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做事的人:人之所以成为同事,就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假如事情有完成得不好,那叫事故;事情完成得好,就成为了事业。可见,同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个好同事,比一个好同事更好的东西是一群好同事。
同行是冤家,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同事之间的竞争,好比两棵树争夺水分和阳光一样,是和平的竞争。同事之间的竞争是为了团结,为了双方的更好发展,而不是生死攸关的性命搏杀。和则两利,离则两伤,这是同事之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同事之间除了竞争外,还要有合作。合作的人相互组合就形成了团队。
在美国某地,黄昏时候,一场洪水撕开了这个地方的江堤。一个个小院子,顷变成了一片汪洋。
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站在堤上,无奈地凝望着水中的家园。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只见一个黑球,正顺着波浪飘过来,一沉一浮,像是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近了黑球,但见他只停了一下,就掉头回游,转瞬上了岸。“一个‘蚁球’。”那个人说。“蚁球?”人们不解。
说话间,蚁球飘了过来,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个足球大小的蚁球!黑糊糊的蚂蚁紧紧抱在一起。风浪波涌,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波浪头打掉,像铁器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人们看得目瞪口呆。
蚁球靠岸了。蚂蚁一层层散开,像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岸边的水中,仍留下不小的一团蚁球,那是英勇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来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
蚂蚁的故事形象地向人们解释了什么是团队,“团结努力”便是一个团队的核心。
有个很形象的比喻:现在的公司大致可分为几种团队:①野牛团队,这种团队有头牛,它的方向正确了,跟着的牛也就正确;②螃蟹团队,蟹被关在竹篓里,如果有一只想爬上去,下面的螃蟹就拼命拉住,争先恐后结果谁也上不了;③大雁团队,这种团队可以随时调整队形,任何一只大雁可以根据天气状况和自身能力被推荐为头雁。自然,这三种团队中最好的当属大雁团队。大雁具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它们飞行时都呈v字形,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后边的每只大雁都在飞行中拍动翅膀,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这种团队合作的成果,使集体的飞行效率增加了70%。因此,团队意识被现代企业所看重。在一些公司里,老板们在聘用员工时,已把“有很强的双向沟通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合作”这一条作为衡量新员工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必须懂得运用各种方法与同事保持最大限度的合作。
美国科尼尔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在谈到该公司需要聘用什么样的人才时说:“要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任何一项咨询活动都是团队合作奋斗的结晶。咨询公司里充满了名校毕业生、顶尖MBA和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而成功离不开团队的配合和支持。咨询公司十分强调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绝不意味着消极认同或依附别人,而是要求从事人员能积极配合,最佳发挥项目小组作用,完成项目。”事实上,不仅是咨询公司希望自己的员工忠于自己的公司和团队,而且任何公司都如此,任何老板都渴望招聘到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不一定会受到老板的欢迎。
当老板评功论过的时候,往往是把团队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放在第一位。老板通常让团队来纠正个人的工作不足。老板永远不会奖励无益于团队发展的个人表现——尽管有时候个人的成绩也很出色,但真正出色的成绩应该是那些可以帮助团队实现整体目标的努力,否则个别人会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团队观念抹杀得荡然无存,这样的人往往是得不到老板的重用的。不懂得团队协作已成为职场大忌。
某部门刘经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部门经理不但头脑灵活,观察也很敏锐。在他还未当上部门经理以前,很善于掌握基层人员提供的情况,他的决策、建议都能够很顺利地得到推行。
他坐上部门经理的位置之后,地位有了变化,人也有了变化,他开始不信任任何人,大小事都自己决定,动不动就训斥下属,弄得本部门里一盘散沙,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
协调工作会议经常都是刘经理一个人在演讲,大小事他全都一手包办,任何员工所提的意见都不能改变他的决定,所以当刘经理提出自己的工作方案征询大家的意见时,大家认为反正说了也没用,于是全都不表示意见。
大家都不说话,刘经理就用点名的方式,被点到的人嘴里虽然说:“经理的想法很好,我举双手赞成。”心里却难以苟同。由于大家都没有说真心话,结果部门经理的想法、计划、决定一推出即等于死亡。
日复一日,这个部门的工作情况逐渐恶化,最后刘经理不得不下台。因为部门的工作一团糟,老板早已有心作一番调整。
刘经理正是犯了不懂团队协作的大忌,才导致最终失去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哪怕个人能力再强,要是不懂团队协作,也不可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谁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学会与他人一道工作,并得到他人的合作。如果要完成一件大事,就需要一支有效的、强大的队伍做后盾。团队精神是现代公司成功的重要前提。集体工作就意味着与他人协调一致地合作。
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一种工作是个人能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担任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门中全体职员的互相合作,互补不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团结的力量是无限的,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抛弃社会和团体的力量,不然,就无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从而也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某君和他的哥们儿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他领衔,任总监。这是一家新创刊的杂志,目标是做世界一流绿色人文杂志,内容定位在“绿色、心灵”。现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投资风险很大。就拿小媒体、小投资的“杂志”来说,行话讲:“杂志是用钱‘砸’出来的。”投资方的意思是尽快打开局面,在一年内达到收支平衡,一年后开始盈利。如果真能如此,在媒体行业已经是很快速了。编辑部的眼光比较长远,不计一时得失,他们的愿望是办出自己的特色,尽量往人文上靠,靠内容打动人,这样才能够在8000余种杂志市场上稳扎稳打,赢得口碑。所以他们对杂志内容要求很高,绝不轻易使用稿件,每个选题都仔细论证,人有我舍,独辟蹊径,深度报道,文字风格以沈从文的《边城》为典范。
而市场部人员的收入都是以底薪加上效益提成,所以他们比编辑部更急于见到经济效益,常常拿些软广告稿件来,甚至把一些猪饲料、隆胸、性病等低端广告拉过来,这是一个立志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媒体的大忌,编辑部坚决反对,等于挡住了市场部的财路。编辑部的人认为市场部鼠目寸光,市场部的人则认为编辑部的人都是一帮书呆子,相互瞧不起。在这关键时候,双方急需一场推心置腹的沟通,比如编辑部的人给市场部的人讲述杂志的理念,市场部的人给编辑部的人分析广告客户,如何遴选等,但他们却没有,虽然在一层办公楼,但都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老死不相往来,由此市场部和编辑部的矛盾就像一个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隐藏下来。
终于,在杂志出了两期后的一个杂志社全体会议上,由市场部经理带头,向编辑部发动了一场“恐怖袭击”,他把编辑部说得一无是处,什么“书呆子办刊”,“酸溜溜的文学刊物”,“浪费投资人资金”,“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有市场部就没有编辑部”等等。而编辑部则反击他们:“目光短浅”,“道不同,不相与谋”等等,一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架势。会议不欢而散,人员都分道扬镳,杂志陷入停顿,在市场上刚刚留下的良好印象像肥皂泡一样幻灭了。
作为公司的员工,如果以这种态度对待所面对的团体,那么其前途必将是暗淡的,公司的前途也是暗淡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的人才能取得大的成功。能够与同事友好协作,以团队利益至上,就能够把一个人独特的优势在工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自然能够引起老板的关注,否则很难在现代职场立足。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崇拜“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也并不适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同样,你也不希望自己隔离在团队之外,做“孤家寡人”吧!那么你就必须重视和同事的合作,善于与同事交流。
培养自己做事主动的品格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努力做出来的。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喜欢只知道听差的人,所以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应该主动去了解团队需要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进行周密规划,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培养敬业的品质
几乎所有的团队都要求成员具有敬业的品质。有了敬业精神,才能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努力。要记着个人的命运是与所在的团队、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的。这就要求员工积极地、更多地参与集体活动,并且想方设法认真完成好个人承担的任务,养成不论学习还是干什么事都认真对待的好习惯。有才能且敬业的人才是单位以及社会欢迎的人。
培养自己宽容与合作的品质
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今天的竞争是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21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智慧,而是败于人际的交互上。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实际上,公司中的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关键是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对方的毛病,培养自己求同存异的素质,这一点对现代员工来说尤其重要。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要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念
团队精神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要考虑团队的需要。它要求团队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要发展一个公司,每个员工都不能借口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不参与集体组织,否则的话将会像一盘散沙,优秀集体难以形成,员工自己也很难从中成长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