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9200000030

第30章 东乡县人口与可持续发展(1)

东乡县是一个以东乡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东乡族自治地方。正确处理东乡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是东乡县发展的根本途径,关系着20余万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差,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乡族自治县来说,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认识人口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适宜的人口生存环境,调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对于21世纪东乡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人口状况)

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县共有人口22.2966万人。其中男性114434人,占总人口的51.3%,女性108512人,占总人口的48.1%,主要由东乡族、回族、汉族、藏族、撒拉族等5个民族构成。东乡族作为主体民族有17.25万人,回族1.73万人,汉族3.3万人,藏族33人,撤拉族8人。

1.人口的分布情况。

东乡族主要分布在山区。汪集、风山、高山、车家湾、达板、果园、王家、赵家、免古池、坪庄、春台、龙泉、考勒、北岭、大树和沿岭16个乡占全县总人数的60%;锁南、关卜、百和、董岭、东塬、柳树、那勒寺。河滩和唐汪9个乡为东乡族、回族和汉族杂居区。回族主要分布在唐汪、河滩、柳树、东塬等乡;汉族主要分布在河滩、东塬、唐汪3个川(塬)区乡和百和、关卜、董岭3个山区乡。

2.人口的构成情况。

一是从年龄构成来看,1990年自治县人口中,0岁-14岁人口的比重为34.9%,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3.69%,老少比为1:9.5,属年轻型。这说明,自治县人口由年轻型逐渐向成年型过渡。二是从人口的再生产类型来看,东乡县。岁-14岁和50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分别是34.89%和12.3%)均介于增加型和静止型之间,这说明东乡族自治县人口已开始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三是从人口年龄的动态变化来看,1990年人口普查中的东乡县人口年龄构成较1982年人口普查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典型的年轻型逐渐向成年型转化(见表1)。四是人口年龄构成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①少儿人口比重下降。东乡县人口年龄由增加型向静止型过渡,少儿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1982年至1990年的8年间,少儿人口比重下降了7.5个百分点,绝对数仅增5244人。②劳动适龄人口增加,比例上升。按15岁-64岁年龄段计算,1999年劳动适龄人口总数达13.6242万人,比1982年增加4.0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21.88%上升到1990年的61.32%。③总抚养比下降较快。东乡县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因而其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系数也随转型而下降。从两次人口普查进行比较后的结果证实,东乡县劳动人口1990年的总抚养比,抚养总人口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见表2)。五是从性别比例来看,从1959年开始,东乡县人口在逐年发展的同时,男性人口比例也不断上升。1990年,全县总人口是222966人,其中男性114434人,占总人口的51.33%,女性108512人,占总人口的48.67%,男女性别比例已经平衡。六是从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东乡县1990年共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32846人,其中大学本科35人,大专193人,中专1210人,高中2722人,初中7625人,小学21661人。每千人拥有大学生1.02人,高中17.63,初中34.20人,小学94.46人。15周岁以上、不识字或认字很少的人口共有122028人,占总人口的54.73%。文盲中女性高于男性,山区高于川区,东乡族聚居区高于民族杂居区。七是从行业和职业构成情况来看:截至1999年,农业生产是东乡县的支柱行业,东乡县劳动适龄人口的绝大多数仍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共有5.4万人,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小。城镇个体从业人员0.9万人,工业劳动力只有0.15万人。

3.人口的发展状况。

1953年7月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东乡县总人口为110920人,其中男性人口55323人,占总人口的49.88%,女性人口55392人,占49.93%。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呈下降趋势,全县总人口105310人,男性52236人,占49.6%,女性53074人,占50.4%。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为187309人,18年中人口增长81999人,增长43.78‰,年均递增率2.43%,是东乡县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东乡县总人口222966人,期间共8年时间,净增人口35657人,增长幅度为19‰,年均递增率为2.38‰,人口增幅有所降低。据1999年东乡县人口统计部门统计,1999年,东乡县总人口为25.78万人,比1990年净增3.6万,增幅16‰,年均递增率1.795%,增幅逐渐回落,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

(第二节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现状的评价与分析)

一、人口与环境矛盾加剧的过程有所减缓

1.人口控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1973年自治县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着。计划生育工作开始的第一年,即1973年,人口出生率为45.47‰,至1982年下降到21.08‰。从此以后人口出生率继续呈下降趋势。199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7.7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3年的31.5‰,下降到1999年的13.85‰。但是出生人口总数还有所增长(见表3)。

2.人口迁徙大大减轻了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东乡县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缓慢。从历史上看,也曾有过几次大的迁徙行动。建国前人口的迁徙主要是在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主要迁往康乐、广河、和政、临夏、积石山等地。建国后,自发迁往新疆的人数较多。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迁居新疆的东乡族人口就已达40346人,1990年以后,政府有计划、分阶段分批组织移民,先后移往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小金湾、古浪疏勒河等地约6416户,31317人,大大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3.人口生存的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①农田改造取得一定的进展。

②为改变东乡县干旱、少雨、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处境,自1970年以后修建了一批水库及灌溉渠道。截至1999年共修建水库1个,灌溉渠道78条,有效灌溉面积9.3万亩。

③1970年以后,东乡县电力灌溉工程得到了较大发展。1970年-1999年建电力提灌站178处。灌溉面积2.2万亩。千亩以下提灌站6处,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

④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1972年~1999年陆续建成19项人畜饮水工程。同时还修建了7728眼水窑,9座涝池积蓄雨水,可解决15.5万人和16.4万头牲畜(包括羊)的饮水问题。

⑤水土保持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国以后,东乡族自治县根据土壤、水分、坡向、气候等特征,多类型多层次综合治理,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种草种树,增加植被。植树造林以乔、灌、草相结合,使东乡县几十万亩荒山坡地披上了绿装。二是兴修梯田,减少冲刷,从50年代开始,修梯田、挖鱼鳞坑、反坡台等,70年代开始“三田”建设,80年代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到1999年修梯田18.1万亩。大大改善了农村山坡地的基本面貌。

4.经济社会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983万元,比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10648万元)增长59.5%,年均递增率为14.87%。工农业总产值完成9262.85万元,比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8707.72万元)增长555.15万元,增长率为6.375%,年均递增率为1.6%。粮食总产量46496.54吨,增长14284.5吨,年均递增率为11%。农民人均纯收入776.7元,比1995年增加334.2元,增长75.5%,年均递增率为18.9%。财政收入完成679万元,比1995年增加401.3万元,增长率144.24%,年均递增率为36.1%。1999年末大牲畜存栏数4.2万头(只),比1999年减少0.26万头(只)。大牲畜出栏0.68万头(只)。1999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669.7吨,比1995年增加565.9吨。年均递增率3.45%。199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81%,比1995年增长16个百分点。

二、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多,因而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从上表的情况来看,人口数量压力对东乡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对食物特别是对粮食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粮食总产量在每隔几年总体呈上升势头,增幅较大,但人均产粮增幅较小,因此,东乡县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很大程度上围绕粮食生产运转,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难以提高,影响了农、林、牧用地结构调整和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二是人口增加对“三料”(饲料、燃料和肥料)的压力同粮食一样随人口增长而增大。而东乡县又是一个地表植被非常稀少的地区,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力度,使原本就非常脆弱的植被更加脆弱。三是人口基数的增大,加大了抚贫开发改善生态环境的难度。由于东乡县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因此,在扶贫资金中,救济型抚贫资金占有很大比重。四是新增人口消费占农民收入的很大部分。长期以来,东乡县粮食总产量从总体来看,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进行比较,粮食增长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要求,人均粮食占有量不但难以提高,而且有时还出现下降或减产现象。以此来看,人口增长不利于积累,延缓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影响了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东乡县穷、民穷,加上人口基数大,对东乡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有限的财力很难对教育进行较有效的投入。据1999年统计,东乡县校舍危房面积高达15%,全县初等教育普及率为50%,山区儿童入学率仅为75%,女童入学率67%,青壮年文盲率高达29.3%以上,造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低素质人口增加过快的恶性循环怪圈。

2.劳动人口素质低,已成为制约东乡县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类推荐
  • 冷面王爷太宠妃

    冷面王爷太宠妃

    别人都说宸王心狠手辣,只有她知道,其实他只是在保护自己!
  •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王焱重生三国,君临天下,手中方天画戟横扫天下,胯下紫雷青龙驹如影随形。十二武将星辰,十二才士星辰伴其左右。青龙谋士智谋天下,白虎军团勇踏三军。收吕布,灭袁术,脚踏荆州,独霸一方,不平天下誓不称帝。
  • 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永昌二年,洛阳城中,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日月当空,篡唐改周,武曌欲与天公试比高。来俊臣、索元礼,酷吏恶行满朝野。魏元忠、苏良嗣,老臣忠骨碧青天。狄仁杰、娄师德,名臣良将治天下。太平公主,美人如玉,艳比花娇。上官婉儿,顾目盼兮,指点江山。这一年,远在长安数千里之外的泉州城中,家道中落的崔耕从一场荒唐大梦中醒来……
  • 草民封侯

    草民封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介草民,乡野出身,身世平凡,命运巧合,运筹帷幄,雄姿英发,管他山贼穷凶极恶、海盗神出鬼没、外族雄霸一方、士族世袭爵位、外戚权倾朝野,一身粗布麻衣,谈笑间,强虏飞灰湮灭,想当年,人生如梦,封侯携红袖,一盏酹江岳。(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大魏武皇

    大魏武皇

    现代第一杀手,重生在三国,成了曹家一名不受待见的庶子——曹禅!内有诸兄弟轻视排挤,外有众诸侯如狼环伺。且看曹禅如何力挽狂澜,平定九州内乱,镇压四方蛮夷,成就大魏武帝之名。
热门推荐
  • 千古第一毒后之吕雉传奇

    千古第一毒后之吕雉传奇

    这一生,她吕雉只爱过一个男人……那一年,她清纯如水,天真烂漫之际,遇见了骑着白马踏尘而来的那个人。那人承诺会爱她一辈子,而心性如同孩子一般的吕雉此时不知道,这个男人毁了她一辈子,最终逼她走上了千古毒后之路……项羽,你终是负了我……可我不后悔爱你一次……
  • 特种英雄

    特种英雄

    热血沸腾,回归都市,凤凰涅槃,唯我独尊!
  • 相依相偎

    相依相偎

    惨遭拒绝的她,乐观生活。上天便赐予她这辈子最美好的故事
  • 吾龙传

    吾龙传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因女友而惨死他灵魂被无尽的孤寂所包围,他渴望着复活机缘巧合之下,重生于异界普通青蛇之上一世为人,二世为蛇。且看看他如何在异界写下自己的传奇
  • 忆断殇

    忆断殇

    短篇小说集,满满包含当下所思所想,在学习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中的进步与倒退,权且留给自己一片回味,纵孤芳自赏,敝帚自珍,亦意味深长。
  • 玉堂嘉话

    玉堂嘉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之岛屿vol.2

    梦之岛屿vol.2

    这是D.I.家族的第二步,虽然我们没有充足的资源,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名气,但是我们会一直努力的!为了那些看好我们的读者,为了那些和我们一样在逐梦的孩子,我们D.I.家族将会带着我们的,你们的,大家的期望与梦想一步步走下去,原逐梦之路,一路有你相伴,不离不弃!
  • 传奇之天问

    传奇之天问

    末法时代,天道崩溃,三界动乱,妖邪横行,群魔乱舞。天道为何崩溃?天道崩溃之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天地人三界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 庚申君遗事

    庚申君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跨不过年少轻狂那条河

    跨不过年少轻狂那条河

    我用恶毒的言语谩骂你,明明是决定好要抱住你的。没有我,你应该要过得不好,怎么能若无其事。你说,不要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但是你不知道,我从一开始就输了,输得半点尊严都不剩,我认真了,所以是我活该。分手的第一百天,我给你一个换掉了很久的手机号码发了条短信,我说,我好想你,你回来好不好。或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还有如果,但是该死的自尊却不允许我们回头。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始终跨不过年少轻狂这条河,就连分开都是歇斯底里的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