定环境条件的较好的领导方式。
3.领导者参与模型
它指出了领导行为和决策参与之间的关系。有五种领导风格:
①裁决:领导者独自作出决策,以宣布或说服方式告知群体成员。
②个别磋商:领导者与个别群体成员交流问题所在,获得他们的建议,最后作出决策。
③群体磋商:领导者通过会议形式向所有群体成员说明问题所在,获得他们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
④推动与促进:领导者通过会议形式向群体告知问题所在,领导者扮演助推器的角色,明确具体的问题并规定决策的范围。
⑤授权:领导者让群体作出决策,但要求在规定的限制条件内完成。
4.路径—目标模型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
(1)指示型领导:让下属知道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令。
(2)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各种需要的关怀。
(3)参与型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
(4)成就取向型领导: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并期望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四)有关领导的最新观点
1.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1)交易型领导:主要通过使用社会交换进行领导的领导者。
(2)变革型领导: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的成就。
2.领袖魅力型领导与愿景规划型领导
(1)领袖魅力型领导:一个热情而自信的领导者,他的人格魅力和活动能力影响着人们以某种特定方式活动。
(2)愿景规划型领导:设计一个前景目标,只要人们经过努力就会实现。
3.团队领导的具体角色
(1)对外联络官。
(2)困难处理专家。
(3)冲突管理者。
(4)教练。
(五)21世纪的领导问题
1.领导的五种权力
(1)法定权力:与职权同义,代表了由于领导者在组织中身处某一职位而获得的权力。
(2)奖励权力:一种可以带来积极效益或奖赏的权力。不过,此种权力并非领导者所独有。
(3)强制权力:这种权力依赖于领导者是否拥有惩罚或控制的能力。同奖励权力一样,它并非领导者所独有。
(4)专家权力:基于领导者的专业技术、特殊技能或知识的影响力。
(5)个人影响权力:源自个人所具备的令人羡慕的资源或人格特点。
正式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加强个人素质的修炼,以便在拥有职位权力的同时获得更大的个人权力,也就是说更应侧重后两种权力的影响力。
2.创建信任的文化
(1)工作透明化。
(2)公正。
(3)分享情感。
(4)说真话。
(5)始终如一。
(6)兑现承诺。
(7)保持自信。
(8)展现实力。
3.提供道德领导
4.通过授权而领导
授权是指给员工决策自主权的增加。
5.跨文化的领导
6.性别差异与领导
7.名人领导的没落
二、重点与难点
1.早期的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2.领导的权变理论
(1)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2)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
(3)领导者参与模型。
(4)路径—目标模型。
3.有关领导的最新观点
(1)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2)领袖魅力型领导与愿景规划型领导。
(3)团队领导的具体角色。
三、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早期的领导理论关注于领导者以及领导者与下属的相互作用。()
2.管理学中有一套特质总是可以把领导者和非领导者区分开来。()
3.艾奥瓦大学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中,将领导的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4.密歇根大学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中,从两个维度来考察领导行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得出的结论是,员工导向型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5.管理方格论从关心生产和关心人两个维度来考察领导方式,其中的四种极端的管理方式是乡村俱乐部型管理、团队型管理、任务型管理和贫乏型管理。()
6.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7.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着重强调的是,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如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8.弗鲁姆和耶顿的领导者参与模型根据不同的情景类型,给领导者提供了一系列应该遵循的规则或规范,以确定领导者在决策中的参与类型和参与程度。()
9.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授权给下属。()
10.交易型领导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成就。()
(二)单项选择题
1.领导和非领导的差异在于领导具有一些可被确认的基本特性。持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领导特质论
D。归因理论
2.管理方格论得出的结论是()。
A。民主型领导风格最有效
B。高关怀和高规定型领导者使下属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更高
C。对员工和生产均高度重视的领导者效果最佳
D。员工导向型领导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3.在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中,对于高任务、低关系取向的员工成熟度阶段,领导者应采用()的领导方式。
A。参与式
B。推销式或说服式
C。指导式或命令式
D。授权式
4.情景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工作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同其下属的成熟度是否相匹配。较高阶段的员工的成熟度是()
A。低级阶段: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低
B。较低阶段:工作成熟度低,心理成熟度较高
C。较高阶段:工作成熟度较高,心理成熟度低
D。高级阶段: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高
5.菲德勒的权变模型对管理的启示是()。
A。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改变环境状况以适应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不能改变领导方式来适应环境状况
B。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改变环境状况以适应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或者改变领导方式以适应环境状况
C。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多关心雇员的工作条件
D。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注重生产的完成状况
6.领导者参与模型中的群体磋商是()的领导行为的表现。
A。领导者独自作出决策,以宣布或说服方式告知群体成员
B。领导者与个别群体成员交流问题所在,获得他们的建议,最后作出决策
C。领导者通过会议形式向所有群体成员说明问题所在,获得他们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
D。领导者通过会议形式向群体告知问题所在,领导者扮演助推器的角色,明确具体的问题并规定决策的范围
7.路径—目标模型中,()的领导者让下属知道对他的期望,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令。
A。指示型领导
B。支持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D。成就取向型领导
8.()主要通过使用社会交换对组织员工进行领导。
A。交易型领导者
B。变革型领导者
C。领袖魅力型领导者
D。愿景规划型领导者
9.()是一个热情而自信的领导者,他的人格魅力和活动能力影响着人们以某种特定方式活动。
A。交易型领导者
B。变革型领导者
C。领袖魅力型领导者
D。愿景规划型领导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不符合现实的管理状况?()
A。有效的领导者并不是使用单一风格的,他们根据情景调整自己的风格
B。信任领导者的下属不容易受到领导者活动的影响
C。随着组织的发展,领导者会越来越多地授权给下属
D。领导者的价值观对其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有影响
(三)多项选择题
1.领导的特质理论认为与领导力有关的特质包括()。
A。内在驱动力
B。领导愿望
C。诚实与正直
D。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E。外向性
2.领导的权变理论包括()。
A。情景领导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D。领导者参与模型
E。路径—目标模型
3.费德勒的研究揭示了确定情景因素的三项权变维度,它们是()。
A。领导者—成员关系
B。任务结构
C。职位权力
D。关怀维度
E。定规维度
4.根据情景领导理论,对不同的任务和关系取向,相应的领导方式有()。
A。指导式或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
B。推销式或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
C。参与式(高关系、低任务)
D。放任式(低关系、低任务)
E。授权式(低关系、低任务)
5.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工作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同其下属的成熟度是否相匹配。领导方式和下属成熟度的权变关系应为()。
A。成熟度低:采用低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B。成熟度中下:采用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风格
C。成熟度中上:采用高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D。成熟度高:采用高任务、低关系的领导风格
E。成熟度中等:采用低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6.路径—目标模型确立的领导行为类型包括()。
A。放任型领导
B。指示型领导
C。支持型领导
D。参与型领导
E。成就取向型领导
7.领导者参与模型指出了领导行为和决策参与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将领导风格分为以下几种()。
A。裁决
B。个别磋商
C。群体磋商
D。推动与促进
E。授权
8.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要扮演哪些具体角色?()
A。对外联络官
B。困难处理专家
C。生活辅导员
D。冲突管理者
E。教练
9.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与工作成果密切相关,下面哪些行为有利于建立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
A。工作保密
B。兑现承诺
C。薪酬保密
D。展现实力
E。随机应变
10.领导的权力来源包括()。
A。法定权力
B。奖励权力
C。强制权力
D。专家权力
E。个人影响权力
(四)简答题
1.简述领导特性论并识别其局限性。
2.简述管理方格的构成及其五种典型的领导风格。
3.简述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4.简述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5.简述权力的五个来源。
(五)论述题
1.领导的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2.论述领导的权变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六)案例分析题
哪种领导类型最有效?
ABC公司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配件生产集团。最近,集团对该公司的三个重要部门经理进行了一次有关领导类型的调查。
一、安西尔
安西尔对他本部门的产出感到自豪。他总是强调对生产过程、出产量控制的必要性,坚持下属人员必须很好地理解生产指令,以得到迅速、完整、准确的反馈。当安西尔遇到小问题时,会放手交给下级去处理;当问题很严重时,他则委派几个有能力的下属去解决。通常情况下,他只是大致规定下属的工作方针、完成怎样的报告及完成期限。安西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下属合作,避免重复工作。
安西尔认为对下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他不主张公开谴责或表扬某个员工,相信他的每一个下属都有自知之明。
据安西尔说,在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下级不愿意接受任务。他讲到,他的下属可以有机会做许多事情,但他们并不是很努力地去做。
他表示不能理解,以前他的下属如何能与一个毫无能力的前任经理相处。他说,他的上司对他们现在的工作运转情况非常满意。
二、鲍勃
鲍勃认为每个员工都有人权,他偏重于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去满足员工需要的学说。他说,他常为他的员工做一些小事,如给员工两张下月在伽利略城举行的艺术展览的入场券。他认为,每张门票才15美元,但对员工和他的妻子来说却远远超过15美元。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对员工过去几个月工作的肯定。
鲍勃说,他每天都要到工厂去一趟,与至少25%的员工交谈。鲍勃不愿意为难别人,他认为安西尔的管理方式过于死板,安西尔的员工也许并不那么满意,但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鲍勃说,他已经意识到在管理中有不利因素,但大都是由于生产压力造成的。他的想法是以一个友好、粗线条的管理方式对待员工。他承认,尽管在生产率上不如其他单位,但他相信他的雇员有高度的忠诚与士气,并坚信他们会因他的开明领导而努力工作。
三、查理
查理说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清。他认为不论是否属于他们的任务都安排在他的部门,似乎上级并不清楚这些工作应该由谁来做。
查理承认他没有提出异议,他说这样做会使其他部门的经理产生反感。他们把查理看成是朋友,而查理却不这样认为。
查理说过去在不平等的分工会议上,他感到很窘迫,但现在适应了,其他部门的领导也不以为意了。
查理认为纪律就是使每个员工不停地工作,预测各种问题的发生。他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没有时间像鲍勃那样握紧每一个员工的手,告诉他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作。他相信如果一个经理声称为了决定将来的提薪与晋职而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那么,员工会更多地考虑他们自己,由此将产生很多问题。
他主张,一旦给一个员工分配了工作,就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取消工作检查。他相信大多数员工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得怎么样。
如果说存在问题,那就是他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混淆。查理的确想过,希望公司领导叫他到办公室听听他对某些工作的意见。然而,他并不能保证这样做不会引起风波而使情况有所改变。他说他正在考虑这些问题。
问题:
(1)你认为这三个部门经理各采取什么领导方式?这些模式都是建立在什么假设的基础上的?试预测这些模式将各产生什么结果。
(2)是否每一种领导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效?为什么?
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1.答: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领导者自身的特殊品质上,认为领导者的个人特殊品质(如进取心、领导愿望、诚实与正直、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等)是决定领导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领导者是“天生的”。显然,领导特质理论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而且在实践中很难得到证实,但它对研究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答: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穆顿两位教授在“俄亥俄四分图”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的。他们将关心生产和关心员工的程度分为9级,从而得出81种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其中有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他们认为只有9—9型对人和生产都高度重视,才是最理想的领导方式,所有领导者都应采用这一领导方式。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为:
(1)1—1贫乏型: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2)9—1任务型: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下属的士气。
(3)1—9乡村俱乐部型: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效率。
(4)5—5中庸之道型: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5)9—9团队型: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工作士气。
管理方格理论的应用:通过识别不同的领导方式,为培训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既要关心企业任务的完成,又要关心职工的正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3.答:(1)将领导工作面临的环境分解为三个情景变量:
①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与其下属关系的性质和友好程度,有好差之分。
②任务结构,指下级的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有高低之分。
③职位权力,指组织规定的领导者职位所拥有的权力,有强弱之分。
(2)按照上述三个因素的好差、高低和强弱,得出八种环境组合状态,其中有些是对领导有利的,另一些则是不利的,还有一些是中等状态。
(3)将领导方式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即工作任务导向)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即关系导向)。通过LPC问卷法调查,菲德勒的结论是:在环境对领导者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用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其他的环境条件下,则采用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4)对管理的启示是: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变环境状况以适应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二是改变领导方式以适应环境状况。
4.答:豪斯的路径—目标领导理论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
(1)指示型领导:让下属知道对他的期望,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令。
(2)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各种需要的关怀。
(3)参与型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
(4)成就取向型领导: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并期望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5.答:权力的五个来源为:(1)法定权力:与职权同义,代表了由于领导者在组织中身处某一职位而获得的权力。
(2)奖励权力:是一种可以带来积极效益或奖赏的权力。不过,此种权力并非领导者所独有。
(3)强制权力:这种权力依赖于领导者是否拥有惩罚或控制的能力。同奖励权力一样,它并非领导者所独有。
(4)专家权力:是基于领导者的专业技术、特殊技能或知识的影响力。
(5)个人影响权力:是源自个人所具备的令人羡慕的资源或人格特点。
正式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加强个人素质的修炼,以便在拥有职位权力的同时获得更大的个人权力,也就是说更应侧重后两种权力的影响力。
(五)论述题
1.答:领导的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有:
(1)艾奥瓦大学的研究。
这是美国艾奥瓦大学的勒温与其同事共同进行的研究,他们从领导者如何行使其权力的角度将领导方式划分为下列三类:
①独裁型风格:命令式的工作方法,集权管理、限制员工参与。
②民主型风格:考虑员工的利益、实施授权管理、鼓励员工参与。
③放任型风格:给群体充分自由作出决策和完成工作。
他们的结论是:民主或参与式工作效率最高,自由放任式工作效率最差。
(2)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四分图法。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是从领导者对待工作和对待员工的态度的角度去研究领导行为的,即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按照其关心程度的高低,画出人们所称的“俄亥俄四分图”,形成四种领导方式。研究小组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既高度关心工作,又高度关心员工;若只关注某一方面或两方面都不关注,那就不能保证领导的有效性。
(3)密歇根大学研究。
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以下两个维度:
①员工导向:主要关心的是人际关系,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接纳群体成员的个人差异。
②生产导向:主要关心的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与工具。
他们的结论是: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相反。
(4)管理方格理论。
这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穆顿两位教授在“俄亥俄四分图”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的。他们将关心生产和关心员工的程度分为9级,从而得出81种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其中有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他们认为只有9—9型对人和生产都高度重视,才是最理想的领导方式,所有领导者都应采用这一领导方式。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为:
①1—1贫乏型: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②9—1任务型: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下属的士气。
③1—9乡村俱乐部型: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效率。
④5—5中庸之道型: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⑤9—9团队型: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工作士气。
管理方格理论的应用:通过识别不同的领导方式,为培训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既要关心企业任务的完成,又要关心职工的正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2.领导的权变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①将领导工作面临的环境分解为三个情景变量:
A。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与其下属关系的性质和友好程度,有好差之分。
B。任务结构,指下级的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有高低之分
C。职位权力,指组织规定的领导者职位所拥有的权力,有强弱之分。
②按照上述三个因素的好差、高低和强弱,得出八种环境组合状态,其中有些是对领导有利的,另一些则是不利的,还有一些是中等状态。
③将领导方式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即工作任务导向)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即关系导向)。通过LPC问卷法调查,菲德勒的结论是:在环境对领导者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用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其他环境条件下,则采用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④对管理的启示是: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变环境状况以适应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二是改变领导方式以适应环境状况。
(2)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
该理论认为,领导工作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同其下属的成熟度是否相匹配。
成熟度是指下属对自己直接行为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即有关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心理成熟度,即工作的意愿和动机。
成熟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低级阶段: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低。
②较低阶段:工作成熟度低,心里成熟度较高。
③较高阶段:工作成熟度较高,心里成熟度低。
④高级阶段: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高。
相应的领导方式有以下四种:
①指导式或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
②推销式或说服式(高任务、高关系)。
③参与式(高关系、低任务)。
④授权式(低关系、低任务)。
领导方式和下属成熟度的权变关系为:
①成熟度低:采用高任务、低关系的领导风格。
②成熟度中下:采用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风格。
③成熟度中上:采用高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④成熟度高:采用低关系、低任务的领导风格。
对管理的启示:该理论引用了下属成熟度概念,要求领导方式随下属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现实中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最好的”领导方式,而只有适合特定环境条件的较好的领导方式。
(3)领导者参与模型。
它指出了领导行为和决策参与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领导风格:
①裁决:领导者独自作出决策,以宣布或说服方式告知群体成员。
②个别磋商:领导者与个别群体成员交流问题所在,获得他们的建议,最后作出决策。
③群体磋商:领导者通过会议形式向所有群体成员说明问题所在,获得他们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
④推动与促进:领导者通过会议形式向群体告知问题所在,领导者扮演助推器的角色,明确具体的问题并规定决策的范围。
⑤授权:领导者让群体作出决策,但要求在规定的限制条件内完成。
(4)路径—目标模型。
豪斯确定了以下四种领导行为:
①指示型领导:让下属知道对他的期望,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令。
②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各种需要的关怀。
③参与型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
④成就取向型领导: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并期望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安西尔认为下属属于成熟度高的雇员,其领导方式类似于推销风格,即给下属提供指示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
鲍勃是个典型的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重视人际关系,关怀下属的需要。
查理的管理方式类似于路径—目标模型,他类似于一个指示型的领导者。
(2)没有一种领导方式是万能的,由于组织环境、雇员、生产条件等因素不同,没有一种领导方式可以在所有特定环境下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