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8800000032

第32章 参考文献

西方学者理论著作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3.[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5.[加]斯蒂文·托托西讲演,马瑞琦译:《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法]热拉尔·热奈特、琳达·哈琴、拉尔夫·科恩等著,阎嘉主编:《文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美]孙康宜著:《文学经典的挑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法]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法]让·贝西埃等主编,史忠义译:《诗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英]瑞恰慈著,徐葆耕编:《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英]迈克尔·达米特著,王路译:《分析哲学的起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5.[俄]瓦·费·佩列韦尔泽夫著,宁琦、何和、王嘎译:《形象诗学原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法]达维德·方丹著,陈静译:《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德]威廉·狄尔泰著,胡其鼎译:《体验与诗》,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0.[美]威尔伯·施拉姆著,李启、周立方译:《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1.[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著,陈韵昭译:《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2.[日]下中弥三郎辑:《细井广泽古诗十九首》,东京:平凡社1934年版。

中国学者理论著作

1.栾栋:《感性学发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钱钟书:《管锥编》(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黄霖主编,羊列荣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7.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8.周裕鍇:《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李青春:《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1—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14.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5.顾森:《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6.赵敏俐:《周汉诗歌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7.倪其心:《汉代诗歌新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8.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9.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0.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21.张永鑫:《汉乐府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2.萧涤非撰:《萧涤非说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3.萧涤非撰:《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费振刚主编:《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25.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6.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7.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8.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撰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9.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30.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林之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4.贺灵扬:《古诗十九首之研究》,上海:光华书局1927年版。

35.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36.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古诗十九首初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张清钟:《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8.王强模:《古诗十九首评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古诗十九首〉译注》,台北:建宏出版社1998年版。

39.杨效知:《古诗十九首鉴赏》,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0.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1.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2.龙生祥译注:《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学位论文

1.王锋:《〈古诗十九首〉的言“情”艺术》,西北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2.石红:《〈古诗十九首〉浅探》,西北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3.王希明:《〈古诗十九首〉研究史略》,复旦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4.陈斯怀:《从民间性到文人性——论〈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过渡性特征》,山东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佳永馨:《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意识》,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6.陈心愉:《〈古诗十九首〉综论》,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王津:《〈古诗十九首〉程式化特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胡培培:《〈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9.张琳:《〈古诗十九首〉的人本转型》,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0.成东建:《〈古诗十九首〉与汉末士文化》,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1.崔玲:《〈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色》,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2.王晓玲:《回归的灿烂——〈古诗十九首〉和汉末文人精神的回归》,西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3.何国平:《山水诗前史——以〈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的审美经验变迁为中心》,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4.赵滢:《〈古诗十九首〉“游”之探析》,云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5.王宝山:《〈古诗十九首〉词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6.陈莹珠:《〈古诗十九首〉语言艺术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94/2005硕士学位论文。

17.王莉莉:《〈古诗十九首〉修辞艺术探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台湾)92/2003硕士学位论文。

18.郭姿秀:《〈古诗十九首〉抒情美学研究》,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台湾)91/2002硕士学位论文。

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研究

日本

1.铃木虎雄著,王馥泉译:《五言诗发生时期之疑问》,《语丝》1929年第5卷第33期。

2.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生命主题》,《中国文学报》1960年4月。

3.道家春代文,李寅生译:《古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成熟的研究》,《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4.矢田著,李寅生译:《“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考——兼论汉代“倡家”的实际社会生活状况》,《河池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5.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法国

1.桀溺:《论〈古诗十九首〉》,见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法国汉学家论中国古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桀溺:《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见宋柏年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第二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3.桀溺:《中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关于汉代抒情诗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

香港

1.劳节:《古诗“明月皎夜光”释》,《民主评论》1954年第11卷第1期。

2.曹懋绩:《〈古诗十九首〉新释新译》,《新语文》1970年第10卷第1期、第12卷第1期。

3.曹懋绩:《〈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新释新译》,《新语文》1971年第3卷第1期。

4.何沛雄:《〈古诗十九首〉新笺(英文)》,《珠海学报》1976年第12卷第1期。

5.思严:《由五言诗谈到〈古诗十九首〉》,《海洋文艺》1977年第9卷第11期。

6.何成邦:《论陆机的拟古诗》,《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集刊》1983年。

7.郑愁予:《〈古诗十九首〉的造化》,《明报月刊》2000年第4卷第1期。

8.司徒淑娴:《浅谈〈古诗十九首〉》,《香港大学中文学会会刊·诗词曲类》1956年。

台湾

1.童寿:《古诗“弃捐勿复道”》,《大陆杂志》1952年第3期。

2.廖蔚卿:《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技巧》,《文学杂志》1957年第9期。

3.王成荃:《古诗十九首与古乐府》,《文学杂志》1958年第6卷第6期。

4.周尚德:《论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诗》,《文学杂志》1959年第9期。

5.叶嘉莹:《谈〈古诗十九首〉的年代问题》,《现代学苑》1965年第7期。

6.唐亦璋:《〈古诗十九首〉用韵考》,《淡江学报》1965年第11期。

7.郑士元:《古诗“明月皎夜光”创作年代考》,《大陆杂志》1966年第7期。

8.林瑞常:《古诗十九首之作者及其时代》,《中华诗学》1970年第4期。

9.方祖:《古诗十九首的分析与欣赏》,《幼狮月刊》1976年第9期。

10.劳干:《古诗十九首与其对于文学史的关系》,《诗学》1976年第10期。

11.颜元叔:《析〈青青河畔草〉》,《中国时报》1978年9月14日。

12.周伯乃:《析“孟冬寒气至”》,《新生报》1980年第1期。

13.周伯乃:《析“凛凛岁云暮”(上、下)》,《中华日报》1980年第1期。

14.沈谦:《羁旅愁怀的游子飘泊之歌〈古诗十九首〉》,《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

15.董金裕:《古诗十九首总论》,《明道文艺》1982年第2期。

16.林明德:《古诗十九首赏析》,《明道文艺》1982年第3期。

17.沈谦:《有限空间的无限哀怨——析古诗“青青河畔草”》,《中华日报副刊》1983年1月31日。

18.杨翠:《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史苑》1984年第1期。

19.赵修礼:《古诗十九首析论》,《新埔学报》1984年第4期。

20.吴天任:《汉诗的发展与古诗十九首》,《中国诗季刊》1984年第6期。

21.沈谦:《从譬喻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技巧》,《古典文学》1985年第8期。

22.王令樾:《古诗十九首管窥(上、下)》,《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1988年第6期/1989年第6期。

23.蔡宗齐:《〈诗经〉与〈古诗十九首〉:从比兴的演变来看它们的内在联系》,《中外文学》1989年第4期。

24.徐传胜、林蔚兰:《委婉含蓄 余味无穷: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赏析》,《国文天地》1992年第10期。

25.黄瑞枝:《析探古诗十九首意象特质》,《屏东师院学报》1994年第6期。

26.叶嘉莹主讲、安易整理:《古诗十九首讲录(1—4讲)》,《国文天地》1994年第6—10期。

27.陈清俊:《生与死的关怀:中国诗人对死亡的凝视》,《中国学术年刊》1995年第3期。

28.夏松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赏析》,《中国语文》1995年第7期。

29.陈玉倩:《论古诗十九首与汉代乐府诗的关系》,《辅大中研所学刊》1995年第9期。

30.陈志源:《古诗十九首中的植物意象》,《辅大中研所学刊》1997年第6期。

31.陈玮倩:《清和平远 言情不尽的古诗十九首》,《育达学报》1997年第12期。

32.林彩淑:《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之关系析论》,《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第3期。

33.魏清峰:《试析古诗十九首的比兴》,《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34.沈谦:《哀而不怨的古典情诗——析“行行重行行”(上中下)》,《中华日报副刊》1983年第3/5/6/7期。

同类推荐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月下客

    月下客

    本书作者是新世纪以来涌现于网络上的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这是她的首部诗集,收录了精美短诗80余首。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热门推荐
  • 若爱不能相守时

    若爱不能相守时

    原以为是个游戏,没想到却在心里生根发芽,你是片浩瀚的天空,我是只在天空下飞行的小鸟!你有你的生活,我过我的日子,原以为是个美梦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开始!难道你,我,注定不能长相厮守……
  • 春来拂晓

    春来拂晓

    老李,是不是悲伤的故事看多了,自己也就悲伤了。后来,我喝过很多种酒;行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却从未再遇见一个像你这般的人儿。承诺是感情世界里,最漫长的谎言。我们躲得了世人的眼光,却输给了时间。不然,如今我们怎会天各一方。
  • 灾噩纪元

    灾噩纪元

    一片硝烟中,男孩低着头缓步走着,仿佛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嘿!孩子!”终于,一个人看见了他,他朝男孩大声吼道:“孩子!快离开这儿!来的是传播者!那种分分钟把你也变成丧尸的怪物!”男孩将他漂亮的黑色眼睛抬了起来:“为什么要离开?”“哦老天,你不明白?丧尸!那种可怕的怪物来了!赶紧去找你妈妈!和你的家人去避难所!我可没时间和你扯淡!”那人慌张的回望了一眼大门的方向,急匆匆的跑了。“为什么要逃?”男孩漫不经心的说道:“我本来就是丧尸。”
  • 假孕妈咪小三妻

    假孕妈咪小三妻

    娇滴滴火辣辣的野性姐妹花,华丽上演‘替身’戏码。吃干抹净,偷了种子就跑,姐妹花笑的花枝乱颤。可是不曾想,那一夜,她失了身,他丢了心,她丧了命。她是谁?他又是谁?谁是她腹中宝宝的爹地?谁是她最后的归宿?阴谋,利用与被利用。在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才是值得心灵停靠的港湾?这一场寂寞与渴望纠缠着的荒唐旅程,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
  • 凌霄剑帝

    凌霄剑帝

    少年携以青铜碎片以盖世之姿从微末之中崛起。万古星辰,太上寰宇,皆一剑破之。一剑在手,当称凌霄剑帝!
  • 竹马情殇

    竹马情殇

    痴男怨女,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爱恨交织。聪明人干糊涂事,老实人蒙不白冤;一纸荒唐协议,尤是乱点鸳鸯。美女老板身陷囹圄,公安局长伸援手;看似有情有义,实乃包藏祸心。
  •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能秘书:我的总裁(大结局)

    全能秘书:我的总裁(大结局)

    初次见面,她不小心撞见他勾搭美女的场面。自此之后,他们就结下梁子!大学毕业,一时心软,被骗进他的公司做牛做马。她从没见过这么烂的人!而身为他的机要秘书,除了日常工作需要外,三不五时被甩几个耳光,还要代替他,把他的女友生日喜好,倒背如流!甚至,收拾他丢下的所有烂摊子。放眼整个秘书圈,有哪个秘书,能像她那么万能?受够了!这一次,她一定要跟他say-goodbye他是环球影视的总裁,可是,他的魅力却也有例外的时候,这个冷面秘书,简直是生来克他的。一场赌注,让他有了追她的理由!这根他觊觎已久的窝边草,他是啃定了!
  • 东方球神

    东方球神

    “我不如他。”勒布朗詹姆斯“我愿意成为他的球队中的角色球员。”科比布莱恩特。“我可不能保证有他在我会拿到2个三连冠。”迈克尔乔丹。“他”——林宇蒙
  • 圣能合体

    圣能合体

    瀚海之铠在身,时空之戟在手,混沌之翼在背,血之披风在肩,治愈之冠在头,暴风之靴在脚……圣能合体后的少年,镇压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