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太懒,懒得刷牙,懒得洗袜子,懒得叠被子。其实懒孩子的出现,不应该归罪于他们自己生性懒惰,而要去责备他们的父母。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总是跃跃欲试,如扫地、洗碗等,可是在他们参与劳动时,很多父母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孩子弄坏东西,弄脏衣服,或是出于溺爱,常常加以制止。这样,就使孩子们失去了尝试的机会。当他们想勤快一下时,父母却加以阻止,于是他们便从此心安理得地等待父母的伺候。父母也许没意识到正是自己扼杀了孩子勤劳的特质。
直到孩子长大,越来越有依赖性了,父母才像刚刚发现一样地惊呼:“这孩子怎么这样懒!”面对这个事实,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爱劳动的习惯。很多孩子对父母都有一定的依赖性,当依赖性发展到一个极端就成了懒惰,所以父母要控制孩子的依赖心理,多引导孩子从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如果孩子做得不好或做错了,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及指导,让孩子多尝试几次,不要轻易放弃,这样时间一长他们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了。
2.时时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回到家里却偷懒,处处等大人来侍候。这样的孩子,就需要父母与老师的密切配合,因此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的进步,父母都应该不遗余力地为他加油打气。在孩子失败的时候,鼓励就更为重要,哪怕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也会使他信心大增。
3.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在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时,就会产生惰性,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没有动力,于是就容易懒懒散散了。
4.为孩子制订一个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因为缺乏目标或害怕失败而没有动力,父母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对孩子提出一些短时间易达成、难度较小的目标,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孩子继续努力,克服懒惰。
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要让孩子很早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学会洗手帕等小衣物,饭前摆餐具,饭后帮助大人把桌子收拾干净,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和文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