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最重视的问题,可是很多父母依然把重点放在饮食和保健品上,特别是为了防止孩子生病,家长总希望买些保健品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而作为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最佳方法——运动,却被家长忽视了。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一语道出了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的确,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人类对于锻炼的重视远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名医华佗就曾说过:“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锻炼对于孩子都有哪些好处。
(1)适当的运动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大脑只有得到充足的血和氧气才能保持旺盛,而体育锻炼一方面能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从而为大脑的发育提供必要的能量。另外,如果孩子经常参加锻炼,能够使视听等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使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加快,使分析思考能力和灵活性得以提高,大脑记忆储备的信息也随之得到增加。
(2)锻炼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孩子的身体将在这个时期发生巨大的变化,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衡量这一时期生长发育好坏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一个是身高,另一个是体重。有资料表明,经常锻炼身体的孩子比不锻炼的孩子身高平均增加4~9厘米,体重平均增加4~9公斤,胸围平均增多2~5厘米。这就说明,锻炼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关系。
(3)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运动的时候,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就会兴奋,与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进入抑制状态,从而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后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利于改善大脑的功能,消除疲劳。
(4)适当的运动能使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适当的运动可以带给孩子快乐,能放松心理的紧张与压抑。喜欢运动的孩子一般性格开朗、豪爽、大气,很少有心理疾病。
(5)锻炼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培养人的反应力和灵敏性。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还处于发育时期,机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抗病能力要比成人低很多。体育锻炼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其抗病能力。
锻炼身体可以让孩子觉得精力更充沛,对自己更有信心。如果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时间而让他们去多做习题、多上补习班,就是在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最愚蠢的事情。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正确地锻炼身体。
1.要从小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从体育游戏开始,也可以让孩子去参观、欣赏各种体育比赛,从而让孩子爱上运动。
2.在运动时,尽量做到活动多样化。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未发育成熟、未定型,如果长时间只进行某一种运动的话,就容易造成某个相应的部位特别发达一些,这对于孩子身体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
3.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来安排活动项目。体质好、喜欢活动的孩子,可以让他直接参加一些体育项目的锻炼;体质较差、不爱活动的孩子,可以先让他参加一些体育游戏,等他有了兴趣,再让他参加跑跳、投掷、球类等体育活动。
4.锻炼要经常,天天都需要。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以及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都不是偶尔活动活动就可以实现的,要通过经常反复地锻炼,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正确的、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经常锻炼,最好是做到天天进行。
5.运动时,要让孩子穿合适的鞋。鞋对于孩子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不同标准来挑选运动鞋。什么运动项目,如何进行运动,身体哪部分受力,都要考虑周全,否则会引起肌肉损伤。
6.要注意孩子在进行锻炼时的准备工作。每项活动要分为三个阶段:热身、锻炼、放松。无论做什么运动,家长都要为孩子安排10~20分钟的热身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做一些伸展运动,其目的是慢慢提高体温并使肌肉做好高强度活动的准备。如跑步之前,先做一些柔软操等,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剧烈运动。在结束锻炼后,留10~20分钟使体温降低。否则,肌肉可能会充满血液,或有毒物质存在于血液中从而产生疼痛和不适如痉挛等。
孩子在室外进行步行、跑、跳等运动,应该选择没有汽车、摩托车的空旷而安全的场地,学校的操场或公园最为适合。