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4300000017

第17章 鼓励孩子正确地锻炼身体

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最重视的问题,可是很多父母依然把重点放在饮食和保健品上,特别是为了防止孩子生病,家长总希望买些保健品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而作为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最佳方法——运动,却被家长忽视了。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一语道出了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的确,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人类对于锻炼的重视远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名医华佗就曾说过:“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锻炼对于孩子都有哪些好处。

(1)适当的运动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大脑只有得到充足的血和氧气才能保持旺盛,而体育锻炼一方面能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从而为大脑的发育提供必要的能量。另外,如果孩子经常参加锻炼,能够使视听等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使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加快,使分析思考能力和灵活性得以提高,大脑记忆储备的信息也随之得到增加。

(2)锻炼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孩子的身体将在这个时期发生巨大的变化,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衡量这一时期生长发育好坏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一个是身高,另一个是体重。有资料表明,经常锻炼身体的孩子比不锻炼的孩子身高平均增加4~9厘米,体重平均增加4~9公斤,胸围平均增多2~5厘米。这就说明,锻炼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关系。

(3)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运动的时候,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就会兴奋,与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进入抑制状态,从而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后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利于改善大脑的功能,消除疲劳。

(4)适当的运动能使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适当的运动可以带给孩子快乐,能放松心理的紧张与压抑。喜欢运动的孩子一般性格开朗、豪爽、大气,很少有心理疾病。

(5)锻炼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培养人的反应力和灵敏性。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还处于发育时期,机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抗病能力要比成人低很多。体育锻炼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其抗病能力。

锻炼身体可以让孩子觉得精力更充沛,对自己更有信心。如果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时间而让他们去多做习题、多上补习班,就是在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最愚蠢的事情。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正确地锻炼身体。

1.要从小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从体育游戏开始,也可以让孩子去参观、欣赏各种体育比赛,从而让孩子爱上运动。

2.在运动时,尽量做到活动多样化。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未发育成熟、未定型,如果长时间只进行某一种运动的话,就容易造成某个相应的部位特别发达一些,这对于孩子身体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

3.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来安排活动项目。体质好、喜欢活动的孩子,可以让他直接参加一些体育项目的锻炼;体质较差、不爱活动的孩子,可以先让他参加一些体育游戏,等他有了兴趣,再让他参加跑跳、投掷、球类等体育活动。

4.锻炼要经常,天天都需要。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以及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都不是偶尔活动活动就可以实现的,要通过经常反复地锻炼,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正确的、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经常锻炼,最好是做到天天进行。

5.运动时,要让孩子穿合适的鞋。鞋对于孩子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不同标准来挑选运动鞋。什么运动项目,如何进行运动,身体哪部分受力,都要考虑周全,否则会引起肌肉损伤。

6.要注意孩子在进行锻炼时的准备工作。每项活动要分为三个阶段:热身、锻炼、放松。无论做什么运动,家长都要为孩子安排10~20分钟的热身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做一些伸展运动,其目的是慢慢提高体温并使肌肉做好高强度活动的准备。如跑步之前,先做一些柔软操等,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剧烈运动。在结束锻炼后,留10~20分钟使体温降低。否则,肌肉可能会充满血液,或有毒物质存在于血液中从而产生疼痛和不适如痉挛等。

孩子在室外进行步行、跑、跳等运动,应该选择没有汽车、摩托车的空旷而安全的场地,学校的操场或公园最为适合。

同类推荐
  •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父教”能使孩子远离柔弱脆弱、自私自利、羞怯自卑、自暴自弃、害怕失败等消极因素,赋予孩子自信、坚强、果断、豪爽、独立等优良品质,从此健康成长。本书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新的“父教”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8招让你成为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爸爸。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 1~3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1~3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人的智力60%在4岁以前获取,30%在4-8岁之前获取,10%在8岁以后获取,可见4岁以前开发宝宝的智能是多么重要,而错过了这一时期又是多么可惜。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过:“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要让我们的宝宝日后更聪明、智能发育更好,一定要抓住宝宝人生的头三年这个最关键的阶段,充分开发宝宝的智能,使宝宝的左、右脑协调并用,充分整合。1-3岁是宝宝大脑开发的重要时期,如何科学地开发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宝宝培养宝典

    宝宝培养宝典

    共分为19章,内容包括1岁前每个月和2岁前每半岁以及学龄前每岁期间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案、智能训练方案和综合培养方案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彩云英豪录

    彩云英豪录

    19世纪初中国大地处处硝烟,遍地战火.中国好儿女在乱世中奋起边陲云南在千年中很少遭受战火的洗礼,在19世纪初期和中期,云南人民遭受了无尽的战火战火中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北伐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抗日战争。云南人民奉献了自己的财政,自己的儿女。更有无数老幼妇孺用双手修筑的滇缅公路,空中健儿血筑驼峰。抗日战争中无数云南健儿血洒疆场,谱写着无数的悲壮的历史。我的故事从美丽神奇的云南开始,完结于这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谨以此文献给传奇的云南人民
  •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声

    天声

    这吃人的世界,从来没有过高高在上的神,只有不吐骨头的人,我或许应该学着去吃人,然后,上天,我会救赎你的。
  • 绝世之王妃十七岁

    绝世之王妃十七岁

    简介她,天生废柴,为寻父母来到异能界,面容绝美,在废柴的背后,拥有着怎样的天赋与身份?他,天生冰冷的性格,却为了她,受了无数的伤,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天赋与身世,只知道他很强。究竟最后他们是白头偕老还是共为敌人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五兄弟之逗逼一家亲

    五兄弟之逗逼一家亲

    父母去度蜜月而“抛弃”孩子,但是,他们却没有受父母的影响,依旧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性格,让我们看看他们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是吧!
  • 沦陷之乱世情迷

    沦陷之乱世情迷

    几亿年的沉睡,几亿年的守护,几亿年的爱恋,时光荏苒,是谁荒芜了谁的青春;流年即逝,又是谁深深爱过后选择忘记。春天的媚花,夏天的骄阳,是谁的依赖成了谁的羁绊;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又是谁偷走了谁最美的年华。绾妍筱,那个曾经乖戾的女孩,那个曾经为爱不顾一切的女孩,那个做事从来不会后悔的女孩,你,还好吗?不,一切都变了,没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此文为月丫丫原创,抄袭必究,如有雷同,算你抄我。
  • 奇迹修仙

    奇迹修仙

    奇迹在手,天下我有,奇迹修仙,我愿为天。一次神界的召唤,让两位九天虚空的掌管者创造传承,他们将会与传承对弈搏棋,与自己的运道对弈。他是一个无名小辈,为了吃饱饭进入了玄天正宗。然而他却是百年难遇的灵杂之体,修炼艰苦,他却从未放弃,因为他相信奇迹会出现。一次意外的坑害,注定让他看到了奇迹,从这一刻,他,将要一路向仙。
  • 贞娘传

    贞娘传

    襁褓丧母、少年丧父,继母与妾室为了资源奋力争夺。林贞冷眼旁观,却暗自发誓不让自己的将来陷入无休止的斗争。幸好能遇到正直端方的孟豫章,让她在男权至上的古代有了真正的家。夫妻携手,道路坎坷也不过一笑了之。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