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安监局长可谓是天底下最烦心的人了,先有“微笑门”,后有“名表门”,使这位局长大人使出浑身解数,忙不迭又是说明又是道歉。虽然如此,还是引起了官方的注意,陕西省纪委已经明确表示,要介入调查,“如确有违纪或腐败问题,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而且新华社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对这位局长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很尖刻的批评,“如果那位安监局长不偶尔疑似傻笑,还那么大腹便便,会引起网民的气愤且‘人肉’吗?”这样的批评出自新华社之口,不可谓不严厉。但是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和纪委的警告和媒体的批评接踵而来的,是“人肉”搜索不断爆出的新闻:这位局长的名表数量又增加了。种种迹象表明,这位局长的官运可能要出现问题了。真要出现了这种“万劫不复”的后果,只能说明,通过网络这种已经很普及的技术手段实施的“技术反腐败”又取得了一场大胜。
“穷玩车,富玩表”。随着国内高消费的兴起,戴名表已经成为不少社会名人和高官们的又一个喜好。这些名表动辄几万、十几万,高的几十万、上百万,是真正的高档奢侈品。这位涉入“名表门”的局长,自己承认的名表中价格三万多的就不止一块。原本戴名表并不为错,还应当是令人羡慕的。比如那些完全依靠自己勤劳致富的科技能人、体育明星、演艺名人,他们开豪车、戴名表,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职业的需要,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认可的。但是像“名表门”主角的那位局长,如此热衷于戴名表,拥有如此多名表,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进而引起人们的质疑和批评。其中涉及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有一条很值得议论一番,那就是官员的财产申报和公示。
国内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已经实行了多年,公示制度也呼之欲出,即将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是借鉴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一种尝试,也是国内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既然是“舶来品”,看看这套制度在外面的情况是很有益处的。在美国这样民主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中,即使贵为总统也要按照制度和规定进行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和公示,而且这样的申报和公示是极其慎重和严肃的,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最近,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引入白热化,两位参选人的竞争非常激烈,使用的手段和攻击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无孔不入。虽然在个人和家庭财产问题上也是争斗的一个重点,但是一般难有效果,即便对罗姆尼这样的大富翁也是如此。原因就在于美国的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很严格,很权威,也很透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明问题,解释疑惑。在台湾和香港,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在官员涉嫌贪污和腐败上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如近期台湾在侦办和查处国民党高官、“行政院”前秘书长林益世受贿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国内,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在反腐倡廉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个制度的执行情况到底怎样,这样的实际案例很少见诸公开报道。不过,在这次“名表门”中,这个制度的执行情况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第一,这个制度难以做到“全覆盖”,留有死角。这位局长,按照国内现行官员职务系列的安排,已经是正厅级官员。正厅级官员,毫无疑问已经进入官员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和公示的范围,他的个人和家庭所拥有的财产应该已经申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位局长所带的价格不菲的名表一定会记录在案,即使是来路不明的名表,作为个人和家庭的财产也会“榜上有名”的。但是,从这位局长大人对自己所拥有的名表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的态度看,这些名表是不是都如实登记在他的名下,疑问极大。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这样的结果,或者是这位局长瞒报了自己这些名表等奢侈品是自己和家庭的财产,或者是管理机关疏于管理,对这位局长的申报材料没有认真审核,现在又无法如实公之于众。这两个可能都反映出在实行这个制度中,没有做到完全彻底,给像这位局长之流留下了可以利用的机会,更主要的是失去了利用制度管人、发挥制度刚性作用的良机。第二,执行机关的反应速度过慢,力度不大。官员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和公示的登记和管理机关是各级纪委,负责财产申报和公示材料的审核和使用。虽然国内现在各级官员多如牛毛,财产申报和公示的管理点多面广,人数众多。但是,官至正厅者毕竟有限,这位局长还是安监局长,眼下国内事故多发,安监领域也是众目睽睽。因此,这位局长的财产申报一定会列入纪委的法眼。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名表门”事件已经过去十几日,专门负责此事的机关只是申明对此事要进行调查,发现腐败问题严肃处理;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公布这位局长大人的财产状况,公布这些名表是不是这位局长的个人或家庭财产。这本是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如果能按照这套制度设计初衷那样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还原事情真相,并为管理机关在最短的时间给出调查结果打好基础。但事与愿违,而正是这样的原因,“名表门”事件持续发酵,网上不断爆料,“名表门”的名表数量不断增加,还从名表扩大到了名贵眼镜等奢侈品。由此,激起更多民众对官员腐败问题的不平和愤恨,也随之对纪委等管理部门“慢半拍”的所作所为产生不解和埋怨。第三,这个制度的执行还停留在“只说不做”的层面,操作性不强。当前,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治理腐败也是民众对执政党和政府寄予的最大希望。为此,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制度和规定,公众也希望用这些制度和规定管好人、管好事,彻底遏制腐败的高发、多发势头。但是,通过这次“名表门”事件,可以看出我们不少防止和治理腐败的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制度宣传的多,执行的少,执行起来也是原则性过多,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上缺少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敷衍推诿、得过且过,官官相护、宽严不一等问题时常发生。用制度防止和治理腐败,是反腐倡廉最主要的手段和措施,也是公众对反腐倡廉寄予的最大希望。怎样祭出制度反腐这把“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