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7000000009

第9章 舟行景移云泉得意

祝允明的右手姆指上,横生着一个枝指,为此,这位青年诗人和书家就以“枝山”和“枝指生”自号。然而,偕游一阵之后,唐伯虎就发现这位胸无城府,对他情同兄长的枝指生的枝指,不仅无碍于他书写遒润古雅的钟、王小楷,他的双手更像魔棒一般;凡是经他触及的事物,总是变得生动而美妙。

在赌博、奕棋方面,他是公认的高手。他作的曲子,仿佛江南暖风似的,往往不到一夜之间,就响遍了苏州城内外画舫和秦楼楚馆。经常,祝枝山聚集了一批和他同样沉迷戏曲的年轻伙伴,演唱他所编写的杂剧。然而,最使唐伯虎感到兴趣的,是祝枝山兴之所至,亲自粉墨登场的时刻,无论身段、神态和唱、做的工夫,都使得那些科班出身的梨园子弟,自愧不如。也使初出茅庐的唐伯虎,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偶而有些笔墨收入的时候,除一部分投注在戏剧和购买书画上,大部分花在酒楼和妓馆里。祝枝山的追随者,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嗅觉;不仅知道这位为学使所特别礼遇的府学秀才什么时候囊中富裕,更深知他获得笔润后的去处。酒食征逐之馀,他会把馀银往桌上一倾,任由人们欢呼分取而去。

祝枝山之出入青楼,大抵有两种时候:其一是阮囊羞涩时,一些法书的爱好者和古董掮客,知道这是求得他书扇、书联乃至生圹志、墓志铭之类的最好时机,因此也跟着他混迹在粉黛之中。歌舞管弦,日以继夜的欢乐之后,善解人意的妓女和掮客,会铺纸研墨以待。题诗、题词,祝枝山的灵思源源而来,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但是,那些古董掮客和法书爱好者也深知,一旦错过了这种机会,就是背着黄金白银去求他,也难以取到片纸只字。

他进入青楼的另一种时机,是腰缠钜金之际,这时在唐伯虎所说“翠袖三千楼上下”的欢场人们眼中,祝枝山就无异于财神的化身,往往挥霍净尽,才觉得快意。

渐渐地,唐伯虎也从祝枝山这种不修细节,看似放诞的处世方式中,看出他固执而严肃的另一面:

他心口如一,无论当面或背后,从来不谈论别人的过错。对人极为关怀,在他所写的传记和墓志铭中,即使一些细小的善行和长处,也不惜花费大幅笔墨,曲为表彰。为了劝都穆治疗从少年时代所患的胃病,及改变经常却饭不吃的饮食习惯。他竟从圣人,到愚人,到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引经据典,写了封一千一百馀字的长信。当他灵思泉涌,真正从事著述的时候,那专注的神态,竟一反平日的散漫: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炙热、燠闷。百无聊赖中,唐伯虎踱进不远之隔,三茅观巷祝枝山的书房。赫然发现他心目中的偶像,竟一丝下挂地据坐案前,振笔疾书;那种浑然忘我的神情,给唐伯虎留下深刻无比的印象,不知过了多久,他那挥动的毛锥,才戛然而止“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伯虎悄声地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见这位天体诗人,面不改色地吟咏出秦风“无衣”的诗句。

从祝枝山作品和言谈中,唐伯虎知道,除了文章、经国济世的策略和抱负之外,他心中另一认真而严肃的课题,似乎是是对妻、妾、侍女和儿子的情爱。

在以时文衡量一个读书人的能力和才具标准的世代,他还得经过乡试、会试、殿试等重重的关口,才能施展他治世的理想和抱负。至于他对妻、子的挚爱和责任感,则往往使人大惑不解:

众所周知的,祝枝山是秦楼楚馆的常客,礼法之士眼中的浪子。但以耿介严峻,好面斥人过著名的中书舍人李应祯(原名牲,后以字行),奉使过吴时,却一眼就看出祝枝山潜在的风骨和才气,毫不犹豫地把女儿许配给他;也把半生所揣摩出来的书法祕诀,传授给他。

书剑风帘别孟光,柔情无奈绕刚肠,速山寂寞闲张敞,流水潺湲误阮郎:——忆内(注一)

当时容易下阳台,仙梦萧条唤不回,流水每将春眼封,媚霞曾送晚妆来:——忆侍儿(注二)

在仆仆风尘的旅途上,有时他会因思家而失眠,对着山阁外面的明月,吟咏深情款款如“忆内”、“忆侍儿”、“病贻小妾”一类的诗篇。

祝枝山对他那三四岁的儿子祝续,不单出于天性的爱,更由于数代单传,因之,像培植一株柔嫩的幼苗似的,兢兢业业地灌溉,唯恐受到风雨的摧折。

此外,他对继母陈氏的恭谨与孝顺,似乎也与他平日放诞背俗的表现,不相符合。他这种但求大节无亏,下拘细行的处世方式,对少年唐伯虎,似乎具有强烈的启发作用,甚至成了他仿同的对象。

畅游太湖洞庭西山后两年,沈周才完成他那精雕细琢的“仙山楼阁图”。图中,以蔡氏楼阁作为主题,配以包山、震泽的胜景。人物的情态,草木的繁茂,山谷的变化,烟云的吞吐,乃至于寒暑、阴暗、远近等气氛的描写,无一不自然生动,而又不受自然和古人画法的拘束。

在画上,沈周同时写出两年来的揣摩与心得:

“……山水无有定形,随笔之及而已耳,然亦在人运致也。余作画特游戏;此卷留心二年始就绪,观者自能知其工拙。”(注三)

画卷寄到洞庭西山,有人认为沈周这两年来的心血结晶,不仅胜过他前此所作的送行长卷,并且足以媲美王维的辋川图和江山雪霁,卢鸿的草堂十志,米芾的海岳庵图;蔡蒙如获至宝地日夜展玩,不时拿来与山中实景互相观照。为了珍视沈周的友谊和这幅旷世杰作,蔡蒙把他的楼阁命名为“天绘楼”;深信他的家楼将因画而名垂不朽。在跋中,更殷殷嘱咐子孙,务必善加珍藏;虽然那时他的独子蔡习尚未诞生。

在这行年五十四、五岁的创作新高潮,除了山水画渐有独特面貌和得心应手的表现之外,对沈周,画竹是一种新的兴趣和尝试。同时,他也愈来愈习惯于面对不断掠过舷边的景物,在船舱中挥笔作画。

仙山楼阁图告成的前一年仲夏,积雨初霁,在城西阳山云泉庵避暑的沈周,策杖往访长洲名医韩襄(克赞、宿田)。

回想父亲过世那段时期,西山虎患频传,来往浒墅关到隆池墓地,总由好友韩襄和韩氏的几个儿子陪伴。一路上击锣鸣鞭,驱除山野的阴森和深印心头的恐怖。晚上便借宿白马涧的农家。那些饮酒谈虎的暗夜,每个人都有一种患难与共的感觉;想起来像是场恶梦,却又别有一番滋味。现在终于又可以独自策杖,彳亍于起伏的陵岗之间,听间歇的蝉鸣中,偶尔传来山农的歌声。

韩襄原是一个孤儿,奉祖父遗命过继于伯父韩伯济。他那精湛的医术,则受之于叔父韩伯尚及堂兄韩梅窗的教导。他个性耿介,好面斥人过。诊视病患时,像某些命相先生似的铁口直断。例如,尽管群医束手,指为“绝症”的,但只若韩襄认为可治,必得痊愈。有些同道纷纷下药,以为可治的患者,他说几个时辰后必登鬼录,几乎无不应验。此外,他也绝对不取份外之酬;因此得罪了许多同道。几次被荐为御医,都受到了阻挠,使他无法像祖父那样,凭医术荣受皇帝的宠遇。倒是长子韩金,得外祖父张御医的培植,已经成为京中崇王府的名医。

和沈周同庚,半生救人无算的韩襄,不仅是沈周和家人的守护神,连相城孤寡或庙里的僧人罹病,沈周也代为邀往诊治。但是,沈周这次冒溽暑往访,韩襄并没有为他讲论养生之道,或生平所遇的怪异病症;却取出珍藏着的吴镇“淇园春雨图”,请沈周鉴定。

几枝摇曳的疎竹,在绵绵春雨,和远方喷泄而下的悬崖瀑布衬托下,不仅可以使人感到潮湿和凄冷,耳边更仿佛响起了潇潇的清韵。

沈周画过点缀于山水的修竹或环绕茅舍莲塘间的新篁,却很少以三五枝疎竹、数丛风叶作为主题的表现方法。吴镇淇园春雨图中那种幽清的境界和笔墨神韵,引发了他强烈的写竹愿望。于不绝口的赞美之馀,他不得不向好友借回,放置案上,揣摩临写。当他送还原图,并把临本拿给韩襄评赏的时候,虽然沈周自知还没法表现出吴镇作品中那种苍劲之气,但这位沈周“松壑虎啸图”的收藏者,却极力称赏:

“优孟之学叔敖,其神肖下过也。”(注四)

接下去的那年春天,也在云泉庵中小住,并成为他作品丰收的一季。

阳山云泉庵,又称为“大石云泉庵”,是以数年前吴宽偕李应祯、史明古等前往登眺品题,才愈发引起人们的歌咏和游兴。在苏州城西的起伏群山中,阳山位置最北,也是比较高崇雄伟的一座。尤其从北麓仰望,巨石巉然突起;依吴宽太史的形容,很像一个弯腰驼背的巨人,背负着一块奇形怪状的骨头似的,给人一种不胜负荷摇摇欲坠的感觉。但更多人形容那巨石像一朶涌出山腰的莲花。

二月一日,好友存道来访有竹居,联成一幅两丈五尺左右的长纸,求仿吴镇的山水卷。由于另有访客中阻,所以仅仅画了二三尺长,就暂告搁置。

十天后,沈周取道阳山,山塘中巧遇存道,于是两舟相并而行。在颠簸动荡中,再次取出刚刚画开头的山水卷,继续挥毫点染。两岸山影田畴,飞掠而过,时光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知不觉间,沈周这一由陆地而水上,别开生面的新作,竟完成了一丈有奇。

次日,舟抵大石云泉庵,面对摩天巨岩,崎岖回转的磴道,沈周奋力攀登。耳边呼呼风响,絮絮白云拂面而过,使他有再次置身于太湖缥缈峰上的感觉。进入庵门之内,竹木繁茂。满爬着薜荔的峭壁上,用木头支架成一间间的小阁,幽隐而奇特。冷冽甘美的云泉,从石上无终无止地流洩进灵池之中。在这隔绝尘世的洞天里,攀登时的危惧与艰辛,为之一扫而空。

庵的东壁,有李应祯书写的,吴宽和李应祯、史明古、张渊四人的“大石联句”。在庵主的怂恿下,沈周题了一首五古;来弥补三年前未得偕游,参与大石联句盛会的遗憾。又作“馀杭大石图卷”(阳山又名馀杭山),准备邮寄京师,供好友吴宽把玩题句之用。

在苏州,阳山云泉庵的泉水固然有名,而洶湧、飞扬于崖巅上的云,更有占雨的功能。在泉、云、石灵秀的感召下,沈周把馀下一丈五尺左右的仿吴镇山水长卷,也为之一气呵成,并命名为“云泉得意仿吴仲圭长卷”。他在画上题:

“然不知仲圭之妙,从董巨墨法中来,非草草可倣;邯郸之步,学者非直为难,将并故而失之矣。”(注五)

从画题和画识来看,沈周把半生心得。渐渐进入纯熟、独创的佳境,一部分归功大地的钟灵,一部分归功于董、巨、元四家等古人的启发。究竟是他性格的谦虚,或意在托古?似乎只有观者自行领会了。然而,无论如何,存道内心的兴奋,却无法抑制;他下住口地称证,甚至于像孩子似的欢欣跃动,把它看成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收获。

除了初游虞山,归棹时为吴宽写景,留作回忆。阳山路上,为存道仿吴镇山水长卷外;成化十九年腊月,沈周偕女婿徐襄有事赴吴江,舟中写景,更深得此中三昧:

在寒冬岁暮的旅途岑寂中,爱婿突然出纸,求画眼前所见的两岸风物。由于舟行迅速,帆影林木,转瞬即逝,沈周一面呵着僵冻的双手,一面放笔捕捉。这种任凭潜在思路所塗写出来的笔墨,浑然天成,别有一番逸趣。他题:

一:舟行景移,会意即著笔,甚适客怀。这种生活情趣和特殊的艺术体验下胫而走,竟使他尔后生涯中,即使旅途之上,他的心、眼和手,也难得片刻安逸。一如不惑之年那样,他依然时刻受到画债的催迫;他以“鹧鸪天”自遣:

“头发毵毵积渐凋,诗逋昼欠未勾销;大都教我生劳碌,一半因他解寂寥。山淡淡,水迢迢,门前秋色自天描,清风尽许奚囊括,明月还凭拄杖挑。壬寅。”(注六)这真是一件矛盾下过的事,下停的吟、画,使步向耳顺之年的他感到劳碌和一种发自内心的厌倦;然而,同样的一支笔,更不知化解他生活中的多少寂寞和单调。

吴宽远在北都。丁忧后的文林,带着儿子、家眷,转任到山东博平县。门生祝枝山的父亲祝書,祖父祝璟先后过世:一众好友,高飞者高飞,飘零者飘零。以前作为兴趣的诗画,忽而变成累赘,忽而成为生活和心灵的依傍。这种种寂寞与矛盾,有时使他自觉沮丧和老化。但,真正引起沈周感慨和抑郁的是周宗道——这位长沈周十七八岁,却一向乐观、单纯得像个大孩子似的长洲诗人。长髯飘飘的周老师,不仅在舍后隙地筑就生圹,作为日后的归宿,并且连寿衣、寿木甚至亲友所用丧服,统统准备就绪。

“而今而后,吾惟束手以待尽于天矣。”周宗道以近似达观而又无奈的口气说。回想他敦弟弟沈召,儿子云鸿读书,以及写“化须疏”,向他化须的往事,真有一种烟云过眼的感觉。

那日,周宗道突然以所写家世与生平大略,求沈周撰写生圹志。沈周一时惊讶的程度,就好像父亲过世之后,听到年已半百,两眼全盲的火工阿富,声称要出外谋生时一样。但盲眼阿富,出去一阵之后,终又重新回来,仍旧窝在伙食房内。而周宗道的神情举止,却像是准备就绪,行将上道的永诀;使沈周的心绪,久久无法平伏。

周宗道最深沉的悲叹是:

“天固绝我矣。”他有五个女儿,曾为长女妙妍招赘了一房女婿,以求宗祧有继。但,不久长女死了,他只好遣归赘婿。周宗道的哀叹,引发了沈周心中失孙的旧创。

四年后的耳顺生辰,他预备在所号“石田”之下,正式加上一个“翁”字,以“石田翁”自称。称翁之前,能否天赐一孙,弥补他心中的遗憾?望着周宗道早已变得霜白的须髯,沈周不由得一阵默然。

成化十九年,祝枝山的父亲去世时,留下一位年轻的继母,和年仅四岁的幼妹。同年腊月,祖父祝璟接着去世,整个家庭就愈发感觉凄凉。沈云鸿是枝山的表姐夫;师生复加上表亲,因此,沈周父子,也不免为祝氏的连续不幸惆怅、忙乱起来。

居丧期间,祝枝山无法像往日般地交游,大部分时间闭门读书、孝养继母、照顾幼妹。偶而就书中所见所感,随笔笺记!暡读书笔记暢就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其间所积下的诗、赋、杂文、也极为可观,无论词藻和义蕴,都有一种古奧之气,深具晋宋间的文学韵致。

祝枝山的深居简出,对年轻而渐渐习于冶游的唐伯虎,很有一种空虚和寂寞之感;他直觉到,整个苏州,都仿佛因祝枝山的丁忧,无端的沉寂下来,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和活力。好在十五岁那年,他就结识了同龄而比他晚生八个月零几天的文徵明。

多年以后,文徵明时居苏州,时而住在父亲任所。山东东昌府博平县的齐鲁风俗,和浙江温州府的景物,娓娓而谈,总听得唐伯虎津津有味。从文徵明的描述中,跃动在永嘉江边的弹塗,分别开着雌雄花朵的铁树,开遍田塍的红白夹竹桃,狂骤的飓风,乃至幻变不居的海市蜃楼,历历如绘地开展在唐伯虎的眼前。但是,提起这阊门内外的青楼歌馆,文徵明不仅瞠目而视,懵然无知,却连听来都会面红耳赤、吶吶无语;生恐亵渎了所读过的圣贤之书。

仅管在个性和生活经验上极端不同,可是无论文徵明或偶而请假家居的文林,对唐伯虎的心胸、才华和机智,都有种由衷的喜爱。文林总爱在宴客之际,找机会让这位后生朗诵其新作的诗篇,或传示唐伯虎的文稿,并不住口地加以称赞。当他知道伯虎犯有比较严重的过错时,他也会毫不容情的加以督责;直到改过迁善,才重又放出慈祥和蔼的容颜。

注一、暡祝氏诗文集暢页一一九。

二、同上。

三、暡清河书画舫暢亥页七。

四、暡石渠宝笈暢初编页一曫五三。

五、沈周“云泉得意仿吴仲圭长卷”,画录见于暡壮陶阁书画录暢页五八二。“馀杭大石图卷”,录于同书页五六四。后者所题五古有“奋然始问路,不避飞磴阻”句;语意上似为“初登云泉庵大石”——并有吴宽的“阳山大石岩云泉庵记”、“跋大石联句后”及暡苏州府志暢之山志、寺观志为该画之佐证。二画均作于成化十七年的二月中旬,为同一次出游之作。因之,刚注“淇园春雨图”上所题“成化庚子(十六年)仲夏,避暑大石云泉庵”,便有可疑。唯因该画既载录于暡石渠宝笈暢,且事涉名医韩襄及沈周画竹兴趣的引发,故百思不忍割舍。

六、暡石田集暢页七八二。

同类推荐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仙家勾魂

    仙家勾魂

    林陆代号9135,小小勾魂使者一名。可是,自从提出了一份绝密档案,什么修仙女,穿越女,妖女便接踵而来,这到底是惹出了多大的麻烦。当发现一切只是一场上位者的权利游戏,小小仙家,被搅入其中,又该如何救赎?且看小小仙家的成神之路。
  • 异世鉴美

    异世鉴美

    什么?到人生地不熟的异世界?郁闷!老天你既然如此待我,总要有点补偿吧!我以后是全系法神?先这么混吧!这人活着总得自己找点乐呵不是!嘿嘿!这次卷土重来,
  • 致,执手拾年

    致,执手拾年

    "Aglanceoftenthousandyears."人们总说一眼万年,时忻年也是在16岁那年才懂得是什么意思。那一年,那一眼,注定此生的缘分。他靠在那棵榕树上,眼睛里仿佛有星辰大海,,却又有着时忻年看不懂的东西。三年后,他们上了同一所大学。又是四年,他们分开了。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去往不同的城市,断了联系,开始各自的,没有对方的生活。又过了两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再次见面,时忻年才发现,自己已经能淡定地说出“好久不见”了……或许,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 对不起,我不能不爱你

    对不起,我不能不爱你

    王宇泽:他是舞台上的王者,一个生活在镁光灯下的人,无数女人为他着迷,而他所着迷的只有一人。宫皓明:他是宫家的继承人,W娱乐运筹帷幄的ceo,财富,地位,他都有,但他最想要的是一人的心。两人本没什么交集,但他们同时爱上一个女人……
  • 漂泊的气味

    漂泊的气味

    想起她,那时,她烫着微黄的卷发,我十六岁。
  • 英雄联盟在漫威

    英雄联盟在漫威

    瓦罗兰遭遇灭顶之灾,各路英雄齐聚地球。男主龙神与漫威、lol的英雄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尽在《英雄联盟在漫威》
  •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经典深刻、发人深省并也适宜青少年阅读的法制故事,内容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对于女人而言,智商可以让女人成功,而情商不仅能让女人成功,更能让女人幸福。一个幸福的女人不但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本书以哈佛大学情商课的观念为核心,将女人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所需要的智慧娓娓道来。结合生动实用的例子,教女人开发自我潜能、拓宽思维方式、掌控不良情绪,巧对人际关系、学会处世的智慧。
  • 变身为一女,俘获美男心

    变身为一女,俘获美男心

    蓝月,一个男孩儿。上网收到一礼包,以为是恶作剧便打开了,谁知事情没这么简单!…………………想知道后续故事的话就看书吧!呵呵!
  • 无道皇朝

    无道皇朝

    这是一个错乱了的时空,神话的题材和历史的故事相互交叠,有蛮荒的猛禽,也有祥瑞的神兽。这是年轻一代的世界,他们在不停的竞争中成长,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自信的青年,张扬的个性,轻狂的行径,从来不畏惧艰险的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